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降維打擊

其實,就像之前說過的,本地生活服務業務一樣,

很多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興起的“新”業務模式:

比如曾引發了媒體行業變革的“自媒體”,以新浪微博和微信公衆號爲代表,由用戶產生個性化、交互性和具有強傳播力的內容。

也是早在PC互聯網時代,就已經出現了業務形態。

比較典型的,就是從今年開始興起的“博客”Blog。

只是在現在這個時期,因爲互聯網用戶規模不大,沒有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那麼高的普及率,所以影響力不大而已……

但新浪,也正是因爲在博客時代,積累的那些名人、“大V”等自媒體創作者的資源。

纔會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搶到“微博”這個船票,這是一脈相承。

隨後幾年裡,興起的所謂SNS2.0時代的一系列社交網站和產品。

都只是更多的注重了交互性。

而忽視了對用戶產生的優質內容,成體系的挖掘、培養、推廣。

這樣就很難有效的把用戶的創作內容,和流量、資本、渠道、商家等鏈接起來,形成一個生態閉環。

從而無法產生,有影響力的巨頭公司。

這也是爲什麼,國內始終沒有產生類似Facebook那樣的社交網站巨頭,其中的一個原因。

就算是騰訊,也是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

藉助微信這個核心產品,才逐漸形成了與之配套的“流量+內容+資本”的生態體系。

隋波想了想,

覺得既然俞軍和張小龍都想到這裡了,倒是可以讓易信團隊先做個東西出來。

看看市場反應再說。

既然易趣的企業文化鼓勵創新……

就不要輕易因爲時機是否合適的原因,來撲滅他們的創新熱情和點子。

試試也無妨。

在這個過程中,就算失敗了,團隊也能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積累經驗。

爲未來進一步完善和成熟這類產品,打下基礎。

不過,隋波想的,遠比這些“小創新”產品,要更深一些。

看周杰沒有其他的想法了。

隋波這才笑笑,開口道:

“還是那句話,你們團隊討論後,覺得可以做的,就去做!

嗯,我來硅谷後,也對社交業務進行了一些思考。

有幾個建議,你們考慮一下……

如果團隊沒有不同的意見,就儘快執行。”

他說的雖然很輕鬆,

但周杰聽了,神情立刻嚴肅起來,打開電腦就準備記錄。

隋波現在,已經很少就具體業務發表意見了。

他既然專門提出建議,就不會是小事!

“社交是比較特殊的互聯網業務模式,這個市場不像電商或者搜索,容不下太多的成規模產品。

因爲用戶的時間和關係鏈,是有限的,也是比較固定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

現在易信的首要目標,是把騰訊打下去!

因爲兩家公司提供的產品和目標用戶羣,重合度太高了……

如果兩家始終並存,實際上是在給用戶使用時,製造障礙。

如果一個用戶,一些朋友在這個平臺,一些朋友又在另一個平臺,用戶就需要註冊兩個產品……,時間長了,用戶必然要卸載一個。

所以,要清晰的認識到。

易信和騰訊之間,並不是市場第一之爭,而是生死之戰!

周杰,你們易信團隊,必須要在這一點上,高度重視!

這不是簡單的市場競爭,會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戰爭!”

隋波的這番話,也讓周杰的臉色嚴峻起來。

隋波繼續道:

“既然是生死之戰,那我們就必須要盡全力,動用一切資源和力量……

要集中力量辦大事,爭取能畢其功於一役!

所以,除了在產品方面進行創新之外。

品牌營銷、市場推廣、甚至資本方面的收購投資……,這些都要做。

我們必須要充分運用自己的優勢,來全方位的打擊對手,積壓他們的生存空間,讓他們疲於應付!

剛纔你說的對校內網改版,推出海內網,這一點很好,我同意。

但是,我們的主戰場,還是在即時通訊軟件上!

既然是打仗,就一定要講究戰術。

要把優勢兵力集中在一個點上,它是一切問題的核心,也是最薄弱的地方。

只要能夠對它進行重點突破,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

騰訊的一切業務,根基都是QQ軟件。

所以,打敗騰訊的關鍵點,就是EM對QQ!

而EM和QQ競爭的關鍵點又是什麼呢?

就是背後真實的關係鏈!

