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章 龍城飛將

(公元前493年)十月中旬的時候,虞喜終於回來了!

虞喜九月上旬從太原郡馬邑出發,出樓煩而至東胡,收服屠何部,又帶着他們南下攻略代北,配合穆夏完成了對代王的夾擊,實現了先前的大迂迴計劃。

這之後,穆夏留下來佔領代城以及各個城邑,虞喜則繼續帥千騎東征西討,追擊逃虜,一直追到了桑乾河下游,燕山南麓,代國與燕國交界的地方,據趙無恤估計,大概已經進入後世北京市密雲區了,不過那裡還不是天子腳下,反倒荒涼得不成樣子……

這一個多月裡,衆騎兵吃着簡單烹製的獸肉和硬的能磕掉牙齒的乾肉,喝着黏稠的羊奶漿酪,縱馬百里長途奔馳,看他們單手牽繮自如控馬前行的架勢,這趟下來,騎術也着實有所長進,雖然馬兒累死累瘦了不少。

這一趟出擊的戰果卓著,他們收復大小部落十餘,捕首虜千餘,畜數上萬!代國徹底淪落在趙騎的馬蹄之下。

這時候已到了初冬時節,氣候越發寒冷下去,草原上遍覆的草木枯黃凋零。千餘人的騎從大軍騎乘着數量更多的戰馬,驅趕着無邊無際的牛羊牲畜,沿着數十條踩踏出的道路齊頭並進。數十面旌旗迎風招展,彷彿張開了帆的船隊在黃色的海洋上破浪而行,場面蔚爲壯觀。

至於那些個膽敢違抗、逃避趙軍,想要跑到草原上的部族,則成了俘虜,苦着臉跟在馬匹之後,他們很可能會被趙無恤分配給此戰有功的兵卒作爲奴隸。其中幾個酋長更是被殺雞儆猴,他們的脖頸和手腕綁着繩子,繩子很長,一直系到趙氏騎兵的轡頭上。騎兵一邊騎,他們一邊跟着跑,****雙腳,步履踉蹌,不會受到任何傷害,但前提是他們能跟上,並承受住冬日的暴曬,一旦落後,便是亂馬踏過來……

趙無恤沒有像與齊國,與知氏作戰時一樣要趙軍注意對平民的軍紀,因爲這是一次赤裸裸的征服,是民族將統治強行施加到另一個民族頭頂的暴政,靠的是鐵與血,而不是儒生想象中”懷德徠遠,四夷賓服“就能解決的。

趙上卿在代城之外迎接了虞喜一行,在虞喜下拜獻上俘虜和一眼望不到邊的牲畜後,趙無恤將他扶了起來,讚道:”安邊境,立功名,在於良將,不可不擇也。穆夏與你都是跟了我十多年的老人,我的眼光果然沒有錯,誰能料到一個小小馬廄裡,會出兩位猛將呢?“

”我算了算,你前後奔襲千餘里,斬虜首近千級,代地望風而降,五日六百,十日一千,如此疾速,真乃吾之飛將軍!“

”飛將軍!“

一時間,衆人皆歡呼不已,虞喜”飛將軍“之名,頓時傳遍了趙軍,也傳遍了代地……

……

”此番大戰,代王聚集了近萬人,精銳全部上陣設下埋伏,意圖以以逸待勞之勢重創我軍。但結果,卻是代人被殺得大敗,代王被俘身死,代城陷落,一些部落亡命而走,在遭到虞喜追擊後部衆十不存一……對於信奉強者爲尊的草原之民來說,這一場大戰已經足夠了,如今見大勢已定,又有屠何等部搶先效忠,代地的其他部族都忙於清點部族資財、整編青壯隊伍,準備向上卿宣誓效忠。“

趙無恤和虞喜使出來的是大棒,猗頓則負責去各部落扔胡蘿蔔,他熟悉這裡的風土人情,各勢力情況,加上有趙軍強大的實力做後盾,做起來事半功倍,很快,代地有名頭的部落,其君長都親自來代城,向趙無恤表示臣服。

”代地確定無疑地迎來了自己的新共主,那就是趙氏,但接下來的問題在於……上卿打算如何治代?“

見猗頓說了一半打住,趙無恤知道他肯定有想法,便鼓勵道:“若論對代地、草原的熟悉,沒有人能比得過你,有什麼想法但說無妨。”

“唯……”猗頓便將去年和虞喜討論“以夏變夷“又說了一遍,只是把依靠貿易慢慢改變代國,變成了趙氏主導這裡加速華化。

“代城一帶的氣候作物,其實與太原、燕國並無差異,雖然戎狄雜處,但也漸漸有城郭農耕,只要每年移部分人口過來定居,便能牢牢紮下根來,加以經營,便是一處地氣豐暖,歲收恆裕,居民繁庶,商賈輳集的富庶都邑。”

