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我向前每邁進一腳

“媒體就是這麼厲害,吹捧起來什麼方向都能給你討論出個意義來。”實驗室大佬陳建章過來彙報工作,說起媒體宣傳也是莞爾。

自從媒體對“嘉豆13號”展開了報道,作爲嘉穀體系內的科研大佬,陳建章也引起了廣泛關注。

此前,即使陳建章在圈子裡聲名卓著,也很難傳播到普通公衆的耳中,其知名度還比不上十八線小明星。

但是,當“嘉豆13號”一豆成名後,他的名字的傳播度就高了。

媒體習慣了誇張的口號,動不動就將這個叫父親,那個叫母親的。要不是陳建章堅持推辭不就,什麼“非轉基因大豆之父”之類的頭銜早就一股腦扔到他頭上了。

陳建章不是明星型學者,饒是接受了幾次媒體採訪,依然很難適應媒體的無腦吹。

看看——“如果世界上只剩下一種糧食可吃,那麼我們希望它是什麼?是玉米嗎?是小麥嗎?我想不是,它應該是大豆,是我們中國生產的非轉基因大豆……”

陳建章只能尷尬而笑:“我都想讓公關部引導一下輿論了,這樣的吹捧簡直無法直視。”

作爲一名嚴謹的科學家,他面對這種言論,差點自己站出來反駁了。

——大豆不能作爲主糧,不是沒有原因的。豆類當中蛋白質含量較高,但以蛋白質供能,並不是蛋白質最主要的生理功能,還會脫下含氮的廢物,增加肝腎代謝負擔。

而相比之下,穀類當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以澱粉爲主,消化起來相對輕鬆,同時能夠提供較高的能量,以作爲人體主要的能量來源。

所以,儘管“嘉豆13號”在產量上實現了對主糧的跨越式追趕,陳建章還是不敢將大豆與主糧的重要性等同的。

“宣傳嘛,媒體很多時候只要政治正確,觀點出格點沒準還能增加點噱頭。”反應過來後,齊政倒是很看得開。

無他,主旋律,就是一劑強心劑!

2013年裡,發生了很多事情,這些事,或熱鬧,或標誌,或扯淡……總而言之,大多不是什麼積極性導向的大事。

上半年,最符合主旋律的大事就是“神十天宮對接,嫦娥玉兔奔月”,爲我國探月工程開啓新的征程。

但天空太遠,不如田間的大豆來得親切。

這不,下半年,劃時代的“東方魔豆”成爲了一個時期的標誌,普通民衆的討論度都熱鬧不少。

但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無論靠譜或不靠譜的媒體宣傳,頂多算錦上添花;“嘉豆13號”真正的地位,可不僅僅體現在增產上,還有學術上的影響。

“實驗室的成果發表在《細胞》上了?”乍一聽到這個消息,齊政立馬坐直了。

陳建章嘴角掛起了笑,輕咳一聲,點頭道:“論文發表在最新一期上,我是通訊作者……”

《科學》、《自然》和《細胞》都是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當然,基於帶來大豆“綠色革命”的“嘉豆13號”的研究,混個發表資格還是沒問題的。

齊政驚訝的,也不是發表在《細胞》這一成就本身,而是陳建章他們的研究竟然提前這麼多就完成了?

齊政接過《細胞》期刊,翻開一看,目光一瞬不瞬地盯着《細胞》的內頁。

——《細胞》將實驗室的論文安排在了目錄後的第一頁。

也就是說,整份期刊的第一個位置,是屬於陳建章的。

儘管還有封面論文和封底論文與之相競爭,但這幾乎就是最好的位置了。

再看標題——泛基因組研究“撬動”大豆革命!

齊政忍不住掃了笑得一臉燦爛的陳建章一眼,吁了一口氣,他們,真的完成了呀!

用一個全新的基因組圖譜,“打包”不同大豆的主要優點,呈現大豆幾乎所有的遺傳信息——嚴格來說,這不是專門針對“嘉豆13號”的研究,但“嘉豆13號”起到的作用是決定性的。

要提高大豆的基礎研究和分子設計育種水平,需要能夠代表不同大豆種質材料的全新基因組資源,尤其是大豆馴化過程中對產量和品質最具影響力的基因資源。

陳建章帶領嘉穀實驗室團隊,聯合中科院大豆研究團隊,對來自世界大豆主產國的近三千個大豆種質材料進行了深度重測序和羣體結構分析,精心挑選出三十個具有代表性的大豆種質材料,最具代表性的,毫無疑問是“嘉豆13號”。

研究團隊對這30個大豆種質材料進行了高質量的基因組從頭“組裝”和精確註釋,構建了高質量的基於圖形結構泛基因組,挖掘到大量利用傳統基因組不能鑑定到的大片段結構變異。

意義何在?

