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盡棄前嫌?

“朝歌是我的!”

消息傳得很快,知伯的黨羽們再次匯聚一堂,滿臉漲紅的範皋夷憤怒地說道:“我是範氏的新家主,朝歌及河內諸縣理應由我來接管,趙氏怎麼敢破城而入,將府庫、民衆全部接收?他們憑着什麼?”

範皋夷家主的位置還沒坐熱乎,便迫不及待地前來伸張權利,可問題是,他申訴錯了對象。自從驚聞噩耗後,知躒便面色陰鬱地坐於矮案後想着事情,一言不發,任憑自己的黨羽們相互爭吵。

“憑勝者的權利。”知氏的小智囊知果代父親如是回答,幹錯利落。

“趙氏野戰擊敗了範、中行二卿,又據守軹關道和孟門,就是扼住了晉國的咽喉,讓吾等短時間無從干涉。本想着這是趙氏的取死之道,孰料他們竟然真的能一個月內攻陷朝歌……”

說到這裡,知果瞥了自家父親一眼,這個結果,是聰明老練如知躒也沒有料到的。

樑嬰父喃喃說道:“我還是不敢相信,即便在凡共大敗後,朝歌城內仍然有數萬人丁,而趙軍頂多有兩三萬人,只能圍住城池的一側。中行伯只要不自己出城擊敵,應該不至於這麼快就被攻破……惜哉,若他能再堅持數月,執政的計劃便能順利實施。早知今日,當初還不如棄守朝歌,將其燒成白地,也好過如今中行伯身死,還以朝歌府庫資敵。“

“你,你……”範皋夷聽樑嬰父說要棄城毀地,大怒地指着他的鼻尖。

“換我也會選擇死守。”知果又開口道:“太傅不清楚朝歌的地位,此地若失,邯鄲、柏人甚至井陘都會暴露在趙氏兵鋒之下,所以中行伯和朝歌宰的守城決策沒錯,問題在於趙氏用來攻城汝的法子,據說他們的器械能天降飛石,或是得到了……天神相助?”

“荒謬!朝歌的鬼神土主要助也應該助範氏!”範皋夷不依不饒。

衆人預料落空,正是彷徨之時。很快就發生了爭吵,其餘人則面色陰沉,氣氛十分凝重。

“夠了!”

卻是知伯手扶矮桌而起,眼睛掃視了眼前衆人一遍。讓他們統統閉嘴。

“朝歌城破,這已經是既成事實,現如今說這些假設還有何用?”

衆人沉默片刻,又齊聲問道:“執政,如今該如何是好?”

知伯負手踱步到門口。望着陰沉的天空一陣出神,隨後又踱步回來,反覆幾次。只有知果才知道,這是父親冥思苦想時的樣子,看來知氏設計好的策略被趙氏速勝打破後,的確給知伯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最終,知躒終於下定了決心,停下了腳步吩咐左右道:“都將汝等的沮喪收起來,隨我進虒祁宮,一同向國君控訴趙氏父子首禍之罪!”

……

是夜。新田虒祁宮內,晉侯午撐着自己的頭打着哈欠,今晚他纔剛上榻不久,還來不及享用知伯獻上的別有風情的狄女,就被喊了起來。

匆匆忙忙換上朝服乘坐步輦來到正殿時,已經是後半夜的丑時了,眼皮在打架,而沉重的冠冕壓得他脖頸痠痛,但今日的緊急朝會晉侯不得不親自來參加,雖然政事都被執政卿知氏操持着。但凡是軍國大事,還是要經過晉侯同意才行。

太行以東出事了,晉國的卿們在火拼,晉侯卻無可奈何。無從阻止。

何況得知中行寅死訊和朝歌陷落的消息後,晉侯就已經被嚇醒了。

“執政不是說萬無一失麼!趙氏什麼時候有了這麼大的能耐!”

廳堂內,知伯一黨的大夫們嘰嘰喳喳了一上午,就像一羣剛從雞塒裡放出的母雞。

“破壞晉國的舊規矩,擅自與範、中行開戰,並且強佔其城邑。屠戮其兵卒,殺害兩位卿士,君上,趙氏這是要反叛啊!”

