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有女同車

子貢對趙無恤誠懇地說道:“夫子曾言,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賜與君子曾有盟誓,賜爲君子之賈,君子爲賜之東主,爲期至少三年。如今口血未乾,賜怎能食言!?”

面對趙鞅的誘惑,子貢是這麼考慮的:夫子曾言,道不同,則不相爲謀。雖然孔門起於微末,有時候不得不變通,但未到絕境,卻也有自己的原則。

夫子一向對趙鞅的政策和行事頗有微詞,近來雖然因爲止從死法令改變了些許態度,但那完全是因爲庶子趙無恤的所作所爲。

子貢在中都邑時,曾對夫子說過來晉國爲趙氏庶子之賈的想法。夫子當時便對他說過,希望他爲趙無恤之賈,勸其行仁義禮樂之道,則可;爲趙氏一家之鷹犬走狗,則不可。

趙無恤雖然在一些理念上和孔門有所分歧,但在子貢看來,那是和而不同,他雖然注重農事與百工,但子貢記起,夫子也說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樣的話。

他雖頒佈了嚴格的軍令,但對待民衆卻依然比較溫和,“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正和夫子評價子產的“寬猛相濟”不謀而合。

但趙鞅,則更加偏向嚴刑峻法一些,還在許多器物上違背了禮制,甚至被孔子視爲不仁之君,與孔門的根本理念相違背。

更何況,子貢摸了摸懷裡一直貼身攜帶的那捲《絕秦書》抄本。自己僅僅是在酒酣時無意吐露了一次志向,趙無恤竟能牢記於心,千方百計地尋來這些行人言辭,贈予自己,並祝願他早日實現志向。

“若我日後能成爲晉國上卿。一定聘請子貢做晉國的行人,還望子貢出使諸侯時,能做下申公巫臣聯吳抗楚那樣的壯舉!”

子貢並非不知道趙無恤這話裡的暗示。但他心中仍然十分感動,這已經超出了利益和盟誓的關係。

他記得此次臨行前。他曾於中都問學於孔子曰:“夫子,敢問何爲士?”

夫子沉吟片刻,言道:“行已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做事和決斷時有知恥之心,出使列國,並能夠完成主君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

子貢自命爲一個知恥而忠信的士人!

他覺得,趙無恤以朋友、以士待己,自己雖然暫不能委質效忠,侍其爲主君。但至少!要以朋友之誼,以士之忠誠回報之!

所以,他在側殿內,竟然一口回絕了趙鞅的徵召。

趙無恤聽罷,方纔鬆了口氣,心中大定,嘴上卻要爲子貢惋惜一通。

這不是他患得患失。而是子貢這種世間一流的人才,還是經濟外交兩項全能,實在是難得。在這個時代裡。也許,只有南方的范蠡(裸),日後的陶朱公可以相提並論。

隨後,趙無恤和子貢手持趙鞅的符令,和家宰尹鐸、大夫傅叟等接洽,商談具體事項。隨後,他們又召集下宮府庫倉吏,車正,廄苑吏等。傳達宗主的意志。

“從今日起,下宮各倉的麥子分出大半用於開磨麥粉。車正和廄苑吏調撥好運輸用的牛馬輜車!”

同時,還有使者持簡冊前往臨近各鄉。讓鄉宰和鄉司徒向下宮輸送麥子,其中最大的原料供應者,當然是成鄉。

趙鞅的要求很簡單,務必在粟市壓倒範氏商賈,別讓趙氏的一粒粟米流到他們的倉稟中!下宮新建起的磨坊從第二天清晨,便開始全面運轉,這一場趙、範之間短兵相接的經濟戰,正式打響了!

基於那個下宮庖廚泄露石磨構造的教訓,趙鞅也下了嚴苛的家法,再有敢與外人接洽泄露者,殺!全家降爲刑徒!

而子貢也要回成鄉,運送源源不斷出產的成瓷,將他們帶到漆陶市上,對範氏商賈們發動搗腹一擊!

趙無恤不由得想起了前世讀過的《孫子兵法》中的一句話,頗合今天的情形。

以正合,以奇勝!

所以臨行前,他對子貢囑咐道:“子貢此去,必若猛獸摯鳥之發,一擊必中!”

……

到了第三日,趙無恤穿戴整齊,穿着姐姐縫製的秋日新衣,佩產自禺支崑崙的白玉環,站於車下,雙手籠着寬袖,面色嚴肅地等待在鹿苑之外。

今天,他要正式入宮,成爲國君的助祭人,祭祀預示着秋日已至的大火星。同時,在趙鞅的請求下,國君同意讓樂祁的女兒前去探望父親。

所以,趙無恤纔會這麼正式地等在樂靈子和姐姐的居所外。

樂靈子似乎沒有讓人久等的習慣,身着綠色深衣的美人,踱着優雅的殷商步伐緩緩走出。無恤發現,她又蒙上了薄薄的面紗,但如此一來,那雙清揚婉兮的眼睛卻更顯得迷人。

也許是半個多月前的第一次對視,給無恤帶來的震撼太強烈,又或許是那份口頭婚約在暗暗牽引他的情緒。他對樂靈子,還是有些許感覺的,卻又有些模糊。

她大概是無恤前世比較喜歡的那種女子,但兩人如今仍然極爲陌生。

此時若是擡頭,可以看見一紅兩白三個身影站於鹿苑的山崗上目送他們離開,趙無恤知道那是姐姐帶着兩頭白鹿。不用面對畫風微妙的修羅場,這讓趙無恤鬆了口氣,卻又有些莫名失望。