那麼,我們再來詳細分析一下兩個軟件之間的優劣勢,尤其是關係鏈的構成:

首先是用戶規模,從目前來看,EM還是佔據優勢的。

註冊用戶數上,EM是1.3億,QQ是6000萬;最高同時在線用戶,EM是300萬,QQ是150萬。

而且在增長速度上來看,目前EM也是領先的。這說明在新增用戶方面,EM也比QQ有吸引力。

這主要是因爲,在EM推出前期,我們採用了Qmail郵箱直接登錄的方式,直接將校內網和Qmail郵箱用戶導流到EM,形成了最初的一批種子用戶。

可以說,校內網的同學關係鏈,Qmail郵箱的同事和朋友關係鏈,就是EM最早的核心關係鏈。

也就是熟人關係鏈。

而QQ呢?

一開始上線,QQ是主打陌生人社交,通過QQ號的方式,搜索和添加好友。

所以QQ早期的核心關係鏈,是陌生人關係鏈!

只是後來隨着QQ用戶規模的增加,以及騰訊有意識的通過好友邀請等方式的引導,纔將關係鏈進行了迭代,現在也形成了一些熟人關係鏈。

但是,我相信現在很多QQ用戶的好友列表裡,大量還是通過陌生人添加的方式的好友。

換句話說,還是陌生人的弱關係鏈,這其中大量用戶,是無法轉化爲熟人關係的。

而同樣,EM也通過增加了手機、暱稱、賬號、ID等登陸方式,以及搜索和添加好友的功能,向下兼容了陌生人關係鏈。

所以,現在EM和QQ在關係鏈上,已經開始出現,越來越趨同的跡象。

這也是兩家逐漸變得不可兼容、並存的核心因素!

但在本質上來看,

EM還是更側重於熟人社交,而QQ還是側重於陌生人社交。

我覺得,這就是我們可以進行重點突破的要害。

一定要把用戶的熟人關係鏈,穩固在EM!

換句話說,就是要打掉QQ的熟人社交鏈!

我們都知道,隨着社交的深入,關係鏈是會進行迭代的。

陌生人社交的目的,也是爲了轉化爲熟人……,單純陌生人之間,是沒有太多社交需求的。

那麼,在沒有線下的真實關係的前提下,比如親人、同學、同事、朋友等關係。

陌生人怎麼轉化爲熟人關係呢?

是因爲用戶在某些方面,有着共同需求或者興趣,比如交友(友情、愛情),愛好(遊戲、文學、體育等等)。

通過這些共同的元素,陌生人才願意繼續深入的交流下去。

你們剛纔說的,興趣圈、話題圈這種模式,我覺得就不錯。

這就是在搶QQ陌生人轉化這塊的用戶。

如果說熟人社交鏈是EM的基本盤,我們必須防止QQ的侵蝕。

那麼,接下來最重要的。

就是搶奪QQ賴以生存的根基,陌生人關係鏈!

要知道,目前國內使用即時通訊軟件和社交網站的用戶,只有不到5000萬。

如果我們預計在未來的十年裡,全國的網民數量將增長到7-8億,那麼現在只佔到潛在市場總量的5-6%。

這個新增的空間是非常大的!

所以,陌生人關係鏈將會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吸引新用戶的重要環節,也不容有失。”

隋波說了這麼一大段,纔算理清了EM和QQ的關係鏈。

他接着道:

“那麼,我們的戰略就很明確了。

要在熟人關係鏈上進一步優化和強化,就需要在EM的產品創新上做文章,爲用戶提供更好的交流和互動服務。

你剛纔說的,改版校內網,強化用戶個人主頁,增加互動元素,說說、留言、點贊這些功能都不錯。

但這遠遠不夠,而且QQ會很快模仿這些新的功能。

要打掉QQ的熟人社交鏈,還必須從根本入手。

熟人什麼是根本?

是真實和了解!

真實的姓名、真實的照片、真實的電話號碼、真實的學習、工作經歷,真實的現狀情況……

這一點,是QQ短時間內根本無法作到的!

他們沒有那麼多的用戶數據,尤其是我們在Qmail郵箱和校內網,當初時就要求的真實資料!

