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這是我知道的嘉穀(1/2)

嘉穀將在晉省擇地自行投資建設一個示範性文冠果能源林基地。

林汾市的麻瘋樹能源林基地,已經爲麻瘋樹的產業化樹立了一個標杆;相對的,文冠果也需要這麼一個標杆。

而且不同於麻瘋樹產油只能作爲生物柴油用,離不開石化巨頭的銷售渠道;文冠果油可作一種特種食用油,僅憑嘉穀體系自己的加工銷售渠道,都能自行消化,一力承擔投資也未嘗不可。

將能源林鋪滿一省的投資,嘉穀不敢自己承受,一市一縣肯定不是什麼問題。

嘉穀將目光投向了非產煤重點地區,重點是晉省的兩大連片貧困區——文冠果的生長不挑地,選擇攻堅貧困區,也可避開煤炭企業等地頭蛇的干擾。

嘉穀戰略部的調研員們駕輕就熟地奔赴晉省各地開展考察。

時至今日,嘉穀體系內部對於項目投資地自有一套評價標準,看資源稟賦,看人文環境,看交通情況……一樣樣的擺出來評分,到最後,按照比重得到一個“投資可行指數”,指數越高,獲得嘉穀投資的可能性就越高。

按理說,戰略部考察的各貧困縣應該條件差不多,畢竟,富裕地區各有各的富裕,貧瘠地區卻大多一樣。

然而,在“投資可行指數”清單上,樓縣高居第一,且大大領先於後面的縣。

最主要的得分項,是樓縣的執政者素質!

要知道,在嘉穀的評價標準中,地區執政者的評價比重相當高,因爲只要執政者到位,一般來說,地區發展就不會錯位。

樓縣的執政者,在多個調研員的考察評價中,都得到了最高分。

當齊政看到樓縣縣委高官王清華的第一眼,就差不多明白了爲什麼。

這個晉西北出身的漢子,最顯眼的莫過於他腳上一雙灰白球鞋了,鞋幫子還沾着土,風塵僕僕地剛從鄉下調研回來。

他緊緊地握着齊政的手,興奮之情溢於言表:“齊董,歡迎您到我們縣考察,我可是望眼欲穿了。”

齊政的第一印象,就是這應該是一個幹實事的幹部。

事實上從資料也可看出來,王清華是在晉省政府這一波大規模官員調整中脫穎而出的幹部,履新不到半年,即在極端保守的樓縣颳起了陣陣旋風——電話公開、街頭對話;鐵腕治政、清除街霸;犧牲財政關污企……這些大膽而頗富爭議的舉措,昭示着一股《亮劍》主人公李雲龍式的愣勁。

當然,這不足以讓樓縣擺脫貧困縣的帽子。很多時候,貧窮不是農民不努力,而是農業文明和商業文明沒有完美的結合;貧困不是貧困縣不努力,而是發展模式沒有跟上。

“脫貧靠的是啥?產業!我們樓縣窮,真的是窮,但是我不怕。這不,嘉穀不就爲我們帶來了希望?”王清華看似憨厚的捧了一句。

“樓縣有位好領導啊。”齊政同樣客氣了一句,話鋒一轉道:“只不過,樓縣的各方面基礎條件都不算突出,不,應該是挺差的。”

面對齊政不客氣的挑刺,王清華面色不變,誠懇地說道:“齊董,我也不做妄言。您有什麼要求,儘管提,可以解決的,我當場解決;難以解決的,我想盡一切辦法也會解決。”

他當然知道樓縣各方面條件都挺差的。

樓縣位於呂梁山西麓,是呂梁山集中連片特困區深度貧困縣之一。

其與中國北方廣大農村地區差別並不大,到如今,再貧困也不至於食不果腹、衣不蔽體。過去二三十年,樓縣與大多數中國農村一樣,青壯年大都外出打工,這是樓縣人的主要收入來源。

