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冤家路窄(4/4)

無名英雄齊政將江右省的稻螟蟲害來了一波“團滅”之後,留下一批研究人員摸不着頭腦。

幼蟲,好像都死了;成蟲,半個都沒剩;蟲卵,貌似也不孵化了……

這農藥的效果簡直是見鬼了吧?

齊政可不管研究員們做什麼猜想,在解決了稻螟蟲害後,水稻生產方面的問題應該不大了,他也就將注意力放到鍾華志的嘉穀商貿上去了。

嘉穀農資和嘉穀農業協調水稻種植生產,保證了糧源;嘉穀商貿就一頭扎進了水稻倉儲和物流的建設上。

我國好像無論是哪種資源,都存在着生產地和消費市場之間的不協調,稻米亦如此。

國內多省存在稻米消費缺口,需要從供應過剩的地區調入,譬如江右省作爲早秈米主產區,其大米流向爲滬市以及隔壁的江南省和岷省。

中晚秈稻品質比早秈稻要好,是南方主要的口糧。中晚秈稻農民一般除了滿足自己的口糧外,剩下的基本作爲商品糧出售。中晚秈稻產銷區位明確,貿易流向多年來也比較穩定。

國內稻米的運輸分爲短途運輸和跨省的長途運輸,短途運輸以公路包裝運輸爲主;跨高官途運輸主要是鐵路運輸、水鐵聯運、公路水路及水路方式運輸,其中鐵路運輸爲主要的運輸方式。

如果說公路運輸和水路運輸還有一點搞頭,在國內,嘉穀對鐵路運輸是插不上手的——當然,除了“鐵老大”,也沒人能插得上手了。

所以,鍾華志也只能將目光先放在倉儲上。

同樣,在國內的糧食倉儲上,也有一個不得不與之打交道的龐然大物存在——國儲糧。

目前來說,我國糧食市場放開不久,本土真正稱得上大型糧食企業的,也就是國糧和國儲糧了。

我國大型糧食企業基本屬於國有企業,在體制及運營機制方面存在一定的弊端——無論是國糧還是國儲糧,都還沒有完全實現糧食物流運作供應鏈的一體化。國儲糧在糧食儲備方面具有優勢,但也存在管理分散,產銷不能協同,各糧食倉庫各自爲政,不能發揮企業整體交通的特點

國儲糧原本是爲了“糧食安全”的目的而生。從本世紀初誕生始,這個國家的“大糧倉”就一直執行國家託市收購政策,負責國家政策性糧食收購和儲備,收儲國家戰略儲備糧以及用於調節糧食市場的託市收購糧、臨時儲備糧。

從去年開始,國家爲了解決農民“賣糧難”等問題,實行託市收購政策。執行這一政策的主體就是國儲糧。

國儲糧以託市價從農民手中收購糧食,留下戰略儲備糧之後,再將剩餘部分以市場價格銷售給各類糧食企業,糧企再向市場銷售。

嘉穀要啓動主糧戰略,國家的政策不可忽視。針對糧食託市收購政策是好是壞,嘉穀內部還專門討論了一次。

最後的討論結果是,糧食託市收購政策對農民來說是好事,但對糧食企業來說,就不見得是好事了。

“託市”,顧名思義,即把糧食價格“託”起來,穩定糧食價格。

首先,託市收購政策毫無疑問會提高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促進了糧食增產。

由於託市價格高於市場價,大部分農民和糧販子就更願意將糧食賣給國家糧庫,糧食便源源不斷地進入了國儲糧體系。

而在嘉穀這樣的糧食企業看來,這樣的託市政策無疑是干擾了市場,使價格不能反映價值。

“最初制定最低收購價,是因爲市場價格比較低,爲了防止穀賤傷農而制定。不過這個價格說是最低收購價,但從一開始執行就成爲了市場的最高收購價,這實際上是把價格拉起來了。”王昱業習慣性地直指本質。

“雖然這樣調節了市場,但是已經沒有市場了。”鍾華志補充道。

齊政自是最清楚不過了。

確實,因爲市場價格的扭曲,託市十多年後,“賣糧難”再次成爲了社會性問題。

從國家的角度來看,現在的政策目標,是確保糧食安全,保障農產品的有效供給。說得直白一點,就是爲了保證農產品的增產。

但增產後的糧食,一方面價格不斷走高,另一方面,市場主體都不收了,只有國儲糧來收。“後果就是嚴重扭曲了市場,商品流通部分的糧食也進了國儲糧的糧庫。”

這樣一來,嘉穀這樣的民營糧食企業,就要和國儲糧發生事實上的“搶糧”了。

當然,如果比庫存量,嘉穀拍馬也比不上有國家支持的國儲糧。

國儲糧到底有多少糧食庫存,沒有公開信息披露。但有消息稱,“全世界最龐大的庫存已經建立起來了。”

