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輓歌一曲

中都之役結束數個時辰後,天色近晚。

外郭區已經由田賁帶人掃蕩過一遍,將參與的盜寇盡數殺死或抓獲,加上城外接戰後投降的那些,共計千餘人,密密麻麻被魯城國人持矛圍在一起,還有五百餘具盜寇的屍體被擡出城邑,避免發生瘟疫。

“戰亂之後最怕遇到疫病,所幸中都邑在外郭被盜跖派內應攻破時還抵抗了一段時間,孔門弟子們也應對得當,所以民衆大多數都逃進了內城,沒有太受禍害。”

所以趙無恤也能臨時徵發他們清理殘破的牆垣和凌亂的街道,儘快歸家,讓中都恢復作爲魯城與西鄙樞紐的功能。

只可惜外郭和城郊的鄉里中,民衆家室裡的財物,糧食大多被劫掠,對於他們來說,這將是個極其難熬的冬天,趙無恤騎着馬巡視,也不由心生哀憐。

從俘獲盜匪的口中,趙無恤還得知,盜跖雖然讓他們四下劫掠,但卻要求給民衆留下點口糧,若非遇到反抗儘量不要殺人。

無恤暗暗想道:“這盜跖雖然尋覓機會的眼光出衆,卻依舊天真。據我所知,就算是晉國三軍的正規兵卒,一旦搶出興頭來,也無法保證手段的輕重。何況這是一羣無規無矩的盜匪、流寇,對於不在眼皮底下的大多數人來說,他這個要求就是一紙空文而已……”

當然,那些跟隨盜跖南下的羣盜,也許會因此少些殺戮。

但盜匪過境造成的苦難卻並未減輕幾分,盜跖或許是爲了讓大野澤裡的羣盜和婦孺活命,但卻是以剝奪各邦國城邑居民生存資料的方式進行,這種行爲,自然是趙無恤所不取的。

畢竟無恤囊中的鄆城也一度成爲盜跖的獵物,也是如今對西鄙威脅最大的武裝,豈能再放任他縱橫下去?

就在這時,有人報虞喜回來了。他的追擊很成功,駕着馬車潰逃無果,肩膀中了一箭的邾婁也沒逃掉,被五花大綁。由虞喜揪着扔到趙無恤面前。而之前那個不小心說漏嘴,在邾婁面前誇讚盜跖的盜寇“卒長”也在一旁。

兩個俘虜臉色蒼白,渾身裹滿塵土,恐懼地看着眼前這個騎在馬上巡視殘垣斷壁,頭戴皮冠。身穿玄色甲衣,肩披大氅,腰插長劍,英武不凡的少年。邾婁有些不相信這就是將軍常常提起的趙無恤,太過於年輕了罷,和自己還在大野澤,整天射弋划船的弟弟一個年紀!

在這位少年大夫左右,或騎、或立着十餘人,多半是身材魁梧,提劍靜立的武士。看着被俘者虎視眈眈,而這羣人中,還有一個讓卒長熟悉無比的面孔。那便是早先被趙無恤俘虜的那個抄糧小頭目,他被提溜到此,負責識別盜寇裡的各級頭領。

邾婁作爲此次攻中都的首腦,誰人不識?自然被指認出來了,頓時引發了一陣憤怒。

“就是此人在城下以投石索偷襲夫子,求大夫讓我爲夫子報仇!”

接管了中都邑政務的冉求和幾個師兄弟對邾婁恨得咬牙切齒,這時代的儒家提倡“以直報怨”,沒有那麼多假惺惺。對復仇雖然不如漢儒那般公然提倡,卻也不排斥。加上他們事師如父,所以恨不能將邾婁就地正法。

趙無恤卻制止了他們的衝動:“諸子稍安,孔子之事。我也深恨此賊,但他是大野澤盜寇的重要頭目,知道的事情或許對剿寇有用,等我的屬吏問出來了,再交予汝等處置不遲。”

邾婁已經伏地叩首請求饒命,卻依然被拖了下去。嘶叫得如同一頭待宰的豬一般,而那卒長也大汗淋漓,生怕等待自己的也是嚴刑拷打。

他留在這裡,也有受盜跖之命對邾婁“監軍”之職,但並沒有什麼用就是了,只能在事後傳遞個消息什麼的,這個身份,自然被那小頭目指證了出來。

“盜跖的親信?”

