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韋氏生病

..

“六郎,家裡老太太不舒服,鄭太太命小的來請六郎回府,持名帖去宮裡請個太醫來。”

張昌宗剛從薛崇秀處出來,就看見錘子在公主府的下人引領下急匆匆而來,正要開口問這麼急幹嘛,迎面就被錘子帶來的消息砸了個正着。

“我親自去宮裡請太醫。你出來的時候有什麼症狀?”

張昌宗立即問道。錘子答道:“太太屋裡的姑姑說,早晨精神還好,下午有些發熱。六郎不在家,稟了鄭太太,鄭太太直接命小的來找六郎。”

“我知道了!勞煩福叔轉告義母一聲,我先走了,就不去告辭了。”

“喏,小的這就去稟報,六郎先忙家裡的事就是。”

張昌宗點點頭,帶上錘子疾步而去。至於流言的事情,也沒心思管了,其實,張昌宗並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生氣。

不過是流言,又不是事實,他其實沒那麼在乎。不過就是女朋友兼未婚妻當前,要表表態度,免得反應太過平淡了,被未婚妻誤會。人活在世界上,就難免有被人說閒話的一天。還是那句話,生來不是塊金子,就不要指望人人都愛你。

之所以有這樣的流言,不外乎就是想壞他前途,毀他名聲。問題女皇陛下是看名聲用人的人嗎?不是!至於歷史上後來登基的李顯……嘖,也不是講究的主。只要不是真實的發生,張昌宗其實並沒有那麼介意被傳流言,現在老孃身體不舒服,更沒心思管了。

想了想,讓錘子幫他傳了個口訊給薛崇秀,請她注意着流言的事情,讓輿部注意監察城中的動靜,然後便騎上馬,冒着寒風奔太醫署去。

老太醫年紀大了,再急也只能坐馬,張昌宗心下再急,也做不出草菅人命的事情來,不可能把老太醫綁他馬上帶走,只誠懇的躬身:“華太醫,我心中掛念着家母,我騎馬先走一步,煩請華太醫儘量趕一趕,不便之處我稍後自會向華太醫致歉。”

華太醫連忙道:“將軍一片孝心,老夫理解,將軍放心,醫者父母心,老夫會催促馬車快些的,將軍先行一步便是。”

張昌宗點點頭,跨上馬先往家趕。家裡的兩個老太太,他親孃韋氏和鄭太太,韋氏一直是個健康寶寶,幾乎很少生病。鄭太太就不大行,一到冬天就難熬,她年輕時候在掖庭頗受了些罪,到了陰雨天和冬天,腿部的關節和手部的關節,紅腫疼痛,張昌宗懷疑不是關節炎就是風溼。

每年冬天,張昌宗主要關注對象是鄭太太,韋氏不是說不關心,他也日日留心,但她一直挺健康,這猛不丁的突然病一次,真的挺意外。

“駕!”

張昌宗抽了馬一鞭子,催着馬快跑。都說平日不病的人,猛然病了會很難好,阿孃……阿孃……他希望阿孃能康復如初,他的阿孃一定不會有事的!

一路疾馳帶着一身寒風回家,進門也不等馬倌兒來牽馬,自己就跳下來,看也不看的把繮繩丟給馬倌兒,快步往家裡走,一邊走一邊迎上來的下人問:“老太太的情況怎麼樣了?”

“回六郎,還在發熱。”

張昌宗點點頭,腳步不停,徑直去韋氏的院子,一進去就見鄭氏坐在外間,屋裡的下人們有條不紊的忙碌着,絲毫不見慌亂,這都是鄭太太的功勞。立即加快腳步:“太太,這麼冷的天,您別坐外間,您腿受不了的。”

鄭氏擺手:“年年都這樣,我不妨事,懷裡抱着手爐呢,腳邊也放了炭盆,你不用擔心我,還是快去看看你娘。還有你自己,看這一身寒氣,騎快馬回來的?來人,給六郎端碗薑湯來。”

吩咐下去了,才又道:“進去看看你娘吧。”

張昌宗點點頭,一口把下人端來的薑湯喝下去,叮囑道:“太太您先回去吧,阿孃這裡有我在。您的腿和手,還是少出來吹風的好,省得晚上受罪。”

“我知道,我何須你操心?快去看你娘吧。”

鄭氏催促着。張昌宗還不放心,蹲下身,與鄭氏平視,拉着她雙手,低聲叮囑道:“太太,您要好好地啊,我們說好的,等我成親有了孩子,您可是要幫我教孩子的!”

