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有朋自遠方來

感謝書友煙霧煉獄,擴張的妄想的打賞!

……

雖然只是在新絳偶遇,相談僅僅一個時辰,但趙無恤的言談頗合子貢口味。這位君子,似乎對孔門的理念十分了解,有時候,他和從未見過面的夫子,甚至有不謀而合的地方。

所以子貢想着,自己是不是也應該將夫子的仁義禮樂之道,推薦給趙氏君子,幫他也建設一個小康之鄉呢?

而且他在新絳時,聽到市井傳聞說,趙無恤雖爲庶子,卻頗得宗主趙鞅的青睞。日後說不定能立爲世子,繼承家業,甚至有機會成爲晉國執政……

到那時候,若是趙無恤能邀請夫子前來晉國,做趙氏之宰,還怕夫子之道不能大行於天下?

想到這裡,子貢露出了憧憬的微笑。

帶着這樣的小心思,他就捎帶上了他往日記述下的一些夫子言談,想尋機會獻給趙無恤。到時候,再將中都邑的現狀誇讚一通,以他的口才,想必能說服趙氏君子效仿之。

子貢原本以爲,夫子治下的中都邑,已經是世間最完美的城邑,可回到晉國,來到成鄉後,子貢卻被所見所聞震撼了。

……

地勢在慢慢變高,眼前的成鄉和子貢想象中,晉衛魯等國隨處可見的貧瘠小鄉,極爲不同。

只見田間冬種的小麥已經收割完畢,國人野人們忙着將捆紮好的秸稈還田。圓髻玄幘的趙氏正卒、更卒們卸下了甲冑,挑着一擔又一擔的漚肥傾倒播撒在地裡,一邊喊着臭,一邊和國人們打趣說笑。

他們在抓緊麥熟而粟未種的這一個多月時間,讓土地得到休息,恢復肥力。

在田間鬆土耕地的人數衆多,幾乎每百畝地,就有一頭牛或馱馬在拉着犁翻地。有拄着鳩杖的老農在旁指指點點,監督年輕人不要偷懶,將地精耕細作,而且那些農具的式樣,和子貢以往見過的還不太一樣。

看着這一副井然有序的農忙景象,他心中對趙氏君子的評價又高了一層,雖然只是一鄉,但能將領邑治理得如此之好,已是殊爲難得。

再往裡走,只見溝渠縱橫田間,光着膀子的農夫們喊着號子踩踏如長龍一般的木製器械,水流就從溪水裡被汲取上來,灌田千畝。

這神奇的情形,讓子貢停下了腳步。從引領他前行的輕騎士虞喜處,他得知,此物名爲龍骨水車,是趙氏君子讓計吏和匠人所造,不獨公田裡有,各里私田也安裝了好幾架。

子貢將這物件的式樣形制默默記了下來,但他知道,除非一個浸淫木工多年的匠人,將這複雜的器械拆開細細揣摩,否則根本不可能輕易仿製。

也不知道,這算不算趙氏君子的梓秘,若是和他討要,能否得到一二?若是安置在衛國端木家的小莊園內,或者,讓夫子所宰的魯國中都邑推行,定能增加畝產,讓農人灌溉方便數倍!

帶着這樣的心思,他便刻意在路旁停留,對新鮮的事物指指點點,還詢問路旁農人一些事情,虞喜來前就得到了君子的囑咐,也不加以阻止。

“敢問老丈,這成鄉田畝的稅率是多少?”

憨厚的國人老者一臉茫然:“稅率?那是何物?”

子貢耐心地換了說法:“就是說,你每收十鬥麥子,要上交給鄉寺多少?”

這一說,那國人老農就明白了,他掰着手算了算,應道:“二半之一斗!比原先成氏爲鄉宰時,整整少了數倍!”

“居然是二十稅一!”

這讓他極爲震驚,小小成鄉的稅率,居然比夫子在中都邑復古推行的十一之稅還要低!

