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合謀

“啊!竟有這等事?”

這聲驚呼是薛崇簡發出來的,驚訝的去看他娘,卻發現他娘嚴厲的瞪着他,他姐看他的眼神就像在看一個傻子!

可不是傻子嗎!他娘、他姐都一臉淡定的樣子,就他一人大驚小怪,而他還是跟着李隆基一起進來的。

薛崇簡有些委屈:“先前三郎並未對兒子說過是爲此事而來。”

太平公主極具威嚴的掃薛崇簡一眼,淡然示意:“三郎今日上門總不會只爲了報信吧?有何打算?儘可說出來聽聽。”

“喏。”

李隆基應了一聲,朗聲道:“朝廷、宮裡如今的亂象,姑母只怕也看不下去了吧?”

雖是問句,眼神、語氣卻極爲篤定。

太平公主不置可否:“那又如何?”

李隆基撓撓好腦勺,拱手道:“姑母德高望重,於朝野、宗親中素有名望,此時,若姑母不能站出來,何人還能站出來?”

太平公主終於正眼看他,慢條斯理的道:“難爲你這整天胡混的臨淄王居然能說出這麼一句話來。”

李隆基被這句話說得面上露出不好意思的神情來,然還是慷慨激昂的道:“小侄也是李唐的子孫,雖人言輕微,但保護祖宗傳承下來的基業也是責無旁貸之事。若是再讓韋氏登頂,我李唐子孫還能活幾人?小侄的父王自是首當其衝,姑母呢?姑母便能安然無恙否?”

這人到是有見地。

薛崇秀靜靜地旁聽,之所以反對太后登頂,對李唐皇族來說,爲國爲民或許有,但更多的則是爲了保命。當年則天皇帝登基,御座之下,不止有滿朝文武的鮮血,也有李唐皇族的屍骨,高祖、太宗、高宗三代皇帝的骨血,鋪就了武則天的登極之路。

若是再讓韋太后登頂,以李氏如今的人丁凋敝,怕是連這僅有的骨血都要被殺滅殆盡。對旁人來說,或許只是願不願意又有一個女帝登基的問題,但在李唐宗室來說,毀家滅族之禍近在眼前,是生死存亡的大問題。

特別神龍政變,李唐復辟的前車之鑑剛過去不久,武則天是留了兩個親兒子,韋太后可一個親兒子都沒有了,殺起李唐子孫只會更加辣手,絕對不會留情。

太平公主、張昌宗、薛崇秀都看出了危機,所以大家都在不遺餘力的去準備應對,只是,張昌宗和薛崇秀的顧慮更多些,畢竟,太平公主只是公主,還是出嫁有了丈夫兒子的公主,若她承頭,事成她也不會有好下場,不管是李唐宗室還是羣臣,都不會在好不容易打倒了一個女主之後又承認另一個女主,還是那句話,由太平公主承頭,名不正言不順,於她只有百害而無一利。可是,這不代表張昌宗和薛崇秀會同意讓李隆基來參與。

薛崇秀頓了一下,雖努力掩飾,但不免多看了李隆基幾眼,李隆基被看得一愣,還朝薛崇秀笑了笑,薛崇秀凝着眉頭不語。

太平公主對薛崇秀更熟悉些,雖覺得奇怪,但也不好現在就問,只得暫時壓下心裡疑問,畢竟,眼下更急迫的是面前的三郎。

太平公主挑眉,臉上神情不變,只丟出兩個字:“所以?”

李隆基立即跪下道:“姑母,侄兒不想死,小侄七歲起,隨父王被幽禁宮中七年,這大好的天下,大好的江山尚未看夠,叫我現在去死,小侄如何能甘願!姑母,求您救一救小侄吧!”

說到被幽禁宮中的日子,李隆基不禁滿臉的害怕和眼淚,那種危在旦夕,惶惶可不終日的日子他是真過夠了。

太平公主冷淡的目光柔了兩分,示意薛崇簡把人拉起來,柔聲撫慰:“那些年你受苦了,無奈彼時便是姑母也好不了多少,無有餘力幫忙。”

李隆基擦着眼淚被薛崇簡拉起來,一邊擦眼睛一邊道:“侄兒知道的,那些年,姑母的日子也不好過,可正因爲姑母也是受過苦楚的,想來也會像小侄一般,再不願去過那種日子,是不是?姑母?”

太平公主並不否認,也沒承認,只是表情深沉的坐着,不過須臾之間便做下決定,開口:“我當如何信你?”

李隆基悄悄鬆了一口氣,就知道姑母是個精明厲害的人,跟這樣的人說話,無需說得太明白,立即道:“小侄所求不過是一個活着的機會,此事自是姑母爲主,小侄盡聽吩咐,願與姑母歃血爲盟,擊掌爲誓。”

太平公主嗤笑一聲,問道:“與我結盟?”

李隆基舔舔嘴脣,拱手恭聲道:“小侄不才,與宮中萬騎中的豪傑之士多有結交,又因身在衛尉的關係,與西京苑總監鍾紹京、尚衣奉御王崇曄等多有來往,若起事,宮裡儘可交由小侄,宮外就要勞煩姑母了。”

太平公主頓感意外,凝目打量李隆基幾眼,沉吟道:“倒是姑母小看了你,想不到三郎不聲不響便結交了這麼多人。”

李隆基嘿嘿笑笑,道:“小侄就喜歡交朋友,只好合我胃口的,不管高低貴賤,都願與之相交,往日也不曾想到會有今日。”

太平公主意味不明的笑笑,心思電轉間,竟直接頷首:“可!不過,事先說好,登臨者乃是你之父王,我之兄長。”

李隆基乖覺的道:“此是當然,先有神龍之變,時隔沒有幾年,宮裡再度生亂,唯有父王的德高年劭方能擔此重任,穩住江山社稷。小侄年輕德淺,不敢妄想,所求者不過是一個活命的機會,旁地不敢再做他想。”

太平公主眯眼看他:“此話當真?”

