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礦,都是我們的(2/3)

棉蘭老島北,蘇里高省,龐大的露天礦場。

這就是田華礦業在菲律賓開發的紅土鎳礦。

我國是一個貧鎳國,全球儲量佔比僅3%,鎳礦對外依存度爲85%,除從國外進口硫化鎳礦的產成品或鎳中間產品外,原礦的進口絕大部分爲紅土鎳礦,並且主要來自印尼和菲律賓,佔比超過90%。

不鏽鋼是鎳最大消費領域,由於性能優異,目前不可替代。

作爲全球最大不鏽鋼生產國和消費國,不鏽鋼產能高速增長勢必帶動鎳的需求增加。由於不鏽鋼產能的不斷增長,不鏽鋼行業對鎳的需求有望持續增加。

田父獨具慧眼,相比於鎳礦資源更加豐富的印尼,他選擇了礦業政策干擾沒那麼強的菲律賓進行投資。

當然,這次礦場遭受的武裝襲擊完全可以稱得上是無妄之災。

田父、齊政和薩莫斯,三人在一羣人浩浩蕩蕩的簇擁和保護下,步入礦場。

燒得焦黑的建築起重機和樓房還歷歷在目,幸而建設的鎳精煉廠的基礎和鋼架沒有被反對派破壞,不至於虧到姥姥家。

“這次襲擊,是反對派與政府的和平談判破裂,反對派分子才襲擊礦場,以此作爲一種政治表態。”薩莫斯聳聳肩表示,“反對派之所以選擇我們礦場,是因爲我們是近年來本地最大的一筆投資,並有一座大型建築。我猜他們是想炫耀武力。”

事實上他是有點尷尬的,這次襲擊堪稱是對薩莫斯商業與政治魄力的一場考驗。

雖然薩莫斯在礦場和鎳精煉廠只擁有25%的股份——因爲只需要他出小部分投資以及提供人脈關係,田華礦業出資大頭,持股75%——但薩莫斯作爲田華礦業的當地合作伙伴,被許多人視爲該礦場事實上的安全擔保人。

之前二十多年,薩莫斯家族的產業與反對派一直相安無事,這次襲擊堪稱打臉。

不過難堪歸難堪,薩莫斯堅持認爲,儘管遭到襲擊,但項目仍應繼續下去。如果這場襲擊讓計劃泡湯,那纔是真正的“災難”。

田父也持同樣的看法,他向薩莫斯保證,會將項目進行下去,但他也補充說道:“薩莫斯先生,我相信你,但如果襲擊再次發生,公司將會對項目進行重新評估。”

薩莫斯自信一笑:“放心,我已經徵得政府同意,在礦場內成立一支特別平民輔助行動軍,以增強精煉廠和採礦場的安保力量。”

薩莫斯介紹,“特別平民輔助行動軍”是菲律賓國內爲彌補軍隊人員不足問題而引入的民兵組織,旨在保障礦場、木材開採權和種植園等偏遠地區的高經濟價值生產設施不受反對派分子襲擊。成員由私人公司支付工資,但武裝、訓練和指揮由菲律賓軍方負責。

“簡而言之,我們是自己武裝自己的。”薩莫斯輕描淡寫地說道。

田父與齊政同樣面不改色。

在菲律賓這種“民主”國家,這樣的情況太常見了。走出海外採礦,尤其是在落後地區,資源公司不主動開戰都算是“和善”的了,組建區區一支武裝安保力量,簡直不值一提。

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

田父對合作夥伴的“力量保證”很滿意,因此笑着對薩莫斯說道:“既然如此,我同意加大投資,擴大產能,爭取實現早日投產,保證更多的出貨量。”

田父已經接受了齊政一筆5億美元的資金拆借,反正在他看來,公司早晚會交到田雨唯和齊政手裡,這又是“女婿”提供的私人資金,根本不用多扭捏。

薩莫斯就更滿意了,他已經知道了齊政是田父的女婿,同時也是中國的一名大富豪,資金是不短缺的。能早日投產,能出更多的礦產,就意味着他也能獲得更大的利益,自然不會反對。

