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仁哉賢主!

感謝書友祥瑞1,什麼是-愛的打賞!

……

在子貢開始貨殖後,往日最多繞着成鄉牆垣巡邏的輕騎士也有了新工作,那就是作爲商隊的扈衛。

子貢在下宮花費數千石糧食,也就換回了七八十頭牛馬,但趙無恤還嫌不足,因爲這隻能解燃眉之急。成鄉三萬畝土地,按照五百畝分配一耕牛、耕馬來算,剛好夠用。但此外還要加上用來拉車運貨的,用來拉磨出產麥粉的,起碼還要百餘頭才行。

剩餘的幾千石粟米,被趙無恤分成了幾個部分。

首先,要將之前讓國野民衆幫忙修建匠作坊的賒債還了。老聃曾言:“人無信不立,國無信則衰。”在成邑,趙無恤必須保持一個言出必行的君子形象,才能驅使民衆做更多的改變。

兩百兵卒,和那些勤勉和技術好的百工之人也有粟米甚至麥粉補貼,好讓他們在訓練或做工時激發出更大的積極性。

隨後,他又給每裡六十歲以上老人,以及在計吏僑所教授的學童們,每人都發放了部分口糧。

贍養孤寡老弱,推行禮樂教化,一向是評判鄉宰是否合格的重要標準。這年頭,名聲是很重要的,和預料中的一樣,趙無恤收穫了一片頌揚之聲,如今的成鄉,除了少數人以外,基本是鐵桶一塊。

而趙無恤最重視的一項,還是鼓勵生育,他在去歲建議趙鞅取消殉葬制度,就是爲了不將每年千餘人口消耗在無助於現實的喪葬上。

人口,是這個時代決定邦國存亡和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人口多,則軍賦多,軍賦的多寡決定兵員的數量,兵員的數量決定部隊的戰鬥力,部隊的戰鬥力決定勝負的優劣。

在歷史上,宗周的興亡,很大程度上就是與人口的增減息息相關。

周初時,文王、武王以周原國人爲基礎,組建了“週六師”,一師2500人,六師也只有一萬五千虎賁。靠着他們,周人竟能橫掃天下,連續攻滅了密須、黎、崇等國,降服蜀等西南八國。之後揮師東進,牧野之戰,僅僅花了一天時間,就滅亡了大邑商!

但周人作爲後起的部族,比起繁衍更旺盛的殷人來說,人口只有其十分之一。繼承了文、武大業的周文公,便又將殷商遺民組建爲“殷八師”。在隨後三監之亂中,殺武庚,破東夷,殘奄、姑蒲,立下奇功。

但隨着大分封,這些頗具戰鬥力的殷八師被分賜衛、魯、燕等諸侯,分散於東方各地。

而周室王畿(ji)內部的土地和人口也在百年間不斷分割給貴族,王室掌控的井田和國人越來越少,六師的數量和戰鬥力不斷下滑。終於,到了周昭王時,在南征時於漢水之濱被荊蠻襲擊,全軍覆沒!

從此以後,周室開始依仗於封邑主和諸侯的軍隊開平叛、征服,或者抵禦戎狄入侵。雖然到了厲王、宣王之世,又開闢南方漢陽之地,分封諸姬,利用他們的貢賦組建了“南國之師”,勉強維持局面,實現了“宣王中興”。

但在千畝之戰中,“王師敗績於姜氏之戎,喪南國之師”。

趙造父的六世孫,趙奄父也參與了那一戰,他繼承了家族的傳統職位,作爲周宣王的御者,在王師大敗之時,驅車載宣王脫困。

千畝之戰後,宗周再無可用之兵。面對騷擾涇渭流域越來越頻繁的犬戎,以及漸漸不安分的東方諸侯,周宣王不得不“料民於太原”,希望以大索戶口的方式,對國人嚴加控制,但無濟於事,反而激起了國人厭惡。

也許是在千畝之戰中的見聞,讓敏感的趙奄父預感到了大難將至,“王室多故,姬周將卑,戎、狄必昌”,於是他的兒子叔帶,就脫離了王室,迅速投靠了在晉文侯治理下,欣欣向榮的晉國。

