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三年之期

(求下各位手裡的保底月票)

雖然離期將至,但只要還沒開拔一天,練兵事項就不能拉下。

漆萬被分配到了劍盾卒,他的卒長正是那位重甲幕面的武士。此人名爲穆夏,是旅帥的第一批親信,雖然那獸頭幕面看着嚇人,但漆萬卻覺得卒長其實並不兇惡,聽聞他也出身低微,最初只是一個牧童,卻被一路提拔到卒長的位置。

看來,旅帥的確是“任人唯才”,絕非虛言。

各兩被合攏在一起,經過幾天磨合,終於做到了全卒在轉換隊列時不卡殼,能走出不變形的方陣。

隨後,他們被分發了全套的武器:兩屬之甲,兩尺之劍,以及可以掛在胳膊上的楊木盾牌。

穆夏說道:“汝等來應募,想必心裡清楚這一行是要做什麼,若是還不清楚的,就看看汝等手裡的兵器。”

漆萬明白,這東西可不是漆刷用的,既然應募做了兵卒,自然是要爲旅帥殺人的……

“一卒有百人之衆,戰陣上如果對敵時出現混亂,你推我攮,那對方的戈矛就刺過來了,戰車就碾過來了,定然是死路一條。所以必須要定下規矩,最要緊的一條就是聽令,不聽號令,縱然單打獨鬥厲害,也是害羣的劣馬,聽從號令,就算不懂技擊也能變成悍卒!”

期間有一次休息,幕面的卒長終於露出了真面目,原來也是個相貌憨厚的青年。

他對氣喘吁吁的漆萬等人說道:“衆軍吏在一年前,也和汝等一樣,都是隻會耕田種地的農人、圉牧。第一次隨君子繞着成鄉跑,沒幾個能合格,君子讓吾等足衣足食。釜裡經常能見到肉,經過一年鍛鍊,便成了如今的模樣。從晉國到宋國千里迢迢。無人掉隊,棘津一戰。對面三十輛戰車衝擊,也沒誰逃跑,想必一年之後,汝等也會一樣!”

自此以後,每日的隊形訓練減半,隨之而來的是武器的使用,以及體能訓練,偶爾還能被領着和其他卒兩之間踢一場蹴鞠。觀望過兩次後,漆萬就上癮了。

當然,被褥還是得疊,旅帥說了,這得疊到他們三年後期滿退伍。不過漆萬覺得,就算是回了家,自己也會瘋魔似的每天疊被,這已經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劍盾手除了集體行動外,還被要求有一定的個人作戰技巧,穆夏經常糾正新卒的姿勢:“不是以劍刃。而是以劍尖攻擊,因爲相較於一通劈砍,對着肚子來一下快速刺殺將會更快地把對手擊倒。”

新卒還要拿着硬木做成的鈍頭木劍代替真劍。在地上牢固豎立起一根高七尺高的柱子,把柱子當作敵人,把楊木盾和鈍頭木劍訓練。以柱子爲目標,把它當成對手,練習所有的進攻方法和格鬥技巧。時而攻擊頭部和麪部,時而威脅肋腹,接着又設法劈砍甲衣防護不到的腳筋和腿部,後退、攻擊、跳躍。

在一卒練得馬馬虎虎後,各位卒長開始商量着進行合練。先是兩個兵種合練,再是三卒乃至全卒合練。

如此一來。漆萬開始認清了自己這些重步卒在全旅中的任務和定位。

穆夏對他們說:“重步卒是站在陣列最前線的,防禦時。要舉着盾爲袍澤擋下箭矢,進攻時,吾等則是碾碎敵軍陣線的劍,尤其在地形破碎的丘陵地帶,吾等更是勝戰的主力!”

