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天要變了(2/2)

7月中旬,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提前公佈了國內大豆市場最新供需預測。

報告預計:“2013年中國大豆播種面積爲720萬公頃,同比增長了8.2%;大豆總產量爲2500萬噸,同比增長了66%;據跟蹤分析,中國大豆需求消費量依然以5%~10%的速度遞增,但由於國內的增產,預計13/14年度大豆進口量將降低近1000萬噸……”

火上澆“水”,清凌凌的火上澆“水”。

前不久,美國中西部乾旱天氣炒作再起,同時疊加美國東部和巴西“超級雜草”蔓延的壓力,美國農業部大幅度調低美國大豆產量,市場擔心後期大豆供應不足,推動了國際大豆價格曲線劃出一道漂亮的上升弧度。

現在中國憑空冒出來這份最新供需預測報告,無異於向火堆裡潑進一盆冷水,瞬時就蒸汽沸騰起來。

發改委和嘉穀等當事者,也如願看到了這一消息所帶來的衝擊波。

以往,當美國農業部預計大豆大幅減產,下調了全球大豆出口預測量之後,國際大豆價格一般會應聲上漲,而且漲幅還非常大,讓大豆進口國不得不在價格高位採購大豆。

但這一次,全球大豆最大進口市場傳出了進口需求量將下降的信號,對出口市場的擔憂瞬間超過了對減產的擔憂,國際大豆價格上漲趨勢陷於停滯,還隱隱有掉頭向下的勢頭。

之所以還沒有表現出跌勢,是因爲市場對中國的大豆供需預測還不信任。

縱使如此,身在巴西的齊政,也明晃晃地感受到,國產大豆的振興給國際市場帶來的震盪。

巴西本土的一些大豆貿易商第一時間停止從農戶手中收購大豆,避免蒙受損失;嘉穀國際分公司當地的穀倉一上午都在接電話,農民都希望今天就出售他們的糧食。

種植大豆的農場主也憂心忡忡,雖然距離大豆播種季還有一段時間,但中國市場發生的鉅變實實在在影響了他們的播種計劃——大豆行情不好令銀行都變謹慎了,遲遲不給發放農場運營貸款;而出於對中國市場的擔憂,很多農場主不得不調整播種計劃,譬如減少大豆的播種面積。

美洲豆農的視線都投向了中國市場。

很快,連鎖效應出現了。

無論是美國糧商還是巴西糧商,都被部分中國買家取消了第四季度的大豆訂單,中國市場,真的對他們“萎縮”了!

國際大豆市場一片譁然。

國際大豆價格應聲震盪下跌。

這是第一次,國際大豆價格形勢與美國農業部的預測“背道而馳”——不是一兩個月後,不是半年一年後,而是在短短十天八天後就“落空”了。

很多豆農這才清晰地意識到,最大的進口市場意味着什麼?不是全部失去,僅僅是削減了部分需求,就成功讓市場陷入了恐慌。

美國也有相當多的“磚家”,他們以極爲刻薄的語氣質疑道,“播種面積僅增長了8.2%,總產量卻同比增長了66%,中國人是給大豆打了激素嗎”;進而直接質疑中國的預測數據,認爲中國不可能離開美國大豆,更不可能離開美洲大豆。

當然,眼明心亮的人也不在少數。

……

巴西,里約熱內盧市郊的一座高爾夫球場。

邦吉南美分部CEO施羅德邀請齊政一起打高爾夫球。

站在大片綠地的高爾夫球場時,遠離了喧囂和霧霾,享受純粹的空氣和環境,令人身心愉悅的快感,除了高爾夫也就航海可以媲美了。

齊政身姿挺拔,像一棵筆直的大樹,揮杆,小白球以190公里/小時的時速飛出去——姿勢很優美,但……小白球飛偏了。

反而是身材略有些臃腫的施羅德,一杆漂亮的小左曲,順利將小白球送到預判好的位置,展現了極佳的水平。

齊政搖頭而笑:“看來,我是真的不擅長高爾夫這項運動。”

施羅德哈哈大笑:“不,這正是這項運動的魅力。變化多端讓球不容易受控制,球的不同落點需要不同的打法,正如一位著名職業高球手所說,高爾夫球是一項引人入勝的運動,它花了我四十年的功夫才發現:我打不好它!”

齊政呵呵:“我不用花四十年,現在就發現,我是打不好它了。”

施羅德搖搖頭:“高爾夫球越是不好琢磨,才越激發了內心的征服欲,不是嗎?就像我們變化多端的市場。”

齊政瞭然,來了!

