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必有一戰

其實隋波並沒有他表現出的,那麼輕鬆。

國內的互聯網產業方向,和各個公司的發展軌跡,已經被他這幾年改變的面目全非……

尤其是BAT三家。

幾乎核心的產品,都被他提前搞出來了。

所以,接下來這幾家會怎麼發展?

隋波也不知道……

比如阿里的老馬,會在什麼時候進入C2C市場?

在淘寶和易付寶都出現的前提下,他又會選擇怎麼切入市場呢?

前世老邵的那個“易趣”,其實弱點不少。

尤其是被Ebay收購後,遲緩的全球決策和官僚作風,堅持收費制度、對快速增長的新增用戶和商家客戶的忽視……

更不用說,被阿里的價值觀和企業文化,武裝起來的“中供鐵軍”,強大的戰鬥力、執行力,以及老馬對電商業務、國情、中國用戶的深刻理解。

人們都說是“免費”策略和“支付寶”兩個利器,幫助淘寶打敗了易趣。

其實遠遠不是那麼簡單。

雙方的差距是全方位的!

淘寶戰勝易趣,是一種必然。

一切市場競爭勝負的關鍵,除了戰略和戰術之外,

最核心的始終是人!是團隊!

以老馬的戰略眼光,進入C2C市場,只是時間問題。

易趣發展到現在,已經呈現出在國內B2C、C2C市場統治性的領先優勢。

老馬不會看不到。

或許等不到03年的非典,老馬就會提前出手了……

現在鬧得正歡的卓越和趣拍,都不是易趣真正的對手。

始終躲在錢塘默默無聲的阿里,纔是隋波最擔心的。

他甚至希望老馬儘快進入C2C市場,只有看清阿里的打法,隋波才能心安……

同理,

既然小馬哥已經明顯的表現出了,想和易信一較高下的野心。

隋波當然會提高警惕。

雖然騰訊的創新力這時候還不強,但對產品的“微創新”能力,卻是獨一無二的。

小馬哥執着堅韌的性格,以及對用戶體驗的重視,是騰訊做社交最強大的競爭力。

雖然隋波希望用“開放平臺戰略”,來遏制騰訊。

但在2002年,這個全國網民總量纔不到1億用戶的年代,獨立開發者的總量也並不高。

“開放平臺”的效果到底如何,隋波短期內,也不敢抱太大的希望。

所以,這個階段,如果讓騰訊發展起來,還是很麻煩的。

而且,與電商或者搜索業務不同……

電商或許可以同時存在幾個平臺,比如用戶可能會同時註冊易趣網或者卓越網,淘寶網和趣拍網,當想買一件商品時,多個平臺來對比,從價格到配送時間,進行挑選。

這是用戶購買商品的本能:貨比多家。

搜索也是如此。

就算不用百度搜索,用必應,甚至用一些門戶網站自己的搜索,也能查到大致想要得到的信息,只是在搜索結果的精準性上面,有所差異而已。

這些互聯網服務模式,競爭的本質,是體系和技術。

這是需要長時間,才能慢慢看出優劣和勝負的……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除了市場老大之外,其他老二、老三,或許都能夠活的不錯。

但社交不同!

社交的核心是一個人的關係鏈,當使用的用戶越多,用戶的朋友越多,就越不容易離開。

社交的核心競爭力,就是用戶規模!

而用戶不會分身術,一共就那麼多時間和朋友圈子。

所以,這是一個只能一家獨大,甚至越來越大,而其他家只能苟延殘喘的市場!

隋波之所以不看好騰訊推出門戶網站。

是因爲,能夠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只是讓用戶粘性更高,停留時間更長。

對關係鏈的強化,效果不大。

社交網站真正留住用戶的,還是他能夠在這個社交平臺上,被更多的人瞭解和關注,和朋友頻繁的互動,以及這些行爲背後形成的關係鏈。

每一個用戶與其他人互動的行爲,都會增強這種關係鏈的粘性。

無論是發表日誌、發表照片、甚至一條說說……

用戶的這些行爲,都是在豐富他的社交元素,潛在的需求,是希望能夠獲得更多的互動。

換言之,就是關係鏈是否穩固,並且能不斷延展。

所以,類似留言、簽到、點贊、分享(轉發)、朋友推薦等等,這些功能。

纔是社交產品的核心。

像門戶網站之類的增值服務,其實已經有點偏離社交的本質了……

就算是社交平臺上的遊戲類產品,其實也是加強用戶互動的一種形式而已!