而齊政估摸着投產的時機,也比較滿意。

這樣一個大項目至少要三四年才能徹底完工,到時候也接近14年了。

記憶中恰好有關於鎳價的部分印象——那一年,鎳礦資源最豐富的印尼爲刺激國內精煉行業,勒令禁止出口原礦產品;而俄羅斯最大的鎳礦開採商又受到制裁;於是菲律賓一躍成爲全球第一大產鎳國,鎳價在當年第二季度也開始攀升,達到歷年以來的高點。

齊政暗忖,老丈人這海外採礦雖然開頭受挫,但後面的運勢着實不錯。到礦場和精煉廠投入運營的時候,鎳價應該已經反彈,接下來估計不用一年時間,就能收回對礦場的投資,這不是運勢是什麼?

這樣一來,所有人都滿意,加大投資也就順理成章了。

……

後面田父對齊政分析道:“田華礦業實施戰略轉型,首要的一條就是對核心業務進行定位,並矢志不渝堅持壯大核心業務。”

縱觀國際礦業巨頭,都在實施多元資源發展戰略,但他們都擁有各自不同的強大核心業務板塊。譬如,淡水河谷擁有采礦、物流、能源和鋼鐵等四大事業板塊,但堅持以採礦業務尤其是鐵礦石投資開發與開採運營爲核心業務。與其它礦業巨頭相比,淡水河谷在鐵礦石投資開發與開採運營方面,可以說擁有絕對實力和獨有的優勢。

目前國內的礦業公司都擠在做綜合性礦業公司的“跑道”上並駕齊驅,選擇在鎳行業上做大做強的寥寥無幾。田父看好鎳業的發展,因此選擇專注於鎳業,第一步有意把鎳業做成可控資源和經營規模世界第一,取得核心業務方面的優勢。

齊政感慨,田父雖然看不到未來,但敢打敢拼敢投入,相信即使沒有自己的襄助,他也不會輕易沒落的。

但既然田父有這樣的心氣,作爲女婿的,何妨助他一臂之力?

“六金六築陣(四階)觸發,主金土兩系,範圍:方圓一千公里。效果:凝脈,聚礦。能使地脈凝結,生金煉銀。”

田華礦業投資的這個鎳礦場其實品位不高;畢竟,整個菲律賓的鎳礦儲量只有100萬金屬噸,鎳含量1.8%及以上的高品位鎳礦只佔總儲量的6%左右。礦場西北部有一個三井物產開採的鎳礦場,綜合品位都要高於這個礦場。

但“六金六築陣”一出手,統統不是問題。

以田華礦業的礦場爲中心,鎳元素被一股無形之力牽引,聚集,凝結。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增加礦產儲量,提高鎳礦品位。

在齊政的控制下,最終大概能將礦場的鎳礦品位提升到2%以上,這已經是屬於絕對的高品位了。

高品位意味着精煉成本低,收益更高。

那些國際礦業巨頭爲什麼能基業長青?最基本的經驗就是:在合理控制資產負債風險的前提下,實現營業收入規模與盈利能力的協調發展——簡單來說,就是手裡始終保持最優質的的礦產,因爲開發成本低,價格再怎麼跌落,他們始終是有賺的,所以在優質礦枯竭之前,想死也死不了。