李隆基一臉正色:“自是當真,若有半句虛言,教我不得好死!”

太平公主又是一笑,微微頷首:“此事且不急,須得看準機會,謀定而後動。”

李隆基立即應道:“喏,姑母放心,小侄省得,定會與崇簡盯好的,若有風吹草動,便讓崇簡來報與姑母?”

薛崇簡感激地看他一眼,然後眼巴巴看着母親。太平公主心裡嘆了口氣,眼神閃爍,片刻之後方纔頷首同意,看她點頭,李隆基和薛崇簡才悄悄鬆了一口氣。

之後,又說了一些話,等把兩人打發出去,一直沉默不語的薛崇秀方纔開口:“母親,觀三郎行事,並非心無謀算之輩,母親與他合作,只怕與虎謀皮,爲人作嫁。”

第174章 面對第283章 定計第十二章 驚喜第302章 人心第275章 八百里加急第534章 姚崇被貶第175章 算計第八十五章 學爲己用第八十九章 譽滿京城第113章 背後的女人第387章 新手爸爸第362章 商討第四十二章 太平公主第283章 定計第354章 夫妻第十二章 驚喜第379章 臉面第508章 良心第487章 相請第511章 共議未來第355章 久視第171章 人力有時窮第31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391章 妙計第509章 開誠第六十章 千古立忠義第五十三章 歡喜第112章 巍巍武氏第429章 婉拒第178章 坦然以對第226章 平凡的真實第四十九章 童言稚語對朝參第241章 經驗之談第496章 盛怒第215章 各有風采第119章 鄭氏離宮第451章 長公主的大手筆第239章 刺第334章 笄禮第七十七章 千金公主第449章 到達第460章 山陵崩第424章 師徒相見第266章 驚嚇第276章 敕封第300章 胡蘿蔔第十五章 道理第214章 兵來將擋第105章 用心第177章 狀似無意第四十一章 迷霧重重第十六章 讀書吧,少年第187章 陳氏真傳第490章 客觀與統一第447章 順水推舟第294章 長大的孩子第127章 名帖第454章 師徒共商第142章 萬事俱備第二十四章 不用進學的早晨第450章 京城大八卦第九十五章 配合默契第110章 得償所願第六十九章 來日方長第163章 時機第314章 驚變第302章 人心第十五章 道理第334章 笄禮第347章 迎親第四十五章 想不明白的事兒第八十九章 譽滿京城第357章 懇求第十章 以觀後效第242章 三陽宮第179章 行卷詩第419章 建學第449章 到達第十四章 事發第283章 定計第七十章 慈父心懷第三章 張氏兒郎第515章 提點第253章 嚇懵了第211章 贈陳師第140章 誠與意第197章 新官上任第二十九章 育人者第211章 贈陳師第201章 張大將軍第132章 敲定第389章 小人第六十章 千古立忠義第350章 新婚第252章 下雪天清閒日第262章 賓客第212章 初五迎客日第369章 人情第267章 尷尬的坦白第八十二章 妖女上官
第174章 面對第283章 定計第十二章 驚喜第302章 人心第275章 八百里加急第534章 姚崇被貶第175章 算計第八十五章 學爲己用第八十九章 譽滿京城第113章 背後的女人第387章 新手爸爸第362章 商討第四十二章 太平公主第283章 定計第354章 夫妻第十二章 驚喜第379章 臉面第508章 良心第487章 相請第511章 共議未來第355章 久視第171章 人力有時窮第31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391章 妙計第509章 開誠第六十章 千古立忠義第五十三章 歡喜第112章 巍巍武氏第429章 婉拒第178章 坦然以對第226章 平凡的真實第四十九章 童言稚語對朝參第241章 經驗之談第496章 盛怒第215章 各有風采第119章 鄭氏離宮第451章 長公主的大手筆第239章 刺第334章 笄禮第七十七章 千金公主第449章 到達第460章 山陵崩第424章 師徒相見第266章 驚嚇第276章 敕封第300章 胡蘿蔔第十五章 道理第214章 兵來將擋第105章 用心第177章 狀似無意第四十一章 迷霧重重第十六章 讀書吧,少年第187章 陳氏真傳第490章 客觀與統一第447章 順水推舟第294章 長大的孩子第127章 名帖第454章 師徒共商第142章 萬事俱備第二十四章 不用進學的早晨第450章 京城大八卦第九十五章 配合默契第110章 得償所願第六十九章 來日方長第163章 時機第314章 驚變第302章 人心第十五章 道理第334章 笄禮第347章 迎親第四十五章 想不明白的事兒第八十九章 譽滿京城第357章 懇求第十章 以觀後效第242章 三陽宮第179章 行卷詩第419章 建學第449章 到達第十四章 事發第283章 定計第七十章 慈父心懷第三章 張氏兒郎第515章 提點第253章 嚇懵了第211章 贈陳師第140章 誠與意第197章 新官上任第二十九章 育人者第211章 贈陳師第201章 張大將軍第132章 敲定第389章 小人第六十章 千古立忠義第350章 新婚第252章 下雪天清閒日第262章 賓客第212章 初五迎客日第369章 人情第267章 尷尬的坦白第八十二章 妖女上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