比如微信推出時,火爆一時的“打飛機”遊戲。

其實本質上,就是一款“社交產品”。

打飛機的核心,就在於可以在朋友圈中曬出自己的成績,與朋友們比拼戰果……

騰訊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殺手級遊戲產品,“王者榮耀”。

其實也是一款社交產品。

微信與QQ好友的匹配邀請、每週戰報的生成、微信羣的戰績排名……,這些都讓《王者榮耀》在社交中“霸佔”更多的注意力。

“你們都在玩,我也要玩”!

這就是王者榮耀,高達2億用戶背後,隱藏的“社交基因”。

其實仔細分析就會發現,有很多曾風靡一時的遊戲類產品,都是因爲具備了社交元素,才成爲了現象級產品。

就像開心網的“開心農場”,一個簡單的“偷菜”、“搶車位”。

曾讓無數白領,不惜每天晚上定鬧鐘,都要起來,就是爲了偷同事或者領導的菜。

這一點甚至在第二天,會成爲他們上班時聊天溝通的一個主要話題……

甚至絕世經典的大型MMORPG遊戲《魔獸世界》,很多人後來AFK(away from keyboard,字面意思是雙手離開鍵盤,在魔獸世界中用來形容玩家離開了遊戲)的原因,也是因爲曾經一起奮戰在副本的“戰友”,慢慢的都消失了。

遊戲的樂趣也就沒有了……

……

所以,

隋波並不擔心像卓越、趣拍這些對手。

電商的競爭是全方位的體系,他們比起早在97年,就開始不斷在電商的平臺系統、物流、儲運、支付等方面,進行大手筆投入的易趣,差的太遠了!

在阿里沒有入局之前,

電商方面,隋波完全可以放手給宋健、李欣、龐勇、黃海爲首的易趣團隊。

經過這麼多年的摸索,和隋波的不斷提點。

易趣的這隻管理團隊,可以說是國內對電商業務瞭解最深的一羣人。

不僅經驗豐富,都是從一線摸爬滾打過來的;而且對電商未來發展方向的理解上,也是超出這個時代的!

隋波還是很相信他們的能力。

他也不擔心老李的必應、甚至是Google中國。

老李雖然在搜索技術上有優勢,但是在戰略眼光和佈局上弱了一點,而且太注重商業價值。

按照現在必應的發展軌跡,已經開始有前世的趨勢。

商業化上越用力,必應未來的發展上限,反而會越低……

因爲它必將偏離搜索的本質,那就是通過技術來驅動信息的整合和優化,從而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進而改變世界!

百度和必應,雖然表面上看是非常相似的兩款搜索引擎。

但背後的理念,已經走上了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百度的競爭對手,現在已經是Google了!

隋波唯一擔心的,就是騰訊。

社交這個領域,容不下兩個巨頭!

就像美國一樣:

Myspace出現後,風靡一時的Friendster立刻就衰落了;

Facebook出現後,Myspace也很快就走向了沒落……

用戶只會頻繁的使用一個社交網站,並依賴於這個社交網站所形成的關係網絡。

前世國內社交網站的歷史,同樣如此:

從最初的Chianren,到曾在SNS時代冒起的51.com、貓撲、開心網、人人網……,雖然都曾有過一段時間的輝煌,但最終都消失了。

唯有騰訊,不僅始終存活了下來,還越來越龐大……

這樣一比較,就可以看出,小馬哥的恐怖之處!