對其他兵種,他們也有了一個粗略的認識:那些溫卒抱着名爲“弩”的弓形武器,爲人比較怯懦,但當他們於重步卒兩側站成三到五列,分批向木靶發射弩矢時,無人敢擋在他們面前。

漆萬堂弟所在的戈矛手則是人數最多的主力,整整三個卒。走隊列和方陣被要求得最嚴格,畢竟劍盾手落單了還能一戰,戈矛手則必須依靠集體的發揮。

他們沒有被要求任何個人武藝,軍吏只是訓練他們站成二十五人一行,四人一列的大陣,第一排也持盾。在聽到出身樂工的鼓手敲擊鼓點時,讓停則停,讓走則走,隨後聽着口令向前刺,向左刺,向右刺。

至於來去如風,奔騰如雷的輕騎士,目前的主要作用是騷擾敵陣,以及在側翼保護弩手。

到了五月初時,趙無恤再次前來巡視卒伍。

他站在臺上,只見各個方陣裡,全部來自溫縣老卒的弩兵站得最爲整齊,劍盾卒和戈矛手次之,雖然在無恤眼裡,只能說略微有個樣子,這應該就是這些天訓練的成果了。

樂子明還派了司士陳定國前來“偷師學藝”,趙無恤巴不得樂氏兵卒也能強悍一些,所以也不藏私,任由他觀摩,張孟談也陪同在旁。

無恤看着不太滿意的新卒,在張孟談、陳定國看來卻好似山嶽城池一般:新卒們已經做到了老實站立不亂動,看着他們劍盾在手,戈矛如林,更覺得殺氣森森。

“已經和我手下的樂氏甲士不分上下了!”陳定國出言讚歎道。

“的確是一支強兵!”張孟談在軍事上並不擅長,也如此認爲。

事實上,在冷兵器時代,能把方陣走得不變形,已經算是精兵了。做到令行禁止,跟對方比着死人,就是精銳中的精銳。

但趙無恤卻知道自己這些新手下的斤兩。

“差得遠呢,樂氏兵卒可是能頂着戰車靠近一動不動的,無論是韌勁還是戰鬥力,都比這些新募的兵卒強多了。如今彼輩只是簡單的合練過,雖然此刻看上去有模有樣,到了一會夏獵的時候,便要原形畢露了。”

這也是趙無恤跟大舅哥子明申請的,借用樂氏的林苑,來一場大合練的夏獵,所獲的獵物就當是給衆兵卒在遠行前改善一下伙食了。

新卒們的訓練也才二十多天,基本的隊列概念已經掌握,簡單的服從也能做到。把他們捏合到一塊後。在狩獵場上要求進行配合協調時,還勉強能看,可一旦加快速度。應對各種複雜的情況時,無論是指揮的卒長還是兵卒們。都顯得有些混亂。

趙無恤大搖其頭道:“所以,還得繼續練啊,不過再過半旬吾等就要出發北上,只望在行軍中能有進步,要真正成軍,還得見過血才行。”

在離開之前,他還得去和樂靈子道個別,從始至終。無恤都還沒將要離開宋國的事情告訴她知曉。

……

樂氏府邸內,君女的居室。

趙無恤推門而入,只着足衣輕輕地走了進去。

一身素稿的樂靈子靜靜地坐在榻上,看着扁鵲寄來的醫書。從無恤的位置看去,因爲哀傷,她肩膀有些瘦削,卻沒人能懷疑,早在樂祁還在時,此女便能扛起一個宗族的內務。

靈子雖然是司城樂氏的庶女,但因爲精通醫術。甚至能爲宋國公室的夫人、公女、女公子們治病。尤其是與宋公最疼愛的獨女南子交好,所以無人敢因爲樂祁去世而輕慢她。

甚至於,家宰陳寅曾悄悄地對兄弟陳定國說。這位君女連帶她未來的夫婿趙無恤,比家主樂溷要可靠得多,難怪老家主將不貪之玉傳女而不傳男。

無恤走到她的對面徑自坐下,卻見少女體態纖穠合度,雖容貌尚有幾分稚氣,但因爲目睹樂祁之死,恍如一夜之間織繭蛻變,眼中多了幾分成熟和堅韌。

見無恤過來,靈子便擡起眸子溫柔地看着他。脣角微微揚起,露出了絢麗如曇花怒放的迷人笑容。

樂靈子對無恤的情感在他寧願冒着被抓。被驅逐的危險也要護送樂祁棺槨回國後,又更深了幾分。在趙無恤的安慰和陪伴下。她已經從喪父之痛裡走了出來,心裡那個巨大的空洞有了新的填補。

少年正訥訥不知道該如何開口時,少女卻將一匣裝滿了各種針石醫藥的竹篚放在了兩人中間。

裡邊有不少治水土不服,傷寒創瘍的藥,都一一用瓶罐裝着包好寫明瞭用途,看得出極其用心,這是專門爲未婚夫出遠門準備的。

“靈子,你這是何意?”

