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

readx;ps:今天剛回到學校,只有一章了,見諒,明天開始穩定兩章,還有,大家記得12點搶紅包!

孔圉被騎從們帶到趙軍大營時,僞君蒯聵正在主帳裡等他。

“姊丈。”蒯聵穿戴着諸侯的常服衣冠,笑得很是熱情,不過看到孔圉態度冷淡時也有些尷尬,畢竟孔圉一家正是被他和趙無恤用計逼出帝丘的。

“蒯聵……你果然還是……”

孔圉不掩眼中的失望,這位不肖的衛國太子真的僭位稱君,犯下了大錯。隨即他的目光看向蒯聵身後,一位和衛國僞君年紀相仿的青年貴族也在盯着孔圉看。

蒯聵連忙介紹道:“這便是趙將軍,將軍,這便是我姊丈,字子明,現任衛國大行人。”

孔圉沒見過趙無恤,卻曾見過趙鞅一面,只見無恤四肢強壯,肩膀寬闊,柔順平直的炭黑頭髮,札成幹練的髮髻,炯炯有神的眼珠,嘴角帶着禮貌的淺笑,模樣和趙鞅不似,連氣質也有所不同,高貴、親善裡帶着一絲內斂的霸道。

難怪此人能在中原攪動這麼大風浪,還讓無數士和大夫趨之若騖,孔圉想,趙無恤身上有一種說不出的威儀,比僭位僞君的蒯聵勝出無數倍。

就在趙無恤笑着與孔圉的對視時,另一邊,蒯聵還在對自己姊丈噓寒問暖。

“蒯聵離開國時,還以爲此生再也見不到阿姊和姊丈了,如今將姊丈請來全是我自作主張,還望姊丈勿怪……”

說起這個孔圉就來氣。他陰着臉表明了自己的立場:“你還不如別回來,引狼入室。僭號稱君,以子伐父。是不忠不孝!”

蒯聵當即皺起了眉:“姊丈此言何意,我是爲了讓衛國避免戰禍而來,還希望姊丈能輔佐我,這新朝廷的執政,就是給姊丈留着的。”

孔圉冷笑:“執政?孔圉雖不才,卻並不稀罕。”

他朝帝丘方向一拱手:“何況衛國只有一個國君,我雖然失信於君上,卻絕不會對你俯首稱臣,你還是另請高明罷。若還念我是你的姊丈,就放我回封地去!”

眼見孔圉這裡說不通,蒯聵的壞脾氣也要爆炸,趙無恤這纔出言道:“衛侯稍安勿躁,孔君纔剛剛過來,一路睏乏,不是談國事的時候,何況你還沒去拜見衛國公女。”

他又盯着孔圉笑道:“天色已晚,孔君要走也得等明日。你的住處已經讓人安排好了,隨我過去何如?”

孔圉氣鼓鼓的胸膛這才停止了起伏,起身道:“豈敢勞煩趙將軍親爲。”

無恤笑着擺了擺手:”無妨,作戰的計劃已經制定好了。兵卒們自有將吏去管理訓練,我在大帳裡也是閒着,不如陪孔君走一走。看一看。“

……

趙軍大營坐落在名爲城俎的小邑旁,此處距離帝丘不過二十里地。隨時可以前進圍城。

在營外,孔圉遇到了不少熟悉的面孔。他長期在朝中任職。常和卿大夫們打交道。所以透過兵士們打着的火把,他認出了公叔戍,此人是衛獻公曾孫,還是衛國的卿。公叔戌驕傲,並且家資富有,甚至已經到了侵犯公室權力的地步,加上公叔又是反對與齊國結盟的,於是便被驅逐,逃到了魯國。

還有北宮結,原本是位高權重的衛國行人,在衛侯年輕時一度擅權,也因爲被衛侯厭惡,故意讓他被齊國人拘押,受盡羞辱,同樣是反對與齊結盟,便被清洗驅逐。

正因爲有這些人的前車之鑑,孔圉在見疑於衛侯元時,才只得倉皇出逃,因爲他很清楚,自己的舅翁疑心很重,是不聽人解釋的。

“現如今,我的處境和他們一模一樣了……”孔圉與熟人們噓寒問暖,心裡的堅持不由又冷下去幾分。

“這楚丘衛庭的執政,本來是要給公叔、北宮甚至是趙陽等人的,但考慮來考慮去,還是覺得孔君最爲合適。”