所以,接下來你們要在EM中,強化這一點。

舉個例子,用戶可以通過姓名、共同認識的好友、手機號碼等方式,搜索好友;

用戶也可以自己選擇向不同分組的好友,按照親密和熟悉程度,來公佈和展示不同的個人信息和資料。

當然,具體的產品和功能,你們團隊可以集思廣益。

但這樣一來,就有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那就是對賬號和信息的安全性,易信需要現在就開始組建,專門的安全部門和團隊。

涉及到用戶的隱私信息,更是非常重要的。

盜號、用戶資料泄露之類的情況,是對社交網站最致命的打擊!”

周杰默默點頭,在筆記本電腦上飛快的記錄着隋波說的話。

“至於在陌生人關係,尤其是新增用戶方面,將會是EM和QQ競爭的焦點戰。

俗話說的好,獅子搏兔,亦用全力!

更何況,騰訊現在也不是一隻兔子了,至少也是一頭狼!

所以,我覺得,我們必須調動集團的所有力量,好好的打一場整體戰。

來銼掉騰訊剛剛起來的銳氣,封死他們成長的空間!”

隋波說到這裡,用力的揮了一下手,情緒也有點激動起來。

幹騰訊啊!

對於經歷過前世互聯網半個江湖,都被騰訊控制的“恐怖”環境下的隋波,想想就覺得刺激!

“對於潛在用戶和市場,新用戶的增長是關鍵。

我們要多管齊下,全方位、全渠道的佔據渠道,全面打壓騰訊!

第一,線上渠道。

現在用戶接觸網絡產品,尤其是軟件類產品,主要渠道還是線上。

而我們擁有線上最主要的渠道:那就是百度搜索引擎,還有遍佈上萬個網站的“網盟”。

首先,在百度搜索裡,類似“聊天”、“社交”、“聊天軟件”、“交友”之類的關鍵詞,全部要在搜索結果的廣告中,指向EM和海內網。

當然,你們按照市場價格購買“關鍵詞”就好,將來上市,在財報上也不會出問題。

其次,通過百度網盟,在各大門戶網站、論壇、各軟件下載網站,都要有EM的廣告展示和下載鏈接,尤其是那些軟件下載網站,一定要做到網站主推。

第二、線下渠道:

網吧是目前大多數年輕用戶的主要上網途徑。

我們要在入口處,就進行攔截!

經過這段時間國家對網吧的嚴管,已經不再批准新的網吧登記。

也就是說,全國目前的2萬家網吧,就是很多新用戶接觸網絡的唯一途徑。

而我們的易宇連鎖網吧、易宇網吧管理軟件,現在大概就能夠覆蓋上萬家網吧,而且遊戲地推團隊基本上也覆蓋了其他的1萬多家網吧。

我們要在所有的網吧電腦上,都預裝EM軟件!

甚至可以按照遊戲推廣的策略,對那些推薦用戶註冊EM的網吧主,進行一定的激勵政策。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途徑,那就是易趣網電商渠道的合作伙伴!

像品牌電腦廠商、手機廠商……

我們要談合作,把EM提前就預裝到電腦和手機裡。

具體的合作策略和賬號登陸的方式,你們可以和廠商談。

比如在手機裡預裝的EM軟件,就可以直接通過手機號註冊登陸……

第三,品牌宣傳。

新用戶的增長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種情況下,除了剛纔兩種比較直接和快速的方式之外,我們還必須有耐心,來長期的培養用戶的認知。

這時候,品牌廣告就是比較有效的方式。

中國有12.8億人口,95%都不是網民,但同時,這就是95%的潛在用戶!

所以,你們現在就還要開始做EM品牌方面的營銷工作,包括廣告、軟文、品牌合作等等。

這一點,我覺得之前EM做的不夠好。

舉了例子,QQ的那個企鵝形象就非常有記憶度,而我們EM只是簡單的“EM”的字體。”

聽隋波這麼說,周杰苦笑了一下。

這個鍋應該周楓和隋波背。

當初EM研發的時候,大家在說到LOGO的時候,也討論了幾個動物,不過都被周楓否了。

後來本來想讓隋波來定,但又趕上組織機構調整,周楓去了百度。

再加上EM的藍色字體,隋波看了當時也沒發表意見不同意……

事情一忙,這個事就擱置了。

他點點頭,表示回去就和團隊商議。

第四,病毒營銷、內容營銷。

這一塊易趣集團的市場部已經非常熟悉了,隋波讓周杰回去後和王峰商量,搞一個整體的營銷方案出來。

第五、開放平臺 API。

簡單來說,就是團結更多的互聯網開發者和創業公司,通過API接口的方式,向他們開放EM的社交用戶平臺!