樂靈子原本有些落寞的臉上露出了淡淡的酒窩,清揚婉兮的眼睛盯着無恤,露出了無奈一笑。趙無恤離開宋國的事情,還未對她講過,但樂靈子觀察這些天府中和邑中的動靜,感受到了趙無恤心中的悸動,卻早已有了預料。

她淡淡地說道:“君子是要做大事的人,靈子雖然不捨君子,但也願意做你的季隗、齊姜,只希望君子不要讓我等二十五年。”

趙無恤接過竹篚,心中涌現陣陣不捨和感動,還有愧意。

當年,晉重耳流亡時,在白狄娶了咎如氏的少女季隗,做了十二年夫妻後,想要離開狄地,前往列國尋找機會。於是便和她許下了“待我二十五年,不來,乃嫁”的誓言。季隗卻笑着說,二十五年後,自己墳冢上的柏樹都老大了,不必留下期限,我會永遠等你。

而齊桓公的女兒齊姜,更是在重耳在齊國樂而忘歸時,毅然和狐偃密謀,將重耳灌醉,送他離開齊國。

晉文公能成就霸業,離不開這兩位女子。

趙無恤撫着樂靈子的手,也從她的這句話裡,知道了她的決心和犧牲。

他也賭咒發誓道:“三年,待我三年,到時候樂伯的喪期已過,我也必能成就事業,便會來迎娶你。”

樂靈子面上帶笑,可熱淚卻奪眶而出,撲簌簌地打溼了素裙。

趙無恤輕輕爲她拭去淚水,而靈子則竭力忍淚,還了他一個微笑道:

“妾待子!”

千言萬語,只化作這三個短短的字,卻是重重的承諾!

雖然在太行道上早就有過親密接觸,但樂祁死後,倆人都是守禮之人,所以從無親近之舉。如今居室無人,動情之下,也僅僅是兩人十指相合。

就這麼靜靜地過了良久之後,樂靈子纔開口喃喃說道:“不過君子走之前,妾卻還有一事相求。”

“但說無妨。”

“再過兩日,便是宋國公女南子的及笄之禮,公室中有飲宴,下妾與公女是閨中好友。如今妾有孝在身,不能前往,還望君子替我前去觀禮,何如?”

