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中山

ps:12點半還有一章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

從這一點上看,中國君派來的使者頭上結髻,深衣廣袖,衣服上有多彩的紋飾,腰間還有琳琅滿目的帶鉤、玉飾,這一身打扮,和晉國卿大夫根本沒什麼兩樣,稱之爲“華”未嘗不可。

“外臣翟厲,代寡君問候晉國趙上卿,孟冬寒冷,還望上卿安好。”

這位中山君的大宰禮儀上挑不出半分毛病來,除了文化有限吟不出詩經來應和,皆是標準的諸夏禮儀。

也只有從跟隨他的幾名中山武士穿着的窄袖豹裘,披髮左衽的裝束,才表明這是一個狄人建立的邦國。

自從召陵之會那一年(公元前506年)立國號“中山”正式建國開始,中山已經建立十多年了,與代國不同,他們因爲被晉、齊、燕三面包圍,尤其曾做了晉國二十年附庸,故而受中原文化影響較深,中山國的上層無不積極效仿中原衣冠禮樂,政治制度。

對他們的積極態度,趙無恤是表示認可的,所以對待中山,也不能像對冥頑不化的代國一樣簡單粗暴。更別說中山因爲共同討伐中行氏的緣故,與趙氏還算盟友,趙無恤更是與中山君攀上了親戚,兩人以兄弟相稱。

見翟厲有禮有節,他也對中山君一陣噓寒問暖,寒暄完了,對方纔開始表明來意。

“聽聞上卿破代,寡君欣喜,特地派外臣來恭賀,並奉錯銀雙翼獸一對、瑪瑙半鬥,小小心意,伏維受納。”

他說着便讓身後的狄人壯士將禮物擡上來,那些中山獨有的瑪瑙光澤度好,顏色明潤。一對錯銀雙翼獸做工精緻,獸首一左一右,兩肋生翼,後尾斜挺,四肢弓曲,雲紋的銀線交錯周身,設計嚴謹,刻畫細膩,可以當做壓席子邊角的鎮器。

這些寶物顯示了中山人精湛的手工藝,這個幾乎完全農耕化的民族,絕不是代、樓煩等塞外戎狄能比得了的。

不過趙無恤這個人和一般諸侯卿大夫有所不同,對寶物金銀談不上熱衷,他更渴求的,是城邑、土地、人口……

無恤一揮手,讓人將這些東西收下,隨即對翟厲笑道:“這邊剛打下代城,中山就派人來了,貴國真是消息靈通啊。”

翟厲陪着笑,心裡卻有苦說不出。

趙無恤突然進攻代國,着實嚇了中山國一大跳,因爲與中山臨近的柏人、邯鄲等地完全就沒有動靜,就在趙氏猛攻代地的同時,那一帶完全看不出處於戰時狀態,依舊是城門大開,市肆繁榮。

後來中山人才知曉,趙無恤竟是以太原一郡之力征討代國,而且只花了半個月,就打下了代城,滅亡了稱雄北方五十年的代戎,這實力,着實讓中山國爲之驚懼惶恐。雖然和代國的關係談不上良好,但兔死狐悲,中山君夜不能寐,加強了邊境的防禦,又巴巴地派他的大宰翟厲來阪泉邑,想打探下趙無恤的意思。

畢竟代國一完蛋,趙氏就從北、西、南三面包圍了中山,中山難免有些危機感。

不過如今看來,趙氏似乎對中山並沒有覬覦之意,趙無恤收下禮物後很高興,還以代國的犬馬和女子交給翟厲,讓他回贈中山君,禮尚往來。

就在翟厲放鬆警惕,開始陪着趙無恤說笑、飲酒的時候,外面突然有人來報:“上卿,燕國太子到城外了!”

