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物是人非

鄭氏隨手把禮單放好,問鄭屹:“一別二十年餘年,家中一切可好?你父母可還安好?你大伯、大伯孃呢?還有祖母可還康健?”

鄭屹道:“回姑母,父母與伯父、伯孃都還安好,祖母也好,小侄今春上京來求學時候,一頓尚能吃兩碗飯,耳聰目明,精神健旺。”

鄭氏眼眶微溼,喃喃道:“都好就好,人生事最幸甚莫過於久別重逢後依舊無恙,喜聞故人一切安好真真是再好沒有的。”

語氣中透着一股放心的意味,臉上的笑容都安詳了幾分。這樣的笑容浮現在鄭氏臉上,張昌宗心裡也是開心的,總比先前那種意味不明的笑容看着順眼些。

鄭氏頓了頓,目光落到鄭屹英俊的臉孔上,嘆道:“當年我落難時,九郎你應該還未出生,今日乃是首次見你,本該給你備上一份見面禮,無奈我剛從掖庭脫身,身無長物,也無甚拿得出手的東西,九郎可是在國子監讀書?”

鄭屹恭敬的道:“回姑母,小侄確是在國子監進學。”

鄭氏頷首道:“我這裡也沒什麼東西,多是女子用的,也不合適給你,就抄寫了一本宮中的藏的孤本與你。當年我還在家時,記得家中藏書中並無此書,也不知過了這麼多年,家中藏書是否已經增添,你且先拿着。

說着,朝身旁的阿靜看了一眼,阿靜立即從旁拿出兩卷卷軸,遞與鄭屹。鄭屹連忙道:“姑母過慮了,小侄在家中時,常聽父親與伯父他們誇讚姑母的才學,後來又知曉宮中才人乃是姑母一手調教,對姑母的才學早已心生欽慕,今日能得姑母親手筆墨,真真喜不自禁,不勝榮幸,小侄很喜歡,多謝姑母。”

鄭氏擺擺手,道:“說什麼才學不才學的,不過是一份念想罷了。掖庭中時光難熬,因爲有才人,才告慰了我那段難熬的時光。看我……今日骨肉重逢,應該高興纔是,不說這些喪氣話,說些高興之事。”

鄭氏不禁問起舊時之事,看她面上的追憶歡欣之色,或許,那就是她最快樂、最無憂無慮的時光。鄭屹年輕,鄭氏沒入掖庭時,他還未出生,有時候答不上話,說不到鄭氏在意的點上去,但看他應對,還是可以看出嚴格良好的家教,舉手投足,言行舉止,不愧是大家子弟。

張昌宗聽了一陣,並不想打擾他們姑侄敘舊兼懷念從前,看阿靜在負責煮茶、添茶,阿慶約莫是還沒學,只能做些雜事,打打下手。

張昌宗便乾脆起身換了個位置跪坐着,低聲朝阿靜說了一句:“阿靜姑姑,你專心煮茶,添茶的事情我來做便好。”

“六郎還小,茶湯滾燙,小心受傷!”

阿靜有些擔心,張昌宗已然道:“放心,我手穩,手力也不弱,小心些,絕對不會燙到的!”

說着,拿起桌上的長柄銀勺,給鄭氏和鄭屹都添了一輪茶湯,果然手很穩,銀勺一絲抖動也沒有。自己碗裡也加了些,端起吹涼,喝了一口——

沒鄭氏煮的好喝!

喝了茶湯,看阿慶在給鄭氏打扇子,便主動過去幫阿靜煮茶。鄭屹應該就是先幫他爹孃來打前哨的,送了一馬車的東西來,怕張昌宗多想,還特意向他解釋了一下,直言並非是張家照顧不好,而是他爲人子侄的一片孝心,望張昌宗不要多想。

很多年前,張昌宗剛開始做偵察兵,被班長手把手的教,班長說,作爲偵察兵某些時候是需要喬裝改扮的。化妝的時候,要符合身份,喬裝一個普通的農民工,卻對一次消費上百塊的東西不以爲意,那是要露餡兒的。

班長的意思或許是想說細節決定成敗,但在內心逗比奔放的張昌宗看來,那就是告訴他要清楚自己的身份定位。張昌宗對自個兒的身份有清晰的定位。

在這次鄭氏姑侄的歷史性會面中,他就是一顆壁花,需要的時候賣個萌表現下他的乖巧,不需要的時候保持安靜。你看,還能去哪裡找到像他這麼識時務的小朋友?有嗎?還有誰?站出來!

張昌宗不想插嘴鄭氏姑侄的說話,便像只勤勞的小蜜蜂似的,幫阿靜、阿慶做了不少事兒,等一鍋茶湯喝完,鄭屹也在張家坐了一個多時辰,謝絕了鄭氏留飯的話,起身告辭。

鄭氏見留他不住,轉首吩咐張昌宗:“六郎代我送送九郎。”

“喏。”

張昌宗應了,束手待客:“九叔,請。”

鄭屹深深看他一眼,沒說什麼,向鄭氏行禮後,方纔走人。鄭氏看着張昌宗把侄兒送出去,幽幽地嘆了一口氣,目光悠遠,不知在想什麼。

張昌宗把人送到大門外,鄭屹道:“老人家便有勞六郎你了。”

張昌宗連忙道:“太太不止是九叔的姑母,還是我師父的母親,我的太太,小子待她好是應該的,九叔不用擔心,小子全家上下會努力照看好太太的。”

鄭屹道:“我並非瞎眼無心之徒,你家的用心,自然全都看在眼裡。然我們與姑母分別二十餘年,如今重聚,便是再用心也嫌不夠。六郎說此話可對?”