第780章 臨淄亂(下)番外8 羋月傳(中)第594章 山的那邊是海第1088章 王侯盡北望(上)第418章 大雪滿弓刀(上)第1062章 棠之戰(上)第538章 巫頌(上)第800章 忠臣烈士第844章 猗頓之富第1029章 王孫歸不歸?(中)第272章 甄邑攻略(下)第361章 邾國第564章 亦能絕之!第166章 成窯成瓷第410章 會師第114章 夏姬巫臣第571章 誰爲定魯第一功?第596章 我用十年磨一劍第858章 馬革裹屍第867章 謀士馳騁第232章 士冠禮(下)第459章 食鹽戰爭第205章 臣與君第1094章 過河!過河!第149章 輕騎夜擊(下)第924章 禍亂之源第721章 他就是傳奇第112章 少虡煌煌 上第1068章 苦心人天不負第985章 韓之戰(中)第47章 心懷愧疚第131章 誰爲陪襯第1098章 濟南第64章 仲尼弟子(下)第966章 熵番外8 羋月傳(中)第151章 震懾宵小(下)第708章 吳王夫差第37章 我的成邑第71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1206章 夸父逐日第444章 叛徒第746章 長矛對技擊第1077章 野火燒不盡第568章 好大一塊封地第171章 守燎之人第161章 修我戈矛第290章 莫善於借貸第1154章 雲中誰寄錦書來?第1203章 朝辭白帝彩雲間第564章 亦能絕之!第878章 趙跨革囊第181章 董安於(上)第一謀臣番外12 《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下)第498章 宋之亂(上)第656章 大風(13)第1132章 東郭先生與狼第398章 分崩離析第212章 飛蛾撲火第273章 狐假虎威第1181章 近而示之以遠第384章 禮樂征伐自大夫出第580章 鍛鐵的女劍師第154章 亡羊補牢第970章 天子腳下(下)第223章 百病之始生第410章 會師第1064章 棠之戰(下)第954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上)第550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上)第735章 亡國之音 中第505章 桐宮之囚(上)第1115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下)第307章 兩小兒辯日第244章 幕後主使第944章 白虹貫日第90章 君子有爲第1175章 平衡的兩端第895章 兵者詭道也第736章 亡國之音 下第1148章 草原上的明珠第701章 當國第610章 我的兄弟姐妹(上)第633章 牧野洋洋(中)第744章 濟濟多士第585章 泗上諸侯第429章 戰爭的尾聲第1092章 天子致胙(上)第1090章 王侯盡北望(下)第366章 不朽者第657章 大風(14)第611章 我的兄弟姐妹(中)第1161章 如龍第734章 亡國之音 上第1082章 孫叔敖舉於海第1043章 元年(第四卷完)第320章 無間道(上)第134章 寤寐求之第618章 約爲兄弟
第780章 臨淄亂(下)番外8 羋月傳(中)第594章 山的那邊是海第1088章 王侯盡北望(上)第418章 大雪滿弓刀(上)第1062章 棠之戰(上)第538章 巫頌(上)第800章 忠臣烈士第844章 猗頓之富第1029章 王孫歸不歸?(中)第272章 甄邑攻略(下)第361章 邾國第564章 亦能絕之!第166章 成窯成瓷第410章 會師第114章 夏姬巫臣第571章 誰爲定魯第一功?第596章 我用十年磨一劍第858章 馬革裹屍第867章 謀士馳騁第232章 士冠禮(下)第459章 食鹽戰爭第205章 臣與君第1094章 過河!過河!第149章 輕騎夜擊(下)第924章 禍亂之源第721章 他就是傳奇第112章 少虡煌煌 上第1068章 苦心人天不負第985章 韓之戰(中)第47章 心懷愧疚第131章 誰爲陪襯第1098章 濟南第64章 仲尼弟子(下)第966章 熵番外8 羋月傳(中)第151章 震懾宵小(下)第708章 吳王夫差第37章 我的成邑第71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1206章 夸父逐日第444章 叛徒第746章 長矛對技擊第1077章 野火燒不盡第568章 好大一塊封地第171章 守燎之人第161章 修我戈矛第290章 莫善於借貸第1154章 雲中誰寄錦書來?第1203章 朝辭白帝彩雲間第564章 亦能絕之!第878章 趙跨革囊第181章 董安於(上)第一謀臣番外12 《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下)第498章 宋之亂(上)第656章 大風(13)第1132章 東郭先生與狼第398章 分崩離析第212章 飛蛾撲火第273章 狐假虎威第1181章 近而示之以遠第384章 禮樂征伐自大夫出第580章 鍛鐵的女劍師第154章 亡羊補牢第970章 天子腳下(下)第223章 百病之始生第410章 會師第1064章 棠之戰(下)第954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上)第550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上)第735章 亡國之音 中第505章 桐宮之囚(上)第1115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下)第307章 兩小兒辯日第244章 幕後主使第944章 白虹貫日第90章 君子有爲第1175章 平衡的兩端第895章 兵者詭道也第736章 亡國之音 下第1148章 草原上的明珠第701章 當國第610章 我的兄弟姐妹(上)第633章 牧野洋洋(中)第744章 濟濟多士第585章 泗上諸侯第429章 戰爭的尾聲第1092章 天子致胙(上)第1090章 王侯盡北望(下)第366章 不朽者第657章 大風(14)第611章 我的兄弟姐妹(中)第1161章 如龍第734章 亡國之音 上第1082章 孫叔敖舉於海第1043章 元年(第四卷完)第320章 無間道(上)第134章 寤寐求之第618章 約爲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