……

嘴裡酸甜的酒突然變得苦澀,翟厲舉起的酒盞也停住了,過了一小會才擠出一個笑容道:“不知上卿竟然還有其他貴賓……”

“什麼貴賓,只是不請自來的惡客而已。”

趙無恤似有些煩躁地一揮袖子,像是要驅趕一隻令他討厭的蒼蠅似的。

翟厲不由一喜,莫不是燕國得罪了趙氏?他試探地問了問,趙無恤才嘆息道:“幾年前,若非中山,趙氏要滅亡中行氏可沒那麼容易,故而我與中山君約爲兄弟,兩家共處冀州,當睦鄰友善才是。可在打下代地,與燕國接壤後,燕國的使者卻三番兩次地過來覲見,希望與趙氏交好,更想要離間我與中山國的關係!”

“什麼!?”翟厲一驚,中山的建立和擴張,必然與位於東北面的燕國發生衝突,之前燕屬於齊國陣營,中山屬於趙氏陣營,雙方在邊界的苦陘邑一線有過幾次交戰,互有勝負,至今關係依然很緊張。現在燕國竟然派他們的太子親自來見趙無恤,還打算離間趙與中山的關係?

這可是生死存亡的大事啊!

趙無恤仍然在講述燕國的說辭:“燕國人說中山如同當年的山戎一般侵吞邊邑,荼毒百姓,既然趙氏乃晉國上卿,諸夏之主盟者,還希望我能出兵討伐,還燕國一個公道……”

想到趙燕夾擊中山的情形,翟厲從頭到腳頓時出了一身汗,連忙出來辯解道:“燕國人在說謊!中山未曾侵吞燕國一座邊邑,只是各自取得無主的隙地而已。反倒是燕國,之前仗着有齊國庇護,視鮮虞爲雜狄,曾多次出兵襲擊邊境之民,寡君屢勸不聽,他們還說什麼‘我討境內戎狄而已’,根本不將中山視爲邦國,如今竟然還在上卿面前倒打一耙……”

“這些,我自然是知道的,我已經駁回了燕國人的過分要求,汝雙方應當各安邊境,怎能覬覦別國的城池?非但是中山和燕國,就算是中山和我趙氏,也理當如此!”

趙無恤拍了拍手,讓人拿地圖上來。

“中山既然已成爲邦國,而不是到處遷徙的雜狄,就必須有邊界,中山與燕的邊界我不好多問,汝等自己去裁定,但代地與中山的邊界也很模糊,不如就乘這次敲定?”

也不由翟厲分說,趙無恤紅筆一勾:“拒馬河以北歸趙,拒馬河以南歸中山,何如!?”

翟厲連忙起身一看,如此一來,窮魚之丘就完全劃到趙氏那邊去了,而窮魚之丘連接的,可是對於中山而言至關重要的蒲****……這麼劃,完全是己方吃虧啊,如此一來,中山國的北門幾乎等同於對趙氏洞開。

但他也清楚,若是不答應的話,說不準趙氏就要聯合燕國,對中山發難了,趙無恤之前的話裡,明顯透着濃濃的威脅。

他不情不願地說道:“此事外臣做不了主,還得回去請示過寡君才行。”

“也好,國之大事,不可不謹慎……”

中山可不像代國,可以一擊而下,他們已經是一個城郭農耕之邦,更位於山區,邊隘衆多,大軍難以行進,只能想辦法徐徐圖之。

所以趙無恤也未強逼迫,而是說道:“不過話又說回來,中山於十多年前改國號立國,但諸侯中能將汝等視爲平等邦國的寥寥無幾。魯國的孔子說過一句話,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中山想要延續下去,想要與燕國分庭抗禮,只怕要得到天子承認,封土賜爵才行啊。無恤不才,乃晉國上卿,天子授權的諸夏主盟者,願爲中山君引薦,入成周朝覲天子,讓中山正式封邦建國,列爲諸侯!”

……

封邦建國,列爲諸侯,中山!?