他收回思緒,在樂靈子曲身行禮,口稱“君子”時,也還以一禮。

兩人尚未完婚,長時間盯着姑娘的眼睛看是不禮貌的,無恤目光也知禮地下移,發現樂靈子今天也佩戴上了一枚白色的玉玦,佩玉將將。

趙無恤有心乘今天這個機會,和未來將要同牀共枕的未婚妻交流交流,但周圍還侍候豎人女婢,不是說話的地方。無恤便伸手邀請樂靈子踩着矮几蹬車,他則知禮地在旁保護。

今日乘的。是一輛駟馬安車,和無恤平日乘的戎車不同。

安車的車輿(yu),也就是車廂較大。速度較慢,可以安坐。常常用於女眷,或者年長者乘坐。車輪上還纏着蒲草,防止顛簸,這在後世有個成語產生,就叫“安車蒲輪”。

車輿上有穹窿形狀的傘蓋,可以遮風避雨,輿的四周掛有帷幕,防止路人窺視。帷幕上繪有流雲紋,車輿外側有趙氏獨特的標誌日鳥紋。輿中間有軟席,可供樂靈子安坐,因爲女子乘車必坐,正所謂“婦人不立乘”。

年輕的男子則要乘車站立,但無恤今天負有有君命,一是入宮助祭,二是護送樂靈子去見父親,都算君命。所以“君命召,大夫、士必親御之”。無恤與樂靈子同車,一來履行男子保護的職責,二來作爲御者駕車。

趙氏的旌旗和護衛的輕車環於前後。而這輛車上,就只剩下了一對未婚夫妻的私密空間。

到這時候,趙無恤就得感謝王孫期對他的嚴格指導了,他現在的駕馭技術雖然比不上王孫期,甚至還被頗有天分的小童敖甩在身後,但已經脫離了新手上路的程度。在平坦的官道上,還是能夠操縱八轡,駕馭住驂馬和服馬快步走動的。

但自從上路後,車上這數丈空間已經沉默了一刻。

無恤暗想。這和前世開着車帶妹子兜風是不是有點像?但是,必須說點什麼才行啊。

隨着手臂的舞動八轡。趙無恤腰間的玉環輕輕碰響帶鉤,他不由得靈機一動。有了主意。

無恤輕咳一聲後,唱起了一首詩。

“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將翱將翔,佩玉瓊琚。”

“有女同行,顏如舜英。將翱將翔,佩玉將將。”

樂靈子方纔一直在皺着眉,垂首揪心着父親的安危,但這會,她憂慮的心緒卻被趙無恤一首歌打斷了,驅散了。

趙無恤不知道的是,在他和樂靈子初見面的那一天,季嬴與樂靈子送他出門後,便拉着她的手,問她,覺得趙無恤如何?

經過救治白麋,季嬴與樂靈子之間已經極爲親密,一些梓秘的話也可以交談。

所以樂靈子答道:“父親半年前便傳信與我,稱讚趙氏君子少年有爲,射黑熊,擒白鹿,能知樂師曲中雅意,弱冠之年治理一鄉,可以相托。

季嬴笑着搖頭道:“我問的是你如何看他,不是你父親如何看他。”

樂靈子便沉吟了片刻,又答道:“觀其人,則相貌平凡,察其行,則謙遜而果斷;待親人和善,對下臣謙遜,對待靈子,也能有禮……”

這就是到今天爲止,她對趙無恤的所有印象,雖然被口頭婚約捆綁,可對其人,卻沒有太多感覺。

不過這一路來,靈子卻內心卻有了別樣的觸動。自從父親被囚禁後,她已經很長時間沒有感到過這種被人保護關心的感覺了,自己的兄長怯懦無能,宗族長輩們更是隻知道關心自己的利益,有些事情還得自己出面解決。

半年多來,樂靈子一邊要處理些家中事務,一邊要焦心於如何搭救父親,雖然在人前做出一副堅強的形象,但她的內心只感到陣陣疲憊,直到遇到了趙無恤。

他在自己面前拍着胸口承諾,一定會想辦法救出父親;他在自己蹬車時小心呵護,以保護者自居;他在自己怨憤時有些笨拙地唱起詩歌,想吸引自己注意。

若是季嬴此刻再問她,是如何看待趙無恤的,她應該會回答……

如此良人兮,可以託付之!