這樣有兩個優勢:

第一可以爲EM提供更多的內容和應用,也爲用戶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

二來則可以藉助更多的公司和產品,進一步推廣EM的影響力。

當用戶可以通過EM賬號,登陸更多的網站,使用更多的遊戲、軟件產品後,EM的粘性自然會增加,也會把這些產品和網站的用戶,轉化爲EM用戶。

這也是一項長期的佈局,當接入EM平臺的公司越多,EM對QQ的優勢就越大!

最後,隋波提醒道:

“你們要充分利用易趣體系平臺的優勢,那就是龐大的用戶數據!

要對數據進行分析,一切的新用戶獲取、激發活躍、提高留存、甚至傳播推薦,都是可以通過數據分析,來獲得相應的指引!”

說到這裡,隋波想,

要不要在現在,就把“增長黑客”的概念,告訴周杰呢?

用十年後才成熟的互聯網用戶運營理念,來對付現在的騰訊。

是不是有點太過分了?

這就是降維打擊啊……

第三百一十五章 夜宴.如神第二百七十章 屬於自己的路!第二百二十一章 易迅啓動上市第四十四章 人盡其用第三百一十八章 關鍵的一次訴訟!第三百一十九章 破局之策?第一百二十六章 資本變局第一百六十章 席捲全國!第三百九十章 特殊的一年第四十七章 一教自習室第三百三十四章 準備發動!第二百四十四章 “易家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用意深遠!第三十一章 山雨欲來 風滿樓第一百三十四章 易付寶第一百四十五章 冬的冰冷和春的萌芽第一百四十一章 夜泛西子湖第二百七十八章 一石三鳥!第三十四 擴張準備第二百六十七章 烽煙再起第二百零六章 在香港第八十三章 重回校園第三百七十九章 他來了!第一百一十章 《商界名家》訪談第七十九章 草船借箭和合縱連橫第一百五十九章 傳奇上市!第二百七十五章 稍瞬即逝の軟弱第一百五十六章 紅衣大炮和流氓插件第一百零一章 上市啓動第二百零三章 投資教父第二百八十八章 盛大盒子?第二百七十六章 “天工”與“挖角”第一百二十五章 父母來京第二百三十三章 “攪局者”還是“顛覆者”第一百三十三章 兩處心思第四十四章 人盡其用第二百三十九章 《對話》-解碼隋波的互聯網夢想第三百一十三章 “星魂計劃”第九十八章 目的達成第二百五十九章 王者歸來第四十六章 搜索引擎的研發第二百一十四章 3721求售第八十二章 產品經理思維第三百一十八章 關鍵的一次訴訟!第三百六十二章 Xphone初亮相第二十八章 返回帝都第一百三十八章 不算藉口的藉口第八十一章 電子支付問題和新項目第三百零二章 新王座之路第二百一十六章 初現崢嶸的百度第五十一章 青春無悔第一百三十章 老李的“曲線救國”策略第三百一十章 衆望所歸!第三百九十八章 中芯的價值第一百三十五章 西湖論劍?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內網第三百四十九章 返京前夕第三百二十二章 初心第二百八十四章 傳媒巨頭第三百零七章 火力全開的隋波第九十三章 團隊“小考”第三百二十四章 此言大善第三百六十七章 “競合”與“學習”第二百二十三章 線上、線下零售之爭的序幕第三百六十一章 “李家城”第三百九十一章 新調整第二百零八章 互聯網異軍突起第三百一十六章 星漢燦爛第三百二十八章 無題第六十章 強烈反響第一百五十四章 老李“碰瓷”隋波第二百二十章 易訊的遠大藍圖第二百一十五章 生態閉環第三百八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一百六十三 “霧靈會議”-1第七十四章 張奕來了第二百二十章 易訊的遠大藍圖第一百一十章 《商界名家》訪談第八十九章 四面皆敵第十四章 意外之喜第三百零三章 雲計算競爭第六十三章 石舫約談第二百零四章 隋波的“道理”第三百六十六章 三星李家第一百六十五章 資本運作計劃第二十四章 平平無奇的隋波第二百零二章 禮物第一百九十九章 “1.18會議”-2第三百八十章 美國攻略第三百二十六章 令人震驚的“星河系”財報第七十章 融資完成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國芯第三百章 隋公子買單第一百二十六章 資本變局第三百六十六章 三星李家第三百四十五章 “和解”談判-2第十四章 意外之喜第二百七十七章 AOL?第二百七十六章 “天工”與“挖角”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的佈局