“此外,各部落仰慕晉地風物,不如讓臣加大對他們的貿易,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旦戎狄君長習慣住宮室,吃米麪,穿絲麻綢緞,便再也沒辦法回到食酪漿、茹毛飲血的日子去了,再挑選各部落君長的兒子去太原,去鄴城居住學習,一兩代人後,戎狄皆將化爲諸夏矣!“

”說得好。“趙無恤對猗頓再度刮目相看,這個奸商的眼光,竟不亞於他的封疆大吏們,就在這時候中原人普遍存在”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暱,不可棄也“,此疆彼界的意識中時,猗頓卻敏感地看到了,不同民族間的差距,很大程度上是生活方式造就的。

他記得前世看過一本《遊牧者的抉擇》,講述遊走於農牧交界線的古人,如何在農耕、狩獵採集和遊牧間進行抉擇。選擇前者的,進入大河平原成爲華夏的先民。選擇後者的,則變成了山區和草原的戎狄,這也是爲何姜氏戎與齊國同爲姜姓之裔,爲何狐戎、驪戎與晉國同爲姬姓之裔的緣故,一個族源,不同的生活方式,在歷史上的某個岔路口,他們分離了。

所以,沒有天生的遊牧者,也沒有天生的農民,環境決定了草原和農耕區的風俗和文化差異,但在代地,尤其是桑乾河以南,與太原、東陽的差距微乎其微。

”我決定在舊代國的基礎上,組建代郡。“趙無恤也向猗頓吐露了計劃,他已經靠自己的努力表現,從一個可以利用一下的商賈,變成了可供諮詢的良臣。

”因爲戎狄雜處,迫近胡貉的緣故,代郡會和太原的情況不大一樣,同時有兩個地位相同的長吏,代郡太守駐紮在代城,其轄區稱之爲‘道’……”

猗頓一愣:“什麼是道?”

這是趙無恤把戰國時期秦國的制度直接剽竊來用了:“其實也就是縣,只是編戶齊民曰縣,戎狄蠻夷雜處曰道,加以區別,最終目標就是讓道的戎狄蠻夷華化,成爲趙氏的納稅編戶。代郡南部一共有四個道,依次是:恆山、代、無終、阪泉,治理之法與太原類似,只是稅賦的收取會略有不同。“

隨着郵成也成功降服佔據窮魚之丘的無終戎,整個代國已經落入趙無恤手中。

猗頓心裡略一計較,發現這四個道都在桑乾河之南,莫非桑乾河以北的地區,上卿另有打算?

”不錯,桑乾河以北和以南不大一樣,基本是各部落的牧場,故而不設縣。虞喜任都尉,攜帶騎兵駐紮在草原上,統御各部落。”

猗頓細細一琢磨,頓時拊掌而贊:”高明!此舉高明!如此一來,北部都尉治宮帳、部族之政,同時防禦周邊的胡貉。南面郡守負責郡縣、移民、農耕租賦之事,代郡可以一分爲二,因俗而治,既能讓各部落戰力爲我所用,又能漸漸讓南部三個道變戎狄爲華夏,上卿真是神來之筆啊!“

趙無恤笑而不語,他當然不會告訴猗頓,這個腦洞,還是來自後世,沿着桑乾河分爲農區和牧區後,代郡儼然是一個縮小版的南北面官制……

“虞喜的駐地,放在屠何並不合適,還是放在桑乾河的支流所經的御河上吧。“

趙無恤看中的地方,其實就是後世的大同,同時也是農牧交界的地區,漢高祖劉邦被匈奴圍困的白登,鮮卑首領檀石槐建立汗庭的彈汗山,拓跋大敗慕容燕的參合陂,以及北魏的都城平城,都在那一片。

之所以如此重要,正因爲它東連燕地,南達並、恆,西界黃河,北控沙漠,居邊隅之要害。在這個時代,仍是一片豐美的草原。讓虞喜駐紮在那裡,退可藩屏太原、代城,進則可進取樓煩、林胡,甚至是河套的河宗氏部落。

“虞喜跟我說,桑乾河的走勢就像一條長龍,屠何是龍尾巴,代城是龍腹,而御河,恰似龍首……那座明年春天新圈起來的騎邑,就叫做龍城吧!

猗頓繼續拍着馬匹:“好名字,如同蟠龍雄踞北疆,讓戎狄胡貉俯首帖耳。”

不過,他終究不會懂趙無恤的深意……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希望虞喜不會讓我失望……”

確定了代地的未來後,趙無恤拍案而起,他在迴歸晉國前,要先去東面的阪泉走一趟,在那裡,他將會見來自燕國的使者,千騎席捲燕代交界,彷彿冬雷陣陣,早已把趙無恤的威名,傳到了那個僻居北疆的姬姓諸侯耳中……

(~^~)

