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形勢

“我兒爲何如此說?”

太平公主一斂方纔對李隆基時深沉的模樣,對薛崇秀態度溫和不少。薛崇秀道:“看他行事,也不是心無成算之人,母親相信他只是因爲喜好結交豪傑義士,所以才與羽林中人頗多來往?羽林衛是什麼地方,他一個皇子,難道不該避嫌嗎?”

太平公主點點頭,薛崇秀又道:“既是有心人,怎會無所圖?覆滅亂朝禍國的太后一黨,保住李唐江山國祚綿延是何等大功?母親是公主,再封賞不過是增加食邑,最後落好處的只會是李隆基,不會是母親!”

太平公主笑了,掃她一眼,笑道:“這些你和六郎不是早就預料到了嗎?生來就是女兒身,我又能如何?比起毀家滅族,旁地又算得了什麼?秀兒,世事豈能十全十美。”

薛崇秀瞬間無言。

約莫是看着女兒鮮少這般樣子,太平公主心頭一軟,復又道:“縱觀李唐全族子弟中,除了三郎,還有何人更適合?”

論出身與尊貴,李隆基的爹相王做過皇帝,雖然後來被則天皇帝給廢了,但是嗣皇帝的名頭也當了好多年的。縱觀李唐滿族子弟,除了李顯的兒子,也就是李隆基兄弟了。就像張昌宗一直在強調的,名正言順,李唐宗族中,除了李顯的兒子,再沒有比相王的兒子們更名正言順的了。

“……再者,你說他有謀算,要做事,有謀算比之心無城府,誰更好?”

迎上母親帶有深意的目光,薛崇秀一張臉板得緊緊地,不見半分笑模樣兒,很是有幾分懾人的風姿,太平公主滿意地看女兒一眼,卻不願再細說,伸手拍拍女兒的臉蛋兒,道:“往日看你識人、用人皆有章法,爲何對上三郎卻似乎對他有偏見呢?”

薛崇秀心裡一凜,?只得道:“母親,若事成,以功論,能匹配三郎功績者,除了皇位,還能有何職位?若他願意,便是登皇位,朝裡的大臣們也不會反對。平復太后亂政之禍,重振李唐皇室聲威,撥亂反正之功,在朝中的聲威還能小了?”

太平公主神色夷然不懼,反而老神在在:“那又如何?此事主導乃是我們,想登皇位……以他這些年的名望,我兒說,能壓住陣否?再者,我身負擁立之功,三郎要立足,要服衆,怎敢薄待我?再者,爲娘難道是那等束手待縛之人?秀兒,撥亂反正並非終局,撥亂反正之後纔是開局。”

看着自信滿滿、躊躇滿志的太平公主,薛崇秀無法再勸,總不能告訴母親,說她將來敗於李隆基之手,最終只能落得個悽慘下場!

不好說!

薛崇秀無奈,只得罷了勸說,打算等張昌宗散職回來與他合計之後再說。

張昌宗散職回來,薛崇秀先命人擺飯,丈夫在外面辛苦一天,薛崇秀心疼人,不願他餓着肚子陪她說話,天大的事情,也要等他吃飽了肚子再說。

張昌宗看出來媳婦有事想跟他說,但她素來不喜歡在飯桌上談事情,便飛快的吃完,吃完了才拉過人來,問她:“怎麼了?看你眉頭皺的,誰惹你不順心了?來,說出來,夫君我給你撐腰。”

薛崇秀無心玩笑,嘆了口氣,道:“今天李隆基過來了!”

“李隆基?”

張昌宗臉上的表情也嚴肅起來:“他過來幹嘛?”

“來給母親報信,順便謀合作的。”

“啊?”

張昌宗愣住,薛崇秀把今日的事情緩緩的說了出來,說完,憤恨的一拍桌子,怒道:“無論我怎麼勸說,母親都不改主意,看李隆基的行事,顯然是有野心的,跟這種人合作,與與虎謀皮無異!”

張昌宗不語,默然沉思,想了一陣後,道:“岳母大人的想法,我倒是能猜到一二。相王曾經是嗣皇帝,名正言順的天子,又在長安城裡待了這麼多年,雖然被則天皇帝威逼得毫無權勢可言,可是,這麼多年了,你見朝中有哪個大臣說過他的半分不是嗎?”

薛崇秀一愣,想了想,答道:“平日不覺得,經你這麼一說,還真是,李旦在長安這麼多年,竟沒一個大臣說他如何,說得最多的,反而是他被武則天幽禁、威逼所受的苦楚。”

“沒錯!我往日在宮裡行走,也與他打過幾次照面,簡單的來往過,看得出來,相王較之中宗更佳,只是,他們兄弟倆兒都有一個缺點,被則天皇帝辣手磋磨了十多年,銳氣盡失,有些膽小,衝勁兒不足。但是,於他名望並未有損,若說做皇帝的呼聲和名望,皇族宗親中,誰人都比不上他。”

張昌宗侃侃而談:“這樣的一個人,最是擅長的就是隱忍。這幾日我把知道的東西對照着現在的形勢想了又想,倒是明白過來,岳母選擇李隆基合作確實是最合適的。他爹是相王,而他只是相王府裡的庶子,於朝中根基不深,他要在朝中立足,不還得倚仗岳母嗎?”

