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嘉穀糖業的機遇(1/2)

在外界看來,中國是通過大範圍的“人工增雨”緩解了西南的旱情。

當然,某種程度上,他們是對的——畢竟,某人的“跨海調雨”也算是人工增雨嘛!

東南亞一票“難兄難弟”當然也想有樣學樣,但一方面沒有掌握相關技術,另一方面……他們還缺了一個掛逼。

某人沒有落井下石已經算好的了,主動幫忙?你誰啊。

於是,該乾旱的繼續幹旱,該缺水還是缺水,該減產的無法避免減產……

在這個全球一體化的時代,旱災導致大範圍的糧食、水果以及棕櫚油、甘蔗等經濟作物減產,影響會傳遞到相關的產業鏈,這也就意味着,一些相關公司的機會來了。

“泰國是全球第二大糖出口國,其從去年11以來沒有下過一場雨,近七成的省份成爲了旱災區,對甘蔗生產產生嚴重影響,預期2010/11年度糖產量大幅下滑。”嘉穀國際的鐘華志埋頭整合好在巴西收購的糖廠後,回頭一看,呵,運氣來了。

“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產糖大國印度也出現了旱情跡象,預期糖產量下調。我們認爲,今年全球糖市將出現近十年來首次供應短缺局面,國際糖價不可避免地上漲了……”鍾華志喜氣洋洋道。

雖然不至於幸災樂禍,但東南亞乃至南亞地區的乾旱,確實爲嘉穀糖業帶來了巨大利好。

還有什麼比剛剛通過併購躋身世界糖業前三強,就迎頭撞上糖價牛市更美妙的事情嗎?

有!

鍾華志嘿嘿笑道:“因爲提前部署,我們在澳大利亞和巴西的糖廠,都保持着較高的庫存水平;而從目前的糖價走勢來看,上漲還遠遠沒有達到盡頭……”

聽取彙報的齊政和王昱業也笑了起來。

作爲一名合格的國際“奸商”,這種情況下,當然要捂住庫存了。

這也不是獨一家的做法,世界前幾大糖業巨頭,都默契地保持着一致的行動,可以說是變相地推高了國際糖價——高糖價才符合大家最大的利益。

“不過,這對於國內的食糖缺口來說,就不是好事了。”王昱業頗有良心地說道。

“嗯,這倒是沒錯。”鍾華志也收斂笑容,贊同道。

老實說,西南大旱雖然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緩解,但旱區內的農作物產量肯定比不上正常年份,國內甘蔗種植面積最大的桂省,同樣也不例外。

這勢必會加大國內食糖的缺口,進而推高國內的糖價。

鬱悶的是,嘉穀糖業作爲世界糖業巨頭之一,對此卻無能爲力。

說來也挺有意思,嘉穀糖業作爲“純正”的中資企業,所有的產能卻是在國外。

如果論產能,嘉穀糖業無疑是中國最大的糖企,但在國內卻沒有一個生產基地。

不過,這種情況有望得到改變。

“老鍾,桂省方面打算趁着眼下甘蔗減產的行業動盪期,加快淘汰省內過剩製糖產能,整合加工能力。嘉穀也接到了邀請,你對此怎麼看?”齊政向鍾華志問道。

桂省,是我國最大的糖料蔗和食糖生產基地,規模總量多年來一直佔據全國的60%以上。可以說,對於國內的糖企來說,桂省是必爭之地。

鍾華志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細細盤算起來。

嘉穀糖業直接從國外進軍糖業,有機會難得方面的因素,但也是因爲,我國糖產業是一個比較特殊的行業。

食糖作爲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戰略物資,是人們不可或缺的生活資料,也是製藥、食品加工、飲料製造、各種輕化工,甚至是核工業所需的重要原輔料和輔助劑,其上下游產業涉及國民經濟生產的120多個門類。

但和大豆類似,國內糖產業發展面臨的一個現實困境是,受糖料作物生長特性限制,我國適宜種植糖料的土地有限,加上其他高效益經濟作物衝擊,糖料種植面積實際增長空間非常有限。

這也導致了各個原料產區內均有糖廠入駐,或者當地政府本身就建有糖廠。因此,嘉穀通過新建糖廠進軍國內糖業的路行不通,剩下的選擇只能是併購。

而02年的一紙公文註定了食糖行業的併購並不純粹是商業行爲。

國家四部委出臺的《糖料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地方政府是這個產業中制定規則和利益分配機制的主導方,大至蔗區佈局規劃、政策保障,小至科技帶動、良種推廣,糖料種植產業鏈各個環節無一不見政府的影子。

從某種意義上說,製糖企業想併購當地某個糖廠或收購該地區的糖料,背後的談判對象其實是當地政府。

之前嘉穀在國內找不到好機會,只能從國外入手。但通過兩起併購一步邁入了國際食糖生產巨頭行列後,嘉穀的江湖地位已經截然不同。

——如今反而是機會送上門來了。

受旱災的影響,甘蔗減產,眼看着今年的糖價節節上升。

高企的糖價對於甘蔗加工企業而言,整體是利好的。但對於某些糖企來說,卻不見得是好事。

甘蔗原料是糖企的命啊!

