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贈陳師

陳伯玉瘦了,黑了!

雖說邊關風沙磨人,但上次陳先生去邊關回來也沒這麼瘦,這麼黑的,最關鍵的是,精氣神沒了!

一個人,哪怕又瘦又小,個頭不高,但是,精氣神在,不用看舉手投足,哪怕一瞟眼都能看出一股勁頭兒在,特別是心有傲骨的人,勁頭兒就更大些,這就是氣場。

上次陳先生跟着喬知之出去了一趟,雖然苦,但精氣神不失,這次回來,還沒上次那麼瘦,那麼黑,但是,人卻更憔悴了,明明三十多歲的年紀,卻已透着一股心灰意冷的氣息,當年那個一心只想爲國效命、征戰沙場的陳伯玉,他心裡的火,熄了!

“先生……”

張昌宗只說了兩個字,就再也說不出口,他也是男兒,也是胸有熱血的男兒,自然知道那種懷着滿腔熱情,看出了國家的積病,想報國卻無門的痛苦。陳先生從二十出頭一直到今年三十六歲,十多年的時光,人的一生,又有多少個十來年!

張昌宗心中酸澀,卻無法成言。反而是陳伯玉幽幽一笑,朝他招手:“想着你也要下差後才能過來,不意竟比我預想的早些,莫不是提前早退了?”

陳伯玉對他雖無師徒之名,卻有師徒之實,平時是個挺爽朗的大叔,但對於軍伍上的事情,一貫嚴格。

張昌宗連忙道:“昨日我便通知下去,今天提前一個時辰操練,算不得早退。”

陳伯玉這才點點頭。此時是夏季的尾巴,雖說已經過了三伏天,但依舊有些熱,兩人就在一座軒榭裡坐着,把四面掛着的竹簾捲起來,清風微拂,十分愜意。

陳伯玉看張昌宗坐到他對面去,淡淡一笑,道:“小六郎可知,我最喜歡你身上的哪一點?”

張昌宗壓下心裡的複雜,笑着故意道:“長得比較好看?”

陳伯玉一怔,旋即哈哈大笑,指着張昌宗,笑得無法成言。張昌宗也笑,還是那種一看就特別假的不好意思的笑。

陳伯玉笑夠了,方纔道:“我啊,喜歡你的風姿,永遠身板筆直挺括,有一股特別的氣質,便是在滎陽鄭出身的鄭夫人教導下,柔和了你的剛硬,卻也是堂堂男兒風!很好,較之京裡那些動輒臉上傅粉,頭上戴花的所謂美少年,多了一股旁人沒有的風姿!挺好,男兒當如是!”

張昌宗聽明白了,笑道:“先生,這說明我倆兒審美觀差不多,我倆兒觀念相近。”

“審美觀?此語倒也恰當。所以,我與小六郎你才能成爲忘年之友啊!”

陳伯玉的語氣有些感慨。

閒聊了幾句,看陳伯玉表情較之剛來時和緩了許多,眉宇間那道摺痕似乎都淺了幾分,張昌宗道:“今日昌宗來,是特意來向先生致謝的。若無先生指導,昌宗定然無法入主羽林衛,先生大恩,請受昌宗一拜。”

陳伯玉卻一把拉住他:“都說了我與你乃是忘年之友,怎可受你之禮?以小六郎你的天賦與才幹,便是無有我,定然也能出將入相。”

張昌宗纔不管,以他的力氣,陳伯玉根本拉不住,固執的行完了禮,誠懇的道:“先生,若無先生教導,于軍伍之事,昌宗可謂一竅不通,是先生不吝指點,還找來行伍老兵指點我內中訣竅,否則,哪裡會有昌宗的今日,這一禮,先生受得,也該受!”

張昌宗是軍旅出身不假,但熱兵器跟冷兵器戰爭本質上來說都是戰爭,但細節處其實區別很大,而這些細微的區別,還真是沒老手教不行。

陳伯玉與喬知之是好友,喬知之死了,他的親兵多是陳伯玉收留的。喬知之是一把打仗的好手,他的親兵自然也是不俗,一夥兒老兵教出來的張昌宗,加上他先前的底子,那還用說嗎?

“你呀!”

陳伯玉嘆了一聲,卻也沒再推辭,受了他一禮。張昌宗看他神色雖然和緩了幾分,但還是有些懨懨,眼珠一轉,回頭喊人:“錘子,把我帶來的好酒好菜拿來,先生,那些叔伯們呢?叫他們出來,一起喝一場啊!”

陳伯玉皺着眉頭喊小廝去喊人,完了扭頭看張昌宗,又看看一旁恭敬站着的錘子,臉上的表情有些一言難盡,忍不住道:“好幾次我都想說你,小六郎你給僕人取什麼名字不好,非要取個錘子,你可知在川話裡,錘子是何意?”

張昌宗自然是知道的,不過,千金難買我樂意,心裡偷偷笑,面上故作天真:“是什麼意思?先生告訴我?”

陳伯玉一頓,對着他清俊年輕的臉膛,突然就說不出來了。對着這麼一張臉講髒話,即便是陳伯玉也有些扛不住,乾脆的面孔一板:“酒菜呢?還不快去叫人擺上,大家一醉方休。”

然後就揹着手出去了。張昌宗在背後偷偷笑,跟着一起過去水榭處。不一會兒,過來十來個人,皆是三十出頭的年紀,一身行伍之氣。

張昌宗見了就笑,笑嘻嘻地迎上去,張口就開始喊人:“阿楊叔,阿胡伯,阿方叔……”

一串叔伯喊下來,一羣大小男人嘻嘻哈哈的坐下,錘子跟陳伯玉的小廝們已經擺好酒菜,倒好酒,一起舉杯,張昌宗站起來,朗聲道:“今日第一杯,六郎敬各位叔伯和陳先生,若無諸位不吝教導,也無六郎今日,第一杯,六郎敬諸位!”