彷彿聽到孔圉心裡的嘆息,趙無恤笑着說了這樣一句話。

“趙將軍何苦要逼我呢?”孔圉依然在拒絕,卻沒有方纔面對蒯聵時義正言辭了,話語中帶着一絲無奈。

他的心中,依然十分抗拒引狼入室,同時也有一絲希望,覺得趙氏四面受敵之下,也不可能一舉攻滅衛國……

“請這邊走。”趙無恤引領孔圉走出大帳,帶他穿過幾個營壘,進了小邑的牆垣內,來到一座塔樓的階梯前。

“趙將軍不是要帶我去休憩麼?”

“天色尚早,只怕孔君到了榻上也無法安眠,不如隨我登高呼吸下新鮮的空氣,順便眺望下桑間濮上的夜景。”

孔圉看了看身後跟着的趙氏虎賁,只能無奈地跟着向上爬去,途中趙無恤問道:“我能稱呼孔君的字否?你也可以稱我爲子泰。”

稱字是同等地位的人友善的表現,這是趙無恤在示好,孔圉卻沒有拒絕的理由。他之前那趟火發的並非沒有道理,對蒯聵引狼入室的行爲,孔圉是有很大怨氣的,正好宣泄一番。可對趙無恤,他卻不敢持這種態度。

因爲孔圉很清楚,這趙無恤雖然站在蒯聵側面,卻是將自己誆出帝丘的主謀!也是能對他生殺予奪的敵軍統帥!

在直呼對方的字後,氣氛稍微緩和了一點,兩人有一句沒一句地聊着。”聽子貢說,子明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他在衛國時沒少受孔氏照顧,若有機會,一定要好好答謝。“

孔圉苦笑:”子貢是做行人的人才,我雖然欣賞他,卻不能讓他在衛國得到重用,明明是衛國的種子,反倒在子泰那裡開花結果,真是慚愧。“”就算重用了又能如何。以衛侯的心胸,恐怕不能善始善終。衛國現在的狀態是在將人才往外趕啊……“

趙無恤瞥了孔圉一眼,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衛國的桑間濮上不但出美女佳人,還很容易滋養出人才來。且不論當今的端木賜,還是一百年後提兵七萬天下無敵的吳起,開啓戰國改革浪潮的李悝,亦或是奠定秦國一統基礎的衛鞅,都是從衛國跑出去的,小小衛國,在人才輸出方面竟不亞於碩大楚國,也是奇葩。

這是事實。故而孔圉默然,他們又走了幾步後,階梯到了盡頭,趙無恤朝持戟的衛士點了點頭,推開一扇木門,帶孔圉踱到塔樓頂端。”衛國一直在反抗,但卻不知道自己在反抗的是怎樣的力量,現在,讓我給子明展示一番。”說完。他伸出手臂,朝四野指去。

……

這座小邑的哨臺其實沒有高到可以稱爲塔樓的程度,只因四周都是平坦空曠的原野,他們才能極目眺望遙遠的地平線。不論孔圉望向何方。惟有營地的焰火可見。營火如同墜落的繁星,覆蓋四野,組合成無窮無盡的星辰大海。

在營中時還沒感覺。可如今登高而眺,孔圉心裡頓時涼下去一截。

“子明。請你好好算算。”趙無恤平靜地說,“即便數到旭日東昇也數不完。我軍大營夜間有多少營火,能告訴我嗎?”。

孔圉聽着兵卒巡視的腳步聲從塔樓下經過,又發散於夜空之中,他不敢去點數那繁星。

“聽說帝丘的王孫賈還殘餘一萬人。”

沒有,他想,相去甚遠,在趙無恤突然揮師東進後,衛國在零星的戰役裡折了不少兵馬,還有的回家忙耕作去了,卻再也沒有回來繼續服役,如今衛國連一萬兵卒都不到。

“而在這裡,我有三倍於衛國的軍隊。”趙無恤道,爲了虛張聲勢,他把勞役也算進去了。“

這還僅是趙氏力量的一部分,郵子良帶着一萬兵士留守邯鄲,另一支強大的隊伍在趙廣德率領下替我看守河內,調過來其實並不遠。不久宋國人也定將帶着他們的軍力加入我方,還有,別忘了衛國東邊的魯地,那兒也在我控制之下。”