說這話的是剛剛確定要繼承範氏,卻尚未正式升任卿士的範皋夷,這位昔日與範吉射勢同水火的範氏庶子,如今卻是範氏利益的忠誠捍衛者,一副無時無刻不像替弟弟復仇的模樣。

“趙氏早就不敬公室許多年了,當年趙盾就曾殺了靈公,如今趙鞅、趙無恤父子更甚之,他們竟然將東去問罪的籍秦大夫擋在太行,不讓他們過去。”太傅樑嬰父接過話頭,他面色通紅,不知道是出於公憤還是私嫉,晉侯聽說他與趙鞅、晉陽大夫董安於關係很不好。

“韓與趙乃一丘之貉,會這樣也很正常。”知氏的次子知果也如是說。

最後,他們的結論是:趙氏乃攪亂晉國的首禍者,不能不加以懲戒。

可就算他們羅列了天大的罪名,可到頭來,卻在如何問責趙氏這個問題上拿不出章程來。

他們這些人平日裡就包圍在晉侯的周圍,阻斷了其餘卿族走國君門路的機會,尊晉侯以令諸卿,這是知氏最有力的憑仗。

但過去屢試不爽的君命卿權,這次卻彷彿撞到了鐵壁上,趙氏抱着一戰而勝的決心頂住了國君和執政的壓力,先在野戰裡擊垮二卿主力,又以匪夷所思的方法攻下朝歌。

反觀這邊的手段總是慢了半拍,先前想去爲晉侯和知氏“接收”河內地的籍秦被韓氏阻在軹關道,那裡一夫當關萬夫難開。加上天降驟雨,道路溼滑,所以籍秦也沒試圖進攻,直接退了下來,駐紮在範氏的河東領地內。

與此同時,另一條要道滏口陘,也因爲趙氏利用範皋夷的倒黴兄長範維詐取了孟門關,落入趙氏手中。如此,溝通太行東西的三條道路,還在知氏手中的只剩下一條井陘道,可以直達柏人、邯鄲,朝歌失守、中行寅戰死的消息,他們正是從那條道路獲得的。

“趙、韓塞孟門、軹關,則晉無河內……”

晉侯和知氏對太行山以東的局勢完全失控,君權和執政之權從未像這樣被無視和踐踏過。

熬了大半夜後,晉午終於忍不住了,他問道:“執政怎麼還來?“

知果道:”父親聽聞中行伯卒於朝歌,悲傷過度,故讓吾等先行片刻,他在後穿戴喪服,便入宮來……”

話音剛末,殿外便有寺人來通報,說知伯來了。

……

知伯是步行進入虒祁宮的,遠遠看去,只是宮燈旁的一個小白點,等他漸漸近了,晉侯纔看清他穿着布衰裳,澡麻帶,絰、冠布纓,吉屨無絢。

正是五服中最低一等的“小功”。

等他上前下拜請罪時,晉侯也只能先壓住焦躁,嘆了口氣道:“執政節哀,國事爲重啊。”

知躒長拜及地,作悲慼狀頓首道:“謝君上諒解,知氏與中行氏本出於荀氏,雖然出了五服,但中行伯仍然算我遠支堂弟,堂堂一國卿士,晉國上軍將,卻落得如此下場,實在是令人心寒……”

晉侯咳了一聲:“中行伯的葬禮我會讓禮官好好操辦,他們屍首也得從趙氏那裡討好回來。不過首先得解決太行以東的戰事,執政覺得,如今的形勢,新田應該怎麼辦爲好?真的要定趙氏一個首禍者的罪名麼?”

他很清楚,如果真這樣,那就是公然宣稱公室要討伐趙氏,這得冒極大風險。亦或是,維持對趙氏伐邯鄲的支持,承認他們滅範氏的既成事實,那樣的話,作爲執政,在任期內任由趙氏這麼幹,知伯必然下臺……

知躒擡頭道:“老臣認爲,既然二卿形同滅亡,爲今之計,以公室、知氏之力與趙氏爲敵,恐已不如,莫不如盡棄前嫌……”

晉侯和在場的衆人都大驚失色,紛紛出言問道:“吾等沒聽錯吧,執政,真的要與趙氏請平?”

晉侯午心中有一絲不樂意,雖然他不喜歡打沒用把握的仗,而且實權所剩無幾,但他畢竟還是一國之君,以國君身份向臣子求和,太過屈辱了……

範皋夷和樑嬰父更是心驚不已,他們一個繼承了與趙氏爲敵的範氏,另一個則與趙鞅、董安於有舊怨,都是鐵桿的反趙派,怎麼也不會主動請平。若戰爭以這種方式結束,趙氏必將得到巨大的豐收,比以前更強大,更不好對付,而過幾年趙鞅或趙無恤入主朝堂,他們就不用混,可以逃到別國去了。

知躒卻笑了笑,道:“趙氏已經背棄君命和禮法,是晉國叛臣,老朽怎麼會和他們講和?我的意思是,晉國也是時候和齊、衛、鄭盡棄前嫌了!”

