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機緣巧合

雪雖然停了,但下過雪的路面,並不好走。即便出門的人不多,但偶有那麼幾輛馬車通過,路上也壓出了深深的痕跡,地面更加的泥濘。

張氏西府距離南山有段距離,這麼冷的天氣,若是騎馬那就是自找罪受,自然是坐馬車舒服。

李欽讓坐在馬車裡,因爲路況不好,馬車行的不快,也不知與他相約的那幾位同年,是否已經到了,是否已然開始賞雪吟詩——

想到作詩,不由地想到張昌宗的那首作品,脣角不禁彎了幾分。以六郎的性情,寫出這般詩作也不奇怪。真是好生期待同年好友們看到此詩後的反應。

這般想着,李欽讓忍不住催促趕車的大山:“大山,快些,莫讓周兄他們久候。”

“喏,郎君,小的也想快,只是,下過雪,路面泥濘不堪,馬蹄沾了泥,若是快了怕踩滑了出意外。”

“如此,你行車小心些。”

“喏,郎君放心。”

在路上走了一個多時辰,終於到了南山,山腳下停着幾輛馬車,李欽讓看了兩眼,其中一輛是他友人的,馬車上的標記他認識。

初春的雪下不大,城裡並沒有積雪,賞雪自然也無從賞起,唯有山區,方能見到積雪的影子。南山是周圍極好的賞雪地,南山有一面山坡長了許多野梅,每每梅花開時,都會有人來此賞梅。昨日一場雪,如今雪中看梅,更添景緻,來的人也更多。是故,一羣書生才約了大冷天的來爬山賞雪。

與大山一起坐在車轅上的柏舟道:“郎君,孫郎先到了。”

李欽讓點點頭,掀開馬車布簾,從馬車上下來——

他們一共五人相約,如今,只有他與孫士釗先到了。

“子厚!”

“令嚴!”

李欽讓,字子厚,孫士釗,字令嚴,兩人是同年的舉子,也是好友。

互相見禮完畢,孫士釗笑道:“想不到子厚竟比周兄、冷兄他們來得早,子厚從城中出來,周兄他們居住在城外,居然還如此慢,實則當罰。”

他們皆是一年的舉子,俱是外地來的。孫士釗家中富裕,在長安城裡賃了房屋居住,李欽讓則是在同鄉張氏府上做西席。其餘周文斌、許博遠、冷源興三人就沒這麼幸運了,家境一般,長安城內房租貴,賃不起,多寄居鄉間。

正說着,又來了一輛馬車,待馬車上的人下來,才發現竟是三人聯袂而至——

“周兄!冷兄、丁兄!你三人總算來了,倒叫我與子厚好等!”

孫士釗率先開口,周敬先爽朗的笑着道:“非是我等不想早些到,無奈鄉間小路,崎嶇泥濘,路況不佳,這有心早到也不成啊!”

衆人寒暄幾句,交待趕車的僕從在山下等着,一行人沿着山路上山去。待到得景色佳處,卻已有一羣人在那裡。看相貌至多不過十五六歲,看衣着打扮,應是官宦人家子弟。

兩撥人互不干擾,各玩各的。這面山坡並不向陽,昨日的積雪還沒化,山中野梅乃是紅梅,點點紅梅,襯着枝頭的積雪,景色十分怡人。孫士釗當即賦詩一首,得到同伴的陣陣喝彩。

有孫士釗打頭,同行之人,除了李欽讓皆有詩作吟就,唯有李欽讓,莫說作詩,連半句也不曾有。周敬先不禁奇怪道:“如此美景,子厚竟無佳句乎?”

李欽讓笑着搖搖頭,道:“紅梅映雪,如此美景,豈會無句?只是,心中默誦幾遍後,終覺不夠意趣,少了幾分味道,乾脆便不作了,聽你們幾位作便是。”

孫士釗聞言,立即好奇的問道:“子厚兄的詩才我們是知道的,竟連作詩的興趣也無,莫不是最近看了什麼佳句?”

李欽讓笑起來:“詩嘛,確實讀了一首,是否佳句……卻不好評說,然我確實是因此詩,今日才無作詩興趣的。”

許博遠露出一副感興趣的表情來,催促道:“能讓子厚兄如此,想來應是好詩才是。有好詩還不與我們吟來,大家一起品鑑品鑑。”

衆人皆點頭,表示感興趣,連連催促着,讓李欽讓趕緊吟來。

想起張昌宗那首詩,李欽讓脣角又彎了幾分,連被催促之下,只得開口吟哦出來。臉上帶着笑,吟哦的語氣卻十分正經:“江上一籠統……”

“噗!”

