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疑慮

“怎麼樣?”

“怕是不成。”

“怎麼說?”

“張昌宗看着年輕,但是,唐人的毛病一點不少,講所謂的禮儀,爲人看着十分的精明,不好糊弄,我只敢點到爲止,不敢太過深入的講,怕他起疑。”

“這樣……張昌宗是唐人朝廷裡數得上的大將,威望又高,唐人都喜歡好名聲,愛惜羽毛不奇怪,不怕,唐人的大臣不止他一個,張昌宗不行就找別的,能搭上薛崇簡這條線也是好事。”

“大哥說的是。不過,大哥,唐人的朝廷只怕對我們也是居心叵測,那張昌宗不止對唐人的北疆,就是西域、吐蕃、南詔、高麗、扶桑等國的國情、地理等皆有涉獵,怕是個有心人,不可不防啊!”

“竟如此?我知道了,稍後便報上去。”

…………

************

“秀兒!”

“怎麼了?”

張昌宗剛進去喊了一聲,薛崇秀便從來裡間快步出來,看他臉色,立即關切的問了一句:“誰惹你生氣了?莫不是二郎?”

說着,臉色也變了,眉目冷肅:“這小子莫不是皮癢!”

張昌宗附和點頭:“就是皮癢了,識人的眼光從未長進過,也不看看是什麼人就跟人交往,確實該緊緊皮子了!”

薛崇秀一頓,疑惑的問道:“今天跟他來的人有問題?”

張昌宗道:“有些不對,叫輿部的人查一下,看看他跟什麼人來往,交遊如何等等,以這個穆尼德吉爲點,把跟他有來往的都理一遍。”

“可,我明日便吩咐下去。”

薛崇秀也不問爲什麼,立即就答應了,答應完了才問:“方纔說了什麼,讓你這麼生氣?”

張昌宗嘆了口氣,把方纔的對話簡略的說了說,道:“九曲之地就是後世的河曲一代,陝甘蒙三省交界的地方,不是適合農耕的地方,但牧馬屯兵卻是可以的,地理位置極其重要,若是被吐蕃佔了去,就是以後吐蕃入侵大唐的橋頭堡,這種戰略要地,怎麼可以封做公主的采邑之地?提這個建議的,要麼居心叵測,要麼就是不通兵事,現在就是不知道這個穆尼德吉到底居心爲何!”

說到地理,薛崇秀有些茫然,無法跟腦袋裡的地圖具體的聯繫起來,張昌宗見狀,找來紙筆,當即給她畫了出來,然後,再在地圖上點給她看——

受現在的交通條件限制,吐蕃入中原,只能從西域的路途走,從四川顯然是不可能的,蜀道難,可不是那麼簡單的。吐蕃只要佔了九曲之地,出入西域便只若坦途。

薛崇秀眉頭斂了起來,也道:“這九曲之地絕不能失。”

張昌宗點頭:“你明白就好,記得交代人好好查,還有,岳母那裡,你也別忘了敲敲邊鼓,讓她老人家明白九曲之地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

“我明白了,我明日就去母親那邊。”

薛崇秀立即點頭。張昌宗還提醒:“以防萬一,最好在吐蕃使節到長安前就給她說明白,有個心理準備最好。”

“成,放心,我定會與母親說明白的,莫要生氣了。”

說着,手輕輕地撫上張昌宗的眉心,把他皺着的眉頭揉開。

張昌宗被老婆揉眉心才反應過來,他這氣來得好生無趣,遇事說事就是,實在沒必要動這麼大的氣。啞然一笑,剛纔滿腹的氣怒瞬間消失不見,順手把人一把抱過來,流氓地把腦袋往脖子上拱,滿鼻的幽香,情不自禁地又親了親。

薛崇秀只覺頸間癢,忍不住笑了出來,伸手推人:“幹什麼?癢!”

張昌宗擡起頭,滿臉的笑:“開心啊,有老婆真好!特別是薛老師這樣的老婆,更是好上加好。”

薛崇秀輕輕一笑,手捧着他臉,笑問:“莫不是今天吃了蜜糖?嘴巴這麼甜!”

張昌宗壞笑:“嚐嚐不就知道了?”

不止話,連動作也很流氓,惹來老婆的嬌嗔,小兩口嘻嘻哈哈的鬧了一會兒,哪裡還有什麼氣,早就不見了,只剩下滿心滿懷的濃情蜜意。

第二日起來,張昌宗去上差,薛崇秀先把任務給輿部分派下去,看着時辰差不多了,才帶上女兒去鎮國公主府,今日並非朝會,太平公主沒上朝,自是在府裡的。

“母親。”

太平公主自唐隆政變後便頗爲忙碌,特別是恩科公佈之後,給她府上行卷的儒生頗多,就算府裡的長史篩選過一遍再遞給她的投卷,也有不少,見薛崇秀來了,面上一喜,道:“我兒來得正好,快來幫爲娘看看,選些俊纔出來。”

“喏。”

薛崇秀應了一聲,叫女兒上前給外祖母請安後,把她交給婢女帶着下去找哥哥家的孩子們玩耍,自己則坐下與母親一起看投卷。

粗粗的篩選了一遍先放着,薛崇秀才開口把昨日的事情稟報給太平公主,並把張昌宗的疑慮重點說了,然後,看着太平公主,等着她的反應。

太平公主面色凝重,問她:“六郎這麼說的……九曲之地不可丟?”