這麼說吧,你要做基因研究,通常需要藉助一個參考基因組,通過將目標測序數據比對到參考基因上來鑑定個體間的遺傳變異。

那麼問題來了。

如果參考基因組序列信息都不全,檢測個體間差異較大區域的信息,根本無法有效鑑定——哪些片段是有效的?哪些片段是無效的?它們控制了什麼生物學功能?

不同大豆種質資源之間存在較大的遺傳變異,誰知道哪些纔是“高質量”的基因組?

“嘉豆13號”的意義在於,在經過“靈氣”的洗刷後,進化趨於完美,“高質量”的基因組受到強烈選擇,相當於提供了一個關鍵基因挖掘“平臺”。

陳建章領銜研究團隊以“嘉豆13號”爲藍本,通過與其他具有代表性的大豆種質材料基因組進行系統的對比,一張全新的基因組“圖譜”就被繪製出來。

譬如,大豆泛基因組圖譜標誌了控制百粒重及油分含量的基因組,標誌了控制光周期的“雙胞胎”同源基因,標誌了調控大豆缺鐵失綠症的基因結構變異……此外,研究還鑑定到16個結構變異導致了不同基因間的融合,這爲新基因的產生研究提供了重要線索。

陳建章他們的成果,可以說是爲大豆的育種改良按下加速鍵——它沒有直接提供答案,但它提供了思路和參考答案,難怪被審稿人稱爲“基因組學的里程碑工作”!

看完論文後,齊政輕輕地撮着頁腳,心情有些激盪。

他無法自己投入研究,但不妨礙他看懂研究成果。

類似的成果,在他印象中,好像在本世紀第二個十年末纔有突破。

之所以提前了這麼多,只能說,他的金手指光環太強大了。

人家是“按圖索驥”,即先有線索後有結果;嘉穀實驗室倒好,是先有結果,然後再逆推。

這種衆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妙不可言!