如此巨大的收儲量,僅僅靠國儲糧一家企業肯定是完不成的。事實上,八成以上的收儲量是委託收儲,臨時收儲的糧油分散儲存在全國的基層糧庫等地方。國儲糧自己的直屬庫僅有三百多個,委託收儲庫點數量是國儲糧直屬庫數量的三十多倍。

嘉穀也不需要跟國儲糧比庫存量,只需要能儲存糧食的糧倉。而在這其中,嘉穀就看到了機會。

機會來自糧食流通體制改制後,基層糧庫面臨的困境。

去年,國家進行了一系列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在改革中,建立了國家、省、市、縣四級糧食儲備體系。縣級儲備糧庫與其他三級糧庫一起構成國家糧食儲備體系,承擔着調節市場供求、平抑年際間糧食產量波動等多項重要任務。

又因爲逐步實行糧食購銷市場化,基層糧庫不再獲得國家財政補貼,完全自負盈虧。這使部分糧庫生產經營艱難,負債沉重。

簡單來說,基層糧庫要執行代儲業務,但國儲糧分配下來的指標總是不太固定,有時很多,有時又很少,所以從國儲糧那裡收的代儲費也不穩定。

但如果跟嘉穀商貿合作就沒有這樣的問題了。

嘉穀商貿初進軍主糧貿易,沒有多少自己的糧庫,收購的糧食正好無處存放。

所以在嘉穀商貿進軍的南方几大產糧區,在生死存亡中掙扎的縣級糧庫對於合作是求之不得,雙方一拍即合。

但是除了嘉穀,那些外資巨頭也同樣極有眼力,嘉穀看中的機會,他們也看中了。

在江右省糧食主產區,先前跟嘉穀商貿一拍即合的縣級糧庫現在又猶豫了,因爲有第三者插足。

益海集團!

當初在收購大豆壓榨廠上想要與嘉穀聯手合作的外資企業,被嘉穀拒絕後,又在壓榨廠併購上被嘉穀搶去了最大的一塊蛋糕,雙方的關係一度勢如水火。

天道好輪迴,現在輪到益海集團過來搶嘉穀的蛋糕了。

真是冤家路窄!