薛崇秀重重點頭:“不能丟!吐蕃狼子野心,看似與我大唐交好,不過是迫於我大唐之勢,大唐強盛之時還罷,若有朝一日,大唐國力有什麼傷損,起野心的必定是吐蕃。若九曲之地被吐蕃佔去,後患太大,再想拿回來,非是一兵一卒可就之事。”

“這也是六郎說的?”

“回母親,是的。”

太平公主略作沉吟,道:“六郎的眼光,我是信任的,罷,此事我會留心,若吐蕃人真有這個打算,我再反對也不遲,現下,不頭不尾,倒不好向陛下言說。”

薛崇秀道:“女兒明白,今日過來也只是稟報母親一聲,好讓母親心裡有數,以免來日遭人矇蔽。”

說完正事,母女倆兒又繼續看投卷。這還只是附近州縣的儒生的投卷,等來年開春,投到鎮國公主府的行卷想必更多,屆時肯定更忙碌。

如此過了數日,吐蕃迎親的使節終於到達長安,準備迎奉金城公主入藏。值此時節,左武衛將軍楊矩上書,奏請把九曲之地選做金城公主沐浴地,添在公主采邑裡,陪送金城公主。

第514章 安慰與訴苦第九十章 名師名徒第531章 追根尋由第272章 銷假第128章 小發現第422章 公主岳母第481章 報訊第158章 報訊第107章 綠樹陰濃夏日長第124章 經濟第445章 來歷第362章 商討第394章 懲罰第334章 笄禮第452章 計成第139章 巧遇與雄心壯志第343章 敏於行第314章 驚變第320章 敘別情第二十八章 多臉懵逼第144章 玩大發了!第十五章 道理第一章 張氏六郎第132章 敲定第325章 全城矚目第三十三章 這特麼就尷尬了第157章 引誘第182章 物是人非第186章 名人第309章 母子衝突第367章 回家第500章 穆尼德吉第七十二章 太平進宮第146章 講道理第530章 來了第219章 吟詩第500章 穆尼德吉第394章 懲罰第384章 國士待之第146章 講道理第148章 機遇第153章 夏末第二章 人丁興旺第294章 長大的孩子第438章 謀劃第414章 勸說第471章 然諾第295章 執念第533章 病休第337章 東宮第428章 進宮第126章 有些道理世間皆通第466章 草包第520章 安撫第293章 朝野第338章 冬天第163章 時機第517章 世情偏見第272章 銷假第449章 到達第397章 敘舊第301章 同窗第336章 勸誡第282章 統兵之道第十六章 讀書吧,少年第442章 人生樂趣所在第194章 重點錯了第二十章 少年張昌宗的煩惱第311章 嘲諷第五十三章 歡喜第222章 出師第九十五章 配合默契第119章 鄭氏離宮第506章 家宴第七十二章 太平進宮第279章 沉迷學習無法自拔第八十五章 學爲己用第393章 公主之怒第204章 家人團聚第192章 爲女帝打CALL第247章 太平公主第191章 夢想第514章 安慰與訴苦第243章 告狀的藝術第293章 朝野第475章 參奏第330章 天下俊傑第362章 商討第265章 良言相勸第482章 母女情深第392章 擔憂第191章 三角平衡第215章 各有風采第十九章 話果然不能亂說第306章 意願第326章 宋之問第157章 引誘第226章 平凡的真實
第514章 安慰與訴苦第九十章 名師名徒第531章 追根尋由第272章 銷假第128章 小發現第422章 公主岳母第481章 報訊第158章 報訊第107章 綠樹陰濃夏日長第124章 經濟第445章 來歷第362章 商討第394章 懲罰第334章 笄禮第452章 計成第139章 巧遇與雄心壯志第343章 敏於行第314章 驚變第320章 敘別情第二十八章 多臉懵逼第144章 玩大發了!第十五章 道理第一章 張氏六郎第132章 敲定第325章 全城矚目第三十三章 這特麼就尷尬了第157章 引誘第182章 物是人非第186章 名人第309章 母子衝突第367章 回家第500章 穆尼德吉第七十二章 太平進宮第146章 講道理第530章 來了第219章 吟詩第500章 穆尼德吉第394章 懲罰第384章 國士待之第146章 講道理第148章 機遇第153章 夏末第二章 人丁興旺第294章 長大的孩子第438章 謀劃第414章 勸說第471章 然諾第295章 執念第533章 病休第337章 東宮第428章 進宮第126章 有些道理世間皆通第466章 草包第520章 安撫第293章 朝野第338章 冬天第163章 時機第517章 世情偏見第272章 銷假第449章 到達第397章 敘舊第301章 同窗第336章 勸誡第282章 統兵之道第十六章 讀書吧,少年第442章 人生樂趣所在第194章 重點錯了第二十章 少年張昌宗的煩惱第311章 嘲諷第五十三章 歡喜第222章 出師第九十五章 配合默契第119章 鄭氏離宮第506章 家宴第七十二章 太平進宮第279章 沉迷學習無法自拔第八十五章 學爲己用第393章 公主之怒第204章 家人團聚第192章 爲女帝打CALL第247章 太平公主第191章 夢想第514章 安慰與訴苦第243章 告狀的藝術第293章 朝野第475章 參奏第330章 天下俊傑第362章 商討第265章 良言相勸第482章 母女情深第392章 擔憂第191章 三角平衡第215章 各有風采第十九章 話果然不能亂說第306章 意願第326章 宋之問第157章 引誘第226章 平凡的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