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賺快錢的機會

消除了胡志立的大部分疑慮後,嘉穀農牧和高盛的意向開始靠近。

齊政要麼大賭,要麼不賭;而胡志立也傾向於同意齊政的方案。

胡志立自以爲知道齊政的依仗,反而對贏得對賭拿下股份更有信心。

他承認,嘉穀農牧的生豬養殖水平是高,在全行業虧損的情況下,嘉穀農牧還能保持相當的盈利,用出類拔萃來形容絕不爲過。

但那又怎樣?

對賭賭的是眼光,是營收增長率。嘉穀農牧的生豬售價就算比普通豬價高,受限於大環境,也無法肆意漲價——在高盛的判斷中,現在的豬肉行情甚至還沒有探底。也就是說,豬肉價格還可能繼續下跌,嘉穀要在短短兩年內完成對賭指標的難度進一步加大。

這對賭,可以搞!

上頭的老大確定了大致的方向,具體的合作細節就由下面的人進行磋商。

涉及十多億元的對賭,當然不是齊政和胡志立兩人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能達成。

除了要對嘉穀農牧的養豬場資產進行評估,在最關鍵的對賭指標上,高盛設計的約束條例多達上百條——高盛在這方面是專業的,自然不會給嘉穀農牧留下空子。譬如營收增長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大規模併購,如果沒有限定,嘉穀如果狠心舉債大肆併購,達成對賭的條件輕而易舉。

高盛自然要在上面有約束,通過控制負債率等限制嘉穀農牧的盲目擴張。

類似的條例不少,這些約束條例就像枷鎖,最終是套在自己身上的。嘉穀農牧當然要逐條討價還價,爭取最好的條件。

經過多輪磋商後,高盛與嘉穀農牧在此輪融資上達成了一致:

高盛向嘉穀農牧旗下的生豬養殖子公司提供2.2億美元的低息融資,以生豬養殖子公司40%的股權作爲抵押,使用期限爲兩年。

兩年後,如果嘉穀農牧的生豬養殖營收的複合年增長率低於120%,債轉股條例生效,高盛可按照預定轉換價格將融資債券轉換成爲生豬養殖子公司40%的股權。

而如果嘉穀農牧的生豬養殖營收的複合年增長率達到120%,高盛免除一切融資利息,並允許嘉穀農牧延遲兩年償還。

當齊政在協議書上簽字後,嘉穀高層包括之前不太贊成對賭的王昱業,都鬆了一口氣。

從表面上看,這似乎是一份不對等的對賭協議——高盛輸了,不過是損失一點利息,本來就是低息,而本金終究還是要還的;而嘉穀農牧輸了,損失的是真金白銀的股份。

但實際上……這也確實是一份不平等的協議。

但對賭從來就沒有公平的——是你要找人家借錢,條件當然會傾向於債主。

那麼嘉穀上下最後爲什麼都同意對賭呢?

一來是因爲相信齊政對未來趨勢的判斷,某人經常開天眼,至今未嘗一敗,折服了嘉穀上下;二來嘛,是因爲真的缺錢。

不是企業當家人,不知道融資的艱難。

在國內,多少民營企業,求爺爺告奶奶,甚至是坑蒙拐騙,都找不到融資渠道——銀行永遠喜歡對不缺錢的人開放,至於轉讓股份?要麼找不到投資者接手,要麼被狠狠壓價。

換句話來說,最常見的情況是,想賣身都沒人要——相比之下,嘉穀農牧不過是付出一些風險,就能得到大筆融資;最壞的結果也不過是轉讓部分股權,連控股權都沒有失去,說出去不知道羨煞多少人。

而對於嘉穀高層來說,這筆融資的投入,着實緩解了集團的資金壓力。

嘉穀農業要擴大水稻的合約種植基地,又要在遠東爲未來佈局,屬於吞錢大戶;嘉穀商貿要繼續投資建設糧食倉儲和物流網絡,也屬於吞錢大戶;至於嘉穀糧油和嘉穀食品飲料公司旗下的嘉穀乳業以及清源啤酒,都處於打造品牌,培育市場的階段,能顧好自己就不錯了。

要不是去年嘉穀資本的對衝基金利用美國颶風爲集團奶了一口,早就捉襟見肘了。

哪怕這筆融資只能用於嘉穀農牧的生豬養殖,最起碼總部就不需要再對今年最大的花錢大戶嘉穀農牧投入了,相應的預算空出來,其他的子公司都可能因此而受益。

所以,總的來說,與高盛的對賭,稱得上是各取所需。

當然,對於齊政來說,這是穩賺不賠的一筆生意。

這不,當第一筆資金入賬的時候,齊政就叫來了嘉穀農牧的負責人李東亮。

“老李,高盛的第一筆資金入賬了,你有什麼打算啊?”