田父加大投資規模,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降低成本,提升競爭力。

只是他沒想到,自己有個能開掛的女婿,直接給了他一個“富礦”。

“六金六築陣”用來聚礦簡直就是一個bug,在熟練應用後,齊政一度想着是不是收購一家礦業公司,以“物盡其用”。

現在好了,他可以藉此幫助田父將田華礦業推上國際礦業巨頭的行列,得償其願。

不得不說,菲律賓的礦產資源真的太豐富了,在靈陣的“掃描”下,金、銅、鎳、鋁、鐵……

齊政呵呵一笑,不急,慢慢來,這些礦,遲早都是我們的。

……

第334章 真·瀚海明珠(3/4)第657章 誰傍誰大腿第466章 悄然復興的國產大豆(2/2)第466章 悄然復興的國產大豆(2/2)第62章 交通瓶頸第692章 聚寶盆(1/2)第586章 蛟龍吞象(2/2)第685章 還有什麼能夠阻擋(2/2)第617章 天要變了(2/2)第144章 爲年輕交學費(2/3)第536章 新的藻業支柱?(1/2)第75章 選擇(求收藏!)第173章 油脂黑馬(3/3)第518章 與虎謀皮能有什麼好結果(2/2)第404章 難以撼動的領先優勢(2/4)第497章 變革無處不在(1/3)第280章 爲留真相在人間第601章 總是要改變一些東西的第620章 一“豆”成名(2)第59章 一攬子投資協議(求收藏!)第157章 靈陣先行,技術跟上(3/3)第381章 養豬場火了(2/3)第16章 梅花鹿與馴鹿老人(求支持!求收藏!)第153章 終於被改變的歷史(2/3)第621章 一“豆”成名(3)第564章 對內不作惡,對外不手軟(2/2)第582章 補強短板(2/2)第413章 那就試一試(2/5)第476章 攻陷東南亞(1/2)第388章 我爲國家儲備豬肉(4/4)第690章 回血(1/2)第598章 一聲令下,雲而景從第704章 有嘉穀這麼一個對手(上)第698章 嘉穀系電商上線(1/2)第401章 雙管齊下共“吸金”(1/2)第577章 狗大戶來了(1/2)第725章 嘉穀版的“黃埔軍校”(1/2)第158章 這羣掛逼們(1/3)第131章 最“高貴”的糧食(1/3 求訂閱)第233章 坑總統的修路第225章 三方的魄力第479章 立起來的中國啤酒業(2/2)第262章 將種豬做成白菜價第79章 啤酒這個江湖(求收藏!)第266章 蝴蝶效應,毒奶前兆第664章 崇拜(2)第671章 道義制高點第688章 到沙漠去(上)第515章 全線飄紅的業績(2/2)第474章 總要有人付出(1/2)第724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3)第379章 特別“牛”(4/4)第118章 脣齒留香(3/3)第557章 我們學不來(1/2)第458章 是誰讓喝奶變平等?(3/3)第546章 無窮的潛力(1/2)第513章 天上的太陽和人間的科學(4k章)第610章 草!草!(2/2)第432章 嘉穀系的戰鬥基因(1/2)第637章 逝去的金錢(2/3)第124章 每天扔掉一座金礦(3/3)第675章 生態貢獻最大的企業(2/3)第45章 食品佈局(求收藏!)第369章 大興土木(2/3)第321章 從貝加爾湖“調水”第429章 幹不過,就加入(3/3)第203章 百年老樹入總部第355章 華人金融雙星?(4/4)第175章 千年人蔘?這可以有(3/3)第381章 養豬場火了(2/3)第341章 我們國產的節水技術啊(2/4)第548章 誰在搞鬼(1/2)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353章 海外迂迴戰略(2/4)第188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下)第311章 海里淘“肥”(3/3)第297章 首秀:做有情懷的農業第411章 國有英才,幸甚至哉(3/3)第496章 以身立法?(2/2)第458章 是誰讓喝奶變平等?(3/3)第322章 要真正進軍沙漠了嗎?第299章 快到碗裡來(補更1/14)第273章 遠東的掠食者們第8章 靈植與靈陣第372章 海底“森林”(2/3)第64章 大種草和天災(求收藏!)第484章 國際糧商的噩夢第700章 貧窮和死亡(1/2)第521章 名不虛傳大嘉穀(2/2)第136章 西邊,生命在盼雨(1/3 求訂閱!)第727章 挑戰心臟的開支(4K字)第46章 二階靈陣(求收藏!)第83章 火爆(中)(求收藏)第174章 真·人蔘當蘿蔔賣(2/3)第153章 終於被改變的歷史(2/3)第106章 不甘的外資(4/10)第366章 我要結婚了!(4/5)第606章 南方大豆新位勢第213章 破產的鄰居纔是好鄰居第307章 嘉穀的情報網(1/3)