“此話當真!”翟厲一時間又驚又喜。

中山人可沒有楚國人那種“我蠻夷也,不與中國號諡”的實力和勇氣,隨着華夏化的日益加深,中山人在極力效仿中原衣冠禮樂的同時,一種文化的自卑感也在他們心中加深,冒認自己爲”殷商子姓之後“便是一個例子。因爲宗法制度本身的嚴密性,周室對諸侯何時分封,屬於哪一支系,記錄十分詳細,西貝貨很難冒認。

所以中山只能往四散的子姓上攀扯,好讓自己不那麼被諸侯鄙夷,但是一衣帶水的燕國依舊很看不起他們,雖然在武力上討不到好處,但作爲召公奭的封國,姬周最重要的大邦之一,已經大不如前的燕國人依舊可以高傲地罵他們一聲“夷狄”!

所以中山子一直孜孜以求的事情,就是像邾國、莒國那樣,雖然不是周室的初封之國,雖然是夷人,但仍然可以追加上一個諸侯的名號,讓自己融入到諸夏的大家庭裡,也能與其他國家正常邦交,朝聘往來。只是一直視中山爲自己奴僕附庸的晉國,是絕不容許這種情況的,早年在範鞅那裡,中山就碰了一鼻子灰……

可如今,趙無恤卻聲稱,願意引薦中山子朝見周天子,讓天子正式同意中山封邦建國?

翟厲欣喜若狂,對趙無恤要中山割讓拒馬河以北數十里土地的不快也一掃而空。

在趙無恤身上,的確看不出他對中山國有敵意,若以區區幾十裡土地,換得一個正式的諸侯稱號,這絕對是值得的!

“若此事能成,不要說區區幾十裡邊地,中山願意奉上仇由,作爲上卿的養邑!”

答應回去將此事向中山子說明後,翟厲腳步輕快地往外走去,在離開這間略顯簡陋的廳堂後,他一眼就看到了站在門口,穿着一身漂亮貂裘,正在彈去冠帶上雪花的青年貴族。

冠冕堂皇,環佩叮噹,規格直逼晉國上卿,此人絕非一般的士大夫!

“是燕國太子麼?”翟厲走過去試探地問道。

“然,正是餘。”

身材高大的燕國太子恪疑惑地看了翟厲一眼,不認識,這莫非是趙上卿的親隨?

“哼!”誰料翟厲證實他的身份後,竟然下巴一擡,狠狠剮了燕國太子一眼。

“燕人,等着瞧!”

他隨即揚長而去,只留下太子恪一臉懵逼……

ps:讀出土的“中山三器”銘文,第一感觸便是這個白狄建立的邦國華夏化很深,比如詩經典籍的引用極爲頻繁貼切,也有一套傳統的禮樂器物,可見中山人對中原的效仿是全方位的。《戰國中山侯?銅鉞》的銘文裡更是說:“天子建邦,中山侯?”,可見中山人對得到周天子承認極爲重視,也是他們在這個時代極爲渴求的事情。

(~^~)