互聯網時代,老牌巨頭,被新的創新所顛覆,其實是常態。

而騰訊能夠在每一次新的浪潮出現時,就快速轉身,不斷迭代。

不僅沒有被顛覆,反而利用龐大的用戶規模和“微創新”的產品升級,打敗了一個個挑戰者。

光是這一點,就值得隋波警惕了!

更不用說,現在易信是領先者,騰訊是追趕者。

小馬哥反而可以更有方向和針對性的,來進行“模仿”,都不用試錯了……

易信唯一的優勢,就是用戶規模和“易趣系”的生態體系,這可以增加騰訊追趕的難度,並從多個維度,來對騰訊進行降維打擊和遏制。

隋波在研究了硅谷的社交興衰歷史,仔細思考了Facebook成功的原因後。

堅定了一點:

那就是,絕對不能讓騰訊發展起來!

不過,這一點並不容易。

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市場容量。

國內現在的網民總量,按照CNNIC的統計,大概在5200萬,隋波預計實際上也不會超過6000萬。

這一點可以從“易趣系”後臺的數據中,更清晰的看到。

用戶量最大的兩款產品,Qmail和EM,現在的用戶數分別爲1.3億和1.2億。

CNNIC的統計報告中稱,目前國內網民平均每人擁有3.4個郵箱,4.8個即時通訊軟件。

這其實是一個相對平均的推算。

易趣自己的後臺統計更準確:

Qmail的實際用戶數爲4630萬,也就是說佔了現有網民總數的77.2%,平均每個用戶註冊了3.56個郵箱。

EM的實際用戶數爲3250萬,佔網民總數的54.2%,平均每個用戶註冊了2.7個EM賬號。

這主要是因爲:

有用戶忘記之前的郵箱和EM賬號,重新註冊;或者註冊了幾個賬號的情況。

隋波預計,騰訊宣稱註冊用戶突破了6000萬,其實際用戶,應該在1500萬-2000萬左右。

這個數字已經非常高了,佔到了網民總數的30%左右!

而且,EM和QQ都是主打年輕用戶羣,用戶的重合度非常高!

這還不像前世是QQ和MSN之爭,MSN主要是針對白領和上班人羣,兩者的用戶羣體重合度不高,

這種情況下,易信和騰訊之間,遲早必然有一場你死我活的較量,最後留下一個勝者!

隋波發現,他還是太感情用事了……

小馬哥估計就是早早看出了這一點,纔會在融資時,對他那麼提防。

而隋波卻一直以來,因爲前世的記憶所惑,放任了QQ的發展步伐,甚至還想着坐收騰訊未來的紅利……

現在想想,何其幼稚!何其可笑!!

當想通了這一點之後,隋波就明白,不能留手了,必須儘快把QQ打下去。

因爲未來的幾年,都會是國內互聯網用戶激增的階段。

2003年超過8000萬、2004年突破1億、2005年1.2億、2006年1.4億……,每年都以2000萬以上的規模增長。

到了07年後,更是突破2億,隨後以5000萬-1億每年的增速,2010年暴增到4.6億!

如果從這個趨勢來看,現在的領先優勢,其實是非常不保險的。

易信必須儘快取得決定性的優勢,才能在搶奪新增用戶中,佔據先機。

社交業務上,必須要進行戰略性的調整了……

核心目標只有一個:

那就是用一切手段,在穩固現有用戶的關係鏈基礎上,搶奪新增用戶!

隋波覺得,只有把國內市場份額,提高到70%以上,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網絡效應。

形成競爭壁壘。

所以,他纔會在例會上,用“討論在美國建立社交網站”的名義,把周杰召來硅谷。

之所以不在會上說……

還是因爲,他希望給國內的管理團隊留下一個印象:

“波總放手讓你們去自己決策,大膽去做,不要怕犯錯。”

好不容易給這幫人鼓舞了士氣,放權讓他們獨當一面。

這種時候,在例會上還是儘量不給出直接的決策爲好。

類似易信這種情況,下來單獨和周杰談就可以了。

國內短期內的市場競爭,隋波並不放在心上。

之所以讓各公司的團隊自己來應對和決策,也是因爲,現在的國內互聯網還是相對低烈度的競爭態勢。

而易趣系的優勢,太強了!