第三百一十五章 夜宴.如神第二百七十章 屬於自己的路!第二百二十一章 易迅啓動上市第四十四章 人盡其用第三百一十八章 關鍵的一次訴訟!第三百一十九章 破局之策?第一百二十六章 資本變局第一百六十章 席捲全國!第三百九十章 特殊的一年第四十七章 一教自習室第三百三十四章 準備發動!第二百四十四章 “易家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用意深遠!第三十一章 山雨欲來 風滿樓第一百三十四章 易付寶第一百四十五章 冬的冰冷和春的萌芽第一百四十一章 夜泛西子湖第二百七十八章 一石三鳥!第三十四 擴張準備第二百六十七章 烽煙再起第二百零六章 在香港第八十三章 重回校園第三百七十九章 他來了!第一百一十章 《商界名家》訪談第七十九章 草船借箭和合縱連橫第一百五十九章 傳奇上市!第二百七十五章 稍瞬即逝の軟弱第一百五十六章 紅衣大炮和流氓插件第一百零一章 上市啓動第二百零三章 投資教父第二百八十八章 盛大盒子?第二百七十六章 “天工”與“挖角”第一百二十五章 父母來京第二百三十三章 “攪局者”還是“顛覆者”第一百三十三章 兩處心思第四十四章 人盡其用第二百三十九章 《對話》-解碼隋波的互聯網夢想第三百一十三章 “星魂計劃”第九十八章 目的達成第二百五十九章 王者歸來第四十六章 搜索引擎的研發第二百一十四章 3721求售第八十二章 產品經理思維第三百一十八章 關鍵的一次訴訟!第三百六十二章 Xphone初亮相第二十八章 返回帝都第一百三十八章 不算藉口的藉口第八十一章 電子支付問題和新項目第三百零二章 新王座之路第二百一十六章 初現崢嶸的百度第五十一章 青春無悔第一百三十章 老李的“曲線救國”策略第三百一十章 衆望所歸!第三百九十八章 中芯的價值第一百三十五章 西湖論劍?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內網第三百四十九章 返京前夕第三百二十二章 初心第二百八十四章 傳媒巨頭第三百零七章 火力全開的隋波第九十三章 團隊“小考”第三百二十四章 此言大善第三百六十七章 “競合”與“學習”第二百二十三章 線上、線下零售之爭的序幕第三百六十一章 “李家城”第三百九十一章 新調整第二百零八章 互聯網異軍突起第三百一十六章 星漢燦爛第三百二十八章 無題第六十章 強烈反響第一百五十四章 老李“碰瓷”隋波第二百二十章 易訊的遠大藍圖第二百一十五章 生態閉環第三百八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一百六十三 “霧靈會議”-1第七十四章 張奕來了第二百二十章 易訊的遠大藍圖第一百一十章 《商界名家》訪談第八十九章 四面皆敵第十四章 意外之喜第三百零三章 雲計算競爭第六十三章 石舫約談第二百零四章 隋波的“道理”第三百六十六章 三星李家第一百六十五章 資本運作計劃第二十四章 平平無奇的隋波第二百零二章 禮物第一百九十九章 “1.18會議”-2第三百八十章 美國攻略第三百二十六章 令人震驚的“星河系”財報第七十章 融資完成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國芯第三百章 隋公子買單第一百二十六章 資本變局第三百六十六章 三星李家第三百四十五章 “和解”談判-2第十四章 意外之喜第二百七十七章 AOL?第二百七十六章 “天工”與“挖角”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的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