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七章 好爲人師

“今日在座諸位,想來除了這四位不速之客,以及我和高遠,還有……九章堂的學生之外,總有幾位家中藏書豐富,所以多少曾經接觸過《九章算術》等算經的。”

張壽差點把皇帝直接點了出來,好在及時懸崖勒馬,拿九章堂的學生含糊了過去。此時,見一大堆人之中,頗有些人眼神飄忽,其中甚至包括陸三郎兩個哥哥,他不禁就笑了。

很顯然,因爲皇帝對陸三郎那浪子回頭變天才的褒獎,陸家老大老二不服氣,也都去看過算經。

就算如同剛剛那中年人說的,這年頭民間甚至很難尋覓《九章算術》的蹤影,但陸家肯定是有的,否則小胖子上哪看的?至於這兄弟倆看過之後究竟是什麼收穫,只要看他們此時刻意迴避他的視線,就知道那龍生九種,各有不同的糟糕算學天賦了。

他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繼續說道:“然則看過之後,想來大多數人都一頭霧水地把書丟在了一邊。爲何明明有機會去學,卻沒辦法深入?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於是不知珍惜,還是說,是因爲著書者不在乎別人是否看得懂,所以一般人根本就看不明白?”

此話一說,之前憤而指責張壽的那個中年人不禁愣住了,隨即氣得怒髮衝冠:“一派胡言!張壽,你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那些算學大家嘔心瀝血方纔留下的傑出著作,你怎能這般曲解污衊?”

張壽並沒有被對方的指責激怒,他看了一眼葉孟秋,見人已經停下了解題,不知道是被此時這劍拔弩張似的氣氛干擾得做不出來,還是本來就力有未逮,他就呵呵笑了笑:“那些著作確實傑出,我倒想問你,就剛剛那位葉小公子提到的《緝古算經》,你全都能看懂嗎?”

剛剛還義憤填膺的那個中年人頓時被噎得滿臉通紅,足足好一陣子,他這才訕訕地說:“那是我資質淺薄,所以不能盡得前輩大家精髓!”

Www¤ тt kān¤ ¢ o “能自認資質淺薄,卻不願意詆譭前賢,確實人品敦厚。”張壽不動聲色地捧了人一句,隨即卻好整以暇地說,“然則,你就算不能全都看懂,那也並不用妄自菲薄。因爲即便唐時國子監開算科,內中學生,也不是真的能夠盡修算經十書。”

“算經十書,《孫子》和《五曹》,加在一起要修一年,《九章》和《海島》加在一起修三年,而《張丘建》、《夏侯陽》各自只要修一年,《周髀》、《五經算》也是加一塊修一年,《記遺》和《三等數》不過是在其他八經的修習中兼而學習就夠了。但是,有兩經卻不同。”

“一是剛剛這位葉小公子提到的《緝古算經》,單單這一本書,就得學三年。至於另一本更難的,就是剛剛高遠提到的《綴術》,已經失傳的此書,當年在唐時國子監算科,整整要修習四年。”

“而從這算經十書的修習時間上來看,加在一起,總共十四年。也許有人會說,士人爲了考科舉,十年甚至數十年寒窗苦讀,那不也是差不多?但要知道那是國子監,哪朝哪代的國子監,除了算科,還有哪科能讓人在裡頭讀十四年書,而且十四年之後還未必能入門?”

張壽說着就離座而起,到了那中年人面前,彎腰撿起剛剛被他丟在地上的簿冊,隨即輕輕用手撣了撣上頭沾上的塵土,這纔回轉身看着衆人。

“你剛剛問,爲什麼放着老祖宗一度都要失落的算經不去追尋,反而要去引入異邦小國的符號,我現在就可以回答你。這樣,以緝古算經中第二題,假令太史造仰觀臺爲例。”

張壽隨手彈了一個響指,這是他在九章堂中常有的動作,每到這時候,往往就是他奮筆疾書,讓人見識那非凡板書功底的時候了。今日本就是九章堂的學生來給陸三郎這個首任齋長捧場的最多,此時一聽到這聲音,也不知道多少人立時後背發涼,頭皮發麻。

