第345章 放長線釣大魚的嘉穀國際

9月底,秦省關中平原。

秦省是我國最大的蘋果產區,產量佔全國四分之一,全球每七個蘋果中就有一個產自此處。

與其他水果產地不一樣,這裡沒有太多大規模的種植園,通常每家有幾畝果園、收穫幾百到上千斤蘋果,再種一些小麥過活。

和其他省份的農村一樣,上年紀的農民是耕種主力,他們沒什麼銷售渠道,果子賣給商販是最直接、最普遍的銷售形式。

但一位叫陳琦的年輕人,頗有想法,之前蘋果市場好的時候,他借錢包下了一塊地建了一個蘋果種植園,想在果園裡種出希望來。

然而,現實比理想要更殘酷。

果園遭遇過天災不說——對於這些靠天吃飯的弱者來說,老天爺不是青天大老爺,更像是一位惡作劇的頑童。

幾年過去了,他成了家,也解決了溫飽,然而貧困依舊橫亙在他眼前,讓他看不到希望——雖然能夠收穫品質最好的蘋果,但卻敵不過收購市場價格下滑的影響,全年利潤不到9000塊。貧困就如繩索,依舊纏繞在他的脖頸上。

主要是沒有銷售渠道。行情不好的時候,自然不必多說;行情好的時候,收購商又會壓價。其他果農手裡沒有太多蘋果可賣,倒是無所謂,但他就很難受了。

享受到最大利益的,還是中間商。

他沒做過物流,只聽說成本最貴的部分是在最後一公里。

但他覺得,對於農產品來說,不僅僅有最後一公里,還有從田間地頭到運輸的最初一公里,也是限制他這樣的農產品生產者的“最初一公里”。

就拿蘋果來說,流通渠道環節比較多,在中間產生了多個價格持續擡升的層級,帶來了相當高的流通成本。

而一旦銷售端的價格起不來,各個環節就會向生產環節壓價,最終導致蘋果收購價格下滑,像他這樣的專業果農入不敷出,甚至因此致貧。

如果不是嘉穀國際商貿帶來了“市場”,他還得繼續忍受市場波動帶來的悲喜交集,並且在那種繞頸的緊迫下艱於喘息。

去年,嘉穀國際商貿進駐秦省,和當地代辦一起尋找水果貨源,陳琦的果園終於時來運轉了。

蘋果在樹上時就被下訂單,按整個果園定價;收穫季節,他們將各種規格、品相的蘋果一起收走,甚至自己僱人來採摘、包裝。

而對於散戶,嘉穀商貿也以高出市場5毛/斤的價格收購。

雖然不少打算囤積蘋果伺機高價出手的水果買手恨得咬牙切齒,但對於陳琦這樣的果農來說,無不奔走相告,笑逐顏開。

……

嘉穀商貿在秦省的冷庫最多可以存下3000多萬斤蘋果,是當地最大的冷庫之一。

在零下一度的環境裡,即使去年收穫的蘋果依舊多汁甘甜。當然了,嘉穀商貿基本上也不會有水果需要儲藏這麼久。

如今這是蘋果收購季,最忙時有200多人在這邊分揀蘋果、裝箱、入冷庫。

鄧朝是嘉穀國際商貿的副總之一,負責公司生鮮的採購運輸配送業務。

他看着紅彤彤的不斷被送入冷庫的蘋果,喜上眉梢。

和時令水果不同,蘋果是名副其實的大宗商品,它也有着更復雜、多向的流通,銷售週期更長。

但蘋果同樣存在着與其他水果甚至農產品一樣的通病——上中下游的利益分配嚴重不均衡,最上游的農戶飽受“生產之痛”。

承擔最關鍵角色的農戶生產者們,卻在利益分配上處於極度弱勢的地位,在整個產業鏈的利益分配佔比不到10%。更爲可怕的一點是,這種長期存在的畸形利益分配關係問題,對於陳琦這種以種植蘋果爲生的大批農戶來說,是無解的。

但這種無解的狀況,隨着嘉穀國際商貿的發展壯大和積極介入,迎刃而解。

農產品區別於工業產品的最大特徵是鮮活性,保鮮儲藏不僅技術上困難,而且成本上居高不下,最後的儲藏環節損失不是一個小數字。

至於最慘的情形就是賣不出去了,對於工業品而言,市場不好,大不了減價處理;可農產品一旦過剩起來,只能眼睜睜地看着爛在庫裡、爛在地裡,因爲遠距離運輸,運費都比農產品貴。

但對於嘉穀商貿來說,針對前者有初具規模的冷鏈物流網絡,針對後者有集團戰略投資的永惠生鮮超市和社區生鮮超市。

目前,嘉穀商貿在國內已經設有十餘個大型冷庫中心,擁有70萬噸的冷庫容量。在國內冷鏈物流企業中,以絕對優勢佔據第一位。

永惠生鮮超市得到嘉穀集團的戰略投資後,依靠嘉穀商貿的供應物流鏈佈局,更是實現了大跨步發展,不僅早早走出了岷省,甚至進駐了首都,目前全國門店數量超過了100家。社區生鮮超市門店數也達到了60家。

