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耕海牧漁:日益繁榮的漁場(3/3)

海島的開發進行得如火如荼,周邊海域也日益繁榮。

“碧波清華陣”在海域外圍加快了海水的流動速度,也將一些追逐着餌料的魚類帶到了漁場。

而漁場內海藻的勃然生長,浮游生物的繁殖,爲漁場增加了豐富的餌料,來了基本就不想走了。

尤其是在嘉穀開始投放養殖魚類後,海底更加熱鬧了。

我國海水養殖有“五次浪潮”。

第一次是六十年代以來,以海帶養殖爲代表的海洋藻類養殖浪潮;

第二次是八十年代以來,以對蝦養殖爲代表的蝦類養殖浪潮;

第三次是九十年代以來,以海灣扇貝養殖爲代表的海洋貝類養殖浪潮;

第四次是世紀之交開始的以海洋鮃鰈類養殖爲代表的海洋經濟魚類養殖浪潮;

第五次是進入新世紀以來,以海蔘養殖爲代表的海珍品養殖浪潮。

而邳山島的海上牧場,彷彿同時經歷了這五次浪潮。

經過人工魚礁的建設,播種海藻大量繁殖,形成了新的生態系統,尤其是近岸礁體,藻類覆蓋率達到90%以上。

海生招潮蟹、寄居蟹們在海底攀爬,它們需要時不時地上岸呼吸一下,海岸和沙灘上到處都是它們的身影。

通過合理調整區域的魚類種羣結構,嘉穀農牧陸續在漁場內放養了大黃魚、牙鮃、黑鮶和黑鯛等名貴魚種,以及海蔘、鮑魚等海珍品。

魚類資源的多樣化,大大改善了海域的生態環境。

從近岸到外海,從海面到海底,一個令人驚歎的海洋生態鏈正在逐漸形成。

潛入海底,在由集裝箱、水泥樁構築的海洋樂園中,珊瑚附着其上,海蔘、鮑魚、海星各種魚類貝類嬉戲暢遊,聚集繁衍。

中上層,一條條大海藻漂浮在水中,如海洋樹林,爲漁場提供氧氣,黑鯛、牙鮃等各類魚羣不時出現在海藻間,有些魚兒還不時“調皮”地“親吻”一下潛水人。

上層養藻類,利用光合作用健康生長;中間養貝類,底層養魚類,以藻類爲食;而魚類的排泄物又爲海藻提供營養物質……形成立體、循環式養殖模式。

這樣的生物鏈可以有效避免人工餵養,還原海洋生物的天然環境,產出純天然的野生海產品。

“這就是碳匯漁業中最典型的養殖方式啊!不但不會造成任何污染,而且海洋生物作爲天然海洋淨化器和固碳生物,它們的成長就是對低碳環境最好的貢獻!”環境評估組的周教授喜不自禁道:“就憑這一點,邳山島漁場可以被列爲我省的藍色經濟示範項目了!”

“碳匯漁業”,是我國提出的一個新概念。在海洋中凡不需投餌的漁業生產活動,就具有碳匯功能,可能形成海洋碳匯,就可稱之爲海洋碳匯漁業。

衆所周知,二氧化碳被認爲是全球變暖的罪魁禍首之一。

而嘉穀的這種天然放養模式,具有很強的固碳能力。不僅包括藻類和貝類等通過光合作用和大量濾食浮游植物從海水中吸收碳元素的生物,還包括以浮游生物和貝類、藻類爲食的魚類,對它們進行捕撈和收穫,實質上是從海洋中淨移出了相當量的碳。

按照周教授的計算,嘉穀通過海洋牧場“播種”、“收穫”式的“放牧”,這片海域的年固碳量相當於在陸地上植樹造林1萬公頃。

“我始終認爲,還原漁業的生態養殖環境,避免人工餵養的污染,纔是漁業發展的最終方向。”周教授對海洋管理處的倪副處長如是道。

……

不同於沉迷於研究的周教授,倪副處長對漁場的休閒旅遊項目更感興趣。

按照田雨唯的設計,漁場也是作爲邳山島的海上游釣潛水平臺,眼看着漁場日益繁榮,酷愛海釣的倪副處長蠢蠢欲動。

齊政看出了他的心思,而開發團隊也經歷了連續的忙碌,乾脆安排大家放鬆一下,算是提前體驗一下游釣潛水的樂趣。

在一艘大型遊船上,齊政、田雨唯和倪副處長、周教授等人都在進行海釣,當然,齊政和田雨唯完全是在湊趣。

倪副處長、周教授兩人技術還真的不錯,已經釣上了幾條不小的黑鯛、鱸魚等。

倪副處長笑眯眯道:“嘉穀的海洋牧場建設卓有成效啊,這片海域真的是繁榮了,以前半個小時都釣不上條魚來,現在都有了不少稀罕品種。”