誰料趙無恤只是掃了他一眼,卻暫時未做什麼,只是讓人押下去好生看管,就關在拷問邾婁的隔壁牢獄裡,讓他聽着聲音過上一個難熬的夜晚後再問效果會更好。

……

戰後,中都內城已經成了嘈雜的傷病房,擠滿了哀嚎的傷兵和民衆,唯獨邑寺還算空闊。無恤到達時,今天經歷了一場廝殺,帶血的甲衣未解,劍也隨意橫在膝上的曾點正盤腿坐在門楣前,緊閉雙眼抱着瑟。

他一邊鼓瑟一邊唱歌,瑟聲清揚,歌聲婉約,正是一曲哀傷的喪曲。

“民莫不穀,我獨於罹。何辜於天?我罪伊何?心之憂矣,雲如之何?”

曾點唱完之後,停頓了片刻,又重唱了起來,這其間一直沒有睜眼,趙無恤站在一旁耐心地等待,等唱到第三遍時,曾點的眼角流下淚水。

“悲呼,人生在世,便再有壯志又有什麼用?最終卻只是一場空,人死燈滅,如韭葉上的露水一般乾枯,和太陽一樣落於虞淵……”

“《易》雲,天行健,君子將自強不息,雖然城邑破了,但民衆猶在,孔子雖然受傷卻也沒有大礙,你的師兄弟們更是全存,完全能重振旗鼓,何必如此氣餒!?”

曾點搖了搖頭:“這首輓歌,是爲中都死難的民衆而奏,也是爲夫子之政而哀。大夫是銳意進取的年輕狂者,自然不會認同我,道不同不相爲謀,就讓我在這兒自憐自怨罷!”

曾點起身朝街巷的盡頭走去,淒涼的歌聲再起,身形有些佝僂。趙無恤知道勸誡無用。

不出意料的話,經過這次破城事件後,孔門的理想和前途將遭遇一個寒冬,門徒們前途多舛。高唱輓歌的曾點恐怕也意識到,中都的燈已經滅了,人未亡,政卻熄。他雖然在平日裡放肆不羈,在戰鬥中奮力殺敵,但戰後看着眼前慘象,最失落的也是充滿了感性的他。

孔宅就在邑寺之後,不過前後兩進,前邊會客。後邊住人。

孔家的院子佔地不大,角落口井,院中數棵槐樹,時值枝枯葉黃。一如居室榻上躺着的孔子般結束了盛夏,枝葉開始凋零。

之前在牆頭的戰鬥裡,孔子遭到盜寇飛石拋擊,砸中了肋部,所幸他今天穿的甲厚。只是傷了肺腑,咳了些血出來。他當時有些昏厥,之後走動困難,由顏回先扶着回來療傷,所以才未在城門口出現。

聞聽趙無恤再次前來探望,他還讓兒子孔鯉親迎出門,向無恤道謝請罪。

在充斥着藥味的屋內,趙無恤坐於榻側如此安慰道:“城邑內外的盜寇已經剷除乾淨,還請孔子安心休養。”

“中都有大夫和弟子們主持,我自然放心。”

側躺在榻上避開傷處的卷鬚老者雖然精神有些萎靡。但依然笑容可掬,但在旁侍候的兒子和宰予等弟子則憂心忡忡。唯獨顏回看似不悲不喜,依然和往常一樣,一絲不苟地照顧着老師。

趙無恤還有軍務要處理,所以很快結束了探望,孔鯉也受了父命,擦拭乾淚水跟了出來招待。

孔子之妻是宋國的亓官氏,一個世代做禮器的家族,孔鯉之名,是因爲其誕生時魯昭公賜孔子一尾鯉魚。他約三十歲上下。並未繼承孔子高達九尺的體格,只是中等個,容貌清雅,蓄着淡淡的須。

