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九章

孔門七十二賢中,公冶長並不是特別引人注意的一個。唐時就追封他爲莒伯,到宋時又封他爲高密侯,從祀孔子,本朝太祖雖說在封先賢的時候相對謹慎,甚至一度連諸子百家當中老莊墨等等也全都加以祭祀,但到了太宗之後,老莊墨等諸賢別祀,公冶長卻成了公冶子。

而這位最大的能耐,除卻神乎其神的能夠聽懂禽獸語言之外,便是終身治學,不出仕於諸侯了。數百年之後,大名鼎鼎的太史公司馬遷,也用過子長這個表字。

至於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還有多少人起過這樣一個表字,那就更加不計其數了。

而元和二字,正如葛雍解釋得那樣,亦是簡單易懂,朗朗上口。

不管是哪個表字,隱隱都點着張壽名字中的這個壽字。然而,反反覆覆念着這兩個表字,張壽最終擡起頭看着葛雍,坦然地回絕道:“這兩個表字都很好,但是不適合我。老師,我這個人看似翩翩君子,但我其實很固執。看似不求飛黃騰達,其實卻有自己的理想。”

“我是求穩,不求激進,但我絕不是爲了求一個順和,只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我只求心安,不求他人認同,但如果有陸三郎張琛這些人認同我,有三皇子四皇子這樣的懵懂孩童信賴我,那麼我也不會怕事,會盡心竭力爲他們遮風避雨。”

“我那未曾謀面的父親和母親給我起了這個壽字,我也確實希望能長命百歲,和親朋好友長久相伴,但這不是最重要的。我不怕剛則易折,我也不怕衆口鑠金,雖不求青史留名,可我來過這世上,便要問心無愧,盡力留下我的痕跡。世人認同也好,詆譭也罷,關我屁事?”

葛雍年輕的時候,也曾經是一個受到無數女子追捧的美男子,大袖飄飄,鳳儀無雙,即便年紀大了,卻也是個讓朱瑩見了都非常仰慕的帥老頭。

雖然自視很高,但對比張壽如今這如日中天之勢,他還是不得不覺着,無論容貌風度,以及這仕途起步的勢頭,以及在算學上的成就,張壽都比他當年更強。

可是,他年輕的時候那是個一點就炸的爆炭脾氣,所以他唯一不太滿意的,就是張壽這溫吞水似的君子性格。

可現如今張壽這一句關我屁事,他卻頓時樂得眉眼放光。非但沒有生氣,他反而還大力拍了拍張壽的肩膀,興高采烈地叫道:“好,我就生怕你成天被人叫做竹君子,於是成了溫吞水,失去了銳意進取的心思!”

“當父母的求子孫福壽綿長沒錯,但爲了求福壽綿長,變成了縮頭烏龜,那就沒意思了!”

他說完也不看張壽那錯愕的表情,來來回回踱了幾步,竟是沉聲吟道:“‘皓天舒白日,靈景耀神州。列宅紫宮裡,飛宇若雲浮。峨峨高門內,藹藹皆王侯。自非攀龍客,何爲歘來遊?被褐出閶闔,高步追許由。振衣千仞岡,濯足萬里流。’”

“左思這首詠史,我年輕的時候很喜歡,那時候只覺得道不同不相爲謀,拂衣而去,隱居山野就是了,人生在世,何必強求飛黃騰達!等看到蘇東坡那句一蓑煙雨任平生之後,更是驚爲天人。可也就是前些年,我才體會到,爲何左思也好,蘇東坡也罷,能留下千古文名。”

“我這仕途雖說稍有波折,但無論英宗還是睿宗,都算是很難得的明主,我即便因爲那等性格四面樹敵,卻一直都被他們護得好好的。既然沒有那等被貶又或者閒置不用之後憤懣卻又不得不強求豁達以心安的心境,就做不出那等流傳千古的詩。”

“你看看我那些在世間流傳的詩,就能發現,那都是四平八穩的富貴氣象,盛世風格,可寫富貴氣息,再好能好得過‘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我也就只能寫些《生查子》那樣的,‘先望立功勳,後見君王面’。可就算如此,我自忖平生,卻不曾和光同塵!”