拿下美國糧商高鴻公司後,嘉穀在美國的消息渠道更廣了。結合嘉穀金融部的消息,齊政已經知道,在這一波中國大豆對國際市場的衝擊中,邦吉誤判了形勢——邦吉受乾旱天氣和超級雜草影響,在大豆期貨市場做多,豈料碰上中國市場的“萎縮”,虧損不可避免地出現了。

“雖然惡劣的天氣令人擔憂,但對未來的不確定,纔是最令我們擔憂的。齊董,作爲邦吉的合作伙伴,我想了解一下,中國真的能降低對大豆進口的依賴嗎?”施羅德貌似真誠地問道。

很顯然,邦吉不可能不知道嘉穀在中國大豆市場異變中扮演的角色。

齊政也不否認,聳聳肩道:“我們充分發揮了國產大豆的一些潛力,所以,稍微提高自給率是可以預想的。”

得到了齊政的確認,施羅德卻是苦笑不已。

好吧,新增1000萬噸大豆,對中國市場來說,確實是“稍微”提升自給率。

但對於國際市場來說,影響還真的不是“稍微”大。

正如市場缺糧10%,糧價不可能只上漲10%,而是會上漲100%一樣,新增1000萬噸大豆,可不僅僅代表着市場增加了3.5%的大豆產量。

別看美國在炒作大豆減產,但全世界範圍內,只要是商品化程度高的糧食生產,大都遭遇過剩問題;大豆在國際市場上也是過剩的。

不過,這並不妨礙掌握定價權的資本“製造”相對短缺,將過剩的大豆推高價格,反正,離不開美國大豆的中國人總會買單不是?

但正如齊政所說,他們都低估了中國大豆的生產潛力。中國人用實際行動表明了他們有能力降低對進口大豆的依賴——這不僅重創了市場對大豆價格走高的信心,還將徹底重新繪製全球大豆貿易流向圖。

換言之,天,要變了!

施羅德看着漫不經心地揮杆,然後……再次把球打偏了的齊政,簡直是又愛又恨。

愛是因爲這廝帶來了滅殺“超級雜草”的希望,恨則是,這廝簡直無時無刻不在搶他們的市場。

但,再怎麼恨,如果有利可圖,該合作的還得合作。

施羅德深吸了一口氣,拿高爾夫球杆敲打着地面,笑眯眯對齊政說道:“齊董,有興趣談一下嘉穀的特種根瘤菌嗎?”