張昌宗點頭:“九叔說的是,小子能理解,定然用心就是。”

鄭屹又交代了幾句,方纔告辭。

待送走鄭屹,張昌宗回去,進門一看,鄭氏已然恢復往日的平靜從容,再沒剛纔那般動容的神色,幽幽對張昌宗道:“辛苦六郎陪我見客。”

張昌宗立即笑道:“太太說的是哪裡話,您是我的太太,我是您的徒孫,一切都是應該做的。”

習慣性的嘴甜。

鄭氏不置可否,只是清淡的一笑,道:“六郎受累,今日沒去進學,快去讀書練字吧。”

張昌宗應了一聲,不過,人卻沒動,想了想,乾脆在鄭氏對面一站,一揖到底:“太太,弟子有一事稟報,想請太太指點。”

鄭氏微微一怔,目光投向張昌宗,問道:“何事?”

張昌宗道:“弟子與秀兒妹妹辦了一家書坊,想做點兒事情,目前有兩個思路,請太太指點。”

“書坊?”

鄭氏微微一頓,眼睛看張昌宗一眼,卻沒太多情緒暴露,點頭,道:“且說來聽聽。”

第202章 聽說春天快來了第271章 安慰第536章 密議第六十四章 試探與疑惑第212章 告黑狀第385章 撿到寶第六十章 千古立忠義第211章 贈陳師第477章 小人得志第258章 聚會第485章 黎明將來第119章 鄭氏離宮第363章 聲譽第128章 小發現第六十四章 試探與疑惑第418章 百年大計第426章 決斷第365章 敬意第七十一章 笨拙的勉勵第244章 不是花中偏愛菊第537章 兄妹定盟第463章 長歪了第285章 氣魄第五十七章 雨過天晴第220章 蘋果臉第139章 巧遇與雄心壯志第七十四章 武氏薦師第428章 進宮第478章 議第241章 經驗之談第四十四章 平安歸家第二十四章 不用進學的早晨第190章 暗示第185章 “名”滿朝野第295章 執念第376章 馬腳第三章 張氏兒郎第193章 剛開始第146章 講道理第341章 太子的孝心第166章 溫暖的家第377章 鬼畜第390章 探視第九章 張氏如蟻第498章 開恩科第529章 漸入佳境第449章 到達第七十五章 拜師被拒第九十一章 喪鐘聲響第488章 睿宗登位第九十一章 喪鐘聲響第五十三章 天賦異稟第107章 綠樹陰濃夏日長第128章 小發現第408章 天倫之樂第二十章 少年張昌宗的煩惱第九十一章 喪鐘聲響第395章 母喪第177章 狀似無意第177章 狀似無意第134章 極限挑戰第401章 太子進宮第342章 備婚第324章 弱點第九十七章 兩兩驕縱第140章 誠與意第302章 人心第八十八章 試探第九十章 名師名徒第430章 氣氛拯救者第528章 放榜第239章 刺第395章 母喪第179章 陌上少年足風流第184章 蓮……蓮花?!第338章 冬天第118章 準備第425章 希望第101章 登門第122章 小狼狗與老刺蝟第358章 道別第499章 終於出孝第467章 警告第495章 勸諫第213章 三武第465章 委屈這件事第480章 計劃通第六十七章 意料之外的相認第328章 大牌雲集第523章 議定第369章 人情第四十六章 朝參第七十章 慈父心懷第205章 鄭氏威武第487章 相請第182章 物是人非第362章 商討第六十八章 對於未知第473章 責無旁貸第四十六章 朝參
第202章 聽說春天快來了第271章 安慰第536章 密議第六十四章 試探與疑惑第212章 告黑狀第385章 撿到寶第六十章 千古立忠義第211章 贈陳師第477章 小人得志第258章 聚會第485章 黎明將來第119章 鄭氏離宮第363章 聲譽第128章 小發現第六十四章 試探與疑惑第418章 百年大計第426章 決斷第365章 敬意第七十一章 笨拙的勉勵第244章 不是花中偏愛菊第537章 兄妹定盟第463章 長歪了第285章 氣魄第五十七章 雨過天晴第220章 蘋果臉第139章 巧遇與雄心壯志第七十四章 武氏薦師第428章 進宮第478章 議第241章 經驗之談第四十四章 平安歸家第二十四章 不用進學的早晨第190章 暗示第185章 “名”滿朝野第295章 執念第376章 馬腳第三章 張氏兒郎第193章 剛開始第146章 講道理第341章 太子的孝心第166章 溫暖的家第377章 鬼畜第390章 探視第九章 張氏如蟻第498章 開恩科第529章 漸入佳境第449章 到達第七十五章 拜師被拒第九十一章 喪鐘聲響第488章 睿宗登位第九十一章 喪鐘聲響第五十三章 天賦異稟第107章 綠樹陰濃夏日長第128章 小發現第408章 天倫之樂第二十章 少年張昌宗的煩惱第九十一章 喪鐘聲響第395章 母喪第177章 狀似無意第177章 狀似無意第134章 極限挑戰第401章 太子進宮第342章 備婚第324章 弱點第九十七章 兩兩驕縱第140章 誠與意第302章 人心第八十八章 試探第九十章 名師名徒第430章 氣氛拯救者第528章 放榜第239章 刺第395章 母喪第179章 陌上少年足風流第184章 蓮……蓮花?!第338章 冬天第118章 準備第425章 希望第101章 登門第122章 小狼狗與老刺蝟第358章 道別第499章 終於出孝第467章 警告第495章 勸諫第213章 三武第465章 委屈這件事第480章 計劃通第六十七章 意料之外的相認第328章 大牌雲集第523章 議定第369章 人情第四十六章 朝參第七十章 慈父心懷第205章 鄭氏威武第487章 相請第182章 物是人非第362章 商討第六十八章 對於未知第473章 責無旁貸第四十六章 朝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