第555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516章 訪賢第1137章 三箭第655章 大風(12)第484章 我有嘉賓第1211章 軍政決於一人第1216章 時也,命也第343章 盜亦有道(下)第888章 癘瘍之懼第721章 他就是傳奇第547章 墮郈(下)第60章 與子同浴第378章 虎入平陽第149章 輕騎夜擊(下)第87章 豆在釜中第848章 織女牽牛(上)第27章 遠送於野第619章 桃園三結義第311章 修齊治平第305章 柳下季第521章 摘桃的來了第1023章 令尹之嘆第706章 孫子.吳問第188章 暗潮涌動(上)第649章 大風(6)第958章 意外第1162章 大道第266章 侈靡之業第206章 君子有召第759章 此戰到此結束第1015章 西岐有鳳,鳴於昆崗第396章 鴛鴦陣!第1086章 最後的君子第418章 大雪滿弓刀(上)第479章 孔方兄第827章 仲尼之厄第557章 虎第205章 臣與君第382章 “西魯互保”第845章 塞上曲(上)第878章 趙跨革囊第58章 雨夜驚變(下)第69章 大宗小宗第435章 青丘九尾第1143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下)第501章 百里而趨利者第993章 鳴條第913章 大器晚成第81章 收之桑榆第299章 苛政猛於虎第953章 富貴險中求第1028章 王孫歸不歸?(上)第133章 嬴秦嬴趙第456章 盜跖第202章 御者之道第256章 趙武卒第885章 此之謂戰勝於制度第510章 宋朝之美第31章 成氏一族第71章 封建制度第425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第1187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364章 漁翁得利第460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1047章 家祭無忘告乃翁第793章 四君子第175章 有如皎日第182章 董安於(下)第165章 下谷之法第418章 大雪滿弓刀(上)第85章 中原有菽第1088章 王侯盡北望(上)第582章 鐵與血第1015章 西岐有鳳,鳴於昆崗第840章 海客談瀛洲第1092章 天子致胙(上)第509章 致師第965章 齊人之福第36章 一言之威第537章 南子的歸宿第95章 劍擊之技第888章 癘瘍之懼第945章 蕩氣迴腸(上)第601章 阿姊(下)第二卷完第1199章 太華巍巍第1102章 有嬀之後第16章 春秋數學家第64章 仲尼弟子(下)第871章 韓子盧,東郭逡第387章 齊人兵鋒,不在西魯!第821章 興越三絕第1213章 今天下三分第306章 孔仲尼第606章 我回來了!(下)第1046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127章 仁哉賢主!第90章 君子有爲第626章新婚夜第396章 鴛鴦陣!第629章 將欲取之
第555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516章 訪賢第1137章 三箭第655章 大風(12)第484章 我有嘉賓第1211章 軍政決於一人第1216章 時也,命也第343章 盜亦有道(下)第888章 癘瘍之懼第721章 他就是傳奇第547章 墮郈(下)第60章 與子同浴第378章 虎入平陽第149章 輕騎夜擊(下)第87章 豆在釜中第848章 織女牽牛(上)第27章 遠送於野第619章 桃園三結義第311章 修齊治平第305章 柳下季第521章 摘桃的來了第1023章 令尹之嘆第706章 孫子.吳問第188章 暗潮涌動(上)第649章 大風(6)第958章 意外第1162章 大道第266章 侈靡之業第206章 君子有召第759章 此戰到此結束第1015章 西岐有鳳,鳴於昆崗第396章 鴛鴦陣!第1086章 最後的君子第418章 大雪滿弓刀(上)第479章 孔方兄第827章 仲尼之厄第557章 虎第205章 臣與君第382章 “西魯互保”第845章 塞上曲(上)第878章 趙跨革囊第58章 雨夜驚變(下)第69章 大宗小宗第435章 青丘九尾第1143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下)第501章 百里而趨利者第993章 鳴條第913章 大器晚成第81章 收之桑榆第299章 苛政猛於虎第953章 富貴險中求第1028章 王孫歸不歸?(上)第133章 嬴秦嬴趙第456章 盜跖第202章 御者之道第256章 趙武卒第885章 此之謂戰勝於制度第510章 宋朝之美第31章 成氏一族第71章 封建制度第425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第1187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364章 漁翁得利第460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1047章 家祭無忘告乃翁第793章 四君子第175章 有如皎日第182章 董安於(下)第165章 下谷之法第418章 大雪滿弓刀(上)第85章 中原有菽第1088章 王侯盡北望(上)第582章 鐵與血第1015章 西岐有鳳,鳴於昆崗第840章 海客談瀛洲第1092章 天子致胙(上)第509章 致師第965章 齊人之福第36章 一言之威第537章 南子的歸宿第95章 劍擊之技第888章 癘瘍之懼第945章 蕩氣迴腸(上)第601章 阿姊(下)第二卷完第1199章 太華巍巍第1102章 有嬀之後第16章 春秋數學家第64章 仲尼弟子(下)第871章 韓子盧,東郭逡第387章 齊人兵鋒,不在西魯!第821章 興越三絕第1213章 今天下三分第306章 孔仲尼第606章 我回來了!(下)第1046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127章 仁哉賢主!第90章 君子有爲第626章新婚夜第396章 鴛鴦陣!第629章 將欲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