果然,下一刻,阿六就一手拎着一塊黑板進來了,兩塊分量不輕的東西輕輕巧巧往張壽麪前一放,奉上白筆,他就悄然退下,但不多時,他就去而復返,送來了又兩塊黑板……

等到他依樣畫葫蘆來回一次又一次,總共十塊黑板把偌大的地方給填得滿滿當當,就連皇帝也不由得捂住了額頭。他剛剛還覺得陸三郎藉着考覈搶了人風頭,現在可好,張壽這個當老師的親自捋袖子上陣了!

然而,皇帝也確實很好奇,要知道,《緝古算經》確實如同張壽剛剛說得那般繁難到死,反正他當年是有看沒有懂……而等到看了循序漸進的《葛氏算學新編》,他就更沒興趣去看《緝古算經》裡那種拗口而複雜的題目和解答了。

“觀題可知,這個仰觀臺呈芻童狀。如果對《九章算術》不熟悉,但看過《葛氏算學新編》的,那麼我們換一個名詞,這是個長方四棱臺。也就是說,上下爲互相平行的矩形。”

先是複述了一遍題目,張壽就開始做解釋,然而,他這解釋其實很多餘,此時能聽得懂他這解說的,絕不會是算學門外漢,芻童這種名詞,普通人聽不懂,那些人卻絕對明白。

然而,他卻有意用《葛氏算學新編》中的專有名詞來代替芻童,略一解釋,就開始在空白的黑板上寫了起來。

“設四棱臺頂面矩形的寬爲x丈,則長爲x+3丈,底面矩形的長爲x+7丈,寬爲x+2丈,觀象臺的高爲x+11丈。如此一來,四棱臺的體積爲……”

張壽看也不看衆人的表情,繼續自顧自地龍飛鳳舞:

“V={【2(x+7)+x+3】(x+2)+x【x+7+2(x+3)】}(x+11)/6=【(3x+17)(x+2)+x(3x+13)】(x+11)/6+17400……”

“最後得出體積方程……”

張壽直接用三次方的樣式標註,得出了一個一元三次方程。他擡頭看了衆人一眼,見九章堂的學生們若有所思,一旁的陸三郎已然眉飛色舞,皇帝亦是一手輕輕敲着桌面,而剛剛闖進來的葉孟秋四人,則是有人蹙眉不解,有人若有所思,他就微微一笑,繼續往下寫。

解一個三次方程,對於古人來說,那自然是難如登天,尤其是沒有符號體系的年代,算籌擺一地,然後耗費衆多時日,最終才能算出結果。

可對於張壽來說,他想也不想,就直接化用了卡爾丹公式的通用求根公式。

當他用一堆公式,寫了兩塊黑板,最後推出了x=7這樣一個結果(另兩個復根直接被他捨棄了)時,就只聽身後傳來了一聲驚呼。

“這就是天元術的解法嗎?竟然如此簡單直觀……”雖然葉孟秋只是嚷嚷出一句話,那聲音戛然而止,但眼見三位師兄都突然看着自己,他還是露出了懊惱卻不甘心的表情。

張壽瞥了對方一眼,見阿六搬進來的一大堆黑板還空着,他就呵呵一笑,隨手把這一問剩下的方程一一解完,隨即又把同樣是涉及到三個一元三次方程的緝古算經第三題給解了,這一次用了四塊黑板。而到了第四題,他乾脆就省略瞭解題步驟,隨手解完了三個三次方程。

直到這時候,他才丟下白筆,隨即轉過身輕輕拍了拍手,神情自若地直視着四個最初來勢洶洶,此時卻神情灰敗的不速之客,淡淡地笑道:“現在你們明白了嗎?”