第334章 真·瀚海明珠(3/4)第657章 誰傍誰大腿第466章 悄然復興的國產大豆(2/2)第466章 悄然復興的國產大豆(2/2)第62章 交通瓶頸第692章 聚寶盆(1/2)第586章 蛟龍吞象(2/2)第685章 還有什麼能夠阻擋(2/2)第617章 天要變了(2/2)第144章 爲年輕交學費(2/3)第536章 新的藻業支柱?(1/2)第75章 選擇(求收藏!)第173章 油脂黑馬(3/3)第518章 與虎謀皮能有什麼好結果(2/2)第404章 難以撼動的領先優勢(2/4)第497章 變革無處不在(1/3)第280章 爲留真相在人間第601章 總是要改變一些東西的第620章 一“豆”成名(2)第59章 一攬子投資協議(求收藏!)第157章 靈陣先行,技術跟上(3/3)第381章 養豬場火了(2/3)第16章 梅花鹿與馴鹿老人(求支持!求收藏!)第153章 終於被改變的歷史(2/3)第621章 一“豆”成名(3)第564章 對內不作惡,對外不手軟(2/2)第582章 補強短板(2/2)第413章 那就試一試(2/5)第476章 攻陷東南亞(1/2)第388章 我爲國家儲備豬肉(4/4)第690章 回血(1/2)第598章 一聲令下,雲而景從第704章 有嘉穀這麼一個對手(上)第698章 嘉穀系電商上線(1/2)第401章 雙管齊下共“吸金”(1/2)第577章 狗大戶來了(1/2)第725章 嘉穀版的“黃埔軍校”(1/2)第158章 這羣掛逼們(1/3)第131章 最“高貴”的糧食(1/3 求訂閱)第233章 坑總統的修路第225章 三方的魄力第479章 立起來的中國啤酒業(2/2)第262章 將種豬做成白菜價第79章 啤酒這個江湖(求收藏!)第266章 蝴蝶效應,毒奶前兆第664章 崇拜(2)第671章 道義制高點第688章 到沙漠去(上)第515章 全線飄紅的業績(2/2)第474章 總要有人付出(1/2)第724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3)第379章 特別“牛”(4/4)第118章 脣齒留香(3/3)第557章 我們學不來(1/2)第458章 是誰讓喝奶變平等?(3/3)第546章 無窮的潛力(1/2)第513章 天上的太陽和人間的科學(4k章)第610章 草!草!(2/2)第432章 嘉穀系的戰鬥基因(1/2)第637章 逝去的金錢(2/3)第124章 每天扔掉一座金礦(3/3)第675章 生態貢獻最大的企業(2/3)第45章 食品佈局(求收藏!)第369章 大興土木(2/3)第321章 從貝加爾湖“調水”第429章 幹不過,就加入(3/3)第203章 百年老樹入總部第355章 華人金融雙星?(4/4)第175章 千年人蔘?這可以有(3/3)第381章 養豬場火了(2/3)第341章 我們國產的節水技術啊(2/4)第548章 誰在搞鬼(1/2)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353章 海外迂迴戰略(2/4)第188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下)第311章 海里淘“肥”(3/3)第297章 首秀:做有情懷的農業第411章 國有英才,幸甚至哉(3/3)第496章 以身立法?(2/2)第458章 是誰讓喝奶變平等?(3/3)第322章 要真正進軍沙漠了嗎?第299章 快到碗裡來(補更1/14)第273章 遠東的掠食者們第8章 靈植與靈陣第372章 海底“森林”(2/3)第64章 大種草和天災(求收藏!)第484章 國際糧商的噩夢第700章 貧窮和死亡(1/2)第521章 名不虛傳大嘉穀(2/2)第136章 西邊,生命在盼雨(1/3 求訂閱!)第727章 挑戰心臟的開支(4K字)第46章 二階靈陣(求收藏!)第83章 火爆(中)(求收藏)第174章 真·人蔘當蘿蔔賣(2/3)第153章 終於被改變的歷史(2/3)第106章 不甘的外資(4/10)第366章 我要結婚了!(4/5)第606章 南方大豆新位勢第213章 破產的鄰居纔是好鄰居第307章 嘉穀的情報網(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