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進宮

如果不是李顯想見他,張昌宗覺得婉兒師父大概是不太願意見他的。︺..講真,他心裡其實也不太願意見師父,他心裡還憋着氣呢,也憋着大招呢,要見以後有的是機會,不急於這一時。

約莫鄭太太也是跟他要一樣的心思,早晨起來聽說要去見李顯和上官婉兒,連眉毛都沒動一下,高高興興地看寶寧吃得鼓鼓的小嘴巴,看她吃下去一碗麪,自己高興得也多加了半碗。

吃完了飯,鄭氏才淡然道:“見便見罷,趁這機會,看看這些年宮裡可有變化也好,務必萬全纔好。”

對老太太的淡定和精明,張昌宗只有一聲佩服可說,雖然已經說很多次了,但再加一次也是可以的。順帶一說,薛崇秀也很崇拜鄭太太,目標就是成爲老太太這樣的人。

張昌宗:emmmmwww........

吃了早飯,一家子上馬車,女眷們乘一輛馬車,張昌宗騎馬,慢悠悠往宮裡去。到得北門,被監門衛的兵卒攔下,遞牌子的功夫,寶寧悄悄掀開布簾往外看,見那麼多披甲帶刀的侍衛,很是驚奇的小聲道:“好多人呀!”

薛崇秀怕她掉出馬車,伸手扶着她腰,低聲道:“這些人便如我們家中的護衛一般,也是護衛皇宮安全的,皇宮這般大,自然比家裡人多。”

寶寧眨巴着大眼睛,似乎在說這樣啊,眼睛眨巴幾下,又好奇的探出頭去,只是與高大的宮牆相比,馬車實在太矮了,她根本看不到,不免有些沮喪:“皇宮好大呀,牆這麼高,寶寶都看不到。”

薛崇秀正待說話,鄭氏舉起手,擺了擺,然後把寶寧拉過來,抱着她問:“寶寶覺得皇宮大還是外面大?”

寶寧小臉皺起來,有些迷濛。鄭氏慈祥的笑,也不急,反而耐性十足的引導着:“我們一路從義豐過來,途經的山川河流不少,寶寶想想看,是途中見過的山大還是皇宮大?”

寶寧歪着頭回憶一路過來見過的山川,道:“山高,皇宮大。”

鄭氏笑了,眼中全是喜愛之色,抱着她親了親,道:“寶寶真能幹,都能分清楚什麼是高,什麼是大了。”

被誇了,寶寧笑嘻嘻地抿着嘴笑,臉上的笑,像極了她爹張昌宗小時候裝乖的樣子,看得她娘心裡一片柔軟。

“稍後我們就要進去皇宮裡面了,寶寶可以好好看看,然後記着,待出來再比一比,哪裡更大。這是祖祖交給寶寶的任務喲,完成得好有獎勵的。”

鄭氏誘導着,寶寧聽見做得好有獎勵,積極性很好的應下:“好!祖祖,寶寶會努力的!”

“真乖真棒!”

鄭氏誇了她一句,微笑着注視着她,寶寧立即很積極的站在窗邊,不時的往外張望。薛崇秀坐過去,扶着她腰,以防出什麼意外,順便小聲的跟鄭氏討論:“太太,現在就教這些,會不會太早了?寶寧還小,怕是記不住的,也不會明白太太的深意。”

鄭氏淡笑着搖頭:“無所謂早晚,不過是說給她聽,聽多了,見多了,自然也就懂了。難道你與六郎想把寶寧養成一個不知世事的傻丫頭?”

薛崇秀搖搖頭,道:“女子生來便比男子艱難些,雖有我與六郎護持,這丫頭當不至太過艱難,然我還是希望我的女兒能有獨立生存的能力,這樣即便我與六郎有什麼,她也能立起來,而不是一輩子只會靠着父母耶孃。”

鄭氏點點頭,讚許的看她一眼,低聲嘆道:“我亦是這般想,活到如今這般年紀,我心底無數次的感激家族當初對我的教養,若無家族的教養,如何還有出宮的一日?我自然是盼着寶寧一生平順的,天真無邪固然招人喜歡,然我還是願她知世事識人心。”

薛崇秀感激的行禮:“秀兒多謝太太對寶寧的一片心。”

鄭氏笑着扶起她,道:“我愛寶寧的心是如你一般的,何須言謝?你看六郎就從不說,他只要自己搞不定孩子就往我這兒扔。”

薛崇秀狡黠一笑,逗趣道:“正因爲有這般不爭氣又厚臉皮的夫君,秀兒纔要多說幾聲謝謝。”

鄭氏不禁仰首大笑,樂得不行。

說說笑笑中,終於到了宮裡,上官婉兒早使了阿梨過來等着,李顯如今正坐在貴妃宮裡,與她一起等着張昌宗一行人的到來。

下馬車,換乘肩輦,到了上官婉兒的貴妃宮門口,鄭氏正待下輦,來接的阿梨道:“稟夫人,陛下有口敕,言道夫人腿腳不好,可乘輦進去,待到殿門口再下輦便是。”

“這如何使得?”

鄭氏連連推辭,不過,阿梨堅持,她也只好一直坐着,薛崇秀下了輦,張昌宗一把抱起女兒,鄭氏到了前殿門口方纔下來。

進去後,齊齊行禮——

李顯一身便服坐在上首,與上官婉兒同坐一張羅漢榻,只中間隔了一張憑几,憑几上還放着茶碗,一旁燃着炭爐,明香正在煮茶。

“衆卿家平身,來人,賜座。”

“謝陛下。”

李顯讓大家坐下,笑着和氣的問道:“多年不見,沛國夫人身體可還康健?”