雖然是孔子的兒子。理論上應該把他的學問作爲家學傳下來,不過孔鯉天資不高,名聲不顯,在中都也沒有任職,只是一直白身讀《詩》、《書》,幫孔子打理家宅。

“伯魚在內侍候孔子就行。中都的一應事務,有子有、子我、仲弓等協助,禦寇之事則有我,孔子安心養傷即可。”

趙無恤現在的身份是小司寇、中大夫、三邑封主,地位比起中都宰孔丘高了不知幾何,接管中都一把手理所應當,不過他又讓孔門諸弟子各司舊職,保證這座劫後餘生的城邑維持下去。

兩人一邊說一邊往外走,孔宅的前後進側門相通,側門是個亮門,斜對正堂。臨出堂前,無恤瞥見後院裡似個花園,園圃打理得十分細緻。

院子側面則是庖廚,一位少女正在從那兒朝院內走來,正好遇到趙無恤和孔鯉。

“好高的個頭……”

這便是趙無恤對她最深的印象,七尺有餘,八尺未滿,能與趙無恤比肩,是他來到春秋後見過最高的年輕女子,所以兩人能夠雙目平直相對。

只見這少女十四五歲,頭上還是未嫁少女的髮型,鼻樑高挺,模樣俏麗,身穿莊重的曲裾深衣,顏色樸素,卻越發襯出髮鬢黝黑。

少女見到陌生外人後一愣,隨即側身閃在旁邊,低垂着首,朝他們各自行了一禮,一禮是對客,一禮是見兄長。

她舉止頗有禮節,趙無恤還見其手上端着一個木盤,上面盛放着黑漆漆的陶罐和陶碗,在秋日裡冒着熱氣,大概是孔子之妻在庖廚裡熬製的藥劑。

趙無恤不好問這是何人,反倒是孔鯉在那少女身影進入居室後勉強笑着介紹道:

“此乃舍妹。”

原來是孔子之女,難怪那麼高身量,比孔鯉都要高出幾分。趙無恤微微點頭,雖然她未說話,但一絲不苟的儒式禮儀和那鶴立雞羣的身高還是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不過趙無恤裝在心裡的卻是另一件事,來到邑寺後,他便立刻喊來那個在此幫忙處理政務,統計俘虜數量的司寇署佐吏。

趙無恤向司寇署討要此人的目的,就是因爲他對藏於府庫不示外人的魯國之法十分熟悉,於是便詢問道:“費疇,我記得按照魯國的規矩,若是被盜寇破了外郭,失散民衆乃是大罪,邑宰將被立刻撤職,甚至是下獄問責,是這樣麼?”