……

第280章 爲留真相在人間第558章 肥羊一頭(2/2)第594章 你需要我這面旗幟(4000字)第153章 終於被改變的歷史(2/3)第173章 油脂黑馬(3/3)第106章 不甘的外資(4/10)第533章 年輕人的世界第524章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1/2)第596章 嘉穀的方案(1/2)第392章 鋒芒太露,聯合抵制(2/4)第300章 猛將必發於行伍(補更2/14)第7章 坦白第91章 被“醃製”的土地(求收藏!)第269章 又一家掉坑裡的外資第416章 以併購始,以併購終(5/5)第503章 很有搞頭(1/2)第216章 最後一千米的盤剝第295章 王國背後的男人第282章 誰能問心無愧第159章 掛逼們的老大更牛叉(2/3)第162章 這世界怎麼了?(2/3)第240章 比不上嗎第649章 愛上中國味道(1/2)第664章 崇拜(2)第581章 功成(1/2)第664章 崇拜(2)第188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下)第555章 動員(1/2)第545章 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第356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137章 東邊,暴雨傾盆(2/3)第364章 後悔死了(2/5)第521章 名不虛傳大嘉穀(2/2)第552章 拿着尚方寶劍要資源(1/3)第552章 拿着尚方寶劍要資源(1/3)第609章 草!(1/2)第453章 “小棒槌”終成“大產業”(2/2)第364章 後悔死了(2/5)第101章 乳業的生意經第533章 年輕人的世界第150章 攪局者(2/3)第96章 不要浪第25章 老油井(求收藏!)第164章 大單來了!(求票票)第532章 海上養殖航母(2/2)第552章 拿着尚方寶劍要資源(1/3)第586章 蛟龍吞象(2/2)第524章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1/2)第367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5/5)第679章 當有人負重前行(2/2)第507章 轉折點(3/3)第358章 相信女兒的眼光第659章 放衛星(2/3)第94章 憶往昔(求收藏!)第244章 老天也不幫忙第519章 太需要一個整合者了(5000字)第689章 到沙漠去(下)第101章 乳業的生意經第101章 乳業的生意經第516章 行業整合之始(4k)第574章 頭大的丸紅商社(2/2)第180章 你這人蔘太假了吧第434章 敢開發就敢回去(1/2)第186章 嘉穀再整合(下)第124章 每天扔掉一座金礦(3/3)第422章 新時代的農民接班人(2/3)第375章 顛覆專家認知(2/2)第149章 羨慕不已(1/3)第341章 我們國產的節水技術啊(2/4)第255章 搖錢樹?妖樹?第10章 合股經營第613章 亞馬遜大火與大豆第638章 啤酒“饑荒”(3/3)第460章 一家值得尊重的民族企業!(2/2)第251章 細思極恐第94章 憶往昔(求收藏!)第341章 我們國產的節水技術啊(2/4)第468章 這將是我們的領域了(二合一)第130章 慘淡的國內大麥種植(3/3)第269章 又一家掉坑裡的外資第443章 長遠的目光(1/2)第406章 吾將加冕爲王(4/4)第156章 真金白銀的扶持(2/3)第724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3)第39章 野心(求收藏!)第716章 家底有多豐厚(4K)第125章 牛來了(1/3)第115章 我看上了你家的豬肉(3/3)第173章 當大豆遇上百草之王(1/3)第560章 只待揚名的牛肉(2/2)第128章 我懂(1/3)第700章 貧窮和死亡(1/2)第735章 絕不姑息(2/2)第529章 能見證水產養殖巨頭的誕生嗎(2/2)第200章 避其鋒芒第81章 新靈陣與新產品(求收藏!)第401章 雙管齊下共“吸金”(1/2)第5章 大循環農業第33章 生日之夜(中)第459章 謎一樣的中國乳業(1/2)
第280章 爲留真相在人間第558章 肥羊一頭(2/2)第594章 你需要我這面旗幟(4000字)第153章 終於被改變的歷史(2/3)第173章 油脂黑馬(3/3)第106章 不甘的外資(4/10)第533章 年輕人的世界第524章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1/2)第596章 嘉穀的方案(1/2)第392章 鋒芒太露,聯合抵制(2/4)第300章 猛將必發於行伍(補更2/14)第7章 坦白第91章 被“醃製”的土地(求收藏!)第269章 又一家掉坑裡的外資第416章 以併購始,以併購終(5/5)第503章 很有搞頭(1/2)第216章 最後一千米的盤剝第295章 王國背後的男人第282章 誰能問心無愧第159章 掛逼們的老大更牛叉(2/3)第162章 這世界怎麼了?(2/3)第240章 比不上嗎第649章 愛上中國味道(1/2)第664章 崇拜(2)第581章 功成(1/2)第664章 崇拜(2)第188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下)第555章 動員(1/2)第545章 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第356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137章 東邊,暴雨傾盆(2/3)第364章 後悔死了(2/5)第521章 名不虛傳大嘉穀(2/2)第552章 拿着尚方寶劍要資源(1/3)第552章 拿着尚方寶劍要資源(1/3)第609章 草!(1/2)第453章 “小棒槌”終成“大產業”(2/2)第364章 後悔死了(2/5)第101章 乳業的生意經第533章 年輕人的世界第150章 攪局者(2/3)第96章 不要浪第25章 老油井(求收藏!)第164章 大單來了!(求票票)第532章 海上養殖航母(2/2)第552章 拿着尚方寶劍要資源(1/3)第586章 蛟龍吞象(2/2)第524章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1/2)第367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5/5)第679章 當有人負重前行(2/2)第507章 轉折點(3/3)第358章 相信女兒的眼光第659章 放衛星(2/3)第94章 憶往昔(求收藏!)第244章 老天也不幫忙第519章 太需要一個整合者了(5000字)第689章 到沙漠去(下)第101章 乳業的生意經第101章 乳業的生意經第516章 行業整合之始(4k)第574章 頭大的丸紅商社(2/2)第180章 你這人蔘太假了吧第434章 敢開發就敢回去(1/2)第186章 嘉穀再整合(下)第124章 每天扔掉一座金礦(3/3)第422章 新時代的農民接班人(2/3)第375章 顛覆專家認知(2/2)第149章 羨慕不已(1/3)第341章 我們國產的節水技術啊(2/4)第255章 搖錢樹?妖樹?第10章 合股經營第613章 亞馬遜大火與大豆第638章 啤酒“饑荒”(3/3)第460章 一家值得尊重的民族企業!(2/2)第251章 細思極恐第94章 憶往昔(求收藏!)第341章 我們國產的節水技術啊(2/4)第468章 這將是我們的領域了(二合一)第130章 慘淡的國內大麥種植(3/3)第269章 又一家掉坑裡的外資第443章 長遠的目光(1/2)第406章 吾將加冕爲王(4/4)第156章 真金白銀的扶持(2/3)第724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3)第39章 野心(求收藏!)第716章 家底有多豐厚(4K)第125章 牛來了(1/3)第115章 我看上了你家的豬肉(3/3)第173章 當大豆遇上百草之王(1/3)第560章 只待揚名的牛肉(2/2)第128章 我懂(1/3)第700章 貧窮和死亡(1/2)第735章 絕不姑息(2/2)第529章 能見證水產養殖巨頭的誕生嗎(2/2)第200章 避其鋒芒第81章 新靈陣與新產品(求收藏!)第401章 雙管齊下共“吸金”(1/2)第5章 大循環農業第33章 生日之夜(中)第459章 謎一樣的中國乳業(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