第101章 嘉禾重潁第60章 與子同浴第429章 戰爭的尾聲第569章 譬如北辰第125章 奇貨可居(下)第92章 劍名獬豸第1185章 無有不流血犧牲者第735章 亡國之音 中第1041章 心悅君兮君不知第546章 墮郈(上)第12章 呦呦鹿鳴第543章 宮闕第14章 老豺範鞅第899章 計然策第843章 雖遠必誅!第400章 引蛇出洞第532章 深夜訪客第924章 禍亂之源第1016章 蒹葭蒼蒼第933章 天災第270章 甄邑攻略(上)第629章 將欲取之第1171章 尺蠖之屈第709章 越王勾踐第912章 沸鼎(下)第892章 過河卒第739章 百年之計第565章 將墮四都進行到底!第643章 兩軍對壘第803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1197章 白露未晞第842章 藏寶符於恆山第607章 妻、子、媵、妾第834章 石渠第343章 盜亦有道(下)第1087章 季子掛劍處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1019章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第106章 怦然心動第1170章 自古誰能辨忠逆?第587章 威服九國(中)第730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324章 亂(下)第983章 荀伯之後第1009章 函首第287章 高築牆,廣積糧第945章 蕩氣迴腸(上)第919章 日出東南隅第1113章 侯非侯,王非王第21章 四子分封第597章 婚姻大事第556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691章 怎樣的代價?第426章 上陣父子兵(上)第537章 南子的歸宿第636章 中行第970章 天子腳下(下)第712章 范蠡文種(上)第1218章 絕筆春秋第418章 大雪滿弓刀(上)第858章 馬革裹屍第840章 海客談瀛洲第44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553章 成王敗寇第468章受 受挫的靈鵲第665章 朝歌之圍(上)第1162章 大道第476章 疾風烈火第768章 當歸 上第892章 過河卒第413章 獵國(下)第958章 意外第271章 甄邑攻略(中)第1165章 美人離殤第631章 爲淵驅魚(下)第597章 婚姻大事第348章 孔夫子的局(上)第242章 成人禮第1031章 朝天子(上)第93章 鼓而成列第729章 曹國也要來爭霸?第285章 名與實第934章 天道遠第662章 卿士之死(下)第594章 山的那邊是海第882章 秦歌一曲(上)番外7 羋月傳(上)第13章 趙樂聯姻第301章 魯城曲阜第244章 幕後主使第241章 萬夫莫當!第273章 狐假虎威第897章 越有處女第485章 夾谷之會(上)第120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694章 趙氏包圍網(上)第737章 曲終人散第68章 少君魏姬第667章 攻城利器(上)第742章 暴行
第101章 嘉禾重潁第60章 與子同浴第429章 戰爭的尾聲第569章 譬如北辰第125章 奇貨可居(下)第92章 劍名獬豸第1185章 無有不流血犧牲者第735章 亡國之音 中第1041章 心悅君兮君不知第546章 墮郈(上)第12章 呦呦鹿鳴第543章 宮闕第14章 老豺範鞅第899章 計然策第843章 雖遠必誅!第400章 引蛇出洞第532章 深夜訪客第924章 禍亂之源第1016章 蒹葭蒼蒼第933章 天災第270章 甄邑攻略(上)第629章 將欲取之第1171章 尺蠖之屈第709章 越王勾踐第912章 沸鼎(下)第892章 過河卒第739章 百年之計第565章 將墮四都進行到底!第643章 兩軍對壘第803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1197章 白露未晞第842章 藏寶符於恆山第607章 妻、子、媵、妾第834章 石渠第343章 盜亦有道(下)第1087章 季子掛劍處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1019章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第106章 怦然心動第1170章 自古誰能辨忠逆?第587章 威服九國(中)第730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324章 亂(下)第983章 荀伯之後第1009章 函首第287章 高築牆,廣積糧第945章 蕩氣迴腸(上)第919章 日出東南隅第1113章 侯非侯,王非王第21章 四子分封第597章 婚姻大事第556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691章 怎樣的代價?第426章 上陣父子兵(上)第537章 南子的歸宿第636章 中行第970章 天子腳下(下)第712章 范蠡文種(上)第1218章 絕筆春秋第418章 大雪滿弓刀(上)第858章 馬革裹屍第840章 海客談瀛洲第44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553章 成王敗寇第468章受 受挫的靈鵲第665章 朝歌之圍(上)第1162章 大道第476章 疾風烈火第768章 當歸 上第892章 過河卒第413章 獵國(下)第958章 意外第271章 甄邑攻略(中)第1165章 美人離殤第631章 爲淵驅魚(下)第597章 婚姻大事第348章 孔夫子的局(上)第242章 成人禮第1031章 朝天子(上)第93章 鼓而成列第729章 曹國也要來爭霸?第285章 名與實第934章 天道遠第662章 卿士之死(下)第594章 山的那邊是海第882章 秦歌一曲(上)番外7 羋月傳(上)第13章 趙樂聯姻第301章 魯城曲阜第244章 幕後主使第241章 萬夫莫當!第273章 狐假虎威第897章 越有處女第485章 夾谷之會(上)第120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694章 趙氏包圍網(上)第737章 曲終人散第68章 少君魏姬第667章 攻城利器(上)第742章 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