失去了對軍隊和人口的控制後,王室從此卑微,在涇渭流域依仗姜姓申侯,在洛邑以東完全讓諸侯自主。這種不穩定的局勢在驪山之戰中,以宗周滅亡宣告結束。

翻閱典史,趙無恤越發重視起對人口的控制,雖然他現在僅有一鄉之地,但這裡就相當於趙氏的一塊經濟特區,一畝試驗田。在今年冬至,拿下上計第一後,他就會將自己的施政措施獻予趙鞅,選擇合適的在趙氏領地推行,藉此東風獲得一個大縣,登上世子之位。

所以,鼓勵人口增長的措施,也要儘快實行,這是最緩慢,卻也最有成效的強族強邦之法。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之霸業,無不與鼓勵人口,發展土地拓殖的政策有關。

而最出名的,當屬十多年後,勾踐以會稽一隅之地,開始的逆襲之旅,還被選進了中學課本,讓衆學生埋頭背誦。

感謝前世的教育,趙無恤果斷選擇了山寨,他現在手裡有餘糧,自然有這個底氣!

於是第二天,衆人就在鄉寺外,見到了一塊用銅釘釘在牆上的簡牘,上書政令。計僑學堂裡那些原本就識字的少年,就負責站在旁邊,大聲念出來給國人們聽。

“餘聞,古之賢者,四方之民歸之,若水之下流也。今餘不才,唯能帥二三子夫婦以繁蕃。令壯年者無娶老婦,令老者無娶碩女;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

“將分娩者告於鄉寺,君子將令帶下醫守之。生丈夫、女子,賜豆汁二釜,麥粉三鬥,粟米十石;生二人,君子爲其聘乳姆養之。令老而無妻者、寡婦、疾疹之人、貧病之人,出其子,鄉寺爲其養之!”

聽完之後,衆人先是一陣緘默,都不可思議地面面相覷。

“生男生女,都能賜豆汁二釜,麥粉三鬥,粟米十石?真有這麼好的事情?”

這句疑問瞬間就引來了衆口一辭:“君子一諾,駟馬難追,肯定是真的!”

於是,還不等趙無恤讓成巫安排在人羣裡的水軍們歌功頌德,就有不少旁觀者感動得哭了出來。

“仁哉賢主!”

誰不希望四世同堂?誰不希望多子多孫?可問題是,單憑成鄉這可憐巴巴的畝產,養不活幾個人!所以各里都曾有過棄嬰、溺嬰之舉,有了這條政令,至少在成鄉,在君子執政期間,再也不必擔心了!

不過如此一來,趙無恤這半月來看似極多的盈利,其實都差不多消耗掉了。剩下的多是些新收穫的麥子,便被投入了趙無恤所謂的“擴大化再生產”中。石磨和磨坊還要加造,可惜溪水並不湍急,否則可以實驗下水力磨。

大風車?那個似乎有點高級,目前成鄉還玩不來,也許等計吏僑培養出十多個和他水平差不多的學生後,倒是可以研究研究。

經歷過一次失敗的陶匠們,也開始了新一輪的釉彩配製和試燒——其實魯陶翁覺得自己的族人們已經做得夠好了,但趙無恤卻仍然不滿意,沒辦法,只能按着君子說的路子,繼續探究。