齊政笑道:“那看來今天能多幾道菜了……”

話音未落,齊政的魚漂抖動了幾下,嘿,他也有收穫了,貌似還是一條不小的收穫。

齊政像模像樣地又是鬆輪座又是緊魚線,耗費了兩三分鐘,纔將這條几斤重的大魚給釣了上來。

這是一條體瘦且狹長的大黃魚,漂亮的形體在陽光下呈金黃鋥亮,頭呈鈍尖形,上下頜邊緣處呈鮮豔紅色……

倪副處長、周教授兩人看着這條大魚,雙目圓瞪!

“野生大黃魚!太棒了,是野生大黃魚!”倪副處長驚呼道,“漁場內居然還有野生大黃魚,不可思議!”

不說特徵,雖然漁場裡也放養了大黃魚,但那不過是小魚苗,眼前這條至少有四斤重的大黃魚,肯定是被吸引過來的野生大黃魚。

這就是堪比黃金的“東海第一魚”——野生大黃魚?齊政也有些驚愕。

“沒錯了,看魚頭、看魚尾、看體形,絕對是野生大黃魚!”周教授羨慕道,這纔是真的運氣爆棚,不住手則已,一出手就是珍品。

齊政還真的想不到這麼快就有野生大黃魚“溜進”了漁場,畢竟,漁場外有……“針落臨塵陣”。

“針落臨塵陣(三階)觸發,主金系,範圍:方圓250公里。效果:抑制,困殺。生物處於陣中,或使抑制,或使困殺。”

靈陣籠罩住漁場,向外散發出特殊波頻,尤其是鯨魚、鯊魚這種大腦發達的大傢伙,會被遠遠驅離——畢竟,漁場纔剛起步,要是被這麼一個大傢伙闖進來,還不肯走了,簡直是一場災難。

當然,其他魚類也多少有點影響,不過影響很小罷了,而且只要闖過了靈陣,反而更加不想離開了。

但管他呢,既然落在了他齊某人手裡,那就是一盤菜了。

齊政咧嘴而笑:“真的有一頓豐盛的大餐了!”

雖然1千克以上的野生大黃魚,已經達到了有價無市的程度,這條四五斤重的野生大黃魚,價值大大幾萬元;但齊政自己就是土豪,肯定是選擇大快朵頤了。

說吃就吃,趁着新鮮,廚師連同周教授兩人釣的黑鯛、鱸魚之類,準備了一頓海鮮大餐。

齊政先撕了一塊大黃魚魚肉,放入嘴裡。

不愧是素有“國魚”美譽的野生大黃魚!肉質細嫩鮮美,吃到嘴裡瞬間化開來,海鮮獨有的鮮香味在口腔中爆開,讓人一下子食慾大開。

簡簡單單的清蒸,就保留了最鮮美的風味,簡直妙不可言。

而不僅僅是大黃魚,連同黑鯛、鱸魚等魚,品嚐起來也是肉質緊緻鮮美,不同凡響。

田雨唯同樣吃得眼裡異彩連連。

周教授兩人品嚐之後也狂豎大拇指,對齊政誇獎道:“感覺比平時的野生魚類還要好吃!我敢打賭,嘉穀漁場裡放養的魚類如果都達到這個品質,遊客會把邳山島的門擠破的!”

齊政笑而不語,他估計,這些魚是因爲經過了靈陣的滋潤,品質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至於漁場裡放養的魚類,本身就有靈陣的滋潤,又吃着經過靈陣滋潤的海藻等食物,雙重滋潤,品質只會更勝一籌。

但眼下,齊政招呼幾人:“美食當前,不可辜負,大家使勁吃吧!”

