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東門館驛

自三代以降,便有東門迎客的說法,所以晉都新絳的館驛也設在東門之外。

在晉平公時,鄭國子產前來向霸主獻貢物,因爲晉人怠慢,以皁隸之舍待之,子產索性把驛館的圍牆和大門給拆了。晉侯派負責賓客迎送的“侯人”氣呼呼地前來問責,卻被春秋第一嘴炮鄭子產一通搶白,駁得無話可說。晉國當時的執政趙文子,也就是那位“趙氏孤兒”只得從善如流,擴建了驛館,倒也顯示出了大國威儀。

按照晉國主持會盟時立下的規矩,與盟各國每年需派遣使者至絳都重申盟好之意,算來各國使者入絳就在這幾日了,但今年東門館驛卻一副冷清,徹底沒了晉文公、晉悼公時的車水馬龍。

想來也是,晉國霸業已然凋零,齊國、鄭國早就背盟,自成一系不說,還妄圖拉攏衛、北燕等一向追隨晉霸主的小國。如今還忠於晉國的,也僅有泗上的宋、魯了。

所以當宋國大司城親自入朝晉國時,侯人們可謂是鬆了口氣,慶幸今年總不至於讓館驛空空如也。但隨即他們的心又提了起來,因爲此時晉國朝堂發生了一些動盪,老邁的執政卿範鞅因爲外交之權被趙氏所奪,便把私人恩怨發泄到無辜的宋人頭上,將宋國使節整整冷落了三天,不予接見,也不引領他們朝拜晉侯。

宋人就這麼尷尬的在館驛裡住着,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忐忑不安。

然而今天,卻有一隻玄色的隊伍從城外的趙氏之宮開來,親迎於館驛之外,有眼力的國人都認得出,這是上軍將趙鞅的儀仗。

大概是對執政冷落重要盟友看不下去了吧?國人們紛紛讚歎,晉國總算出了個做實事的卿士。

人羣中的各卿族眼線也在琢磨這其中的政治意味:趙鞅在六卿中排位第三,卻繞過了兩位職位更高的上司,甚至繞過了晉侯,直接前來交接宋人了!

此時的趙鞅,正挺立在華麗的駟馬戰車上,他年過四十,頭戴遊獵皮冠,美須及胸,一身犀甲戎裝,系一條手掌寬的飾玉軟革腰帶,手扶帶穗飾的青銅武劍。身側的車右則爲他捧着昔日平“王子朝之亂”後,周天子御賜的雕漆玈弓及雁翎羽箭。

趙鞅有些悶悶不樂,心思還在今早與家宰尹鐸的那場爭吵上。

與諸侯外交之權,原本牢牢掌控在現任晉國中軍將、執政卿範鞅的手中。但範鞅垂垂老矣,纔不得不下放權力,讓給年富力強的趙鞅。

於是這次接待宋國大司城樂祁的任務,在趙鞅看來,就得由他來管轄。

不過家宰尹鐸卻不這麼看,他認爲這不合規矩,還是謹慎一些好。

趙鞅耐着性子,對這位老臣苦口婆心地勸說:“尹家宰,範伯已經執政多年,他與中行氏一道,交通外國,甚至與成周劉公、魯國三桓以國書來往。你看如今之勢,要想在朝中立穩腳跟,哪能不結外援?何況宋國大司城爲人方正,是個君子,與我也有十多年的交情,我怎麼忍心看他被冷落在東門館驛。”

“如今諸侯唯獨宋、魯事晉,宋公知道晉國六卿不和,派他出使定有試探之意,就是想看看晉國朝政究竟哪一家說了算。便是我趙氏不派人迎接,範、知、中行、韓、魏也遲早會派人去攀附。到時候樂祁大夫住在其他卿族宮中,宋國與其他卿族交好,我趙氏孤立無援,悔之晚矣!”