雖然在子貢的第一印象裡,趙氏君子是個愛民的仁德之人,可也沒想到,居然將稅率設得如此之低,那鄉寺的量入爲出,又從何處得來?

要知道,夫子盛讚的古之聖王,也無非是十一而稅,現如今魯國一些公田,甚至已經是二半之稅!而且國君和三桓還嫌不足,額外增加了丘甲、丘賦、勞役等。

於是,民衆不堪其苦,紛紛拋棄土地,投奔山澤深林,成爲盜寇。

尤其宋、魯、衛三國交界處,有大盜展跖聚集了數千失地庶民,橫行鄉里,劫掠城邑。

反觀成鄉,民衆無論是耕公田還是私田,都樂於賣力,兵卒甚至會卸下了甲冑和劍戈,幫助民衆勞作。

根據虞喜的描述,他們彼此之間講究信譽,相處和睦。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孤寡廢疾之人,鄉寺皆有所養,讓他們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明搶暗偷,作亂害人的現象絕跡,許多門戶只須從外面帶上而不須上鎖。

按夫子的說法,這已經不止是小康,而是已經接近大同之治了!

子貢有些恍惚,夫子現如今尚未做到的事情,居然先在這一偏僻小鄉被實現了?

不不!他又猛地搖了搖頭,這不能等同論之,千室之邑的治理,比百戶之鄉難上十倍。而且,只要有弟子們協助,夫子將來肯定能實現天下大同!

夫子所欠缺的,只是一個大國明主的賞識和重用罷了。

子貢穩住了心神,繼續前行,進了成邑內部後,將貨物拉到府庫處。他和掌管成鄉經營的計吏僑碰了面,兩人相對一拜,隨後便公事公辦,交割戎菽和冬蔥等種子幼苗。

之後,子貢又提出,想拜會趙無恤。

於是,由虞喜引領他進了鄉寺之中。卻見這裡的鄉寺和趙無恤的居所都未大興土木建設,而是一副陳舊失修的模樣,領邑主人的節儉程度,可見一斑。

子貢感慨不已,可敬啊,趙氏君子年不過十四,卻能處公而忘私,日後必爲一明主。

一通觀察後,他覺得此地,和孔門師徒所向往的王道樂土越來越吻合,他也更加迫不及待地,想要向趙無恤兜售孔門的仁義禮樂之道。

正想着,他剛跨入鄉寺二進小門,未見其人,先聞其聲。

趙氏君子晴朗的聲音遠遠傳了出來: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子貢,餘可是日日登高,眼睛都望穿了,就等着你歸來!”