“稚齡蒙童學經史,有《三字經》,有《千字文》,但算學呢,難道九九歌也算是基礎的算學書?古往今來那麼多算學大家,寫出來的著作,都是給至少有算學基礎的人看的,但所謂的基礎從何而來?蒙童能學三字經千字文,但蒙童能學得了九章算術?很顯然,不能。”

“然則若有這些簡單而直觀的符號,只要能認全,蒙童就能從最簡單的加減乘除學起,從各種簡單的圖形學起,從數字的簡單應用學起。”

張壽不知道今天來的四個人是否看過《葛氏算學新編》,當下羅列了目錄,講了其中循序漸進的內容,涉及到哪幾部算經的知識點——這也是他這一年多忙裡偷閒整理的東西,當然其中一多半是葛雍和褚瑛齊景山的功勞,爲的是給所謂的葛氏算學扎一個最牢固的根基。

果然,在他如此一解說之後,面前的四個人中,圓臉少年葉孟秋深深低下了頭,餘下三個面面相覷,頗有一種想要找地縫鑽下去卻沒地兒鑽的尷尬。

見此情景,張壽少不得瞥了一眼今日真正的主角小胖子:“高遠,今日是你的冠禮,有朋自遠方來,你可要負責好好招待。醴席的美酒,也應該給這幾位客人來一碗纔是!”

“那是那是!”只要佔了上風,陸三郎一點都不介意擺出謙遜的姿態。而見他熱情洋溢地招呼着四個不速之客,一面吩咐下人添席位添餐具,一面生拉硬拽似的把人招呼去了坐下,剛剛強忍睡意熬了下來的張琛這才心有餘悸地舒了一口氣。

他小聲對一旁同樣臉色發青的朱二說道:“我現在覺得,當初陸三胖和你,和我們廝混在一塊的時候,還真是藏得深。我和你這輩子頂了天就是個出色的勳貴,他不一樣,他說不定會和他剛剛瞧不起的王孝通似的,著書立說,日後興許會被人稱之爲算學大家!”

朱二昨晚上不知道該怎麼面對朱瑩,在陸家蹭住了一晚上,那會兒就已經見識了昔日陸三胖如今的不同人生——光是人書房中那摞起的課本和習題,他翻了翻就覺得頭皮發麻。

而此時聽到張琛這話,他就輕哼一聲道:“陸三胖若有那一天,也是他應得的,這小子確實花了很大功夫去研修算學,否則也當不了九章堂齋長,更當不了東宮侍讀……只不過,等陸三胖成算學大家的時候,我那妹夫應該就先成算學宗師了!”

此時此刻偌大的地方正有些亂哄哄的,朱二這話並沒有多少人聽見,但皇帝耳聰目明,卻是敏銳地聽見了。

發覺朱二竟是沒有因爲昔日狐朋狗友如今厲害了就羨慕嫉妒恨,頂了天就是拿張壽來壓一壓張琛,他略一思忖,就對旁邊那一席東張西望百無聊賴的朱瑩招了招手。見這丫頭毫無顧忌地直接起身到他身邊坐下,他便笑道:“瑩瑩,你去對你二哥說,我要交給他一個任務。”

朱瑩頓時好奇了起來:“什麼任務?他如今可是敏感得很,之前還對我叫囂,說是隻要他願意花功夫,不會比陸三郎差的!”

“話說得沒錯。”皇帝笑了笑,隨即淡淡地說,“這世上並不是只有一條路,只不過大多數讀書人只能走那條讀書科舉仕宦,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那條路。但你二哥反正富貴榮華都有了,若是真的肯花功夫,日後說不定真有青史留名的那一天!”

如果把青史留名改成光宗耀祖,朱瑩還覺得朱二確實機會很大,可就連歷朝歷代的名臣都未必能青史留名——別看張壽如今如日中天,炙手可熱,可百年後五百年後甚至一千年後,說不定就沒人記得他的名字了,自家二哥又怎麼能有這樣莫大的機遇?