說到這裡,葛雍就轉身正視張壽,恰是滿臉輕鬆。

“我不算什麼大儒,也不算什麼名臣,認真說起來,我大概是本朝大臣當中最精於算學的,是精於算學那些人中官做的最大的。至於什麼七元及第曠古爍今,呵呵,那是託我家老祖宗的福分,朝廷希望樹立一個榜樣而已。”

“所以,我收學生很挑,不喜歡那些裝着一臉君子的傢伙,也不喜歡那種滿口仁義禮智信的傢伙。你是算學資質好,在小村裡還不忘爲人啓蒙,我才忍不住收了你,就連這表字,我也希望能給你想一個最貼切的。剛剛那兩個確實不錯,但你說得好,都不適合你。”

葛老太師目光炯炯地看着張壽,一字一句地說:“我打算送你表字九章。張壽,你自己覺得,你可擔得起嗎?”

張壽一下子愣住了。算經十書當中,《九章算術》一直都被譽爲最重要的一部,直到後世還常常有各種卷子從中抽取素材作爲考題。

而《九章算術》之外,屈原的《九章》那也是流傳千古的名篇。而在除卻這第二個九章不提,天子冕服上還繡着九章呢,就連朝廷最重要的軍旗上,也有九章紋樣。

這兩個字要是作爲自己給自己取的別號,倒還馬馬虎虎說得過去,可作爲表字的話……他這位老師還真是不怕人在背後議論啊!

然而,想想剛剛那兩個中正平和的表字,再想想此時這意味深長的兩個字,他最後不禁笑了起來:“老師既然敢送我如此表字,我又怎麼能說擔不起?”

“哈哈,好,我果然沒看錯你!”

葛雍頓時眉開眼笑,那股高興勁就別提了。他擡頭望着這座改建得差不多的建築,竟是沉聲說道:“已故奉直大夫及宜人,令郎張壽業已成人,今我贈他表字九章,願他如屈子一般無畏,能把流傳至今的算經推向一個新高峰。”

“九乃數之極也,和壽字有異曲同工之妙,章字與張姓同音,但願爾等在天之靈,能保佑你們這個好兒子繼往聖之絕學,開萬世之太平。”

見葛雍竟是對着大門擡手肅然一揖,張壽一陣錯愕之後,不禁異常感動。即便是自己從未謀面的那對夫婦還活着,其實在年紀上也完全是葛雍的晚輩,就和如今一旦看到葛雍便喜不自勝的吳氏一樣,他們恐怕也會對着這位名聲遠揚的葛老太師畢恭畢敬。

可如今他們是逝者,葛雍這一禮,是生者對逝者的禮數,而不是師長對學生父母的禮數。因此,等葛雍行過禮後,他亦是肅然答拜,完全沒有往日對待禮節的敷衍。

畢竟,裡頭那位張寡婦在實質上給了他第二次人生重來的機會,而葛雍則是給他附加了一層最硬的背景——相比趙國公府的未來乘龍佳婿,帝師的關門弟子這一重身份,着實爲初到京城的他提供了無窮的助力。

更不要說,葛雍還替他擋掉了一大堆懷疑,單單爲此,這樣一個老師便是打着燈籠也難找的。

葛雍接受了張壽的回拜,這才上前把人攙了起來,卻是扶着張壽的肩膀使勁按了按,這才神情複雜地說:“你有了表字,從今往後,我就該叫你九章了。你出身寒門,卻因緣巧合捲入了十七年前那場最大的紛爭,由此和趙國公府,和皇家結緣。”

“你的身世不知道被人查過多少遍,乾乾淨淨,一塵不染,所以哪怕沒有瑩瑩喜歡你,就憑你這資質才學,我也願意收你這個弟子,至於別的那些,我葛雍不在乎!我其他那些學生,收進門的時候少說都二三十歲了,哪個不是帶藝投師?”