鄭氏目光一柔,反手握住他手,輕輕拍拍他手背,笑得慈祥:“我老了,若是像你這樣的皮孩子,怕是教不動了。”

張昌宗認真道:“太太放心,我的孩子一定會很乖,像秀兒妹妹一樣,不會像我的。”

鄭氏不禁笑了,只是拍拍他手:“好了,到時候再說吧,快去看你娘吧,我這就回屋,不用擔心我。”

“這才乖!這纔是我最喜歡的太太。”

“就知道嘴甜哄人。”

笑看着張昌宗解下披風進去,鄭氏才招手叫來阿慶:“回屋。”

安穩的坐上下人們擡着的肩輦,六郎心裡最掛記的怕就是她和阿臧了,阿臧已經病倒了,她可得爭氣些,保重好身體,不讓六郎操心,如此纔是疼他的做法。情不自禁地擡手摸了摸肩輦的竹壁,這肩輦前面掛着簾子,左右和後面都是用竹子編織的,六郎讓人刷了漆,以讓她平日乘用,天冷的時候,抱上手爐,坐在這樣的肩輦上,一點都不冷。

張昌宗進去,看他娘蓋着厚被子,躺在榻上,兩頰暈紅,臉色蠟黃。連忙大步過去,探手就去摸韋氏的額頭,有些燙,但不算特別高,心裡才悄悄鬆了口氣,天知道他一路懸着心回來的,只是,家裡他是主事的,他不能失去冷靜和分寸,一直強自壓抑着。

“弄些溫水和毛巾來。”

“喏。”

說話間,韋氏睜開眼睛,見老兒子坐在她榻邊,臉上便露出個笑來:“怎麼把你也驚動了?你義母那邊的事情可說完了?可別還沒完事就把你叫回來了。”

張昌宗道:“什麼樣的事情能大過您去?阿孃不乖,身體不舒服也不說,要不是翠姑姑使人告訴兒子,兒子還不知道呢。我也是粗心,該罰!等阿孃好了,我就自己跪祠堂去。”

“傻話!你是男子,要在外行走的,家裡的事情,什麼都找你,你還怎麼在外做事?爲娘無事,是她們大驚小怪了。”

說話聲音中氣還是很足的,不過,精神頭看着就不好。

“老孃都生病了,還是小事?這是天大的事情!”

張昌宗拉過她手,摸了摸,也有些熱,手輕輕地摸到她手腕處,心裡悄悄地數脈搏跳動次數。他以前當兵時候做過專業的野外生存培訓,對病症知道些簡單的檢查知識,沒有體溫計的情況下,數脈搏跳動次數也是一個判斷髮燒是否嚴重的方法,默默數了一下,哄道:“阿孃乖,張開嘴巴讓您兒子我看看。”

韋氏被他鬧了個大紅臉,瞪他:“你作什麼怪?”

張昌宗耐心地解釋:“幫阿孃您看看,看是哪裡不舒服,待會兒太醫來了好幫您轉述。阿孃,喉嚨疼嗎?嘴巴呢?嘴巴里有哪裡疼嗎?”

韋氏狐疑的看他一眼:“老兒子你何時懂醫道的?”

張昌宗挑眉,詭異嘚瑟:“您兒子我是天才,您老忘了嗎?醫道嘛,略懂,略懂。”

“厚臉皮,不害臊。”

韋氏被他逗得一笑,被他纏得不耐煩,只得張開嘴巴給他看,張昌宗趕緊看一眼——

成年人發燒,一般都是體內有炎症,韋氏年紀大了,抵抗力較之普通成年人弱。張昌宗先看看,希望是體表的炎症,而不是體內器官的炎症,不然,以現在的醫療條件,體內的炎症只怕會凶多吉少。探頭看了兩眼,咽喉沒問題,口腔也沒問題,就是扁桃體有些紅腫,難道是扁桃體發炎?!

張昌宗希望是,扁桃體發炎比體內器官發炎應該好治些,不過,也不知現在是否有有效的治療炎症的藥和方子!正忐忑呢,下人來通報:“六郎,太醫到了!”