朱瑩滿心疑惑,可當皇帝低低對她說出了一番話之後,她就登時怔住了。

盯着皇帝看了好一陣子,她忍不住悶悶地說道:“叔父您這確定不是空心湯糰?要是我二哥真的聽了您的話埋頭去幹,這可不是一年半載,三年五載,甚至都不是十年八載可以做好的!別看他從前做事沒長性,他現在和從前不一樣了!”

“我就是看他和平常不一樣,這才讓他去做的。換成從前你二哥那德行,我提都不提。”

皇帝呵呵一笑,隨即看到張壽已經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正在和左右那些年紀至少可以給張壽當爹甚至當爺爺的年長者談笑風生,他就唏噓不已地說:“朕從前總以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話有些言過其實,可如今朕信了。”

“但凡和張壽走得越近的人,受到的影響就越大。不論是你二哥,還是張琛陸築,張武張陸,又或者是三郎四郎……每一個人都在往好的那一面改變。更不用說九章堂的那些學生了,那種積極向上的學風,已經很久沒有在國子監看到了。”

“從這一點來說,張壽確實是一個很好的老師。”

第三百四十三章 揍成想要的模樣第六十章 葛府堵門事件第七百六十一章 鷹犬和評判第四百八十七章 陪客和眼光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夠分!第兩百三十章 冬至第五百七十九章 雷霆第三百一十三章 男兒當自強第一百三十章 你射他一箭,我打你一頓第一百三十三章 朱瑩激公主第一百八十三章 公道和家教第八百七十七章 出人意料第一百五十七章 地圖第五百一十一章 大魔王駕到第五百一十二章 深坑第四百零三章 小……師孃?第六百九十二章 詰問第五百六十一章 雷霆暫消第八百三十七章 突發第三百三十一章 鹹魚發威,賞錢開路第八百八十二章 餘韻第六百零三章 不走尋常路的大戲第四百三十五章 琴瑟第九十六章 表決心和不知道第六百三十四章 冠服第八百三十一章 好爲人父第二十九章 紛至沓來第九十八章 拯救陸三胖第八百零六章 兄弟第三百四十章 山中迷宮?第二百九十八章 恰同學少年第四百六十四章 禮輕情意重第三百章 錢能解決的都是小事第八百零三章 暗渡陳倉,閒人大叔第八百五十章 接觸第六百七十六章 鬱郁第五百九十章 虛驚和捧哏……第二百八十五章 知錯能改陸尚書第三百一十四章 公子落難記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鍾雙制?第三百四十章 山中迷宮?第四百零七章 請千萬留他一條命第二百九十七章 騎牛和農事第三百二十八章 孝子分杖第四百四十八章 帝王心術第五百九十三章 枷鎖第一百六十五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一百六十九章 賢母孝子惡尚書?第二百八十三章 嚇唬還是忽悠第七百五十二章 上樑不正下樑歪第二百三十四章 看房?造房?第三百一十八章 狗咬狗第八百六十五章 服與不服第六百五十二章 職責所在第六百一十六章 決裂,負荊第五百七十一章 求生還是作死第三百二十三章 雙簧?錚臣?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有多高,心有多大第六百八十三章 知父莫若女第五百九十四章 何德何能第三百三十一章 橘生淮北則爲枳第三百二十八章 不悔第六百一十章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六百三十五章 冊命第三十章 欺世盜名之徒第一百二十八章 唾面自乾?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子出題第二百九十八章 恰同學少年第八十三章 張博士上京第七百九十六章 來自佛羅倫薩第六十九章 “二”少爺第五百八十五章 誰難倒了誰?第二百九十五章 葡萄架子倒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看劍!第六百四十一章 鬧洞房的熊孩子第八百一十五章 弄璋第六百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養廢物第七百四十六章 嫁妝和迎親第八百二十六章 吃人嘴短,村人趨利第五百零二章 正賓和陪客第二百八十一章 郎舅(上)第八百七十八章 好時代和壞時代第八百五十七章 動若雷霆第二百六十七章 其疾如風第五百七十七章 石破天驚第三百零一章 哄擡,鹹魚第九十六章 表決心和不知道第兩百一十七章 選婿之後第三百八十九章 通風報信,意外之喜第一百六十八章 主持課題的代齋長第兩百二十三章 一文錢難死英雄漢第一百章 二進制?第七百七十二章 好老師第四百九十六章 有眼無珠第二十一章 有智慧的陸豬頭第一百八十四章 通風報信的大小姐第三百九十六章 二人轉?第四百六十一章 祝壽第四百九十二章 翻版必究?