孔圉喉嚨動了一下,額頭冒出了冷汗,強辯道:“趙氏這些兵卒都被人牽制着,齊國、晉侯、知伯、中行、成周,還有鄭國。”

無恤不以爲然地笑道:“不錯,但如今衛國遭到進攻,這些盟友又有誰來相助了?中行氏自身難保;晉侯和知伯被晉陽、平陽和韓氏吸引了注意力;齊侯大軍也還在西魯一線,陳氏雖然近在眼前,卻不肯發一兵一卒入衛;至於鄭國,我聽說鄭人已經退守國境,同時讓大軍進攻蠻氏,還在汝陽和楚國葉公起了衝突,根本沒心思來與我大軍對抗。”

“世人皆以爲趙氏被諸侯所包圍,可子明,如今的衛國,卻也被趙氏團團包圍了。以我這數萬大軍,加上能速克朝歌的利器,我不知道帝丘能堅持多久。衛國的局面,明眼人自然清楚,但子明卻如魚遊於燒沸水的釜鼎之瞶中,像燕子築窩巢于飛動搖盪的帳幕之上,不是太令人迷惑不解了嗎?“

孔圉又看了看四野,”趙將軍……想要我做什麼?“”衛侯元的朝廷,已經是一艘必然沉默的破船了,子明何苦跟着在上面陪葬,還不如爲衛國的卿大夫們做一個表率,給衛國民衆一個少受兵災的機會!“這是趙無恤看重此人的原因,只要孔圉這根衛國的頂樑柱投靠僞衛政權,就會產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衛侯元會更加不得人心,和孔圉親善的大夫們也許就能放下觀望的態度,絡繹不絕地來投降。

“我……”孔圉心裡清楚趙無恤說的沒錯,衛國的局勢已經爛到什麼程度了。

其實對於衛侯一意孤行投靠齊國,衛國的卿大夫們是頗有怨言的,只是衛侯手段了得,將反對者一一驅逐,各個擊破,所以纔沒鬧出大的動亂來,如今朝中還剩下的人,無不是衛侯死忠和幹練之臣,所以才能保住帝丘不失。

可外面的人,衛侯卻管不住,尤其是在蒯聵僭號稱君侯,那些出奔的異己紛紛來投奔,圍繞着他,真建立起了一個親趙的僞政權,趙軍所到之處,沒有力量反抗的衛國大夫紛紛投降,那些還沒有受到波及的地方也開始人心惶惶。

這種情況下,孔圉就算是跑回封地,恐怕也無法保全自己,如今看着趙氏的軍力,而盟友卻遲遲不來,帝丘的衛侯,恐怕真的大勢已去了。

“我很欣賞子明,你一直都是讓衛國得以延續的支柱,但恕我直言,在這季世,識時務者爲俊傑,腦筋太死,不懂能屈能伸的道理是很難讓宗族延續下去的。”

良久之後,孔圉才擡起頭,盯着趙無恤說道:”我可以答應做蒯聵的卿,認他爲國君,讓衛國早日停止反抗,少些兵災,但我有兩個條件。“”什麼條件?子明儘管說!“”其一,還望帝丘城破後,能保證不要加害君上。”

孔圉朝無恤鄭重一拜:“其二,還望將軍念在衛康叔之德的份上,不要滅亡衛國的六百年社稷!”