一些製糖企業佈局不合理,本來就處於“吃不飽”的狀態,如今甘蔗進一步減產,簡直是要了老命——連原料供給都保證不了,糖價上漲又有什麼意義呢?

政府想要整合的,就是這些過剩產能。

而且,政府傾向於引進嘉穀這樣的大企業,也是希望藉助嘉穀的農業優勢,調整製糖產業結構,做大當地食糖產業這塊蛋糕,增加GDP和稅收。

慢慢捋通了思路之後,鍾華志開口道:“嘉穀糖業已經併購澳洲第一大糖業公司一年多了,無論是員工的培養,還是先進經驗的吸收,都意味着,嘉穀糖業已經初步有了整合國內糖業的能力。”

澳大利亞食糖產業被世界公認爲技術最前沿、發展最持續的產業之一,而佔據了澳大利亞近一半食糖產能的嘉穀糖業,在國內的食糖產業整合升級中,不啻於佔據了制高點。

“從長遠來看,國內的食糖缺口還會擴大。正如中央提出的‘中國人要牢牢將飯碗端在自己手裡’,我國也要保障自己的食糖安全。這是嘉穀糖業的一個機遇,我覺得,是時候進軍國內糖業了!”鍾華志斬釘截鐵道。

……

第663章 崇拜(1)第382章 求教養豬的互聯網大佬(3/3)第288章 風雲再起第217章 有些氣不能忍第319章 天地一抖(2/3)第100章 當前的霸主,未來的對手第35章 俱樂部圈子(求收藏及推薦!)第116章 就區別對待,咋地(1/3 求訂閱)第116章 就區別對待,咋地(1/3 求訂閱)第637章 逝去的金錢(2/3)第548章 誰在搞鬼(1/2)第403章 旌旗遍插南國(1/4)第355章 華人金融雙星?(4/4)第222章 我帶着誠意而來第7章 坦白第680章 銀行的態度(1/2)第217章 有些氣不能忍第407章 王者誕生,行業洗牌(1/2)第472章 那是進口陽光、土地和水(1/2)第550章 “傻白甜們”(1/2)第252章 豬若安好,便是晴天第171章 註定白費心機(2/3)第715章 曾經的溫水煮青蛙第342章 聯合擁抱節水時代(3/4)第255章 搖錢樹?妖樹?第695章 時代不一樣了(2/2)第510章 搶購潮與覬覦(5k章)第633章 優越與幸福(1/2)第464章 潰不成軍(3/3)第46章 二階靈陣(求收藏!)第17章 三顧茅廬(求支持!求收藏!)第343章 國家級沙漠水庫立項(4/4)第164章 大單來了!(求票票)第219章 分歧第401章 雙管齊下共“吸金”(1/2)第628章 我們福利發人參(2/2)第529章 能見證水產養殖巨頭的誕生嗎(2/2)第478章 驚天報價(1/2)第16章 梅花鹿與馴鹿老人(求支持!求收藏!)第673章 “鐵桿莊稼”(2/2)第258章 風起雲涌下的養豬同行第466章 悄然復興的國產大豆(2/2)第241章 開啓掠奪模式第526章 夏季海島之行(1/2)第429章 幹不過,就加入(3/3)第386章 嘉穀來啦!(2/4)第562章 進化的牧草之王(2/2)第255章 搖錢樹?妖樹?第77章 策略第529章 能見證水產養殖巨頭的誕生嗎(2/2)第264章 特供級別的牛奶第238章 國家層面的支持第342章 聯合擁抱節水時代(3/4)第466章 悄然復興的國產大豆(2/2)第47章 傳奇(求收藏!)第397章 你吹你繼續吹(3/3)第495章 天南地北大分紅(1/2)第397章 你吹你繼續吹(3/3)第81章 新靈陣與新產品(求收藏!)第129章 河西走廊的農業(2/3)第389章 一觸即發的食用油大戰第385章 養豬何苦爲難養豬?(1/4)第652章 太張揚(2/2)第387章 一個豬場富一方(3/4)第737章 世間事非你弱你有理(1/2)第623章 我向前每邁進一腳第675章 生態貢獻最大的企業(2/3)第304章 物價上漲帶來的營收暴增(1/3)第53章 嘉穀戰略(下)(求收藏!)第706章 小麥之變局(二合一)第557章 我們學不來(1/2)第63章 身嬌肉貴的“二師兄”(求收藏!)第154章 國豆靠吶喊,美豆靠補貼(3/3)第658章 勾人(1/3)第229章 記仇與敲悶棍第426章 和嘉穀做生意(3/3)第238章 國家層面的支持第674章 何以使民賣命(1/3)第517章 爲人父者(1/2)第409章 讓努力者致富(1/3)第176章 中藥,水很深吶(1/3)第652章 太張揚(2/2)第19章 頂級香米第595章 強勢地位與大豆外交第377章 看上嘉穀土豆的百事公司(2/4)第92章 頭鐵的科學家(求收藏!)第48章 回國與警醒(求收藏!)第647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上)第713章 我喜歡以勢壓人(2/2)第372章 海底“森林”(2/3)第548章 誰在搞鬼(1/2)第464章 潰不成軍(3/3)第303章 用糧食作燃料第126章 逆勢而行(2/3)第589章 嘉穀的“錦衣衛”第660章 成功的秘訣(3/3)第655章 河清海晏有“水草”第707章 小麥大圈地之始(二合一)第372章 海底“森林”(2/3)第486章 “全球變暖”戲碼(二更)