總之,趙無恤的政令,連帶着他這種開放的經營思路,再次讓子貢驚爲天人。

……

求收藏,求推薦,求三江票……

第1128章 巧捷惟萬端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95章 劍擊之技第80章 陶瓬之器第973章 背水一戰第416章 欲將輕騎逐(上)第1037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下)第1166章 夫差之亡第71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1023章 令尹之嘆第841章 越人語天姥第830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下)第463章 私掠6令第66章 韓氏有女第151章 震懾宵小(下)第703章 未盡的使命第1182章 陽春白雪,下里巴人第699章 不過是場買賣第392章 忍第964章 一一垂丹青第291章 焚劵市義第186章 束手無策第1221章 惟草木之零落兮第848章 織女牽牛(上)第1178章 鳩佔鵲巢第366章 不朽者第885章 此之謂戰勝於制度第270章 甄邑攻略(上)第724章 張孟談第969章 天子腳下(上)第697章 攜芍藥以求兮(上)第1176章 特赦第439章 靈鵲(上)第1186章 此人野望幻滅之際第1196章 列禦寇第485章 夾谷之會(上)第1003章 縱死俠骨香第455章 黑鐵時代第335章 盜墓筆記第137章 大射儀(下)第732章 國人暴動 下第142章 好色之徒番外11《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上)第479章 孔方兄第618章 約爲兄弟第278章 戰勢不過奇正第232章 士冠禮(下)第1118章 封建子弟第37章 我的成邑第989章 曲沃代翼第58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番外1 《史記.西秦世家(上)》白話譯文第207章 聞戰不懼第137章 大射儀(下)第829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上)第971章 汝陽的火光番外5《亞歷山大,去征服另一半世界吧》第943章 刑人(下)第893章 階下囚第838章 舒而脫脫兮……第457章 天地之大第858章 馬革裹屍第684章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第349章 孔夫子的局(下)第1047章 家祭無忘告乃翁第742章 暴行第1200章 長安灞上(上)第153章 兩驂如手第244章 幕後主使第446章 折衝樽俎第660章 卿士之死(上)第558章 永以爲好也第98章 攪動全局第482章 戰和第674章 合衆弱以攻一強第151章 震懾宵小(下)第538章 巫頌(上)第991章 蒲阪之戰(中)第918章 眼看他樓塌了(下)第770章 死於此!第89章 無心插柳第799章 趙魏第677章 可願來此一會?第844章 猗頓之富第995章 叔侄第592章 子貢一出第457章 天地之大第256章 趙武卒第268章 金蟬脫殼第1142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上)第483章 弱國無外交第1018章 吾家之千里駒!第232章 士冠禮(下)第735章 亡國之音 中第246章 戰於棘津第946章 蕩氣迴腸(下)第802章 知瑤之死(下)第126章 國險多馬第72章 初見魏駒第821章 興越三絕
第1128章 巧捷惟萬端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95章 劍擊之技第80章 陶瓬之器第973章 背水一戰第416章 欲將輕騎逐(上)第1037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下)第1166章 夫差之亡第71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1023章 令尹之嘆第841章 越人語天姥第830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下)第463章 私掠6令第66章 韓氏有女第151章 震懾宵小(下)第703章 未盡的使命第1182章 陽春白雪,下里巴人第699章 不過是場買賣第392章 忍第964章 一一垂丹青第291章 焚劵市義第186章 束手無策第1221章 惟草木之零落兮第848章 織女牽牛(上)第1178章 鳩佔鵲巢第366章 不朽者第885章 此之謂戰勝於制度第270章 甄邑攻略(上)第724章 張孟談第969章 天子腳下(上)第697章 攜芍藥以求兮(上)第1176章 特赦第439章 靈鵲(上)第1186章 此人野望幻滅之際第1196章 列禦寇第485章 夾谷之會(上)第1003章 縱死俠骨香第455章 黑鐵時代第335章 盜墓筆記第137章 大射儀(下)第732章 國人暴動 下第142章 好色之徒番外11《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上)第479章 孔方兄第618章 約爲兄弟第278章 戰勢不過奇正第232章 士冠禮(下)第1118章 封建子弟第37章 我的成邑第989章 曲沃代翼第58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番外1 《史記.西秦世家(上)》白話譯文第207章 聞戰不懼第137章 大射儀(下)第829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上)第971章 汝陽的火光番外5《亞歷山大,去征服另一半世界吧》第943章 刑人(下)第893章 階下囚第838章 舒而脫脫兮……第457章 天地之大第858章 馬革裹屍第684章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第349章 孔夫子的局(下)第1047章 家祭無忘告乃翁第742章 暴行第1200章 長安灞上(上)第153章 兩驂如手第244章 幕後主使第446章 折衝樽俎第660章 卿士之死(上)第558章 永以爲好也第98章 攪動全局第482章 戰和第674章 合衆弱以攻一強第151章 震懾宵小(下)第538章 巫頌(上)第991章 蒲阪之戰(中)第918章 眼看他樓塌了(下)第770章 死於此!第89章 無心插柳第799章 趙魏第677章 可願來此一會?第844章 猗頓之富第995章 叔侄第592章 子貢一出第457章 天地之大第256章 趙武卒第268章 金蟬脫殼第1142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上)第483章 弱國無外交第1018章 吾家之千里駒!第232章 士冠禮(下)第735章 亡國之音 中第246章 戰於棘津第946章 蕩氣迴腸(下)第802章 知瑤之死(下)第126章 國險多馬第72章 初見魏駒第821章 興越三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