樓縣農業是“天雨農業、不穩農業、脆弱農業、風險農業”。民間有個順口溜形容這裡的糧食收成:“山山和尚頭,坡坡雞爪溝,種地難見苗,十畝一擔挑”。

工業更是極其遙遠。較大的工廠甚至可以回憶到上世紀九十年代的鐵廠和精油廠,可想而知有多落魄了。

過去,不是沒有投資商過來考察,但最後都是搖搖頭,只留下一個背影。可以說,嘉穀的能源林可能是他們最後的希望了。

齊政也不客氣地開口道:“我瞭解了一下樓縣的煤炭資源,質量不好不說,淺層煤礦埋藏條件還相當複雜,不宜大型機械開採。與其挖礦破壞環境,不如改種麻瘋樹……”

“這一點我可以立刻給您答覆,沒問題。”王清華果斷道。

齊政反而驚訝了。

雖然縣境內只有幾個小煤礦,但樓縣缺乏其它財源,公務員工資靠國家撥款,每年一兩千萬元的稅收大都來自煤礦,因此歷屆執政者都不願對煤礦放手。前幾年省裡規定,年產300萬噸以下的煤礦都要被整合。樓縣所有煤礦的年產量加在一起,也不到300萬噸,省裡也不得不對它“法”外施恩,允許縣政府出面,把境內幾座小煤礦整合成一個“集團”。

面對縣內最大的財源,一縣高官都能霸氣說棄就棄,決心不可謂不大。

齊政驚訝於他的果斷,卻不停頓地道:“還有就是交通,樓縣境內交通甚是不便,至今仍沒有一條高速公路、國道和一級公路過境,這對於我們的投資影響太大了……”

交通問題永遠是貧困地區的難題,只是樓縣尤爲典型。

王清華首先思量了一會,才咬牙道:“這路必須得修。我會讓市裡幫扶投資一部分,再向扶貧辦相關項目申請一部分,並立下軍令狀,最短的時間把路修好!”

面對近三十年以來最有可能讓樓縣翻天覆地的投資項目,王清華拼了,就算是抱着市委、省委領導的大腿哭訴,他也要爭取到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

齊政微微點頭,繼續咄咄逼人道:“還有就是基層幹部和羣衆的觀念問題……”

齊政一個一個的點出問題,令人驚訝的是,王清華一個一個的給出保證。

看得出來,他不是在應付齊政,而是很有誠意的答應齊政的要求。

最後,齊政都忍不住了,苦笑道:“老實說,您這對嘉穀是不是太有信心了?”

就齊政的認識,越窮的地區,越要重視維穩。因爲不管你怎麼幹,經濟發展方面是很難有突破,在唯指標論的形勢下,領導看不到你的成績,這時候你再不穩定,前途基本可以說到頭了。

當然,追求維穩的後果,就是發展更難取得突破。饒是如此,像王清華這樣,不顧一切,甩開膀子大幹快上,還是極爲罕見的。

“難道齊董沒有信心嗎?”王清華反將一軍。

齊政笑着搖搖頭:“這不一樣,我有信心是因爲我對嘉穀足夠了解,但您這……”

“我對嘉穀也不陌生啊。”

齊政一愣。

王清華轉過身,回憶般說道:“我考察過環首都貧困帶的赤埕縣,同樣是大部分山區自然條件惡劣,乾旱缺水,土層薄弱貧瘠。但自從嘉穀的田園綜合體項目實施後,赤埕縣面貌一新。我記得,那是春夏之交的五月天,果樹桃花競相開放,放眼望去,繁花似錦,奼紫嫣紅,引八方遊客紛至沓來;黃桃果樹下還套種玫瑰、油用牡丹,以短養長,做到長期效益和短期效益的統一……”

“我還考察過冀省東部曾經的貧困縣海星縣和鹽杉縣,那是土地鹽鹼化嚴重的退海之地,卻被嘉穀通過挖池擡田、以漁改鹼,上種黃金葵大米,下養南美白對蝦,愣是將以前的不毛之地變爲了真正的魚米之鄉……”

“還有冀省西部的坪山縣,曾經的國家級貧困縣,旱地瘠薄,農民常年靠天吃飯。也是嘉穀,一面建立超大型養豬場,一面推廣高產紅薯新品種,讓坪山縣變身爲‘豬糧之鄉’……”

王清華緩慢而鄭重地說道:“以上這麼多地方,都不是什麼肥沃之地、資源豐富之地,但都在嘉穀的幫助下脫貧致富了。這麼多的例子,足以說明了,如果選擇一家最擅長‘無中生有’做產業的企業,肯定是嘉穀,也只有嘉穀。”

“您問我爲什麼信任嘉穀?因爲這就是我瞭解的嘉穀!”