因此從去年開始,嘉穀商貿開始啓動將消費端“最後一公里”和原產地“最初一公里”直連,極致精簡供應鏈的計劃。

今年,嘉穀商貿繼續深入推進訂單農業模式,以消除農產品種植生產端的不確定性,幫助小規模、離散化種植生產的農民更平穩對接大市場。

就目前來看,砍掉了中間商,農戶受益,嘉穀商貿受益,商超也受益,連消費者都受益——永惠超市的生鮮產品得益於大規模的採購和冷鏈儲存運輸,價格甚至能做到比菜市場還低。

而嘉穀商貿的低溫倉儲、運輸配送業務的毛利率高達60%——國內冷鏈物流行業起步晚,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使得冷庫需求持續擴大,供不應求導致嘉穀商貿議價能力極強;而且冷庫運營屬於重資產行業,在發展初期區域性壟斷特徵明顯。

擁有完善冷鏈物流網絡的威力初顯。

但只要一回想起嘉穀商貿對建設冷鏈物流的投入,鄧朝都覺得牙疼——也就是背靠嘉穀集團,錢多,能安下心來做好十年不掙錢的準備,放長線吊大魚,嘉穀商貿的冷鏈物流纔有今天的規模。

別多想,即使有這樣的規模,嘉穀商貿還是虧損的——投入太大了。

而且因爲在冷鏈物流上投入太大,導致在常規物流倉儲方面反而落後了——譬如糧食,常規物流就足夠用了。

但繼續自建常規物流倉儲的話,也太費時費力了,還不如收購整合市場上的同類企業——不像冷鏈物流,國內在常規物流倉儲上發展還是很快的。

剛這樣想着,他就接到了上頭老大鐘華志的電話:“老鄧,快回來商量怎樣吃狗大戶。次貸危機全面爆發了,集團在美國發了大財,我們有機會通過在危機中大筆買入便宜資產而補齊短板了!”