儘管分拆了,但實際上外界並不清楚……

無論是高層的“戰略決策委員會”,還是下面各業務線人員的頻繁互動和協作,易趣系依然在技術、資源等方面,形成了高度的協同作戰。

這種情況下,只要不出大的意外。

比如管理團隊的腦子忽然集體“抽風”,又恰好沒有通知到隋波……

在戰略方向清晰的情況下,常規的市場競爭,不會有大的問題。

在硅谷深入的瞭解了美國互聯網市場的競爭之殘酷,尤其是各互聯網巨頭,甚至加上微軟等IT巨頭錯綜複雜的競爭之後。

隋波再回頭看看國內。

這才發覺,國內的互聯網發展環境,真的太安逸了……

當然,國內互聯網的蠻荒時期的競爭,也有自己的特色,畢竟國情不同。

也不能簡單說國內的市場競爭是小兒科……

可能沒有美國那麼商業化,但各種小手段也是層出不窮。

只是,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從市場趨勢、業務發展、產品的角度,隋波還是有信心,至少近十年內,他不會犯錯!

現在只是需要不斷的學習和提升,他對互聯網、對硅谷、對那些“偉大”公司、對世界經濟形勢的深入理解。

這一切,終將成爲他成長的資糧,爲“易趣系”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也打開無限的空間和未來!