“有勞陛下動問,有賴於世茂夫妻這些年的精心照料,臣婦身體還好,眼不花,耳不聾,精神也算健旺。”

鄭氏恭敬地答道,李顯笑着道:“是嗎?如此看來,張卿夫婦有功啊,有功自當賞的。來人,看賞!”

張昌宗與薛崇秀連忙行禮,張昌宗推辭道:“不敢當陛下賞賜,臣自幼蒙家師教導,無以爲報,承蒙家師看重,把太太託付於臣,自該精心照料,代師盡孝,這都是分內之事,不當賞的。”

連連推辭了一下,李顯見他拒意甚堅才收回賞賜,讚道:“朕與張卿也算舊識,深知卿家人品貴重,秉性純良,乃是忠厚之人,也是如此人品,纔會一再推拒朕的賞賜,很好,極好。”

張昌宗不爲所動,行禮道:“多謝陛下誇讚,臣不敢擔此盛讚。”

然後便不再多說一句,完全沒有在女皇面前時的談笑風生和話嘮。李顯心裡有些不愉,不過,還是忍着沒發作,道:“卿家的品行和爲人,於公,於國有功,蕩平北疆之功,足以誇耀天下;於私,張家滿門孝子,事親至孝之名,天下共聞,如斯人才,監察御史前些時日還朝朕參奏,諫言朕何以忍心讓如此賢才流落於野?朕深以爲然,張卿,何時纔來替朕分憂啊?”

第167章 後續第347章 迎親第304章 來了第436章 閉門謝客第388章第208章 關於未來的暢想第347章 迎親第377章 鬼畜第333章 日常第310章 熊孩子第343章 敏於行第341章 太子的孝心第114章 太平寬慰第五十四章 人窮志短第二十七章 機緣巧合第七十三章 再度進宮第132章 敲定第464章 教育方法第460章 山陵崩第十六章 讀書吧,少年第九十五章 配合默契第139章 巧遇與雄心壯志第167章 後續第284章 志得意滿第258章 聚會第304章 來了第338章 冬天第四十五章 想不明白的事兒第七十四章 武氏薦師第443章 揚州大商第536章 密議第488章 睿宗登位第342章 備婚第291章 大喜第七十三章 再度進宮第316章 深藏的堅持第285章 氣魄第243章 告狀的藝術第十五章 道理第403章 飛訊第456章 言明第181章 君臣師徒第175章 算計第469章 不平第479章 定計第399章 託付第255章 試探第373章 經由第462章 叛逆期少年第365章 敬意第221章第九十一章 喪鐘聲響第253章 嚇懵了第216章 飛醋第502章 疑慮第515章 提點第259章 論可愛當世第一第499章 終於出孝第442章 人生樂趣所在第128章 小發現第487章 相請第204章 家人團聚第317章 驚變第225章 良心第164章 “雞湯”使我偉大第476章 定計第432章 上官之死第135章 贈風扇第479章 定計第310章 熊孩子第188章 不吐不舒服斯基第四十六章 朝參第128章 小發現第414章 勸說第279章 沉迷學習無法自拔第445章 來歷第六十二章 再見太平公主第287章 木槿清香第350章 新婚第489章 鄭氏南下第290章 敲打第280章 準備第401章 太子進宮第411章 天后第九十九章 豁然開朗第491章 難解之局第255章 試探第400章 祖宅第343章 敏於行第160章 順水人情第四十章 突如其來第187章 陳氏真傳第266章 驚嚇第六十三章 崇秀第241章 經驗之談第146章 講道理第149章 期許第108章 出彩第176章 人望第八十七章 曲江池畔
第167章 後續第347章 迎親第304章 來了第436章 閉門謝客第388章第208章 關於未來的暢想第347章 迎親第377章 鬼畜第333章 日常第310章 熊孩子第343章 敏於行第341章 太子的孝心第114章 太平寬慰第五十四章 人窮志短第二十七章 機緣巧合第七十三章 再度進宮第132章 敲定第464章 教育方法第460章 山陵崩第十六章 讀書吧,少年第九十五章 配合默契第139章 巧遇與雄心壯志第167章 後續第284章 志得意滿第258章 聚會第304章 來了第338章 冬天第四十五章 想不明白的事兒第七十四章 武氏薦師第443章 揚州大商第536章 密議第488章 睿宗登位第342章 備婚第291章 大喜第七十三章 再度進宮第316章 深藏的堅持第285章 氣魄第243章 告狀的藝術第十五章 道理第403章 飛訊第456章 言明第181章 君臣師徒第175章 算計第469章 不平第479章 定計第399章 託付第255章 試探第373章 經由第462章 叛逆期少年第365章 敬意第221章第九十一章 喪鐘聲響第253章 嚇懵了第216章 飛醋第502章 疑慮第515章 提點第259章 論可愛當世第一第499章 終於出孝第442章 人生樂趣所在第128章 小發現第487章 相請第204章 家人團聚第317章 驚變第225章 良心第164章 “雞湯”使我偉大第476章 定計第432章 上官之死第135章 贈風扇第479章 定計第310章 熊孩子第188章 不吐不舒服斯基第四十六章 朝參第128章 小發現第414章 勸說第279章 沉迷學習無法自拔第445章 來歷第六十二章 再見太平公主第287章 木槿清香第350章 新婚第489章 鄭氏南下第290章 敲打第280章 準備第401章 太子進宮第411章 天后第九十九章 豁然開朗第491章 難解之局第255章 試探第400章 祖宅第343章 敏於行第160章 順水人情第四十章 突如其來第187章 陳氏真傳第266章 驚嚇第六十三章 崇秀第241章 經驗之談第146章 講道理第149章 期許第108章 出彩第176章 人望第八十七章 曲江池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