薛崇秀一想,母親怕是打的就是這個主意,她知道做女皇是不成的,但是,母親想必是想掌權的,那與李隆基合作就是最合適的。在她看來,李隆基根基不深,要倚仗她的地方很多,自然也就方便她插手做事。

薛崇秀咬牙:“難道要放任母親與他合作,落到最後的淒涼下場?”

張昌宗認真保證道:“還有我在呢,定不會讓岳母下場那般淒涼。”

薛崇秀看他一眼,眼裡不禁有了溼意:“我也不會讓母親落得那等下場。只是,真的只能與李隆基合作嗎?”

張昌宗道:“相王諸子中,李隆基以上的,唯有嫡長的李成器,下面的那幾個庶弟,我看着更加比不上他。岳母心裡自是以李唐江山爲重的,選一個聰明的,能任事的,自然比推選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好,大唐江山再經不起折騰了,這幾年,皇帝換的次數太多了,再亂於國於民皆不利。”

“那怎麼辦?”

薛崇秀還有些不甘。張昌宗凝眉沉思:“莫急,待我想想。”

第119章 鄭氏離宮第164章 “雞湯”使我偉大第184章 蓮……蓮花?!第485章 黎明將來第306章 意願第289章 太子寬仁第396章 退意第七十章 慈父心懷第二十章 少年張昌宗的煩惱第九十三章 剖析第384章 國士待之第350章 新婚第141章 言明利害第405章 不解第101章 教訓第339章 志願第260章第353章 狄國老第304章 來了第九十二章 WIIFM表格法第297章 獻策第九章 張氏如蟻第209章 三姐歸家第291章 大喜第519章 上書第五十九章 準備第159章 心機第438章 謀劃第六十八章 對於未知第487章 相請第206章 經年第286章 狗膽包天第302章 人心第347章 迎親第364章 嘮嗑第525章 前程第325章 全城矚目第147章 立FLAG第二十一章 意決第414章 勸說第491章 難解之局第529章 漸入佳境第470章 哭求第二十四章 不用進學的早晨第284章 志得意滿第455章 長遠之計第296章 命運第183章 月如故第386章 軍威赫赫第134章 極限挑戰第509章 開誠第175章 算計第183章 月如故第402章 登位第270章 探病第489章 鄭氏南下第153章 夏末第470章 哭求第三十四章 緩和的關係第286章 狗膽包天第358章 道別第281章 開拔與定計第294章 長大的孩子第256章 新的一頁第199章 設擂第374章 來使第356章 重生的意義第355章 久視第151章 滎陽鄭氏第321章 分析第404章 母女之間第412章 頓悟第174章 面對第415章 難圓第366章 帥不過三秒第519章 上書第492章 另一半修改不滿意明天傳第190章 暗示第280章 準備第五十章 被欺負的小孩兒第313章 宮宴第365章 敬意第366章 帥不過三秒第258章 聚會第358章 道別第380章 怒斥第367章 回家第十六章 讀書吧,少年第523章 議定第三十四章 緩和的關係第293章 朝野第439章 後續影響第309章 母子衝突第六十九章 來日方長第322章 論花樣哄師父的100種技巧第429章 婉拒第279章 沉迷學習無法自拔第348章 逗比新郎第349章 花燭第六章 爲保護貞操而讀書
第119章 鄭氏離宮第164章 “雞湯”使我偉大第184章 蓮……蓮花?!第485章 黎明將來第306章 意願第289章 太子寬仁第396章 退意第七十章 慈父心懷第二十章 少年張昌宗的煩惱第九十三章 剖析第384章 國士待之第350章 新婚第141章 言明利害第405章 不解第101章 教訓第339章 志願第260章第353章 狄國老第304章 來了第九十二章 WIIFM表格法第297章 獻策第九章 張氏如蟻第209章 三姐歸家第291章 大喜第519章 上書第五十九章 準備第159章 心機第438章 謀劃第六十八章 對於未知第487章 相請第206章 經年第286章 狗膽包天第302章 人心第347章 迎親第364章 嘮嗑第525章 前程第325章 全城矚目第147章 立FLAG第二十一章 意決第414章 勸說第491章 難解之局第529章 漸入佳境第470章 哭求第二十四章 不用進學的早晨第284章 志得意滿第455章 長遠之計第296章 命運第183章 月如故第386章 軍威赫赫第134章 極限挑戰第509章 開誠第175章 算計第183章 月如故第402章 登位第270章 探病第489章 鄭氏南下第153章 夏末第470章 哭求第三十四章 緩和的關係第286章 狗膽包天第358章 道別第281章 開拔與定計第294章 長大的孩子第256章 新的一頁第199章 設擂第374章 來使第356章 重生的意義第355章 久視第151章 滎陽鄭氏第321章 分析第404章 母女之間第412章 頓悟第174章 面對第415章 難圓第366章 帥不過三秒第519章 上書第492章 另一半修改不滿意明天傳第190章 暗示第280章 準備第五十章 被欺負的小孩兒第313章 宮宴第365章 敬意第366章 帥不過三秒第258章 聚會第358章 道別第380章 怒斥第367章 回家第十六章 讀書吧,少年第523章 議定第三十四章 緩和的關係第293章 朝野第439章 後續影響第309章 母子衝突第六十九章 來日方長第322章 論花樣哄師父的100種技巧第429章 婉拒第279章 沉迷學習無法自拔第348章 逗比新郎第349章 花燭第六章 爲保護貞操而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