“快請。”

第429章 婉拒第352章 變化第六十九章 來日方長第265章 良言相勸第341章 太子的孝心第363章 聲譽第412章 頓悟第376章 馬腳第125章 好好學習第105章 用心第187章 陳氏真傳第254章 寬慰第278章 母子情深第263章 失分第466章 草包第278章 母子情深第129章 鄭屹上門第198章 關懷與分歧第515章 提點第三十五章 “名”動長安第185章 “名”滿朝野第四十四章 平安歸家第二十五章 人設崩了第163章 時機第二十一章 意決第六十五章 暗示第300章 胡蘿蔔第524章 不幸自有因由第191章 三角平衡第213章 三武第437章 王佐之才第五十七章 雨過天晴第480章 計劃通第343章 敏於行第314章 驚變第417章 煥然一新第367章 回家第492章 另一半修改不滿意明天傳第104章 義子第338章 冬天第七十章 慈父心懷第274章第290章 敲打第347章 迎親第470章 哭求第250章 日久見人心第228章 竹石第253章 嚇懵了第111章 宗族榮光第237章 較勁兒第三十三章 這特麼就尷尬了第434章 大佬第435章 最好的方法是希望第八十八章 試探第299章 詩骨第189章 有所求第165章 援救第327章 文會開始第380章 怒斥第372章 離席第194章 重點錯了第417章 煥然一新第二十三章 韋氏教子第337章 東宮第五十三章 歡喜第八十七章 曲江池畔第277章 履約第420章 兄弟第179章 陌上少年足風流第五十八章 親戚之間第237章 較勁兒第267章 尷尬的坦白第408章 天倫之樂第527章 添丁第345章 不平第525章 前程第343章 敏於行第三十五章 “名”動長安第496章 盛怒第168章 藝高膽大第355章 久視第314章 驚變第425章 希望第373章 經由第122章 小狼狗與老刺蝟第128章 小發現第239章 刺第六十章 千古立忠義第325章 全城矚目第269章 韋氏生病第470章 哭求第505章 恭賀新禧第355章 久視第328章 大牌雲集第六十五章 暗示第384章 國士待之第476章 定計第287章 木槿清香第六十五章 暗示第478章 議
第429章 婉拒第352章 變化第六十九章 來日方長第265章 良言相勸第341章 太子的孝心第363章 聲譽第412章 頓悟第376章 馬腳第125章 好好學習第105章 用心第187章 陳氏真傳第254章 寬慰第278章 母子情深第263章 失分第466章 草包第278章 母子情深第129章 鄭屹上門第198章 關懷與分歧第515章 提點第三十五章 “名”動長安第185章 “名”滿朝野第四十四章 平安歸家第二十五章 人設崩了第163章 時機第二十一章 意決第六十五章 暗示第300章 胡蘿蔔第524章 不幸自有因由第191章 三角平衡第213章 三武第437章 王佐之才第五十七章 雨過天晴第480章 計劃通第343章 敏於行第314章 驚變第417章 煥然一新第367章 回家第492章 另一半修改不滿意明天傳第104章 義子第338章 冬天第七十章 慈父心懷第274章第290章 敲打第347章 迎親第470章 哭求第250章 日久見人心第228章 竹石第253章 嚇懵了第111章 宗族榮光第237章 較勁兒第三十三章 這特麼就尷尬了第434章 大佬第435章 最好的方法是希望第八十八章 試探第299章 詩骨第189章 有所求第165章 援救第327章 文會開始第380章 怒斥第372章 離席第194章 重點錯了第417章 煥然一新第二十三章 韋氏教子第337章 東宮第五十三章 歡喜第八十七章 曲江池畔第277章 履約第420章 兄弟第179章 陌上少年足風流第五十八章 親戚之間第237章 較勁兒第267章 尷尬的坦白第408章 天倫之樂第527章 添丁第345章 不平第525章 前程第343章 敏於行第三十五章 “名”動長安第496章 盛怒第168章 藝高膽大第355章 久視第314章 驚變第425章 希望第373章 經由第122章 小狼狗與老刺蝟第128章 小發現第239章 刺第六十章 千古立忠義第325章 全城矚目第269章 韋氏生病第470章 哭求第505章 恭賀新禧第355章 久視第328章 大牌雲集第六十五章 暗示第384章 國士待之第476章 定計第287章 木槿清香第六十五章 暗示第478章 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