那山羊鬍子的尹鐸卻危言聳聽:“然而臣亦有一言,敢問主上,去約同宋國大司城田獵,按照禮儀,是將他迎到晉國太廟,還是趙氏家廟?出使他國,未曾見過國君,卻先入私門;未曾遞交國書,卻先交好於陪臣大夫,這是失禮之事!臣絕不敢陷樂祁大夫於此不信不義之地!請主上收回這個亂命!”

你看你看,這尹鐸竟然說他是亂命!趙鞅可不是個好脾氣的主君,差點就拍案而起,把尹鐸轟到溫地去看守祖廟了。

幸好女兒季嬴恰好出現,打斷了他們的爭吵,主臣不歡而散。趙鞅做事一向雷厲風行,他也不管尹鐸如何想,在朝食之後,便帶着浩浩蕩蕩的儀仗,偕拜貼來到東門館驛外,約同宋國大司城,前往趙氏私邑外冬狩宴飲。

正在此時,宋國的儀仗走出驛館,已經緩緩靠近。

趙鞅收回思緒,輕撫美須,露出了標準的貴族式微笑。

“樂伯!”

宋國大司城樂祁就在對面戎車上,他看到趙鞅擺出的大陣仗後,心中陣陣苦澀。哀嘆果然不出那個善於占卜的幕僚所算,自己還是捲入了晉國的六卿之爭。

他卻仍面不改色,也笑盈盈地朝趙鞅拱手。

“趙孟!”

“敢問樂伯,宋公貴體可好?”

“吾君甚好,多謝趙孟掛念。”

兩人是各自國家的下卿,按着禮儀讓下人獻上見面必備的稚、羔、鵝,致敬行禮,問侯國君無恙後,便停在路中央,開始相互謙讓起來。

“樂伯乃晉國貴客,鞅敢請樂伯先行。”

“不敢不敢,魯國賢大夫臧宣叔說過,大國之下卿,位同大國之上卿,祁位淺,請趙孟先行。”

“樂伯太過謙虛,你年歲長鞅,依周禮,長者先行……”

一陣推讓之後,最後兩車並排行駛,只是趙鞅要超出了半個馬頭,兩車靠的極近,方便兩位卿士交談。

樂祁望着對面的車伕讚歎道:“趙孟,您的御戎,就是號稱‘晉國伯樂’的郵無正大夫麼?果然御術了得,操控駟馬如同舞動自己的四和手指般熟練靈活,的確能與秦穆公的秦之伯樂比個高下啊。”

趙鞅一向喜歡收納天下材士,對此有些得意,來而不往非禮,他也立刻誇了回去。

“樂伯幕府中也有不少人才啊,鞅聽說其中有一位姑布子卿,善於占卜相面,見人一面便能知其仕途族運……敢問姑布子卿可在樂伯列中?”

他一邊說着,一邊回頭去看樂祁儀仗中跟隨的副車,想找到那位名揚諸侯的相士。

樂祁道:“那姑布子卿本是狂士,不喜禮法約束,今日一早,他便獨自駕車離開了驛館……”

“走了?”趙鞅有些失望,“看來是鞅德薄,無緣一見啊。”

樂祁撫了撫長鬚笑道:“趙孟勿急,他走前留話說,是要前往綿上,去探訪貴國名士介子推的墳冢,所以才先行一步,等我們到達田獵之所,或許還能趕上他。”

趙鞅頷首,放心下來,他目視前方,不由得希望車隊能加快速度,宗族的繼承人問題,一直是他的一塊心病。

他對自己的幾個兒子,都不是很滿意,那個溫和本分的嫡長子趙伯魯,他擔得宗族的大任麼?這事關宗族興衰,必須慎之又慎,在趙氏四百年的歷史中,每次宗主的交接,都是家族最脆弱的時刻。

甚至,還釀成過名爲“下宮之難”的滅門慘劇,幸虧趙鞅的祖父趙文子,那位“趙氏孤兒”延續了家族的血脈。否則,趙氏早就像狐氏、先氏、欒氏這些曾經的卿族一樣,在晉國徹底衰敗滅亡。