第12章 呦呦鹿鳴第414章 堅壁清野第1074章 追亡逐北第1138章 徵蓬出漢塞第923章 移花接木(下)第555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1154章 雲中誰寄錦書來?第104章 照打不誤第826章 困於陳蔡第854章 五十弦翻塞外聲番外2 我老秦人路在何方?第744章 濟濟多士第572章 軍功授田第1192章 季羋畀我第1001章 函谷關第227章 衛國叛晉第946章 蕩氣迴腸(下)第213章 衆志成城第747章 冉求的拖字決第867章 謀士馳騁第417章 欲將輕騎逐(下)第1155章 逐鹿中原第833章 桃之夭夭(下)第11章 幸不辱命第141章 上善若水第676章 逐君側之惡臣(下)第819章 無爲有爲(上)第396章 鴛鴦陣!第890章 人爲刀俎第238章 大車檻檻第307章 兩小兒辯日第317章 十月之交(上)第551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下)第438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第79章 新絳南市第462章 反壟斷第41章 釜底抽薪第551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下)第200章 爲君前驅第1195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638章 抽刀斷水第116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707章 南國金鼓第1125章 衆人皆醉我獨醒第113章 少虡煌煌 下第804章 三家第34章 巡視鄉里第285章 名與實第309章 可以使爲政乎?第809章 魏策第734章 亡國之音 上第1121章 玉石之路第810章 戰戰兢兢第248章 三段射第631章 爲淵驅魚(下)第868章 魏武卒第264章 天下之中第734章 亡國之音 上第226章 舍爵冊勳第787章 太陽照常升起(上)第212章 飛蛾撲火第116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870章 君子安而不忘危第933章 天災第529章 一旦山陵崩第373章 以人爲本第215章 如霹靂弦驚(下)第568章 好大一塊封地第728章 天道昭昭第1114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上)第233章 少而執官第1210章 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第1140章 再戰饒樂水第1149章 身騎白馬第1042章 君莫舞第91章 子產之政第459章 食鹽戰爭第858章 馬革裹屍第752章 汶水滔滔第704章 葉公子高番外6 《史記西楚世家(中)》白話譯文第1025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下)第286章 “戰國時代”第9章 姑布子卿第758章 戰爭從此變得不同 下第695章 趙氏包圍網(中)第135章 大射儀(上)第55章 冬至(四)第483章 弱國無外交第877章 魚躍龍門第1053章 麟之趾第1070章 太宰嚭第819章 無爲有爲(上)第957章 合縱(下)第349章 孔夫子的局(下)第579章 孔門的分裂第477章 兩敗俱傷第190章 孟談三策(上)第58章 雨夜驚變(下)第957章 合縱(下)
第12章 呦呦鹿鳴第414章 堅壁清野第1074章 追亡逐北第1138章 徵蓬出漢塞第923章 移花接木(下)第555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1154章 雲中誰寄錦書來?第104章 照打不誤第826章 困於陳蔡第854章 五十弦翻塞外聲番外2 我老秦人路在何方?第744章 濟濟多士第572章 軍功授田第1192章 季羋畀我第1001章 函谷關第227章 衛國叛晉第946章 蕩氣迴腸(下)第213章 衆志成城第747章 冉求的拖字決第867章 謀士馳騁第417章 欲將輕騎逐(下)第1155章 逐鹿中原第833章 桃之夭夭(下)第11章 幸不辱命第141章 上善若水第676章 逐君側之惡臣(下)第819章 無爲有爲(上)第396章 鴛鴦陣!第890章 人爲刀俎第238章 大車檻檻第307章 兩小兒辯日第317章 十月之交(上)第551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下)第438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第79章 新絳南市第462章 反壟斷第41章 釜底抽薪第551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下)第200章 爲君前驅第1195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638章 抽刀斷水第116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707章 南國金鼓第1125章 衆人皆醉我獨醒第113章 少虡煌煌 下第804章 三家第34章 巡視鄉里第285章 名與實第309章 可以使爲政乎?第809章 魏策第734章 亡國之音 上第1121章 玉石之路第810章 戰戰兢兢第248章 三段射第631章 爲淵驅魚(下)第868章 魏武卒第264章 天下之中第734章 亡國之音 上第226章 舍爵冊勳第787章 太陽照常升起(上)第212章 飛蛾撲火第116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870章 君子安而不忘危第933章 天災第529章 一旦山陵崩第373章 以人爲本第215章 如霹靂弦驚(下)第568章 好大一塊封地第728章 天道昭昭第1114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上)第233章 少而執官第1210章 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第1140章 再戰饒樂水第1149章 身騎白馬第1042章 君莫舞第91章 子產之政第459章 食鹽戰爭第858章 馬革裹屍第752章 汶水滔滔第704章 葉公子高番外6 《史記西楚世家(中)》白話譯文第1025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下)第286章 “戰國時代”第9章 姑布子卿第758章 戰爭從此變得不同 下第695章 趙氏包圍網(中)第135章 大射儀(上)第55章 冬至(四)第483章 弱國無外交第877章 魚躍龍門第1053章 麟之趾第1070章 太宰嚭第819章 無爲有爲(上)第957章 合縱(下)第349章 孔夫子的局(下)第579章 孔門的分裂第477章 兩敗俱傷第190章 孟談三策(上)第58章 雨夜驚變(下)第957章 合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