第476章 疾風烈火第1101章 不絕如縷第427章 上陣父子兵(下)第887章 所擊無所不摧第1118章 封建子弟第438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第1108章 齊桓晉文之事第946章 蕩氣迴腸(下)第205章 臣與君第269章 城濮之丘第5章 東門館驛第1121章 玉石之路第840章 海客談瀛洲第136章 大射儀(中)第490章 夾谷之會(終於)第50章 殖我田疇(上)第977章 千乘萬騎第1173章 復仇之義(下)第98章 攪動全局第1027章 虢鄶之間第169章 洵美且都第1128章 巧捷惟萬端第285章 名與實第242章 成人禮第115章 賞罰分明第813章 大國上卿(下)第65章 暮春三月第255章 募兵制第495章 墮四都!第672章 掃清門庭第222章 生者當如斯第168章 有女同車第50章 殖我田疇(上)第60章 與子同浴第267章 馳逐蹴鞠第669章 破城第197章 有狐綏綏第391章 趙鞅出征第1121章 玉石之路第226章 舍爵冊勳第143章 欲言又止第893章 階下囚第824章 大學第130章 射分四耦第879章 虎狼之師?第1192章 季羋畀我第465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 裡馬第522章 十年後的霸主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238章 大車檻檻第477章 兩敗俱傷第339章 中都的燈滅了第614章 日月當空第578章 君子不器第53章 冬至(二)第812章 大國上卿(中)第73章 泮宮公學第332章 黃雀在後(上)第536章 求婚第193章 趙卿已死?第1162章 大道第656章 大風(13)翟792章 長平之戰(下)第533章 何欲何求?第734章 亡國之音 上第564章 亦能絕之!第322章 亂(上)第884章 匹夫不可奪志也第367章 楫門而盜第37章 我的成邑第1171章 尺蠖之屈第1192章 季羋畀我第758章 戰爭從此變得不同 下第908章 夫人們的香裙第197章 有狐綏綏章第467章 中流擊楫第512章 田忌賽馬第323章 亂(中)第278章 戰勢不過奇正第422章 兩難抉擇第1050章 軍功爵第251章 新時代(第一卷終)第313章 其命維新(下)第793章 四君子第342章 盜亦有道(中)第1045章 怒海爭鋒(下)第526章 弒君者(中)第727章 跳樑小醜第910章 趙與衛的差距第580章 鍛鐵的女劍師第1174章 法理人心第572章 軍功授田第121章 義利之辨第690章 再下一城第1177章 似是故人來第281章 父與子(下)第385章 賜爾玈弓第959章 又是意外第902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第35章 豎子敢爾!
第476章 疾風烈火第1101章 不絕如縷第427章 上陣父子兵(下)第887章 所擊無所不摧第1118章 封建子弟第438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第1108章 齊桓晉文之事第946章 蕩氣迴腸(下)第205章 臣與君第269章 城濮之丘第5章 東門館驛第1121章 玉石之路第840章 海客談瀛洲第136章 大射儀(中)第490章 夾谷之會(終於)第50章 殖我田疇(上)第977章 千乘萬騎第1173章 復仇之義(下)第98章 攪動全局第1027章 虢鄶之間第169章 洵美且都第1128章 巧捷惟萬端第285章 名與實第242章 成人禮第115章 賞罰分明第813章 大國上卿(下)第65章 暮春三月第255章 募兵制第495章 墮四都!第672章 掃清門庭第222章 生者當如斯第168章 有女同車第50章 殖我田疇(上)第60章 與子同浴第267章 馳逐蹴鞠第669章 破城第197章 有狐綏綏第391章 趙鞅出征第1121章 玉石之路第226章 舍爵冊勳第143章 欲言又止第893章 階下囚第824章 大學第130章 射分四耦第879章 虎狼之師?第1192章 季羋畀我第465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 裡馬第522章 十年後的霸主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238章 大車檻檻第477章 兩敗俱傷第339章 中都的燈滅了第614章 日月當空第578章 君子不器第53章 冬至(二)第812章 大國上卿(中)第73章 泮宮公學第332章 黃雀在後(上)第536章 求婚第193章 趙卿已死?第1162章 大道第656章 大風(13)翟792章 長平之戰(下)第533章 何欲何求?第734章 亡國之音 上第564章 亦能絕之!第322章 亂(上)第884章 匹夫不可奪志也第367章 楫門而盜第37章 我的成邑第1171章 尺蠖之屈第1192章 季羋畀我第758章 戰爭從此變得不同 下第908章 夫人們的香裙第197章 有狐綏綏章第467章 中流擊楫第512章 田忌賽馬第323章 亂(中)第278章 戰勢不過奇正第422章 兩難抉擇第1050章 軍功爵第251章 新時代(第一卷終)第313章 其命維新(下)第793章 四君子第342章 盜亦有道(中)第1045章 怒海爭鋒(下)第526章 弒君者(中)第727章 跳樑小醜第910章 趙與衛的差距第580章 鍛鐵的女劍師第1174章 法理人心第572章 軍功授田第121章 義利之辨第690章 再下一城第1177章 似是故人來第281章 父與子(下)第385章 賜爾玈弓第959章 又是意外第902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第35章 豎子敢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