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不開發難道留着污染嗎?(2/5)

零散的、帶有毒性或腐蝕性的沙土被掀開,曝光了沙漠污染現象,瞬間引起了媒體的關注。

奧運將至,相關部門反應迅速,第一時間派駐調查組啓動污染處置工作。

一方面,責令涉事企業承擔污染環境修復資金,並且將高污染的企業關閉或搬遷;另一方面,在專家指導下,制定較爲完善的污染治理方案,撥付專項資金用於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等。

齊政對這個處理結果談不上非常滿意,但也知道目前只能這樣了。反正傷疤被揭開了,他也會繼續保持一定的關注,只要還有污染,這事兒沒完。

與此同時,尋水隊順利在沙漠裡找到水源的消息傳來,集團管理層又驚喜又頭痛,齊政也要回去主持大局了。

驚喜的是,有了品質合格的淡水資源就意味着沙漠有了開發的可能;頭痛的是,開發沙漠,它就是個無底洞啊!

今時今日的嘉穀集團,已經不再像是幾年前那樣,能夠不管不顧的只朝着一個方向去了。固定的產業需要固定的人員和固定的資金來維持,雖然有幾個現金奶牛,可要開發荒地荒漠,人員和資金永遠都是缺乏的。

但走到了這一步,放棄是不可能的。但不管是怎樣開發,第一步首先得跟政府交涉。

嘉穀意欲大規模開發沙漠的計劃,一提交上去就驚動了阿拉鄯政府。

開採地下水開發沙漠究竟會對生態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對這個問題全世界至今尚無定論。嘉穀開發沙漠的計劃,將帶來什麼後果,也不得而知。阿拉鄯政府爲此召集了相關領域的專家進行論證。

嘉穀實驗室的陳建章作爲代表參加論證會。

會上,不少專家對開發沙漠持謹慎甚至反對意見。

生態學家表示:“沙漠就像草地、森林一樣,是地球生態系統中重要的成員,它在整個陸地生態系統中發揮的功能,我們還知之甚少。人類不應簡單無序地開發沙漠,而要愛護沙漠、保護沙漠。”

地理科學家更是列舉了一系列反例:“大自然有時是非常嚴酷的,不是任由人類打扮的新娘。”

“上世紀60年代未到80年代,國際機構資助在非洲無水草原上打井。但水井建成後,在水眼周圍,寸草不生的荒漠化向四周逐年擴大。當地百姓說,水多了,但草少了;牛多了,但奶少了。”

“中亞、西亞過去就曾大量開發沙漠地下水用以種植棉花,一度是利用國土95%的土地種植棉花,結果導致周圍的河流、海子(湖泊)、淖爾全部乾涸,現在90%的土地已經完全鹽漬化,難以利用了。”

“即使是我國,在上個世紀人們認爲沙棗抗旱,從而大面積種植,但後來發現由此帶來的水資源的蒸騰量很大,地下水位迅速下降,沙棗也隨之大面積死亡。”

“從既往經驗來看,在很多方面,一開始都會呈現很好局面,但過一階段又會出現此消彼長的局面……我建議要謹慎再謹慎。”

當然,也有相當一部分專家贊同適度開發沙漠。

荒漠化治理專家、中科院資深院士袁院士認爲:“雖然西北地區由於氣候乾旱,蒸發量大,水主要賦存於地下。從水資源總量看,西北地區在全國是居於前位的。所以,西北地區水的問題關鍵不在數量多少,而應着眼對現有水資源的科學有序利用和管理以及生態環境的保護。”

“具體到沙漠開發,沙特的沙漠綠洲最爲可觀,圓形綠洲一個連着一個,宛如鑲嵌在大漠中的明珠;以色列也是處處濃陰匝地,繁花似錦,瓜果飄香。”

“與以色列和沙特的人工綠洲比起來,我國的綠洲太自由散漫了。你們看,沿着穿越荒漠的一條條河流與海子,莊稼和植物輕輕鬆鬆地長了起來。但西北荒漠裡可用水的利用率並不高,許多水資源都白白流失了。如果我們學習缺水國家的經驗,把水資源充分利用起來,我們的西北會更富饒。”

“當然,我也贊同要謹慎開發沙漠。尤其是大面積開發,一定要把規劃做好。比如首先要明確目的是幹什麼用,是解決老百姓吃飯問題,還是綠化問題?而且在治理開發過程中要進行系統性的監測和預警機制,我建議在實施中剷下第一鍬土時,就要對所有的一切動態進行監測,以更清楚瞭解它帶來的變化。”

總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陳建章冷眼旁觀各位同行的討論後,心裡有數了。

他最後發言道:“我記得,當年爲了確保塔里木沙漠公路長久安全運行,工程隊打算建立一道長期有效的綠色屏障。這個想法剛一提出就被科技界質疑。但如今,他們創造性地形成了沙漠公路防沙和綠色走廊建設的技術體系,爲最終實現沙漠公路的全線綠化奠定了堅實基礎——有些事,總得有人去做的。不真正行動起來,誰也不能斷定行不通。”

在座有些人臉黑了,也有些人輕笑。

陳建章不爲所動:“我們嘉穀要開發的,不是資源稟賦更好的綠洲,而是寸草不生的荒漠,再糟糕又能壞到哪裡去呢?何不適度挖掘潛力、集約節約,堅持保護與開發並重,提高資源利用率?”