“更何況,你又不是宣揚那些故弄玄虛的東西,而是貨真價實地帶來了比九章算術更成體系,更循序漸進的算學。我這個老師更是託你的福,出了一大堆的書,害得我現在一見到褚老頭就被他嘲諷,說我是盜用學生著作的斯文大盜。”

張壽頓時有些汗顏。他想了又想,最終低聲說道:“其實,我那天在國子監講學的時候,提到了西方在一千七八百年前的兩位算學大家歐幾里德和阿基米德,其中歐幾里德曾經有一部著作《幾何原本》,老師那《算學新編》之中,不少定義便是從此而來……”

“哦?”葛雍笑了笑,沒再嘲諷張壽事到如今還口口聲聲說那算學新編是他的,眉頭一挑就開口說道,“那你回頭把那《幾何原本》拿來給我瞧瞧?”

張壽只是給葛雍打個預防針——畢竟即便蝴蝶翅膀扇啊扇,就憑西方傳教士的無孔不入,說不定已經有讀過幾何原本的傳教士隨商船抵達大明瞭。這些人現在是語言不通,但天知道那些精通多種語言的傳教士在多長時間裡能學會中文?

最重要的是,葛氏算學新編中他所用的符號體系,那完全是從太祖年間就開始推廣的阿拉伯數字以及拉丁語符號體系,那些傳教士興許看不懂中文,但那些算式他們卻肯定能看得懂。雖說這些傳教士在大明人微言輕,但他還是要先未雨綢繆一下。

可如今葛雍問他要《幾何原本》……他上哪給這位老太師找去?《幾何原本》的真正原本早就失傳了,而在後世重新編印成的書,也絕對不是一般人會去看的,因爲相比成體系的數學教材,這玩意就和《九章算術》一樣,大多數人頂多是翻翻而已。

更何況他其實也就翻過一點點……當然那時候是爲了在討厭的人面前吹噓,把人說到一愣一愣掩面而走纔算完……

因此,張壽只能硬着頭皮小聲說道:“我就是看過一次,很多內容都記不大清楚了。至於書,我手頭也沒有,老師如果想看,大概要讓天津廣州等通商口岸注意可有外國和尚,就是那些信教傳教的西方人是否有攜帶。那本書的希臘原版應該叫做《Στοιχε?α》。”

見自己那很不標準的希臘語發音把葛雍說得眉頭大皺,張壽又改口道:“據說元朝用的那些回回人,也曾經翻譯過此書,名曰《四季算法段數》,總共十五卷,但是否真的是此書譯本卻很難說。畢竟那時候天下大亂,這些東西都說不定散佚了……”

沒等他把話說完,葛雍就興高采烈地一捶巴掌道:“那就省事了!太祖皇帝當年在打下元大都,也就是現在的京城之前,早早派人潛入皇宮,就是爲了保住藏書庫。現在的古今通集庫中,裡頭的元書非常全。既然有這麼一個名字,我回頭就讓人去查……不,我親自去查!”

見葛雍撂下這話,竟是興沖沖地轉身就走,張壽不禁擦了擦額頭上的汗。

有道是,一句謊話需要無數謊話來圓。這年頭英語還是個小語種,就連法語都沒流行到哪去,甚至西班牙距離成爲第一個日不落帝國還差挺多,拉丁語纔是這年頭所有傳教士和貴族通用的語言。所以,幾何原本在譯成阿拉伯語之後數百年,也就是譯成了拉丁文本。

問題是拉丁文的幾何原本送到他面前,他估計頂多能看懂部分算式,剩下的他也看不懂!

只希望那後世爲了唬人而查到的某些訊息真能起作用,至少如果在古今通集庫中找到那《四季算法段數》,而那如果就是幾何原本譯本的話,葛雍大概就不會揪着原版不放了!