第419章 大雪滿弓刀(中)第38章 中門迎客第650章 大風(7)第878章 趙跨革囊第630章 爲淵驅魚(上)第171章 守燎之人第859章 龍城飛將第1166章 夫差之亡第296章 四武衝陣第797章 義在東軍第282章 廩丘之役第739章 百年之計第20章 術業專攻第123章食不厭精第776章 獅子大開口(下)第44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286章 “戰國時代”第284 魯國大夫第974章 欲窮千里目第208章 成之誓第5章 東門館驛第374章 刺殺!第102章 微服出行第414章 堅壁清野第1209章 非戰之罪第406章 爭渡,爭渡!第669章 破城第437章 時也運也第458章 諱疾忌醫第428章 敢把諸侯拉下馬!第553章 成王敗寇第807章 韓策第246章 戰於棘津第452章 青銅與鑌鐵第694章 趙氏包圍網(上)第908章 夫人們的香裙第823章 碧血丹心第60章 與子同浴章第467章 中流擊楫第199章 山陽遇盜(下)第385章 賜爾玈弓第307章 兩小兒辯日第857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第585章 泗上諸侯寫在第三捲開始前的話第505章 桐宮之囚(上)第659章 謝幕第1158章 周德已衰第415章 這真是減竈計第577章 失敗者第630章 爲淵驅魚(上)第961章 趙無恤之心(上)第743章 想跑?第925章 《用間篇》第1184章 白公勝變法(下)第1214章 雖王可也!第401章 垂釣於濮上第187章 起死回生第568章 好大一塊封地第1106章 浮海而去第19章 錦瑟無端第744章 濟濟多士第323章 亂(中)第1009章 函首第161章 修我戈矛第94章 與子同仇第60章 與子同浴第258章 三年之期第778章 美哉室!其誰有此乎?第31章 成氏一族第371章 言偃與伯魚第71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764章 糧食問題番外1 《史記.西秦世家(上)》白話譯文第950章 武裝賑災第573章 夷爲郡縣第748章 赳赳武夫 上第1115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下)第950章 武裝賑災第836章 復辟第287章 高築牆,廣積糧第1066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下)第336章 多難興邦第686章 子見南子第876章 版築之間第1027章 虢鄶之間第328章 梟臣的末路(下)第718章 圍衛救魯第497章 再笑傾人國第755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上第1078章 鐵甲依然在!第987章 走投無路第1090章 王侯盡北望(下)第450章 楊柳依依第475章 舟師第506章 桐宮之囚(中)第1139章 歸雁入胡天第10章 可憐夜半虛前席第771章 永不倒下的林第452章 青銅與鑌鐵
第419章 大雪滿弓刀(中)第38章 中門迎客第650章 大風(7)第878章 趙跨革囊第630章 爲淵驅魚(上)第171章 守燎之人第859章 龍城飛將第1166章 夫差之亡第296章 四武衝陣第797章 義在東軍第282章 廩丘之役第739章 百年之計第20章 術業專攻第123章食不厭精第776章 獅子大開口(下)第44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286章 “戰國時代”第284 魯國大夫第974章 欲窮千里目第208章 成之誓第5章 東門館驛第374章 刺殺!第102章 微服出行第414章 堅壁清野第1209章 非戰之罪第406章 爭渡,爭渡!第669章 破城第437章 時也運也第458章 諱疾忌醫第428章 敢把諸侯拉下馬!第553章 成王敗寇第807章 韓策第246章 戰於棘津第452章 青銅與鑌鐵第694章 趙氏包圍網(上)第908章 夫人們的香裙第823章 碧血丹心第60章 與子同浴章第467章 中流擊楫第199章 山陽遇盜(下)第385章 賜爾玈弓第307章 兩小兒辯日第857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第585章 泗上諸侯寫在第三捲開始前的話第505章 桐宮之囚(上)第659章 謝幕第1158章 周德已衰第415章 這真是減竈計第577章 失敗者第630章 爲淵驅魚(上)第961章 趙無恤之心(上)第743章 想跑?第925章 《用間篇》第1184章 白公勝變法(下)第1214章 雖王可也!第401章 垂釣於濮上第187章 起死回生第568章 好大一塊封地第1106章 浮海而去第19章 錦瑟無端第744章 濟濟多士第323章 亂(中)第1009章 函首第161章 修我戈矛第94章 與子同仇第60章 與子同浴第258章 三年之期第778章 美哉室!其誰有此乎?第31章 成氏一族第371章 言偃與伯魚第71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764章 糧食問題番外1 《史記.西秦世家(上)》白話譯文第950章 武裝賑災第573章 夷爲郡縣第748章 赳赳武夫 上第1115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下)第950章 武裝賑災第836章 復辟第287章 高築牆,廣積糧第1066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下)第336章 多難興邦第686章 子見南子第876章 版築之間第1027章 虢鄶之間第328章 梟臣的末路(下)第718章 圍衛救魯第497章 再笑傾人國第755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上第1078章 鐵甲依然在!第987章 走投無路第1090章 王侯盡北望(下)第450章 楊柳依依第475章 舟師第506章 桐宮之囚(中)第1139章 歸雁入胡天第10章 可憐夜半虛前席第771章 永不倒下的林第452章 青銅與鑌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