齊政沉默了幾秒鐘。

他向來很佩服中國那些真正想要改變一方天地的執政者的反應速度和眼光的,但是,將嘉穀研究一番並將其視爲仕途“貴人”的幹部出現,還是讓他大大的驚訝了一番。

齊政深深的看了王清華一眼,道:“既然您敢把仕途賭在嘉穀身上,那我又有什麼不敢投資的?”

……

第212章 要做大地主第388章 我爲國家儲備豬肉(4/4)第735章 絕不姑息(2/2)第230章 閒棋冷子,疑神疑鬼第447章 “參王”歸來(3/3)第483章 倒黴,報復,勝勢(第二更)第604章 影響力的溢出(4200字)第39章 野心(求收藏!)第5章 大循環農業第173章 油脂黑馬(3/3)第422章 新時代的農民接班人(2/3)第574章 頭大的丸紅商社(2/2)第637章 逝去的金錢(2/3)第68章 技術手段(求收藏!)第21章 該收穫了(下)第724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3)第614章 “豆”爭(上)第269章 又一家掉坑裡的外資第710章 酸味(1/2)第238章 國家層面的支持第221章 是金子哪裡都能閃光第87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下)第359章 老丈人的決斷第625章 沉默的答案第54章 分紅與過年(求收藏!)第327章 非凡的固沙手段(3/5)第60章 嘉穀實驗室(求收藏!)第3章 誰吃虧第9章 嘉穀公司第181章 嘉穀的奸商形象(1/4)第124章 每天扔掉一座金礦(3/3)第396章 嘉穀的鎘大米陰影(2/3)第216章 最後一千米的盤剝第34章 生日之夜第24章 老美的農業神話(週末求收藏!)第327章 非凡的固沙手段(3/5)第685章 還有什麼能夠阻擋(2/2)第485章 甜蜜的回報(一更)第333章 次貸危機給予的治沙底氣(2/4)第368章 島主難當(1/3)第248章 賭可以,要聽我的第279章 掙扎與被放棄第227章 不合作纔是傻子第60章 嘉穀實驗室(求收藏!)第308章 隱現糧食危機第516章 行業整合之始(4k)第508章 鉅額營收,巨頭前行第272章 大豐收(下)第377章 看上嘉穀土豆的百事公司(2/4)第492章 未來是我們的第253章 中草藥養豬第344章 資本盛宴第461章 孩子與未來!第612章 逮着日系糧商欺負(4000字)第505章 將己方陣容變得大大的(1/3)第28章 出油!出油!(上)第9章 嘉穀公司第377章 看上嘉穀土豆的百事公司(2/4)第262章 將種豬做成白菜價第41章 說服(下)(求收藏!)第487章 國際糧商的新江湖時代第142章 大豆風雲之始(3/3)第712章 扣帽子的來了(1/2)第241章 開啓掠奪模式第229章 記仇與敲悶棍第266章 蝴蝶效應,毒奶前兆第413章 那就試一試(2/5)第672章 這是我知道的嘉穀(1/2)第422章 新時代的農民接班人(2/3)第250章 賺快錢的機會第684章 無聲的報國(1/2)第713章 我喜歡以勢壓人(2/2)第527章 我們的海鮮牌(2/2)第15章 養殖的工廠化管理(求收藏!求推薦票!)第730章 哭暈的同行(2/2)第28章 出油!出油!(上)第650章 這是什麼開局(2/2)第506章 多一個選擇(2/3)第59章 一攬子投資協議(求收藏!)第720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下)第195章 多管齊下,技術攻勢(1/4)第23章 休斯敦(週末求支持!)第513章 天上的太陽和人間的科學(4k章)第646章 要上市?(2/2)第283章 真·業界良心第24章 老美的農業神話(週末求收藏!)第246章 高盛的眼光第45章 食品佈局(求收藏!)第622章 一“豆”成名(4)第250章 賺快錢的機會第314章 與綠肥絕配的“吃鹽牧草”(1/3)第355章 華人金融雙星?(4/4)第113章 賣瘋了的豬肉(1/3)第481章 暗戰與睚眥必報(2/2)第605章 春耕始,“帶薪休假”的土地第155章 黑土地上的大豆(1/3)第413章 那就試一試(2/5)第35章 俱樂部圈子(求收藏及推薦!)第602章 服氣的國營農場(1/2)第676章 沒有破綻(3/3)