既然葛老師自顧自先走了,張壽就派了阿六去趙國公府,把葛雍起的這個表字告訴一聲朱瑩。結果,當吳氏回到張園的時候,那自然是喜氣洋洋到了極點。而正巧剛回到張園門口的蔣大少趁機上前對吳氏寒暄行禮,打探了事情原委之後,他自是連聲恭維。

住在張園卻沒得到什麼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好處,蔣大少卻一直表現出了十分風度,今天他這第一個恭喜,吳氏看他就萬分順眼。只比蔣大少大個十歲的她理所當然擺出了長輩的關愛態度關切了幾句,聽蔣大少在面前提起紡織之事,她一時興起,就笑了起來。

她隨口說道:“我聽阿壽說過,如今的新式織機雖說快,但還是比不上紡紗的速度。我從前在鄉下看到過水力磨面,我琢磨着,如果運用水力,能不能也一樣推動織布?”

當吳氏帶着蔣大少到書房見了張壽提及此事時,張壽頓時以手扶額。未婚妻朱瑩已經在想着打造團隊和班底了,他這一貫老實厚道的母親,更是想到了水力織布機!

第四百一十九章 弄巧易成拙第七十二章 八股文大會?第五百八十四章 詔告爾字第二百五十九章 月明亦是殺人夜第八十七章 當滷煮開始掉書袋第五百一十一章 大魔王駕到第一百八十六章 你賠我美人!第四百零六章 民以食爲天第四百八十四章 鄭鎔和齋長第七百六十二章 忽悠的功力第七百四十七章 恣意第一百八十二章 賜給你吧第八百章 證明第五十八章 往事和決意第七百二十五章 非專業扮鬼第一百八十章 設套和再發難第兩百零九章 勞煩張博士多多費心第四百三十一章 請君上船第十五章 棺材板和姑爺第一百六十二章 改話劇吧第八百六十五章 服與不服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波度盡生辰到第五百三十八章 一意孤行第兩百一十五章 各有所愛,因人施教第二百七十一章 兒女親家第四百五十四章 從人蔘果到芋圓第五百二十二章 刺心暖心,晴天霹靂第八百七十一章 蜂擁第六百六十五章 緊急任務第八百零三章 暗渡陳倉,閒人大叔第七百九十一章 誰善解人意?第二十六章 唱作俱佳第二百六十七章 其疾如風第五百四十八章 即日定東宮第四十四章 狡黠胖子和正義公子第五百二十五章 傳話請講學第五百二十九章 外面的世界第二章 童養……婿第五百八十三章 冠禮如戲第八百七十二章 大陣仗第八百五十五章 除夕第六百章 罰你去祠堂第五十六章 演技不過關?第八百四十七章 第二隻落地的靴子第三百零九章 滾出去!第四百七十六章 就是打擊你第五十四章 青蓮紗衣,利益均沾第八百零四章 侃侃而談第六十四章 府試第七第四百章 臨行且諄諄第兩百零九章 勞煩張博士多多費心第二百五十四章 遣將不如激將第八十一章 我想當齋長!第六百零一章 貴人年年有,今日偏最多第八百四十八章 請君出馬第七百零六章 一搭一檔第二十二章 竹林深處有難題第二百六十八章 丈人見女婿第七百三十八章 太勤奮,欠收拾第六百七十一章 沉浮第十七章 牛嚼牡丹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的脾氣第三百三十四章 跋扈,蠢哭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夠分!第三百八十五章 君子坦蕩蕩?第八百二十六章 吃人嘴短,村人趨利第七百六十六章 心有靈犀第六百五十六章 視察公學的大宗正第三百零七章 雞毛飛上天第六百七十七章 天驚第六百五十七章 排名大殺器第五百六十二章 嚮往天空的燕雀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有多高,心有多大第二百四十二章 慈不掌兵第四百六十一章 祝壽第五十三章 千里共嬋娟第五百一十章 千里馬和伯樂第三百零五章 棍下留人?第六十八章 授課和鬧事第四百四十二章 堵不如疏第七十九章 一物降一物第七十九章 一物降一物第三百二十九章 託之以家業妻兒第二十五章 前驅和搭檔第三百一十八章 狗咬狗第八百六十三章 惶惑第三百二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四百九十六章 有眼無珠第五百九十五章 瓜熟蒂落第六十章 葛府堵門事件第七百三十三章 工讀和委培第一百五十七章 地圖第五百三十六章 依依第兩百二十章 駙馬和儀賓第五十三章 千里共嬋娟第五百零五章 題海無涯,陪襯難當第八百零九章 簡單粗暴效果好第七百八十八章 武人之心第三百零八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司禮監的底子,紛爭的源頭