於是,樂靈子不由得掩口一笑,對趙無恤說了一句話。

第465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 裡馬第586章 威服九國(上)第855章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第483章 弱國無外交第577章 失敗者第494章 狡兔死,走狗烹第1169章 金陵王氣第17章 割圓之法第951章 連橫(上)第571章 誰爲定魯第一功?第34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上)第289章 範鞅之死第1043章 元年(第四卷完)第104章 照打不誤第1009章 函首第1220章 !第846章 塞上曲(下)第1024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上)第90章 君子有爲第296章 四武衝陣第127章 仁哉賢主!第793章 四君子第1073章 江淮藩籬第392章 忍第736章 亡國之音 下第100章 不了了之第354章 造紙術第596章 我用十年磨一劍第136章 大射儀(中)第1006章 決戰風陵渡(下)第887章 所擊無所不摧第243章 無恤的蛻變第585章 泗上諸侯第991章 蒲阪之戰(中)第220章 內憂外患第262章 引狼入室第181章 董安於(上)第1171章 尺蠖之屈第573章 夷爲郡縣第383章 該怪誰?第863章 魏韓第876章 版築之間第1160章 鼎之輕重第35章 豎子敢爾!第253章 商丘對第1105章 半島戰爭第566章 辯士的風采第194章 醫扁鵲第288章 鄟澤之盟,高唐之謀第52章 冬至(一)第1150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322章 亂(上)第321章 無間道(下)第640章 投機者第881章 少樑城下第707章 南國金鼓第1093章 天子致胙(下)第1165章 美人離殤第532章 深夜訪客第397章 生擒活捉第1043章 元年(第四卷完)第86章 汔可小康第2章 可惜是姐弟第339章 中都的燈滅了第595章 琅琊臺上風雷起第1114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上)第459章 食鹽戰爭第232章 士冠禮(下)第551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下)第352章 將治魯第554章 舊制度與大革命第576章 繼業者第1067章 可勝者,攻也第810章 戰戰兢兢第1188章 東臨碣石有遺篇第76章 一步之遙第831章 桃之夭夭(上)第737章 曲終人散第271章 甄邑攻略(中)第1189章 北風其涼第786章 人必有一死(第三卷完)第809章 魏策第667章 攻城利器(上)第930章 鄒魯第623章 死不能入廟第753章 背水一戰第570章 趙卿昔時宴平樂第916章 眼看他樓塌了 上第677章 可願來此一會?第34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上)第248章 三段射第846章 塞上曲(下)第889章 禮不伐喪第1036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中)第501章 百里而趨利者第216章 秋日之陽(一)第1007章 卸甲第178章 損己利人第243章 無恤的蛻變第1195章 攘外必先安內
第465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 裡馬第586章 威服九國(上)第855章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第483章 弱國無外交第577章 失敗者第494章 狡兔死,走狗烹第1169章 金陵王氣第17章 割圓之法第951章 連橫(上)第571章 誰爲定魯第一功?第34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上)第289章 範鞅之死第1043章 元年(第四卷完)第104章 照打不誤第1009章 函首第1220章 !第846章 塞上曲(下)第1024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上)第90章 君子有爲第296章 四武衝陣第127章 仁哉賢主!第793章 四君子第1073章 江淮藩籬第392章 忍第736章 亡國之音 下第100章 不了了之第354章 造紙術第596章 我用十年磨一劍第136章 大射儀(中)第1006章 決戰風陵渡(下)第887章 所擊無所不摧第243章 無恤的蛻變第585章 泗上諸侯第991章 蒲阪之戰(中)第220章 內憂外患第262章 引狼入室第181章 董安於(上)第1171章 尺蠖之屈第573章 夷爲郡縣第383章 該怪誰?第863章 魏韓第876章 版築之間第1160章 鼎之輕重第35章 豎子敢爾!第253章 商丘對第1105章 半島戰爭第566章 辯士的風采第194章 醫扁鵲第288章 鄟澤之盟,高唐之謀第52章 冬至(一)第1150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322章 亂(上)第321章 無間道(下)第640章 投機者第881章 少樑城下第707章 南國金鼓第1093章 天子致胙(下)第1165章 美人離殤第532章 深夜訪客第397章 生擒活捉第1043章 元年(第四卷完)第86章 汔可小康第2章 可惜是姐弟第339章 中都的燈滅了第595章 琅琊臺上風雷起第1114章 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上)第459章 食鹽戰爭第232章 士冠禮(下)第551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下)第352章 將治魯第554章 舊制度與大革命第576章 繼業者第1067章 可勝者,攻也第810章 戰戰兢兢第1188章 東臨碣石有遺篇第76章 一步之遙第831章 桃之夭夭(上)第737章 曲終人散第271章 甄邑攻略(中)第1189章 北風其涼第786章 人必有一死(第三卷完)第809章 魏策第667章 攻城利器(上)第930章 鄒魯第623章 死不能入廟第753章 背水一戰第570章 趙卿昔時宴平樂第916章 眼看他樓塌了 上第677章 可願來此一會?第34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上)第248章 三段射第846章 塞上曲(下)第889章 禮不伐喪第1036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中)第501章 百里而趨利者第216章 秋日之陽(一)第1007章 卸甲第178章 損己利人第243章 無恤的蛻變第1195章 攘外必先安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