李東亮有些興奮,在心裡吶喊,還能有什麼打算,當然是大建養豬場啊!

不過在老闆面前,還是竭力表現出穩重的一面:“時間緊迫,我們肯定是要建大型養豬場,所以應該儘快啓動養殖場選址。”

齊政點點頭,贊同李東亮的說法,但他的目的不在於此:“選址很重要,但現在有個賺快錢的機會,你負責跟進一下……”

“賺快錢?”患有“資金渴求症”的李東亮眼前一亮。

……

王海是江右省的一位職業豬販子。

豬販子更是一個神秘的職業,所謂豬販子,就是那些專職從事商品豬收購的收豬人。

在家家戶戶養豬時代,生豬交易更多是一對一模式,農戶每次出欄幾頭豬,一般是直接賣給屠夫,屠夫有專門的運豬車,也有專業的殺豬工具,按法律規定拉倒指定的屠宰廠進行屠宰。

隨着規模化養殖越來越多,開始出現一些職業收豬人,利用不同地區豬價差異,在自己熟悉的地區收豬後,運輸到大城市屠宰場進行銷售。

這種跨區域生豬調運,需要一定的現金流,還需要培養一定的經紀人下線,負責尋找豬源。

王海就是這樣一位頗具實力的職業豬販子。

但今年他的日子也不好過。

因爲出現供大於求的現象,屠宰場收豬也不積極,收購價壓得也低,生意越來越難做。

第177章 從哪來冒出來的混賬(2/3)第110章 敗露(8/10 求訂閱)第410章 讓觀望者奮起(2/3)第59章 一攬子投資協議(求收藏!)第605章 春耕始,“帶薪休假”的土地第212章 要做大地主第595章 強勢地位與大豆外交第402章 老丈人的“驚嚇”(2/2)第609章 草!(1/2)第539章 非土豪無以種樹第257章 亞洲最大單體養豬基地第532章 海上養殖航母(2/2)第334章 真·瀚海明珠(3/4)第638章 啤酒“饑荒”(3/3)第394章 厲害了我的油(4/4)第56章 要強大(求收藏)第427章 找到組織了(1/3)第106章 不甘的外資(4/10)第535章 被唬住的世界水產巨頭第507章 轉折點(3/3)第565章 趁“旱”打劫(1/3)第506章 多一個選擇(2/3)第65章 大嶺村新貌(求收藏!)第436章 不要攔着我學習(1/2)第495章 天南地北大分紅(1/2)第428章 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然過去(2/3)第223章 舌尖上的冷鏈(4K章節)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583章 推心置腹(1/2)第37章 縱論(中)第519章 太需要一個整合者了(5000字)第110章 敗露(8/10 求訂閱)第596章 嘉穀的方案(1/2)第148章 步步緊逼(3/3)第140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上)第481章 暗戰與睚眥必報(2/2)第126章 逆勢而行(2/3)第53章 嘉穀戰略(下)(求收藏!)第366章 我要結婚了!(4/5)第112章 品類戰爭(10/10 十更求訂閱)第536章 新的藻業支柱?(1/2)第517章 爲人父者(1/2)第726章 如科幻般的農業(2/2)第673章 “鐵桿莊稼”(2/2)第220章 兩個人的隔空對峙第452章 廉價的原料市場,沒了(1/2)第260章 本土公豬頭頂綠第37章 縱論(中)第617章 天要變了(2/2)第66章 波譎雲詭(求收藏!)第467章 奠基的年份(1/2)第714章 使糧入庫,不如使糧入市第353章 海外迂迴戰略(2/4)第515章 全線飄紅的業績(2/2)第350章 步入全球糖業前三強第532章 海上養殖航母(2/2)第544章 能不能矜持點(3/3)第485章 甜蜜的回報(一更)第71章 我家綠油油的豬圈不尋常(求收藏!)第55章 縣委重視(求收藏!)第521章 名不虛傳大嘉穀(2/2)第381章 養豬場火了(2/3)第205章 有錢和沒錢第508章 鉅額營收,巨頭前行第569章 巨大壓力(2/3)第603章 不服的國際大豆聯盟(2/2)第149章 羨慕不已(1/3)第322章 要真正進軍沙漠了嗎?第337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下)第78章 糖衣炮彈(求收藏!)第125章 牛來了(1/3)第316章 聞風而至(3/3)第191章 主糧攻略(2/3)第322章 要真正進軍沙漠了嗎?第511章 報應來得太快(1/2)第324章 打通治沙的“任督二脈”第647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上)第154章 國豆靠吶喊,美豆靠補貼(3/3)第332章 營養物質從海洋到沙漠(1/4)第605章 春耕始,“帶薪休假”的土地第298章 老闆牌營銷第366章 我要結婚了!(4/5)第323章 灰頭灰臉的沙漠找水第732章 緊張感(1/2)第390章 跑偏的畫風第714章 使糧入庫,不如使糧入市第64章 大種草和天災(求收藏!)第622章 一“豆”成名(4)第678章 落我手裡了(1/2)第272章 大豐收(下)第306章 丹心照日,抗雪救災(3/3)第679章 當有人負重前行(2/2)第384章 去他丫的養豬夢(2/2)第382章 求教養豬的互聯網大佬(3/3)第89章 在不可能的地方創造可能(求收藏!)第109章 他要戰……就一邊去(7/10)第226章 教你打造水果潮品第277章 唯有涅槃,方得新生第604章 影響力的溢出(4200字)第504章 撼動能源格局?(2/2)