說着,一口喝乾,衆人皆是豪爽之人,見狀紛紛喝彩。張昌宗笑嘻嘻地朝四方拱手致謝,待喝彩聲淡了些,才又認真道:“第二杯,乃是誓酒!陳先生的志向,六郎知之,諸位叔伯志向,六郎也知,今日於此立誓,六郎定當繼承諸位之志,先乾爲敬!”

這話出來,一羣老兵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沒說話,陳伯玉神情複雜,眼中似有淚光,定定看張昌宗半晌兒,也舉起酒杯,一口喝乾!

張昌宗也沒說話,只讓錘子又給自己滿上,然後,端起酒杯,誠摯的望着陳伯玉,朗聲道:“第三杯,弟子不才,願以薄酒,賦詩一首,敬先生赤膽忠心!”

說完,一口喝乾酒。三杯酒下肚,白皙的臉孔泛着粉紅,張昌宗微微眯眼:“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陳師,弟子張昌宗今年十五歲,剛入羽林衛爲將,懇請陳師莫熄胸中熱血,等等昌宗!”

第十五章 道理第468章 疑惑第二十九章 育人者第399章 託付第454章 師徒共商第101章 教訓第379章 臉面第356章 重生的意義第379章 臉面第234章 留下第四十七章 老實的張樑客第511章 共議未來第361章 種子第262章 賓客第269章 韋氏生病第534章 姚崇被貶第243章 告狀的藝術第424章 師徒相見第496章 盛怒第471章 然諾第31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294章 長大的孩子第527章 添丁第266章 驚嚇第531章 追根尋由第374章 來使第八章 出手第408章 天倫之樂第514章 安慰與訴苦第216章 飛醋第430章 氣氛拯救者第十五章 道理第214章 兵來將擋第九十七章 兩兩驕縱第439章 後續影響第405章 不解第261章 論局第283章 定計第308章 喜訊第513章 佈局未來第424章 師徒相見第420章 兄弟第193章 剛開始第四十八章 最怕空氣突然安靜第228章 竹石第177章 狀似無意第189章 有所求第375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486章 伏擊第508章 良心第522章 君之志,吾之願第二十五章 人設崩了第231章 敘舊第三十七章 三月三日上巳日第253章 嚇懵了第429章 婉拒第七十六章 得賜令牌第四十六章 朝參第353章 狄國老第六十章 千古立忠義第五十二章 來自男神的指點第三十七章 三月三日上巳日第244章 不是花中偏愛菊第162章 坦然以對第493章 試探第426章 決斷第二十二章 褒獎第286章 狗膽包天第239章 刺第380章 怒斥第283章 定計第295章 執念第320章 敘別情第538章 事終成第十四章 事發第339章 志願第193章 剛開始第389章 小人第344章 婚前恐懼第114章 太平寬慰第四十一章 迷霧重重第九章 張氏如蟻第446章 入府第493章 試探第317章 驚變第126章 有些道理世間皆通第196章 構想第485章 黎明將來第九十七章 兩兩驕縱第204章 家人團聚第110章 得償所願第510章 布公第536章 密議第513章 佈局未來第179章 行卷詩第504章 元正第467章 警告第九十四章 咦!好大一隻汪!第404章 母女之間第491章 難解之局
第十五章 道理第468章 疑惑第二十九章 育人者第399章 託付第454章 師徒共商第101章 教訓第379章 臉面第356章 重生的意義第379章 臉面第234章 留下第四十七章 老實的張樑客第511章 共議未來第361章 種子第262章 賓客第269章 韋氏生病第534章 姚崇被貶第243章 告狀的藝術第424章 師徒相見第496章 盛怒第471章 然諾第31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294章 長大的孩子第527章 添丁第266章 驚嚇第531章 追根尋由第374章 來使第八章 出手第408章 天倫之樂第514章 安慰與訴苦第216章 飛醋第430章 氣氛拯救者第十五章 道理第214章 兵來將擋第九十七章 兩兩驕縱第439章 後續影響第405章 不解第261章 論局第283章 定計第308章 喜訊第513章 佈局未來第424章 師徒相見第420章 兄弟第193章 剛開始第四十八章 最怕空氣突然安靜第228章 竹石第177章 狀似無意第189章 有所求第375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486章 伏擊第508章 良心第522章 君之志,吾之願第二十五章 人設崩了第231章 敘舊第三十七章 三月三日上巳日第253章 嚇懵了第429章 婉拒第七十六章 得賜令牌第四十六章 朝參第353章 狄國老第六十章 千古立忠義第五十二章 來自男神的指點第三十七章 三月三日上巳日第244章 不是花中偏愛菊第162章 坦然以對第493章 試探第426章 決斷第二十二章 褒獎第286章 狗膽包天第239章 刺第380章 怒斥第283章 定計第295章 執念第320章 敘別情第538章 事終成第十四章 事發第339章 志願第193章 剛開始第389章 小人第344章 婚前恐懼第114章 太平寬慰第四十一章 迷霧重重第九章 張氏如蟻第446章 入府第493章 試探第317章 驚變第126章 有些道理世間皆通第196章 構想第485章 黎明將來第九十七章 兩兩驕縱第204章 家人團聚第110章 得償所願第510章 布公第536章 密議第513章 佈局未來第179章 行卷詩第504章 元正第467章 警告第九十四章 咦!好大一隻汪!第404章 母女之間第491章 難解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