第三百四十三章 揍成想要的模樣第六十章 葛府堵門事件第七百六十一章 鷹犬和評判第四百八十七章 陪客和眼光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夠分!第兩百三十章 冬至第五百七十九章 雷霆第三百一十三章 男兒當自強第一百三十章 你射他一箭,我打你一頓第一百三十三章 朱瑩激公主第一百八十三章 公道和家教第八百七十七章 出人意料第一百五十七章 地圖第五百一十一章 大魔王駕到第五百一十二章 深坑第四百零三章 小……師孃?第六百九十二章 詰問第五百六十一章 雷霆暫消第八百三十七章 突發第三百三十一章 鹹魚發威,賞錢開路第八百八十二章 餘韻第六百零三章 不走尋常路的大戲第四百三十五章 琴瑟第九十六章 表決心和不知道第六百三十四章 冠服第八百三十一章 好爲人父第二十九章 紛至沓來第九十八章 拯救陸三胖第八百零六章 兄弟第三百四十章 山中迷宮?第二百九十八章 恰同學少年第四百六十四章 禮輕情意重第三百章 錢能解決的都是小事第八百零三章 暗渡陳倉,閒人大叔第八百五十章 接觸第六百七十六章 鬱郁第五百九十章 虛驚和捧哏……第二百八十五章 知錯能改陸尚書第三百一十四章 公子落難記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鍾雙制?第三百四十章 山中迷宮?第四百零七章 請千萬留他一條命第二百九十七章 騎牛和農事第三百二十八章 孝子分杖第四百四十八章 帝王心術第五百九十三章 枷鎖第一百六十五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一百六十九章 賢母孝子惡尚書?第二百八十三章 嚇唬還是忽悠第七百五十二章 上樑不正下樑歪第二百三十四章 看房?造房?第三百一十八章 狗咬狗第八百六十五章 服與不服第六百五十二章 職責所在第六百一十六章 決裂,負荊第五百七十一章 求生還是作死第三百二十三章 雙簧?錚臣?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有多高,心有多大第六百八十三章 知父莫若女第五百九十四章 何德何能第三百三十一章 橘生淮北則爲枳第三百二十八章 不悔第六百一十章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六百三十五章 冊命第三十章 欺世盜名之徒第一百二十八章 唾面自乾?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子出題第二百九十八章 恰同學少年第八十三章 張博士上京第七百九十六章 來自佛羅倫薩第六十九章 “二”少爺第五百八十五章 誰難倒了誰?第二百九十五章 葡萄架子倒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看劍!第六百四十一章 鬧洞房的熊孩子第八百一十五章 弄璋第六百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養廢物第七百四十六章 嫁妝和迎親第八百二十六章 吃人嘴短,村人趨利第五百零二章 正賓和陪客第二百八十一章 郎舅(上)第八百七十八章 好時代和壞時代第八百五十七章 動若雷霆第二百六十七章 其疾如風第五百七十七章 石破天驚第三百零一章 哄擡,鹹魚第九十六章 表決心和不知道第兩百一十七章 選婿之後第三百八十九章 通風報信,意外之喜第一百六十八章 主持課題的代齋長第兩百二十三章 一文錢難死英雄漢第一百章 二進制?第七百七十二章 好老師第四百九十六章 有眼無珠第二十一章 有智慧的陸豬頭第一百八十四章 通風報信的大小姐第三百九十六章 二人轉?第四百六十一章 祝壽第四百九十二章 翻版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