“我們嘉穀希望在沙漠治理開發中,積累起一種長效利益機制,做到‘政府政策性支持、企業產業化投資、農牧民市場化參與、生態持續性改善’,這種模式還可以推廣。”

“當然,我贊同袁院士的建議。我們嘉穀也希望中科院能派駐專家組,指導和幫助我們在風沙災害防治、沙地資源利用和沙地農業發展方面提供支撐。”

中科院袁院士微笑着向他點頭。

陳建章最後一錘定音:“我相信,在沙漠治理開發中,魚與熊掌可兼得。更何況,沙漠不開發,難不成要留着被污染嗎?”

想起剛剛爆出來的沙漠污染事件,反對的專家們啞口無言。

……

第171章 註定白費心機(2/3)第278章 無知與無良第694章 競爭與壓制(1/2)第89章 在不可能的地方創造可能(求收藏!)第347章 第一戰:吸金的倉儲(2/4)第153章 終於被改變的歷史(2/3)第277章 唯有涅槃,方得新生第230章 閒棋冷子,疑神疑鬼第257章 亞洲最大單體養豬基地第316章 聞風而至(3/3)第216章 最後一千米的盤剝第431章 可怕的堅持(2/2)第675章 生態貢獻最大的企業(2/3)第445章 中國獨特的沙漠農業道路(1/3)第6章 畢業回鄉第428章 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然過去(2/3)第286章 讓祖國的下一代喝上好奶粉第474章 總要有人付出(1/2)第270章 向廢棄礦區要牧場第56章 要強大(求收藏)第475章 啤酒之王的利劍(2/2)第39章 野心(求收藏!)第61章 因人成事(求收藏!)第713章 我喜歡以勢壓人(2/2)第585章 趕超歐美的種子選手(1/2)第21章 該收穫了(下)第137章 東邊,暴雨傾盆(2/3)第62章 交通瓶頸第359章 老丈人的決斷第438章 富農是根本(1/3)第634章 不甘心啊(2/2)第499章 人品爆發(3/3)第383章 我的最好豬肉夢啊,沒了(1/2)第317章 追求美好生活(補更3/16)第675章 生態貢獻最大的企業(2/3)第578章 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2/2)第690章 回血(1/2)第473章 這有點秀啊(2/2)第346章 收購!收購!(1/4)第122章 聯合對手(1/3 求訂閱)第235章 守着土地,無能爲力第427章 找到組織了(1/3)第185章 嘉穀再整合(上)第422章 新時代的農民接班人(2/3)第491章 我爲國家銷庫存(2/2)第158章 這羣掛逼們(1/3)第507章 轉折點(3/3)第91章 被“醃製”的土地(求收藏!)第379章 特別“牛”(4/4)第207章 佈局,大颶風逼近第203章 百年老樹入總部第127章 西北啤酒花(3/3)第318章 生物狂躁(1/3)第267章 作死之路第620章 一“豆”成名(2)第691章 讓男人強硬的……(2/2)第454章 三年了,嘉穀依然在第475章 啤酒之王的利劍(2/2)第468章 這將是我們的領域了(二合一)第351章 給央企的壓力第140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上)第493章 嘉穀豬肉東征記第306章 丹心照日,抗雪救災(3/3)第202章 穩紮穩打在東北第174章 真·人蔘當蘿蔔賣(2/3)第435章 這不,雨來了(2/2)第284章 大受追捧第34章 生日之夜第625章 沉默的答案第183章 人蔘雙雄聯盟(3/4)第353章 海外迂迴戰略(2/4)第378章 謀劃萬億牛肉市場(3/4)第112章 品類戰爭(10/10 十更求訂閱)第486章 “全球變暖”戲碼(二更)第522章 嘉穀這樣,很好第298章 老闆牌營銷第235章 守着土地,無能爲力第618章 體系之戰第620章 一“豆”成名(2)第733章 風暴之始?(2/2)第119章 把最好的留給國人(1/3 求訂閱!)第724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3)第69章 惡臭熏天第472章 那是進口陽光、土地和水(1/2)第637章 逝去的金錢(2/3)第662章 新興植物改變世界(下)第444章 他們必將實現復興(2/2)第442章 哥不在江湖,但……第503章 很有搞頭(1/2)第352章 後糧食危機時代(1/4)第178章 老“參把頭”(3/3)第429章 幹不過,就加入(3/3)第714章 使糧入庫,不如使糧入市第55章 縣委重視(求收藏!)第403章 旌旗遍插南國(1/4)第323章 灰頭灰臉的沙漠找水第66章 波譎雲詭(求收藏!)第642章 暢飲姿勢(1/3)第247章 投行的長遠貪婪第139章 災後的希望(補昨天一更)