第四百一十九章 弄巧易成拙第七十二章 八股文大會?第五百八十四章 詔告爾字第二百五十九章 月明亦是殺人夜第八十七章 當滷煮開始掉書袋第五百一十一章 大魔王駕到第一百八十六章 你賠我美人!第四百零六章 民以食爲天第四百八十四章 鄭鎔和齋長第七百六十二章 忽悠的功力第七百四十七章 恣意第一百八十二章 賜給你吧第八百章 證明第五十八章 往事和決意第七百二十五章 非專業扮鬼第一百八十章 設套和再發難第兩百零九章 勞煩張博士多多費心第四百三十一章 請君上船第十五章 棺材板和姑爺第一百六十二章 改話劇吧第八百六十五章 服與不服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波度盡生辰到第五百三十八章 一意孤行第兩百一十五章 各有所愛,因人施教第二百七十一章 兒女親家第四百五十四章 從人蔘果到芋圓第五百二十二章 刺心暖心,晴天霹靂第八百七十一章 蜂擁第六百六十五章 緊急任務第八百零三章 暗渡陳倉,閒人大叔第七百九十一章 誰善解人意?第二十六章 唱作俱佳第二百六十七章 其疾如風第五百四十八章 即日定東宮第四十四章 狡黠胖子和正義公子第五百二十五章 傳話請講學第五百二十九章 外面的世界第二章 童養……婿第五百八十三章 冠禮如戲第八百七十二章 大陣仗第八百五十五章 除夕第六百章 罰你去祠堂第五十六章 演技不過關?第八百四十七章 第二隻落地的靴子第三百零九章 滾出去!第四百七十六章 就是打擊你第五十四章 青蓮紗衣,利益均沾第八百零四章 侃侃而談第六十四章 府試第七第四百章 臨行且諄諄第兩百零九章 勞煩張博士多多費心第二百五十四章 遣將不如激將第八十一章 我想當齋長!第六百零一章 貴人年年有,今日偏最多第八百四十八章 請君出馬第七百零六章 一搭一檔第二十二章 竹林深處有難題第二百六十八章 丈人見女婿第七百三十八章 太勤奮,欠收拾第六百七十一章 沉浮第十七章 牛嚼牡丹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的脾氣第三百三十四章 跋扈,蠢哭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夠分!第三百八十五章 君子坦蕩蕩?第八百二十六章 吃人嘴短,村人趨利第七百六十六章 心有靈犀第六百五十六章 視察公學的大宗正第三百零七章 雞毛飛上天第六百七十七章 天驚第六百五十七章 排名大殺器第五百六十二章 嚮往天空的燕雀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有多高,心有多大第二百四十二章 慈不掌兵第四百六十一章 祝壽第五十三章 千里共嬋娟第五百一十章 千里馬和伯樂第三百零五章 棍下留人?第六十八章 授課和鬧事第四百四十二章 堵不如疏第七十九章 一物降一物第七十九章 一物降一物第三百二十九章 託之以家業妻兒第二十五章 前驅和搭檔第三百一十八章 狗咬狗第八百六十三章 惶惑第三百二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四百九十六章 有眼無珠第五百九十五章 瓜熟蒂落第六十章 葛府堵門事件第七百三十三章 工讀和委培第一百五十七章 地圖第五百三十六章 依依第兩百二十章 駙馬和儀賓第五十三章 千里共嬋娟第五百零五章 題海無涯,陪襯難當第八百零九章 簡單粗暴效果好第七百八十八章 武人之心第三百零八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司禮監的底子,紛爭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