第212章 要做大地主第388章 我爲國家儲備豬肉(4/4)第735章 絕不姑息(2/2)第230章 閒棋冷子,疑神疑鬼第447章 “參王”歸來(3/3)第483章 倒黴,報復,勝勢(第二更)第604章 影響力的溢出(4200字)第39章 野心(求收藏!)第5章 大循環農業第173章 油脂黑馬(3/3)第422章 新時代的農民接班人(2/3)第574章 頭大的丸紅商社(2/2)第637章 逝去的金錢(2/3)第68章 技術手段(求收藏!)第21章 該收穫了(下)第724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3)第614章 “豆”爭(上)第269章 又一家掉坑裡的外資第710章 酸味(1/2)第238章 國家層面的支持第221章 是金子哪裡都能閃光第87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下)第359章 老丈人的決斷第625章 沉默的答案第54章 分紅與過年(求收藏!)第327章 非凡的固沙手段(3/5)第60章 嘉穀實驗室(求收藏!)第3章 誰吃虧第9章 嘉穀公司第181章 嘉穀的奸商形象(1/4)第124章 每天扔掉一座金礦(3/3)第396章 嘉穀的鎘大米陰影(2/3)第216章 最後一千米的盤剝第34章 生日之夜第24章 老美的農業神話(週末求收藏!)第327章 非凡的固沙手段(3/5)第685章 還有什麼能夠阻擋(2/2)第485章 甜蜜的回報(一更)第333章 次貸危機給予的治沙底氣(2/4)第368章 島主難當(1/3)第248章 賭可以,要聽我的第279章 掙扎與被放棄第227章 不合作纔是傻子第60章 嘉穀實驗室(求收藏!)第308章 隱現糧食危機第516章 行業整合之始(4k)第508章 鉅額營收,巨頭前行第272章 大豐收(下)第377章 看上嘉穀土豆的百事公司(2/4)第492章 未來是我們的第253章 中草藥養豬第344章 資本盛宴第461章 孩子與未來!第612章 逮着日系糧商欺負(4000字)第505章 將己方陣容變得大大的(1/3)第28章 出油!出油!(上)第9章 嘉穀公司第377章 看上嘉穀土豆的百事公司(2/4)第262章 將種豬做成白菜價第41章 說服(下)(求收藏!)第487章 國際糧商的新江湖時代第142章 大豆風雲之始(3/3)第712章 扣帽子的來了(1/2)第241章 開啓掠奪模式第229章 記仇與敲悶棍第266章 蝴蝶效應,毒奶前兆第413章 那就試一試(2/5)第672章 這是我知道的嘉穀(1/2)第422章 新時代的農民接班人(2/3)第250章 賺快錢的機會第684章 無聲的報國(1/2)第713章 我喜歡以勢壓人(2/2)第527章 我們的海鮮牌(2/2)第15章 養殖的工廠化管理(求收藏!求推薦票!)第730章 哭暈的同行(2/2)第28章 出油!出油!(上)第650章 這是什麼開局(2/2)第506章 多一個選擇(2/3)第59章 一攬子投資協議(求收藏!)第720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下)第195章 多管齊下,技術攻勢(1/4)第23章 休斯敦(週末求支持!)第513章 天上的太陽和人間的科學(4k章)第646章 要上市?(2/2)第283章 真·業界良心第24章 老美的農業神話(週末求收藏!)第246章 高盛的眼光第45章 食品佈局(求收藏!)第622章 一“豆”成名(4)第250章 賺快錢的機會第314章 與綠肥絕配的“吃鹽牧草”(1/3)第355章 華人金融雙星?(4/4)第113章 賣瘋了的豬肉(1/3)第481章 暗戰與睚眥必報(2/2)第605章 春耕始,“帶薪休假”的土地第155章 黑土地上的大豆(1/3)第413章 那就試一試(2/5)第35章 俱樂部圈子(求收藏及推薦!)第602章 服氣的國營農場(1/2)第676章 沒有破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