按照先秦時人的習慣,一件事難以抉擇的時候,就要問龜筮,問鬼神,所以他纔想讓那相士姑布子卿,幫他看看幾個兒子中誰堪大用。

當然,那個前幾天纔在燕饗上嚴重失禮的賤庶子無恤,就不用相了,在趙鞅的心中,從未將他納入過世子的人選。

只希望姑布子卿別誤入綿上附近的獵場深林啊,那裡邊,可是養着不少兇禽猛獸,一把劍可應付不過來。

趙鞅目前的要緊事,是拉攏樂祁,順便把宋國綁在晉國的戰車上。

縱觀中原的爭霸形勢,已經成了晉國和齊國兩強相爭,而號稱有戰車千乘的宋國偏向誰,誰就能獲得優勢。趙鞅希望自己能順利拿下這一場外交之局,爲晉國守住百年霸業。

他對此自信滿滿,樂祁是有名的親晉派,前不久還親自響應晉國號召,發兵討伐不尊周天子的鄭國,趙鞅與他交好多年,對彼此脾性十分清楚。

趙鞅還記得,樂祁似乎有一個十來歲的女兒,要不要考慮一下,讓自己一個兒子與之結親呢?通過姻親加強趙氏和樂氏,晉國和宋國的聯繫。

會獵地點在綿上,離趙氏之宮並不遠,這裡原本是國君閱兵的場地,現在卻幾乎成了趙氏的私屬。

很快,冬日裡黃綠相間的山林便遙遙在望,趙鞅在這裡新修築了館舍和可以登臨遠眺的高臺樓榭,而高臺下的開闊地,便是趙氏諸子嗣及家臣車隊等候之處。

樂祁遠眺,笑道:“古人云,田獵以講武,會獵也是訓練軍隊的好方法,晉軍一向以‘好整以暇’聞名諸侯,今日,祁拭目以待趙氏之師。”

趙鞅正要謙虛幾句,一眼看過去,卻發現自家的車隊竟有些喧譁與不整。

這情形像是狠狠打了趙鞅一巴掌,他勉強朝樂祁賠了罪,便讓車伕郵無正駛過去一看究竟。

只見趙氏的車隊裡,比往日多出了三匹醒目的單騎,其中一人,居然是他的庶子無恤。

此時的趙無恤,正騎在馬上垂着眼簾,緊緊握着繮繩,過度用力導致指節發白,好像在忍耐着什麼。而他的兩個布衣隨從,也一臉慍色,卻礙於地位卑微,不敢發作。

周圍衆人則神情戲謔,對着三騎指指點點。

這個不爭氣的賤庶子,是不是又惹出什麼事了?