……

第194章 真·“嘉穀”第264章 特供級別的牛奶第184章 狼來了(4/4)第557章 我們學不來(1/2)第469章 那是嘉穀的地盤了(1/2)第326章 不開發難道留着污染嗎?(2/5)第616章 當中國大豆衝擊市場(1/2)第578章 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2/2)第591章 老闆威武(2/2)第26章 一個油藏?是兩個!第34章 生日之夜第655章 河清海晏有“水草”第273章 遠東的掠食者們第389章 一觸即發的食用油大戰第452章 廉價的原料市場,沒了(1/2)第547章 突如其來的“惡評”(2/2)第370章 開掛之夢幻海島(3/3)第98章 海濱綠色長城(下)第409章 讓努力者致富(1/3)第161章 組團參展(1/3)第371章 製造珊瑚礁(1/3)第695章 時代不一樣了(2/2)第426章 和嘉穀做生意(3/3)第203章 百年老樹入總部第198章 冤家路窄(4/4)第675章 生態貢獻最大的企業(2/3)第684章 無聲的報國(1/2)第215章 永遠不可能超越第644章 一羣馬屁精(3/3)第228章 我建平臺你發揮第723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2)第656章 豬腦子第524章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1/2)第340章 我們以色列的節水農業啊(1/4)第458章 是誰讓喝奶變平等?(3/3)第562章 進化的牧草之王(2/2)第696章 嘉穀的土味創業軍團(二合一)第261章 高盛的黑手第551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2/2)第68章 技術手段(求收藏!)第287章 推動變革第304章 物價上漲帶來的營收暴增(1/3)第576章 誰搶走了我的嘉穀(2/2)第373章 耕海牧漁:日益繁榮的漁場(3/3)第145章 價格崩了!(3/3)第190章 他的世界(1/3)第488章 國人對嘉穀體系的信心第234章 地圖開疆第332章 營養物質從海洋到沙漠(1/4)第86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上)(求收藏!)第460章 一家值得尊重的民族企業!(2/2)第187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上)第482章 無聲的反擊(第一更)第622章 一“豆”成名(4)第190章 他的世界(1/3)第591章 老闆威武(2/2)第651章 漸入高峰(1/2)第229章 記仇與敲悶棍第123章 農民收入倍增計劃(2/3)第144章 爲年輕交學費(2/3)第151章 合作難道不香嗎(3/3)第308章 隱現糧食危機第340章 我們以色列的節水農業啊(1/4)第364章 後悔死了(2/5)第693章 價值所在(2/2)第587章 從農家子到跨國經營新星(4000字)第149章 羨慕不已(1/3)第403章 旌旗遍插南國(1/4)第359章 老丈人的決斷第385章 養豬何苦爲難養豬?(1/4)第98章 海濱綠色長城(下)第690章 回血(1/2)第158章 這羣掛逼們(1/3)第713章 我喜歡以勢壓人(2/2)第736章 我來負責(4k章)第241章 開啓掠奪模式第671章 道義制高點第670章 着迷(2/2)第684章 無聲的報國(1/2)第600章 要打翻身仗(2/2)第601章 總是要改變一些東西的第368章 島主難當(1/3)第79章 啤酒這個江湖(求收藏!)第561章 沒有一頭牛搞不定的談判(1/2)第400章 我們省需要嘉穀(3/3)第140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上)第524章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1/2)第328章 清水滿溢,生命自來(4/5)第166章 落後的焦慮(1/4)第642章 暢飲姿勢(1/3)第174章 真·人蔘當蘿蔔賣(2/3)第622章 一“豆”成名(4)第70章 絕殺(求收藏!)第517章 爲人父者(1/2)第731章 你們願意接受一個壟斷的嘉穀嗎第720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下)第479章 立起來的中國啤酒業(2/2)第734章 逼宮之路(1/2)第509章 嘉穀特色之路(二合一)第314章 與綠肥絕配的“吃鹽牧草”(1/3)
第194章 真·“嘉穀”第264章 特供級別的牛奶第184章 狼來了(4/4)第557章 我們學不來(1/2)第469章 那是嘉穀的地盤了(1/2)第326章 不開發難道留着污染嗎?(2/5)第616章 當中國大豆衝擊市場(1/2)第578章 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2/2)第591章 老闆威武(2/2)第26章 一個油藏?是兩個!第34章 生日之夜第655章 河清海晏有“水草”第273章 遠東的掠食者們第389章 一觸即發的食用油大戰第452章 廉價的原料市場,沒了(1/2)第547章 突如其來的“惡評”(2/2)第370章 開掛之夢幻海島(3/3)第98章 海濱綠色長城(下)第409章 讓努力者致富(1/3)第161章 組團參展(1/3)第371章 製造珊瑚礁(1/3)第695章 時代不一樣了(2/2)第426章 和嘉穀做生意(3/3)第203章 百年老樹入總部第198章 冤家路窄(4/4)第675章 生態貢獻最大的企業(2/3)第684章 無聲的報國(1/2)第215章 永遠不可能超越第644章 一羣馬屁精(3/3)第228章 我建平臺你發揮第723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2)第656章 豬腦子第524章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1/2)第340章 我們以色列的節水農業啊(1/4)第458章 是誰讓喝奶變平等?(3/3)第562章 進化的牧草之王(2/2)第696章 嘉穀的土味創業軍團(二合一)第261章 高盛的黑手第551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2/2)第68章 技術手段(求收藏!)第287章 推動變革第304章 物價上漲帶來的營收暴增(1/3)第576章 誰搶走了我的嘉穀(2/2)第373章 耕海牧漁:日益繁榮的漁場(3/3)第145章 價格崩了!(3/3)第190章 他的世界(1/3)第488章 國人對嘉穀體系的信心第234章 地圖開疆第332章 營養物質從海洋到沙漠(1/4)第86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上)(求收藏!)第460章 一家值得尊重的民族企業!(2/2)第187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上)第482章 無聲的反擊(第一更)第622章 一“豆”成名(4)第190章 他的世界(1/3)第591章 老闆威武(2/2)第651章 漸入高峰(1/2)第229章 記仇與敲悶棍第123章 農民收入倍增計劃(2/3)第144章 爲年輕交學費(2/3)第151章 合作難道不香嗎(3/3)第308章 隱現糧食危機第340章 我們以色列的節水農業啊(1/4)第364章 後悔死了(2/5)第693章 價值所在(2/2)第587章 從農家子到跨國經營新星(4000字)第149章 羨慕不已(1/3)第403章 旌旗遍插南國(1/4)第359章 老丈人的決斷第385章 養豬何苦爲難養豬?(1/4)第98章 海濱綠色長城(下)第690章 回血(1/2)第158章 這羣掛逼們(1/3)第713章 我喜歡以勢壓人(2/2)第736章 我來負責(4k章)第241章 開啓掠奪模式第671章 道義制高點第670章 着迷(2/2)第684章 無聲的報國(1/2)第600章 要打翻身仗(2/2)第601章 總是要改變一些東西的第368章 島主難當(1/3)第79章 啤酒這個江湖(求收藏!)第561章 沒有一頭牛搞不定的談判(1/2)第400章 我們省需要嘉穀(3/3)第140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上)第524章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1/2)第328章 清水滿溢,生命自來(4/5)第166章 落後的焦慮(1/4)第642章 暢飲姿勢(1/3)第174章 真·人蔘當蘿蔔賣(2/3)第622章 一“豆”成名(4)第70章 絕殺(求收藏!)第517章 爲人父者(1/2)第731章 你們願意接受一個壟斷的嘉穀嗎第720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下)第479章 立起來的中國啤酒業(2/2)第734章 逼宮之路(1/2)第509章 嘉穀特色之路(二合一)第314章 與綠肥絕配的“吃鹽牧草”(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