第663章 崇拜(1)第382章 求教養豬的互聯網大佬(3/3)第288章 風雲再起第217章 有些氣不能忍第319章 天地一抖(2/3)第100章 當前的霸主,未來的對手第35章 俱樂部圈子(求收藏及推薦!)第116章 就區別對待,咋地(1/3 求訂閱)第116章 就區別對待,咋地(1/3 求訂閱)第637章 逝去的金錢(2/3)第548章 誰在搞鬼(1/2)第403章 旌旗遍插南國(1/4)第355章 華人金融雙星?(4/4)第222章 我帶着誠意而來第7章 坦白第680章 銀行的態度(1/2)第217章 有些氣不能忍第407章 王者誕生,行業洗牌(1/2)第472章 那是進口陽光、土地和水(1/2)第550章 “傻白甜們”(1/2)第252章 豬若安好,便是晴天第171章 註定白費心機(2/3)第715章 曾經的溫水煮青蛙第342章 聯合擁抱節水時代(3/4)第255章 搖錢樹?妖樹?第695章 時代不一樣了(2/2)第510章 搶購潮與覬覦(5k章)第633章 優越與幸福(1/2)第464章 潰不成軍(3/3)第46章 二階靈陣(求收藏!)第17章 三顧茅廬(求支持!求收藏!)第343章 國家級沙漠水庫立項(4/4)第164章 大單來了!(求票票)第219章 分歧第401章 雙管齊下共“吸金”(1/2)第628章 我們福利發人參(2/2)第529章 能見證水產養殖巨頭的誕生嗎(2/2)第478章 驚天報價(1/2)第16章 梅花鹿與馴鹿老人(求支持!求收藏!)第673章 “鐵桿莊稼”(2/2)第258章 風起雲涌下的養豬同行第466章 悄然復興的國產大豆(2/2)第241章 開啓掠奪模式第526章 夏季海島之行(1/2)第429章 幹不過,就加入(3/3)第386章 嘉穀來啦!(2/4)第562章 進化的牧草之王(2/2)第255章 搖錢樹?妖樹?第77章 策略第529章 能見證水產養殖巨頭的誕生嗎(2/2)第264章 特供級別的牛奶第238章 國家層面的支持第342章 聯合擁抱節水時代(3/4)第466章 悄然復興的國產大豆(2/2)第47章 傳奇(求收藏!)第397章 你吹你繼續吹(3/3)第495章 天南地北大分紅(1/2)第397章 你吹你繼續吹(3/3)第81章 新靈陣與新產品(求收藏!)第129章 河西走廊的農業(2/3)第389章 一觸即發的食用油大戰第385章 養豬何苦爲難養豬?(1/4)第652章 太張揚(2/2)第387章 一個豬場富一方(3/4)第737章 世間事非你弱你有理(1/2)第623章 我向前每邁進一腳第675章 生態貢獻最大的企業(2/3)第304章 物價上漲帶來的營收暴增(1/3)第53章 嘉穀戰略(下)(求收藏!)第706章 小麥之變局(二合一)第557章 我們學不來(1/2)第63章 身嬌肉貴的“二師兄”(求收藏!)第154章 國豆靠吶喊,美豆靠補貼(3/3)第658章 勾人(1/3)第229章 記仇與敲悶棍第426章 和嘉穀做生意(3/3)第238章 國家層面的支持第674章 何以使民賣命(1/3)第517章 爲人父者(1/2)第409章 讓努力者致富(1/3)第176章 中藥,水很深吶(1/3)第652章 太張揚(2/2)第19章 頂級香米第595章 強勢地位與大豆外交第377章 看上嘉穀土豆的百事公司(2/4)第92章 頭鐵的科學家(求收藏!)第48章 回國與警醒(求收藏!)第647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上)第713章 我喜歡以勢壓人(2/2)第372章 海底“森林”(2/3)第548章 誰在搞鬼(1/2)第464章 潰不成軍(3/3)第303章 用糧食作燃料第126章 逆勢而行(2/3)第589章 嘉穀的“錦衣衛”第660章 成功的秘訣(3/3)第655章 河清海晏有“水草”第707章 小麥大圈地之始(二合一)第372章 海底“森林”(2/3)第486章 “全球變暖”戲碼(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