第二百九十章 收購選擇第一百一十三章 易趣重組第三百零三章 雲計算競爭第三百三十六章 易趣出手第二百三十九章 《對話》-解碼隋波的互聯網夢想第三百九十三章 Android聯盟“問世”!第三百五十九章 麻花第八十一章 電子支付問題和新項目第四百零二章 暴躁的老喬第一百七十三章 領導力是門學問第一百六十二章 易趣“整風”第六十五章 啓動A輪融資第十五章 Plan B第十九章 套路動人心第三百七十五章 生日第一百四十四章 蛻變第一百八十七章 必有一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Paypal黑幫第一百三十三章 兩處心思第一百五十二章 畢業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時間管理第二百九十七章 大宅門第一百六十章 席捲全國!第二百一十四章 3721求售第二百八十八章 盛大盒子?第一百零八章 新的起點第一百八十五章 羣雄並起第二百零九章 新格局第一百六十三 “霧靈會議”-1第六十四章 湖畔談話第四百零二章 暴躁的老喬第三百零九章 “兩虎之爭”第九十八章 目的達成第二百一十五章 生態閉環第四十八章 小公主第三百六十二章 Xphone初亮相第一百四十四章 蛻變第七十三章 人生若真能初見第二百一十八章 真英雄第三百四十三章 商議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的佈局第二百五十二章 Who is Baidu?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巨頭第三百七十五章 生日第二百二十六章 6.18大促第二百六十三章 長城會議-2 前奏第二百九十章 收購選擇第三百四十一章 七天-風雲突變第八十八章 護城河理論第二百三十九章 《對話》-解碼隋波的互聯網夢想第二百八十六章 時間管理第六十八章 機構爭搶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枝獨秀的易趣第二十四章 平平無奇的隋波第一百八十七章 必有一戰第三十六章 統一團隊思想第一百二十二章 風雲漸起第八十四章 寶兒的神助攻上架感言——關於新生第二百二十九章 僞.新零售第一百九十八章 “1.18會議”-1第一百八十七章 必有一戰第三百零二章 新王座之路第二十六章 回家的味道第一百九十四章 周楓留美第二百七十三章 檀宮第八十二章 產品經理思維第二百八十四章 傳媒巨頭第三百七十六章 風口的豬第三百八十七章 殺手級應用第二百九十二章 成年人全要?第二百八十三章 永樂上市第三百章 隋公子買單第二百七十九章 隋波的“連環計”第二百五十四章 一千億!第三百八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三百七十一章 真香第二百零三章 投資教父第一百九十二章 拼圖完成第一百八十九章 降維打擊第二百一十一章 OKR和智庫第三百三十章 “乾坤袋”計劃第一百二十九章 互聯網“信仰者”與“堅守者”第一百零九章 回國.隱患第八十六章 第一次約會第三百五十三章 2006年完美收官第一百五十五章 隋波的組合拳第八十八章 護城河理論第三百零七章 火力全開的隋波第五章 令人懷念的BBS時代第二百八十九章 最後一塊拼圖第一百六十章 席捲全國!第六十三章 石舫約談第二百六十二章 長城會議-1羣英薈萃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巨頭第二百零七章 第二份方案!第二百三十四章 他打他的,我打我的!第二章 樸實無華且枯燥的大學生活第二百九十章 收購選擇
第二百九十章 收購選擇第一百一十三章 易趣重組第三百零三章 雲計算競爭第三百三十六章 易趣出手第二百三十九章 《對話》-解碼隋波的互聯網夢想第三百九十三章 Android聯盟“問世”!第三百五十九章 麻花第八十一章 電子支付問題和新項目第四百零二章 暴躁的老喬第一百七十三章 領導力是門學問第一百六十二章 易趣“整風”第六十五章 啓動A輪融資第十五章 Plan B第十九章 套路動人心第三百七十五章 生日第一百四十四章 蛻變第一百八十七章 必有一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Paypal黑幫第一百三十三章 兩處心思第一百五十二章 畢業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時間管理第二百九十七章 大宅門第一百六十章 席捲全國!第二百一十四章 3721求售第二百八十八章 盛大盒子?第一百零八章 新的起點第一百八十五章 羣雄並起第二百零九章 新格局第一百六十三 “霧靈會議”-1第六十四章 湖畔談話第四百零二章 暴躁的老喬第三百零九章 “兩虎之爭”第九十八章 目的達成第二百一十五章 生態閉環第四十八章 小公主第三百六十二章 Xphone初亮相第一百四十四章 蛻變第七十三章 人生若真能初見第二百一十八章 真英雄第三百四十三章 商議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的佈局第二百五十二章 Who is Baidu?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巨頭第三百七十五章 生日第二百二十六章 6.18大促第二百六十三章 長城會議-2 前奏第二百九十章 收購選擇第三百四十一章 七天-風雲突變第八十八章 護城河理論第二百三十九章 《對話》-解碼隋波的互聯網夢想第二百八十六章 時間管理第六十八章 機構爭搶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枝獨秀的易趣第二十四章 平平無奇的隋波第一百八十七章 必有一戰第三十六章 統一團隊思想第一百二十二章 風雲漸起第八十四章 寶兒的神助攻上架感言——關於新生第二百二十九章 僞.新零售第一百九十八章 “1.18會議”-1第一百八十七章 必有一戰第三百零二章 新王座之路第二十六章 回家的味道第一百九十四章 周楓留美第二百七十三章 檀宮第八十二章 產品經理思維第二百八十四章 傳媒巨頭第三百七十六章 風口的豬第三百八十七章 殺手級應用第二百九十二章 成年人全要?第二百八十三章 永樂上市第三百章 隋公子買單第二百七十九章 隋波的“連環計”第二百五十四章 一千億!第三百八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三百七十一章 真香第二百零三章 投資教父第一百九十二章 拼圖完成第一百八十九章 降維打擊第二百一十一章 OKR和智庫第三百三十章 “乾坤袋”計劃第一百二十九章 互聯網“信仰者”與“堅守者”第一百零九章 回國.隱患第八十六章 第一次約會第三百五十三章 2006年完美收官第一百五十五章 隋波的組合拳第八十八章 護城河理論第三百零七章 火力全開的隋波第五章 令人懷念的BBS時代第二百八十九章 最後一塊拼圖第一百六十章 席捲全國!第六十三章 石舫約談第二百六十二章 長城會議-1羣英薈萃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巨頭第二百零七章 第二份方案!第二百三十四章 他打他的,我打我的!第二章 樸實無華且枯燥的大學生活第二百九十章 收購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