孫士釗正從書童手裡接過酒壺,打算喝一口暖暖身子,結果,一口還沒嚥下去,直接就噴了出來。其餘人等,也是面色古怪。

見狀,李欽讓臉上笑容不禁大了幾分,眼中閃過促狹之色,繼續吟道:“井上黑窟窿!”

“哈哈哈哈”

笑聲卻是從旁邊之人羣中傳出來的,是個圓眼圓臉的少年,笑得抱着肚子倚靠着同伴,邊笑邊道:“這是什麼詩?這也叫詩?”

“志學!”

同伴輕斥了一句,不好意思的朝李欽讓拱拱手。李欽讓不以爲意,繼續往下念:“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噗哈哈哈哈哈!”

最後兩句出來,不止李欽讓這邊的同伴笑聲連連,便是一旁偷聽的另一羣人也笑作一團,李欽讓也是滿臉的笑。

那圓眼圓臉的少年最甚,笑得幾乎癱倒在同伴身上,笑夠了,方纔拱手朗聲道:“這位兄臺請了,恕小子失禮,敢問此詩可是兄臺所作?”

李欽讓回禮道:“勞小郎君動問,這首並非我所作,乃是我的學生所作。”

少年圓眼睛瞪得溜圓,好奇的追問道:“竟是兄臺的學生?!不知兄臺在哪一家坐館?可是我長安城內之人家?”

李欽讓道:“確是長安城內之人家,此詩之作者,年方四歲,剛進學開蒙,昨日下雪不能進學,我讓書童傳話,讓學生們試着做與雪有關之詩作,今日收得此詩,好笑之餘,越品卻覺越有趣味,遂帶來與友人共賞之。”

少年大奇:“竟是位四歲的小郎君所作?”

一羣人,不止少年,一聽竟然是個四歲的小孩兒作的詩,皆嘖嘖稱奇起來。扶着圓臉少年的那位少年,反覆吟誦了兩遍,讚賞道:“此詩初讀只覺淺顯俚俗,然細品之,通篇無一個雪字,卻把雪景描述得卻覺得詼諧幽默,生動形象,意趣盈然,可謂妙詩。想到此詩竟是一四歲小郎所作,更覺有趣,想來,這位小郎應該爲可愛的小郎君?”

最後一句卻是問的李欽讓。李欽讓想起張昌宗,笑着點頭。圓臉少年被引起興起來,好奇的問道:“不知寫出此詩的小郎是哪一家的孩子?被景融一說,我倒想認識認識。”

李欽讓猶豫起來。圓臉少年的同伴見狀,行禮道:“是我的同伴冒失了,哪有不介紹自己先問別人來歷的。好叫兄臺知了,在下李景融,這位叫婁志學,我們雖非祖籍長安,卻也是自幼長於長安之官家子弟,非是壞人。志學有此問,也不過是因爲好奇。”

李欽讓點點頭,拱手道:“原來是李郎、婁郎,在下李欽讓,忝爲吏部郎中張郎中府上西席,此詩作者名喚張昌宗,乃是郎中族中子弟,也是我的學生。”

“原來是張郎中族中的小郎!多謝兄臺告知,這詩我極喜歡,來日有機會定要去認識認識這位小張郎。”

因着張昌宗的一首詩,兩夥兒人竟熟識起來,攀談了幾句,婁志學他們便邀請李欽讓等人一起賞雪喝酒。

興盡而返時,喝得微醺的婁志學竟然還摟着李欽讓的脖子,連聲道:“李郎回去,莫要忘了告訴小張郎,就說有個叫婁志學的哥哥極欣賞他,喜歡他的詩,讓他有空時多作幾首!”