第177章 從哪來冒出來的混賬(2/3)第110章 敗露(8/10 求訂閱)第410章 讓觀望者奮起(2/3)第59章 一攬子投資協議(求收藏!)第605章 春耕始,“帶薪休假”的土地第212章 要做大地主第595章 強勢地位與大豆外交第402章 老丈人的“驚嚇”(2/2)第609章 草!(1/2)第539章 非土豪無以種樹第257章 亞洲最大單體養豬基地第532章 海上養殖航母(2/2)第334章 真·瀚海明珠(3/4)第638章 啤酒“饑荒”(3/3)第394章 厲害了我的油(4/4)第56章 要強大(求收藏)第427章 找到組織了(1/3)第106章 不甘的外資(4/10)第535章 被唬住的世界水產巨頭第507章 轉折點(3/3)第565章 趁“旱”打劫(1/3)第506章 多一個選擇(2/3)第65章 大嶺村新貌(求收藏!)第436章 不要攔着我學習(1/2)第495章 天南地北大分紅(1/2)第428章 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然過去(2/3)第223章 舌尖上的冷鏈(4K章節)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583章 推心置腹(1/2)第37章 縱論(中)第519章 太需要一個整合者了(5000字)第110章 敗露(8/10 求訂閱)第596章 嘉穀的方案(1/2)第148章 步步緊逼(3/3)第140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上)第481章 暗戰與睚眥必報(2/2)第126章 逆勢而行(2/3)第53章 嘉穀戰略(下)(求收藏!)第366章 我要結婚了!(4/5)第112章 品類戰爭(10/10 十更求訂閱)第536章 新的藻業支柱?(1/2)第517章 爲人父者(1/2)第726章 如科幻般的農業(2/2)第673章 “鐵桿莊稼”(2/2)第220章 兩個人的隔空對峙第452章 廉價的原料市場,沒了(1/2)第260章 本土公豬頭頂綠第37章 縱論(中)第617章 天要變了(2/2)第66章 波譎雲詭(求收藏!)第467章 奠基的年份(1/2)第714章 使糧入庫,不如使糧入市第353章 海外迂迴戰略(2/4)第515章 全線飄紅的業績(2/2)第350章 步入全球糖業前三強第532章 海上養殖航母(2/2)第544章 能不能矜持點(3/3)第485章 甜蜜的回報(一更)第71章 我家綠油油的豬圈不尋常(求收藏!)第55章 縣委重視(求收藏!)第521章 名不虛傳大嘉穀(2/2)第381章 養豬場火了(2/3)第205章 有錢和沒錢第508章 鉅額營收,巨頭前行第569章 巨大壓力(2/3)第603章 不服的國際大豆聯盟(2/2)第149章 羨慕不已(1/3)第322章 要真正進軍沙漠了嗎?第337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下)第78章 糖衣炮彈(求收藏!)第125章 牛來了(1/3)第316章 聞風而至(3/3)第191章 主糧攻略(2/3)第322章 要真正進軍沙漠了嗎?第511章 報應來得太快(1/2)第324章 打通治沙的“任督二脈”第647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上)第154章 國豆靠吶喊,美豆靠補貼(3/3)第332章 營養物質從海洋到沙漠(1/4)第605章 春耕始,“帶薪休假”的土地第298章 老闆牌營銷第366章 我要結婚了!(4/5)第323章 灰頭灰臉的沙漠找水第732章 緊張感(1/2)第390章 跑偏的畫風第714章 使糧入庫,不如使糧入市第64章 大種草和天災(求收藏!)第622章 一“豆”成名(4)第678章 落我手裡了(1/2)第272章 大豐收(下)第306章 丹心照日,抗雪救災(3/3)第679章 當有人負重前行(2/2)第384章 去他丫的養豬夢(2/2)第382章 求教養豬的互聯網大佬(3/3)第89章 在不可能的地方創造可能(求收藏!)第109章 他要戰……就一邊去(7/10)第226章 教你打造水果潮品第277章 唯有涅槃,方得新生第604章 影響力的溢出(4200字)第504章 撼動能源格局?(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