吃飽喝足,賓客盡歡。

夕陽西下,漁場的海面被照成了橘紅色,齊政和田雨唯看着柔和的海面,心裡均一片平靜。

“灘淨岸美,水清見底,藻草蔥鬱,噀壯魚肥……這正是我心中理想的海洋牧場呢!”田雨唯突然感慨道。

齊政牽着她的手,微微一笑:“會的,我們的海洋牧場,將爲耕海牧漁掀起新的篇章!”

……

第177章 從哪來冒出來的混賬(2/3)第497章 變革無處不在(1/3)第700章 貧窮和死亡(1/2)第489章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二合一)第500章 可能會改變世界的投入第609章 草!(1/2)第536章 新的藻業支柱?(1/2)第519章 太需要一個整合者了(5000字)第511章 報應來得太快(1/2)第554章 啪啪啪(3/3)第668章 得罪人第31章 丟不了(求收藏!)第584章 對不起,滾遠了(2/2)第186章 嘉穀再整合(下)第306章 丹心照日,抗雪救災(3/3)第498章 原來我這麼強了?(2/3)第530章 有錢,任性(二合一)第232章 越爛越好的俄遠東地區第625章 沉默的答案第67章 利益糾葛(求收藏!)第233章 坑總統的修路第608章 嘉穀之鞭(2/2)第194章 真·“嘉穀”第451章 品牌暗戰(第二更)第380章 自帶“流量”的嘉穀豬肉(1/3)第575章 遊說,以及對手的對手(1/2)第734章 逼宮之路(1/2)第234章 地圖開疆第186章 嘉穀再整合(下)第363章 令人瘋狂的銅礦(1/5)第165章 衛星照進農田第96章 不要浪第188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下)第69章 惡臭熏天第167章 爲何這麼吊(2/4)第162章 這世界怎麼了?(2/3)第280章 爲留真相在人間第620章 一“豆”成名(2)第729章 那家包圍我餐桌的公司又在裝窮(1/2)第64章 大種草和天災(求收藏!)第595章 強勢地位與大豆外交第282章 誰能問心無愧第677章 沙漠水庫,後備耕地第646章 要上市?(2/2)第271章 大豐收(上)第454章 三年了,嘉穀依然在第111章 難(9/10)第73章 食材供應鏈(求收藏!)第571章 挖金礦的和賣牛仔褲的(1/2)第441章 西北大糧倉之初現端倪第222章 我帶着誠意而來第70章 絕殺(求收藏!)第500章 可能會改變世界的投入第312章 利國利民的海上“草原”(1/3)第235章 守着土地,無能爲力第450章 這是對定價權的爭奪(第一更)第698章 嘉穀系電商上線(1/2)第339章 “搗亂”的不速之客第500章 可能會改變世界的投入第43章 加州農場(上)(求收藏!)第39章 野心(求收藏!)第462章 通脹時代?(1/3)第700章 貧窮和死亡(1/2)第348章 挺近澳大利亞(3/4)第523章 穩坐釣魚臺新章節被屏蔽第162章 這世界怎麼了?(2/3)第70章 絕殺(求收藏!)第619章 一“豆”成名(1)第93章 我們嘉穀,很有錢(求收藏!)第91章 被“醃製”的土地(求收藏!)第66章 波譎雲詭(求收藏!)第459章 謎一樣的中國乳業(1/2)第703章 老東家的愛第15章 養殖的工廠化管理(求收藏!求推薦票!)第567章 “超級乾旱”來襲(3/3)第643章 送上船(2/3)第116章 就區別對待,咋地(1/3 求訂閱)第280章 爲留真相在人間第443章 長遠的目光(1/2)第445章 中國獨特的沙漠農業道路(1/3)第441章 西北大糧倉之初現端倪第457章 嘉穀的牧草大業啊(2/3)第40章 說服(上)(求收藏!)第594章 你需要我這面旗幟(4000字)第588章 薪火相傳,與國同休(4600字)第245章 資本掌控遠東大豆第373章 耕海牧漁:日益繁榮的漁場(3/3)第250章 賺快錢的機會第417章 對抗“厄爾尼諾”(1/2)第347章 第一戰:吸金的倉儲(2/4)第553章 國家名片,超級工程(2/3)第104章 乳業背後的軍火商(2/10)第635章 集體航向,世界讓路第349章 第二戰:糖業角力(4/4)第136章 西邊,生命在盼雨(1/3 求訂閱!)第47章 傳奇(求收藏!)第216章 最後一千米的盤剝第134章 征服戈壁大漠的開端第92章 頭鐵的科學家(求收藏!)