賺再多的錢都不換。

尤其是想到,嘉穀已經站在了世界大豆育種的前沿,齊政就更振奮了。

我向前每邁進一腳,世界就向前擴展了一步。

再爆棚的事業心,也會被這種滿足感填爆了。

男人的快樂,比想象中還要簡單。

……

~~~

第320章 震驚世界的奇蹟(3/3)第496章 以身立法?(2/2)第16章 梅花鹿與馴鹿老人(求支持!求收藏!)第125章 牛來了(1/3)第237章 同質化對手第34章 生日之夜第573章 後起者向上爬有多難?(1/2)第608章 嘉穀之鞭(2/2)第650章 這是什麼開局(2/2)第98章 海濱綠色長城(下)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495章 天南地北大分紅(1/2)第599章 發力的“嘉穀系”(1/2)第87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下)第674章 何以使民賣命(1/3)第640章 坑的就是你(2/3)第386章 嘉穀來啦!(2/4)第261章 高盛的黑手第216章 最後一千米的盤剝第683章 世人皆知治沙難(2/2)第35章 俱樂部圈子(求收藏及推薦!)第569章 巨大壓力(2/3)第184章 狼來了(4/4)第379章 特別“牛”(4/4)第38章 縱論(下)第580章 一路平推(4200字)第483章 倒黴,報復,勝勢(第二更)第345章 放長線釣大魚的嘉穀國際第683章 世人皆知治沙難(2/2)第174章 真·人蔘當蘿蔔賣(2/3)第239章 價值的體現第7章 坦白第52章 嘉穀戰略(上)第717章 盟軍在……蹭光(1/2)第90章 兩個村子(求收藏!)第203章 百年老樹入總部第147章 我們也不是好欺負的(2/3)第310章 有機肥,厚待你不容易(2/3)第132章 “圈地”不易(2/3)第565章 趁“旱”打劫(1/3)第692章 聚寶盆(1/2)第143章 被套路(1/3 求訂閱)第114章 規模決定地位(2/3)第130章 慘淡的國內大麥種植(3/3)第99章 把小子們叫回來吧第649章 愛上中國味道(1/2)第160章 用愛發電?別逗!(3/3)第481章 暗戰與睚眥必報(2/2)第307章 嘉穀的情報網(1/3)第598章 一聲令下,雲而景從第283章 真·業界良心第305章 開年雪災來襲(2/3)第604章 影響力的溢出(4200字)第141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下)第350章 步入全球糖業前三強第567章 “超級乾旱”來襲(3/3)第455章 嘉穀的“神仙牛”第717章 盟軍在……蹭光(1/2)第595章 強勢地位與大豆外交第700章 貧窮和死亡(1/2)第202章 穩紮穩打在東北第96章 不要浪第703章 老東家的愛第214章 一言不合就爆…牧場第368章 島主難當(1/3)第438章 富農是根本(1/3)第231章 海外大圈地之始第430章 粗大腿(1/2)第39章 野心(求收藏!)第252章 豬若安好,便是晴天第412章 希望嘉穀試一試(1/5)第290章 挺進新西蘭第330章 一杯敬健兒,一杯敬觀衆第503章 很有搞頭(1/2)第300章 猛將必發於行伍(補更2/14)第321章 從貝加爾湖“調水”第354章 白糖期貨天才(3/4)第6章 畢業回鄉第579章 呵,怕死的資本家(4800字)第226章 教你打造水果潮品第727章 挑戰心臟的開支(4K字)第396章 嘉穀的鎘大米陰影(2/3)第675章 生態貢獻最大的企業(2/3)第490章 養豬造“氣田”(1/2)第311章 海里淘“肥”(3/3)第383章 我的最好豬肉夢啊,沒了(1/2)第423章 如何戰勝他們(3/3)第87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下)第613章 亞馬遜大火與大豆第116章 就區別對待,咋地(1/3 求訂閱)第309章 大有機肥計劃(1/3)第65章 大嶺村新貌(求收藏!)第381章 養豬場火了(2/3)第72章 有人被綠了(求收藏!)第432章 嘉穀系的戰鬥基因(1/2)第697章 吃過豬肉第606章 南方大豆新位勢第162章 這世界怎麼了?(2/3)第19章 頂級香米
第320章 震驚世界的奇蹟(3/3)第496章 以身立法?(2/2)第16章 梅花鹿與馴鹿老人(求支持!求收藏!)第125章 牛來了(1/3)第237章 同質化對手第34章 生日之夜第573章 後起者向上爬有多難?(1/2)第608章 嘉穀之鞭(2/2)第650章 這是什麼開局(2/2)第98章 海濱綠色長城(下)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495章 天南地北大分紅(1/2)第599章 發力的“嘉穀系”(1/2)第87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下)第674章 何以使民賣命(1/3)第640章 坑的就是你(2/3)第386章 嘉穀來啦!(2/4)第261章 高盛的黑手第216章 最後一千米的盤剝第683章 世人皆知治沙難(2/2)第35章 俱樂部圈子(求收藏及推薦!)第569章 巨大壓力(2/3)第184章 狼來了(4/4)第379章 特別“牛”(4/4)第38章 縱論(下)第580章 一路平推(4200字)第483章 倒黴,報復,勝勢(第二更)第345章 放長線釣大魚的嘉穀國際第683章 世人皆知治沙難(2/2)第174章 真·人蔘當蘿蔔賣(2/3)第239章 價值的體現第7章 坦白第52章 嘉穀戰略(上)第717章 盟軍在……蹭光(1/2)第90章 兩個村子(求收藏!)第203章 百年老樹入總部第147章 我們也不是好欺負的(2/3)第310章 有機肥,厚待你不容易(2/3)第132章 “圈地”不易(2/3)第565章 趁“旱”打劫(1/3)第692章 聚寶盆(1/2)第143章 被套路(1/3 求訂閱)第114章 規模決定地位(2/3)第130章 慘淡的國內大麥種植(3/3)第99章 把小子們叫回來吧第649章 愛上中國味道(1/2)第160章 用愛發電?別逗!(3/3)第481章 暗戰與睚眥必報(2/2)第307章 嘉穀的情報網(1/3)第598章 一聲令下,雲而景從第283章 真·業界良心第305章 開年雪災來襲(2/3)第604章 影響力的溢出(4200字)第141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下)第350章 步入全球糖業前三強第567章 “超級乾旱”來襲(3/3)第455章 嘉穀的“神仙牛”第717章 盟軍在……蹭光(1/2)第595章 強勢地位與大豆外交第700章 貧窮和死亡(1/2)第202章 穩紮穩打在東北第96章 不要浪第703章 老東家的愛第214章 一言不合就爆…牧場第368章 島主難當(1/3)第438章 富農是根本(1/3)第231章 海外大圈地之始第430章 粗大腿(1/2)第39章 野心(求收藏!)第252章 豬若安好,便是晴天第412章 希望嘉穀試一試(1/5)第290章 挺進新西蘭第330章 一杯敬健兒,一杯敬觀衆第503章 很有搞頭(1/2)第300章 猛將必發於行伍(補更2/14)第321章 從貝加爾湖“調水”第354章 白糖期貨天才(3/4)第6章 畢業回鄉第579章 呵,怕死的資本家(4800字)第226章 教你打造水果潮品第727章 挑戰心臟的開支(4K字)第396章 嘉穀的鎘大米陰影(2/3)第675章 生態貢獻最大的企業(2/3)第490章 養豬造“氣田”(1/2)第311章 海里淘“肥”(3/3)第383章 我的最好豬肉夢啊,沒了(1/2)第423章 如何戰勝他們(3/3)第87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下)第613章 亞馬遜大火與大豆第116章 就區別對待,咋地(1/3 求訂閱)第309章 大有機肥計劃(1/3)第65章 大嶺村新貌(求收藏!)第381章 養豬場火了(2/3)第72章 有人被綠了(求收藏!)第432章 嘉穀系的戰鬥基因(1/2)第697章 吃過豬肉第606章 南方大豆新位勢第162章 這世界怎麼了?(2/3)第19章 頂級香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