第171章 註定白費心機(2/3)第278章 無知與無良第694章 競爭與壓制(1/2)第89章 在不可能的地方創造可能(求收藏!)第347章 第一戰:吸金的倉儲(2/4)第153章 終於被改變的歷史(2/3)第277章 唯有涅槃,方得新生第230章 閒棋冷子,疑神疑鬼第257章 亞洲最大單體養豬基地第316章 聞風而至(3/3)第216章 最後一千米的盤剝第431章 可怕的堅持(2/2)第675章 生態貢獻最大的企業(2/3)第445章 中國獨特的沙漠農業道路(1/3)第6章 畢業回鄉第428章 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然過去(2/3)第286章 讓祖國的下一代喝上好奶粉第474章 總要有人付出(1/2)第270章 向廢棄礦區要牧場第56章 要強大(求收藏)第475章 啤酒之王的利劍(2/2)第39章 野心(求收藏!)第61章 因人成事(求收藏!)第713章 我喜歡以勢壓人(2/2)第585章 趕超歐美的種子選手(1/2)第21章 該收穫了(下)第137章 東邊,暴雨傾盆(2/3)第62章 交通瓶頸第359章 老丈人的決斷第438章 富農是根本(1/3)第634章 不甘心啊(2/2)第499章 人品爆發(3/3)第383章 我的最好豬肉夢啊,沒了(1/2)第317章 追求美好生活(補更3/16)第675章 生態貢獻最大的企業(2/3)第578章 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2/2)第690章 回血(1/2)第473章 這有點秀啊(2/2)第346章 收購!收購!(1/4)第122章 聯合對手(1/3 求訂閱)第235章 守着土地,無能爲力第427章 找到組織了(1/3)第185章 嘉穀再整合(上)第422章 新時代的農民接班人(2/3)第491章 我爲國家銷庫存(2/2)第158章 這羣掛逼們(1/3)第507章 轉折點(3/3)第91章 被“醃製”的土地(求收藏!)第379章 特別“牛”(4/4)第207章 佈局,大颶風逼近第203章 百年老樹入總部第127章 西北啤酒花(3/3)第318章 生物狂躁(1/3)第267章 作死之路第620章 一“豆”成名(2)第691章 讓男人強硬的……(2/2)第454章 三年了,嘉穀依然在第475章 啤酒之王的利劍(2/2)第468章 這將是我們的領域了(二合一)第351章 給央企的壓力第140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上)第493章 嘉穀豬肉東征記第306章 丹心照日,抗雪救災(3/3)第202章 穩紮穩打在東北第174章 真·人蔘當蘿蔔賣(2/3)第435章 這不,雨來了(2/2)第284章 大受追捧第34章 生日之夜第625章 沉默的答案第183章 人蔘雙雄聯盟(3/4)第353章 海外迂迴戰略(2/4)第378章 謀劃萬億牛肉市場(3/4)第112章 品類戰爭(10/10 十更求訂閱)第486章 “全球變暖”戲碼(二更)第522章 嘉穀這樣,很好第298章 老闆牌營銷第235章 守着土地,無能爲力第618章 體系之戰第620章 一“豆”成名(2)第733章 風暴之始?(2/2)第119章 把最好的留給國人(1/3 求訂閱!)第724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3)第69章 惡臭熏天第472章 那是進口陽光、土地和水(1/2)第637章 逝去的金錢(2/3)第662章 新興植物改變世界(下)第444章 他們必將實現復興(2/2)第442章 哥不在江湖,但……第503章 很有搞頭(1/2)第352章 後糧食危機時代(1/4)第178章 老“參把頭”(3/3)第429章 幹不過,就加入(3/3)第714章 使糧入庫,不如使糧入市第55章 縣委重視(求收藏!)第403章 旌旗遍插南國(1/4)第323章 灰頭灰臉的沙漠找水第66章 波譎雲詭(求收藏!)第642章 暢飲姿勢(1/3)第247章 投行的長遠貪婪第139章 災後的希望(補昨天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