第177章 從哪來冒出來的混賬(2/3)第497章 變革無處不在(1/3)第700章 貧窮和死亡(1/2)第489章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二合一)第500章 可能會改變世界的投入第609章 草!(1/2)第536章 新的藻業支柱?(1/2)第519章 太需要一個整合者了(5000字)第511章 報應來得太快(1/2)第554章 啪啪啪(3/3)第668章 得罪人第31章 丟不了(求收藏!)第584章 對不起,滾遠了(2/2)第186章 嘉穀再整合(下)第306章 丹心照日,抗雪救災(3/3)第498章 原來我這麼強了?(2/3)第530章 有錢,任性(二合一)第232章 越爛越好的俄遠東地區第625章 沉默的答案第67章 利益糾葛(求收藏!)第233章 坑總統的修路第608章 嘉穀之鞭(2/2)第194章 真·“嘉穀”第451章 品牌暗戰(第二更)第380章 自帶“流量”的嘉穀豬肉(1/3)第575章 遊說,以及對手的對手(1/2)第734章 逼宮之路(1/2)第234章 地圖開疆第186章 嘉穀再整合(下)第363章 令人瘋狂的銅礦(1/5)第165章 衛星照進農田第96章 不要浪第188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下)第69章 惡臭熏天第167章 爲何這麼吊(2/4)第162章 這世界怎麼了?(2/3)第280章 爲留真相在人間第620章 一“豆”成名(2)第729章 那家包圍我餐桌的公司又在裝窮(1/2)第64章 大種草和天災(求收藏!)第595章 強勢地位與大豆外交第282章 誰能問心無愧第677章 沙漠水庫,後備耕地第646章 要上市?(2/2)第271章 大豐收(上)第454章 三年了,嘉穀依然在第111章 難(9/10)第73章 食材供應鏈(求收藏!)第571章 挖金礦的和賣牛仔褲的(1/2)第441章 西北大糧倉之初現端倪第222章 我帶着誠意而來第70章 絕殺(求收藏!)第500章 可能會改變世界的投入第312章 利國利民的海上“草原”(1/3)第235章 守着土地,無能爲力第450章 這是對定價權的爭奪(第一更)第698章 嘉穀系電商上線(1/2)第339章 “搗亂”的不速之客第500章 可能會改變世界的投入第43章 加州農場(上)(求收藏!)第39章 野心(求收藏!)第462章 通脹時代?(1/3)第700章 貧窮和死亡(1/2)第348章 挺近澳大利亞(3/4)第523章 穩坐釣魚臺新章節被屏蔽第162章 這世界怎麼了?(2/3)第70章 絕殺(求收藏!)第619章 一“豆”成名(1)第93章 我們嘉穀,很有錢(求收藏!)第91章 被“醃製”的土地(求收藏!)第66章 波譎雲詭(求收藏!)第459章 謎一樣的中國乳業(1/2)第703章 老東家的愛第15章 養殖的工廠化管理(求收藏!求推薦票!)第567章 “超級乾旱”來襲(3/3)第643章 送上船(2/3)第116章 就區別對待,咋地(1/3 求訂閱)第280章 爲留真相在人間第443章 長遠的目光(1/2)第445章 中國獨特的沙漠農業道路(1/3)第441章 西北大糧倉之初現端倪第457章 嘉穀的牧草大業啊(2/3)第40章 說服(上)(求收藏!)第594章 你需要我這面旗幟(4000字)第588章 薪火相傳,與國同休(4600字)第245章 資本掌控遠東大豆第373章 耕海牧漁:日益繁榮的漁場(3/3)第250章 賺快錢的機會第417章 對抗“厄爾尼諾”(1/2)第347章 第一戰:吸金的倉儲(2/4)第553章 國家名片,超級工程(2/3)第104章 乳業背後的軍火商(2/10)第635章 集體航向,世界讓路第349章 第二戰:糖業角力(4/4)第136章 西邊,生命在盼雨(1/3 求訂閱!)第47章 傳奇(求收藏!)第216章 最後一千米的盤剝第134章 征服戈壁大漠的開端第92章 頭鐵的科學家(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