趙鞅手扶長劍,臉色越發陰沉。

第897章 越有處女第407章 鼓角吹寒第475章 舟師第281章 父與子(下)第594章 山的那邊是海第52章 冬至(一)第490章 夾谷之會(終於)第984章 韓之戰(上)第876章 版築之間第962章 趙無恤之心(下)第1178章 鳩佔鵲巢第548章 濟清第961章 趙無恤之心(上)第525章 弒君者(上)第644章 大風(1)第420章 大雪滿弓刀(下)第398章 分崩離析第756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下番外1 《史記.西秦世家(上)》白話譯文第810章 戰戰兢兢第150章 震懾宵小(上)第981章 大戰在即第812章 大國上卿(中)第37章 我的成邑第799章 趙魏第682章 無恤在鄴第723章 謀於暗室第1100章 杞人憂天第1041章 心悅君兮君不知第582章 鐵與血第125章 奇貨可居(下)第929章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第587章 威服九國(中)第357章 晉國那些事兒第629章 將欲取之第197章 有狐綏綏第323章 亂(中)第802章 知瑤之死(下)第87章 豆在釜中第892章 過河卒第696章 趙氏包圍網(下)第155章 涅出深山第1196章 列禦寇第87章 豆在釜中第1005章 決戰風陵渡(中)第454章 鑄劍爲犁第341章 盜亦有道(上)第739章 百年之計第187章 起死回生第1139章 歸雁入胡天第1082章 孫叔敖舉於海第628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888章 癘瘍之懼第556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907章 道、勢、術第11章 幸不辱命第608章 南渡北歸第636章 中行第763章 戰俘問題第38章 中門迎客第208章 成之誓第1016章 蒹葭蒼蒼第476章 疾風烈火第552章 豈在多殺傷?第139章 裡應外合第1132章 東郭先生與狼第662章 卿士之死(下)第44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848章 織女牽牛(上)第199章 山陽遇盜(下)第535章 鬼神第423章 雪橇第872章 勢均力敵第35章 豎子敢爾!第391章 趙鞅出征第984章 韓之戰(上)第791章 長平之戰(中)第902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第914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第1130章 陟彼岡兮第898章 竹杖芒鞋輕勝馬第1135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193章 趙卿已死?第486章 螳臂當車!第433章 傷寒(中)第1191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970章 天子腳下(下)第315章 秋以獮治兵第132章 蓖蔽象棋第987章 走投無路第404章 攻敵所必救?第937章 神蝗第911章 沸鼎(上)第576章 繼業者第845章 塞上曲(上)第863章 魏韓第312章 其命維新(上)第402章 這不是減竈計第330章 放虎歸山第1100章 杞人憂天
第897章 越有處女第407章 鼓角吹寒第475章 舟師第281章 父與子(下)第594章 山的那邊是海第52章 冬至(一)第490章 夾谷之會(終於)第984章 韓之戰(上)第876章 版築之間第962章 趙無恤之心(下)第1178章 鳩佔鵲巢第548章 濟清第961章 趙無恤之心(上)第525章 弒君者(上)第644章 大風(1)第420章 大雪滿弓刀(下)第398章 分崩離析第756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下番外1 《史記.西秦世家(上)》白話譯文第810章 戰戰兢兢第150章 震懾宵小(上)第981章 大戰在即第812章 大國上卿(中)第37章 我的成邑第799章 趙魏第682章 無恤在鄴第723章 謀於暗室第1100章 杞人憂天第1041章 心悅君兮君不知第582章 鐵與血第125章 奇貨可居(下)第929章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第587章 威服九國(中)第357章 晉國那些事兒第629章 將欲取之第197章 有狐綏綏第323章 亂(中)第802章 知瑤之死(下)第87章 豆在釜中第892章 過河卒第696章 趙氏包圍網(下)第155章 涅出深山第1196章 列禦寇第87章 豆在釜中第1005章 決戰風陵渡(中)第454章 鑄劍爲犁第341章 盜亦有道(上)第739章 百年之計第187章 起死回生第1139章 歸雁入胡天第1082章 孫叔敖舉於海第628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888章 癘瘍之懼第556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907章 道、勢、術第11章 幸不辱命第608章 南渡北歸第636章 中行第763章 戰俘問題第38章 中門迎客第208章 成之誓第1016章 蒹葭蒼蒼第476章 疾風烈火第552章 豈在多殺傷?第139章 裡應外合第1132章 東郭先生與狼第662章 卿士之死(下)第44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848章 織女牽牛(上)第199章 山陽遇盜(下)第535章 鬼神第423章 雪橇第872章 勢均力敵第35章 豎子敢爾!第391章 趙鞅出征第984章 韓之戰(上)第791章 長平之戰(中)第902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第914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第1130章 陟彼岡兮第898章 竹杖芒鞋輕勝馬第1135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193章 趙卿已死?第486章 螳臂當車!第433章 傷寒(中)第1191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970章 天子腳下(下)第315章 秋以獮治兵第132章 蓖蔽象棋第987章 走投無路第404章 攻敵所必救?第937章 神蝗第911章 沸鼎(上)第576章 繼業者第845章 塞上曲(上)第863章 魏韓第312章 其命維新(上)第402章 這不是減竈計第330章 放虎歸山第1100章 杞人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