李欽讓被摟得哭笑不得,看婁志學的樣子,若不是同行的李景融把他拽走,大有要跟着李欽讓上門去親眼見見張昌宗的架勢。

&29916;&23376;&23567;&35828;&32593;&32;&119;&119;&119;&46;&32;&103;&122;&98;&112;&105;&46;&99;&111;&109;&32;&32;&39318;&21457;&26356;&118;&26032;&26356;&24555;&118;

第276章 敕封第142章 萬事俱備第八十七章 曲江池畔第451章 長公主的大手筆第337章 東宮第213章 三武第230章 到達第482章 母女情深第452章 計成第350章 新婚第533章 病休第476章 定計第五十六章 教做人第332章 一朝成名天下知第二十五章 人設崩了第366章 帥不過三秒第二十八章 多臉懵逼第257章 大賓第394章 懲罰第526章第190章 暗示第525章 風波引第394章 懲罰第473章 責無旁貸第160章 順水人情第402章 登位第322章 論花樣哄師父的100種技巧第512章 分紅第158章 報訊第五十三章 歡喜第496章 盛怒第十五章 道理第154章 臨門第239章 刺第327章 文會開始第二十九章 育人者第534章 姚崇被貶第464章 教育方法第290章 敲打第272章 銷假第495章 勸諫第194章 重點錯了第295章 執念第141章 言明利害第381章 歐皇附體第223章 雙陸第242章 三陽宮第516章 年少輕狂第二十八章 多臉懵逼第410章 展望第418章 百年大計第380章 怒斥第121章 安頓第127章 名帖第530章 來了第二十七章 機緣巧合第九十一章 喪鐘聲響第382章 名士之後第191章 夢想第七十七章 千金公主第十章 以觀後效第321章 分析第148章 機遇第516章 年少輕狂第441章 坑神第300章 胡蘿蔔第374章 來使第527章 添丁第一章 張氏六郎第四十三章 投緣第110章 得償所願第241章 經驗之談第七十一章 笨拙的勉勵第506章 家宴第五十八章 親戚之間第八十四章 上官師父的第一課第164章 “雞湯”使我偉大第404章 母女之間第252章 下雪天清閒日第六十五章 暗示第355章 久視第537章 兄妹定盟第393章 公主之怒第354章 夫妻第175章 算計第427章 籌備第409章 透底第140章 誠與意第520章 安撫第370章 賞雪文會(上)第379章 臉面第360章 初來乍到第352章 變化第199章 設擂第198章 關懷與分歧第四十九章 童言稚語對朝參第441章 坑神第222章 出師第258章 聚會第一章 張氏六郎
第276章 敕封第142章 萬事俱備第八十七章 曲江池畔第451章 長公主的大手筆第337章 東宮第213章 三武第230章 到達第482章 母女情深第452章 計成第350章 新婚第533章 病休第476章 定計第五十六章 教做人第332章 一朝成名天下知第二十五章 人設崩了第366章 帥不過三秒第二十八章 多臉懵逼第257章 大賓第394章 懲罰第526章第190章 暗示第525章 風波引第394章 懲罰第473章 責無旁貸第160章 順水人情第402章 登位第322章 論花樣哄師父的100種技巧第512章 分紅第158章 報訊第五十三章 歡喜第496章 盛怒第十五章 道理第154章 臨門第239章 刺第327章 文會開始第二十九章 育人者第534章 姚崇被貶第464章 教育方法第290章 敲打第272章 銷假第495章 勸諫第194章 重點錯了第295章 執念第141章 言明利害第381章 歐皇附體第223章 雙陸第242章 三陽宮第516章 年少輕狂第二十八章 多臉懵逼第410章 展望第418章 百年大計第380章 怒斥第121章 安頓第127章 名帖第530章 來了第二十七章 機緣巧合第九十一章 喪鐘聲響第382章 名士之後第191章 夢想第七十七章 千金公主第十章 以觀後效第321章 分析第148章 機遇第516章 年少輕狂第441章 坑神第300章 胡蘿蔔第374章 來使第527章 添丁第一章 張氏六郎第四十三章 投緣第110章 得償所願第241章 經驗之談第七十一章 笨拙的勉勵第506章 家宴第五十八章 親戚之間第八十四章 上官師父的第一課第164章 “雞湯”使我偉大第404章 母女之間第252章 下雪天清閒日第六十五章 暗示第355章 久視第537章 兄妹定盟第393章 公主之怒第354章 夫妻第175章 算計第427章 籌備第409章 透底第140章 誠與意第520章 安撫第370章 賞雪文會(上)第379章 臉面第360章 初來乍到第352章 變化第199章 設擂第198章 關懷與分歧第四十九章 童言稚語對朝參第441章 坑神第222章 出師第258章 聚會第一章 張氏六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