……

第344章 資本盛宴第342章 聯合擁抱節水時代(3/4)第239章 價值的體現第462章 通脹時代?(1/3)第619章 一“豆”成名(1)第115章 我看上了你家的豬肉(3/3)第561章 沒有一頭牛搞不定的談判(1/2)第456章 嘉穀這樣的草根啊(1/3)第698章 嘉穀系電商上線(1/2)第546章 無窮的潛力(1/2)第233章 坑總統的修路第418章 嘉穀在行動(2/2)第553章 國家名片,超級工程(2/3)第296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545章 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第628章 我們福利發人參(2/2)第377章 看上嘉穀土豆的百事公司(2/4)第232章 越爛越好的俄遠東地區第472章 那是進口陽光、土地和水(1/2)第201章 南北雙糧的對峙第190章 他的世界(1/3)第674章 何以使民賣命(1/3)第69章 惡臭熏天第285章 榮獲食品界“諾貝爾獎”第167章 爲何這麼吊(2/4)第713章 我喜歡以勢壓人(2/2)第9章 嘉穀公司第470章 爲未來計(2/2)第275章 勝利果實和一盤大棋第426章 和嘉穀做生意(3/3)第600章 要打翻身仗(2/2)第15章 養殖的工廠化管理(求收藏!求推薦票!)第12章 雛苗入場第584章 對不起,滾遠了(2/2)第668章 得罪人第635章 集體航向,世界讓路第175章 千年人蔘?這可以有(3/3)第560章 只待揚名的牛肉(2/2)第269章 又一家掉坑裡的外資第201章 南北雙糧的對峙第6章 畢業回鄉第606章 南方大豆新位勢第465章 糧商中的異類(1/2)第327章 非凡的固沙手段(3/5)第729章 那家包圍我餐桌的公司又在裝窮(1/2)第438章 富農是根本(1/3)第291章 中國牛奶世界造第385章 養豬何苦爲難養豬?(1/4)第457章 嘉穀的牧草大業啊(2/3)第436章 不要攔着我學習(1/2)第467章 奠基的年份(1/2)第492章 未來是我們的第144章 爲年輕交學費(2/3)第574章 頭大的丸紅商社(2/2)第646章 要上市?(2/2)第466章 悄然復興的國產大豆(2/2)第390章 跑偏的畫風第349章 第二戰:糖業角力(4/4)第583章 推心置腹(1/2)第473章 這有點秀啊(2/2)第384章 去他丫的養豬夢(2/2)第412章 希望嘉穀試一試(1/5)第327章 非凡的固沙手段(3/5)第509章 嘉穀特色之路(二合一)第58章 情懷第153章 終於被改變的歷史(2/3)第608章 嘉穀之鞭(2/2)第642章 暢飲姿勢(1/3)第539章 非土豪無以種樹第46章 二階靈陣(求收藏!)第423章 如何戰勝他們(3/3)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276章 新年搶豬,幽靈終現第428章 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然過去(2/3)第406章 吾將加冕爲王(4/4)第667章 羣衆的呼聲第596章 嘉穀的方案(1/2)第229章 記仇與敲悶棍第546章 無窮的潛力(1/2)第253章 中草藥養豬第655章 河清海晏有“水草”第709章 想當年有個機會(2/2)第569章 巨大壓力(2/3)第573章 後起者向上爬有多難?(1/2)第232章 越爛越好的俄遠東地區第212章 要做大地主第702章 天賦強運第481章 暗戰與睚眥必報(2/2)第284章 大受追捧第584章 對不起,滾遠了(2/2)第84章 火爆(下)(求收藏)第149章 羨慕不已(1/3)第509章 嘉穀特色之路(二合一)第337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下)第50章 招攬(求收藏!)第132章 “圈地”不易(2/3)第267章 作死之路第537章 我被套路了?(2/2)第556章 哪來的底氣(2/2)第13章 靈陣初顯威(上)
第344章 資本盛宴第342章 聯合擁抱節水時代(3/4)第239章 價值的體現第462章 通脹時代?(1/3)第619章 一“豆”成名(1)第115章 我看上了你家的豬肉(3/3)第561章 沒有一頭牛搞不定的談判(1/2)第456章 嘉穀這樣的草根啊(1/3)第698章 嘉穀系電商上線(1/2)第546章 無窮的潛力(1/2)第233章 坑總統的修路第418章 嘉穀在行動(2/2)第553章 國家名片,超級工程(2/3)第296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545章 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第628章 我們福利發人參(2/2)第377章 看上嘉穀土豆的百事公司(2/4)第232章 越爛越好的俄遠東地區第472章 那是進口陽光、土地和水(1/2)第201章 南北雙糧的對峙第190章 他的世界(1/3)第674章 何以使民賣命(1/3)第69章 惡臭熏天第285章 榮獲食品界“諾貝爾獎”第167章 爲何這麼吊(2/4)第713章 我喜歡以勢壓人(2/2)第9章 嘉穀公司第470章 爲未來計(2/2)第275章 勝利果實和一盤大棋第426章 和嘉穀做生意(3/3)第600章 要打翻身仗(2/2)第15章 養殖的工廠化管理(求收藏!求推薦票!)第12章 雛苗入場第584章 對不起,滾遠了(2/2)第668章 得罪人第635章 集體航向,世界讓路第175章 千年人蔘?這可以有(3/3)第560章 只待揚名的牛肉(2/2)第269章 又一家掉坑裡的外資第201章 南北雙糧的對峙第6章 畢業回鄉第606章 南方大豆新位勢第465章 糧商中的異類(1/2)第327章 非凡的固沙手段(3/5)第729章 那家包圍我餐桌的公司又在裝窮(1/2)第438章 富農是根本(1/3)第291章 中國牛奶世界造第385章 養豬何苦爲難養豬?(1/4)第457章 嘉穀的牧草大業啊(2/3)第436章 不要攔着我學習(1/2)第467章 奠基的年份(1/2)第492章 未來是我們的第144章 爲年輕交學費(2/3)第574章 頭大的丸紅商社(2/2)第646章 要上市?(2/2)第466章 悄然復興的國產大豆(2/2)第390章 跑偏的畫風第349章 第二戰:糖業角力(4/4)第583章 推心置腹(1/2)第473章 這有點秀啊(2/2)第384章 去他丫的養豬夢(2/2)第412章 希望嘉穀試一試(1/5)第327章 非凡的固沙手段(3/5)第509章 嘉穀特色之路(二合一)第58章 情懷第153章 終於被改變的歷史(2/3)第608章 嘉穀之鞭(2/2)第642章 暢飲姿勢(1/3)第539章 非土豪無以種樹第46章 二階靈陣(求收藏!)第423章 如何戰勝他們(3/3)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276章 新年搶豬,幽靈終現第428章 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然過去(2/3)第406章 吾將加冕爲王(4/4)第667章 羣衆的呼聲第596章 嘉穀的方案(1/2)第229章 記仇與敲悶棍第546章 無窮的潛力(1/2)第253章 中草藥養豬第655章 河清海晏有“水草”第709章 想當年有個機會(2/2)第569章 巨大壓力(2/3)第573章 後起者向上爬有多難?(1/2)第232章 越爛越好的俄遠東地區第212章 要做大地主第702章 天賦強運第481章 暗戰與睚眥必報(2/2)第284章 大受追捧第584章 對不起,滾遠了(2/2)第84章 火爆(下)(求收藏)第149章 羨慕不已(1/3)第509章 嘉穀特色之路(二合一)第337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下)第50章 招攬(求收藏!)第132章 “圈地”不易(2/3)第267章 作死之路第537章 我被套路了?(2/2)第556章 哪來的底氣(2/2)第13章 靈陣初顯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