……

求收藏,求推薦,求三江票……關小黑屋碼字,差點忘了更新,汗……

第659章 謝幕第65章 暮春三月第74章 射你一眼第340章 輓歌一曲第30章 鄉中三吏第202章 御者之道第373章 以人爲本第309章 可以使爲政乎?番外7 羋月傳(上)第364章 漁翁得利第504章 夫差第249章 克敵制勝第335章 盜墓筆記第285章 名與實第1021章 宋裂第695章 趙氏包圍網(中)第796章 千夫所指又如何?第1109章 天下無數百年不變之法第886章 少樑砲第1168章 成大事者第570章 趙卿昔時宴平樂第707章 南國金鼓第1026章 邗溝、菏水第678章 三線第952章 連橫(下)第188章 暗潮涌動(上)第957章 合縱(下)第367章 楫門而盜第802章 知瑤之死(下)番外8 羋月傳(中)第163章 常山臨代第862章 燕國第1069章 黃雀在後第976章 最後的殘暴第393章 大盜的綱領第240章 刺客列傳第116章 存滅繼絕第1215章 百無一用第232章 士冠禮(下)第102章 微服出行第539章 巫頌(中)第213章 衆志成城第873章 王孫勝第833章 桃之夭夭(下)第907章 道、勢、術第461章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第756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下第594章 山的那邊是海第556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160章 教戰之法第1101章 不絕如縷第787章 太陽照常升起(上)第128章 竊國大盜第802章 知瑤之死(下)第487章 夾谷之會(中)第1110章 天子東狩第1059章 倒行逆施第96章 莫如兄弟第288章 鄟澤之盟,高唐之謀第848章 織女牽牛(上)第906章 水力第798章 走投無路第144章 甕中捉鱉第153章 兩驂如手第189章 暗潮涌動(下)第305章 柳下季第61章 姍姍來遲第1058章 好高騖遠第985章 韓之戰(中)第812章 大國上卿(中)第47章 心懷愧疚第558章 永以爲好也番外1 《史記.西秦世家(上)》白話譯文第279章 孫子兵勢第143章 欲言又止第236章 二桃殺三士第914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第535章 鬼神第354章 造紙術第330章 放虎歸山第980章 飲馬河渭第673章 盡棄前嫌?寫在第三捲開始前的話第399章 驅虎吞狼第71章 封建制度第1004章 決戰風陵渡(上)第1133章 中山已滅第704章 葉公子高第708章 吳王夫差第615章 天倫之樂第317章 十月之交(上)第721章 他就是傳奇第875章 虎牢關(下)第522章 十年後的霸主第589章 將神權交予你手第837章 運河第907章 道、勢、術第533章 何欲何求?第1092章 天子致胙(上)第44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
第659章 謝幕第65章 暮春三月第74章 射你一眼第340章 輓歌一曲第30章 鄉中三吏第202章 御者之道第373章 以人爲本第309章 可以使爲政乎?番外7 羋月傳(上)第364章 漁翁得利第504章 夫差第249章 克敵制勝第335章 盜墓筆記第285章 名與實第1021章 宋裂第695章 趙氏包圍網(中)第796章 千夫所指又如何?第1109章 天下無數百年不變之法第886章 少樑砲第1168章 成大事者第570章 趙卿昔時宴平樂第707章 南國金鼓第1026章 邗溝、菏水第678章 三線第952章 連橫(下)第188章 暗潮涌動(上)第957章 合縱(下)第367章 楫門而盜第802章 知瑤之死(下)番外8 羋月傳(中)第163章 常山臨代第862章 燕國第1069章 黃雀在後第976章 最後的殘暴第393章 大盜的綱領第240章 刺客列傳第116章 存滅繼絕第1215章 百無一用第232章 士冠禮(下)第102章 微服出行第539章 巫頌(中)第213章 衆志成城第873章 王孫勝第833章 桃之夭夭(下)第907章 道、勢、術第461章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第756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下第594章 山的那邊是海第556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160章 教戰之法第1101章 不絕如縷第787章 太陽照常升起(上)第128章 竊國大盜第802章 知瑤之死(下)第487章 夾谷之會(中)第1110章 天子東狩第1059章 倒行逆施第96章 莫如兄弟第288章 鄟澤之盟,高唐之謀第848章 織女牽牛(上)第906章 水力第798章 走投無路第144章 甕中捉鱉第153章 兩驂如手第189章 暗潮涌動(下)第305章 柳下季第61章 姍姍來遲第1058章 好高騖遠第985章 韓之戰(中)第812章 大國上卿(中)第47章 心懷愧疚第558章 永以爲好也番外1 《史記.西秦世家(上)》白話譯文第279章 孫子兵勢第143章 欲言又止第236章 二桃殺三士第914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第535章 鬼神第354章 造紙術第330章 放虎歸山第980章 飲馬河渭第673章 盡棄前嫌?寫在第三捲開始前的話第399章 驅虎吞狼第71章 封建制度第1004章 決戰風陵渡(上)第1133章 中山已滅第704章 葉公子高第708章 吳王夫差第615章 天倫之樂第317章 十月之交(上)第721章 他就是傳奇第875章 虎牢關(下)第522章 十年後的霸主第589章 將神權交予你手第837章 運河第907章 道、勢、術第533章 何欲何求?第1092章 天子致胙(上)第44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