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李恪護弟

張小七並不像程懷亮那樣,對衆皇子爭儲之事分外上心,所以當衆人都在關注魏王和太子的爭鬥之時,他反而能屏蔽那些紛紛擾擾,靜下心,仔細地分析起那個不慎暴露身份的玄雲觀主來。

儘管他頭腦不太靈光,可他畢竟是整個事件的親歷者,曾兩次跟玄雲交手,再加上李恪和程懷亮對話時,無意的提醒,竟然使得他一下子豁然開朗,想出了事情的真相!

衆人聽他說完,這才意識到,原來就在他們忙於爭權奪利之時,歸義城的魔掌已經悄無聲息地伸向了皇宮,危機已經迫在眉睫了!

當下,李恪當機立斷,決定即刻入宮向父皇稟奏此事,陶公義則向衆人告退,先行回府等待消息去了。

卻說李恪、張小七、程懷亮三人風風火火趕到宮外,請旨覲見。

沒多久,太監趕來傳旨,宣他們入宮。

三人整理衣服,隨太監來到兩儀殿,進得殿內,就見李世民臉色非常難看,他身邊,奏摺燭臺散落一地,左右太監個個神情慌張,戰戰兢兢地侍立着,連大氣都不敢喘。

太子和魏王此時都不在殿中,只有晉王李治規規矩矩地跪在一旁。

三人跪倒叩拜畢,李恪進言道:“父皇,兒臣等貿然見駕,實乃是有一件十萬火急之事要向父皇稟奏!”

李世民看了看他,無力地擺了擺手,制止道:“好了,再大的事也要容後再說,朕現在不想聽!”

“父皇……”李恪還欲解釋。

“別說了!朕現在只想好好看看你們!”李世民端詳着李恪,眼睛裡閃爍着點點淚光,“恪兒,這些年朕冷落了你,讓你受委屈了!”

那一刻,李恪怔住了,他忽而感覺到父親的目光中似乎帶着一種從未有過的慈愛,令他心裡暖暖的,恍惚間似乎覺得那高坐在龍椅上的不再是往日威嚴的父皇,而只是一個老邁滄桑的父親。

他不覺心頭一酸,眼眶溼潤了,不敢再正視父皇的臉,連忙低下頭去,“父皇何出此言?兒臣只願一生爲父皇效命,爲國家盡忠,絕無怨言!”

“恩,朕知道你的忠心,諸皇子中,你和泰兒是最爲賢明的,你呢,心性過於剛正,泰兒則有些太精於算計,不過這倒也不算什麼,你們還年輕,慢慢磨礪,總會好的!治兒如今也長大了,也很孝順體貼,深得朕心!唉,只是太子,近年來他所作所爲愈發荒唐,實在令朕失望透頂!”

李恪自然知道太子又被魏王下絆算計了,可當此之時,也只能裝糊塗,“兒臣惶恐,太子哥文韜武略,才華橫溢,假以時日,必會成爲像父皇一般的盛世明君,兒臣等又豈敢與太子哥相比?”

“罷了罷了!不提他了!朕知道你此來,是有你五弟的案子要向朕稟奏。”

“父皇,兒臣……”

“恪兒,不要急,聽朕把話說完,這些天,朕時常想起你五弟,想起你們小時候一起在朕的御馬場賽馬的樣子,那時候朕何等高興,你們都是朕的兒子,朕的骨肉,朕以你們爲榮!祐兒出事時,朕把自己關在大殿裡,反反覆覆地告訴自己,這不是真的,可是……唉!朕知道迴避是沒有意義的,朕只是不明白,朕到底做錯了什麼,他爲什麼要背棄朕,背棄這個國家?”李世民說到動情處,老淚縱橫。

“父皇!”李恪和李治也淚流滿面,痛哭失聲。

“好了,一切都過去了,好在朕還有你們!治兒有心,前些日子,爲了替朕煉長生不老丹,日夜守在丹爐旁,整整苦熬了四十九日,朕很欣慰!”

“兒臣惶恐,近年來,父皇專心國事,夙夜操勞,不眠不休,兒臣心中焦慮,只恨自己無能,不能爲父皇分憂,如今兒臣總算煉成了長生不老丹,爲父皇龍體康健盡了一份微力,兒臣別無所求,只願父皇長命百歲,也好讓兒臣可以永遠侍奉在父皇身邊,承歡膝下!”

“好孩子!你的心意朕當然知道,可你看看,你們都長大了,朕焉有不老之理?什麼長生不老,朕倒也並不奢望,只是如今國事繁重,外敵尚未肅清,朕只想能多活幾年,也好儘可能地處理好一切,不給後世留一個爛攤子啊!”

李治擦了擦淚水,懇請道:“父皇,兒臣聽玄雲觀主說,長生不老藥乃是千年難遇的神藥,殊爲難得,若長留宮中,只怕還會招來賊人的覬覦,還是請父皇儘早將它服下吧!”

“哎!皇上!這可不行!”張小七冷不丁冒出了一句。

李恪慌忙拽了他一下,示意他不要多嘴。

李世民詫異道:“小七,你剛剛說什麼?朕因何不能服藥啊?”

“啊?啊!”張小七不明所以,看了看李恪,一時不知該怎麼回答了。

李恪忙遮掩道:“父皇,平涼侯的意思是父皇春秋正盛,龍體安泰,應該還不到要靠藥石續命的地步,請父皇不必急於服藥!”

“哦?小七,你的話是這個意思嗎?”

“啊,是!皇上,臣確實是這麼想的!”

“恩,不想小七竟能爲朕着想了!真是難得呀!罷了,此事先不要提了,恪兒,適才朕見你神情驚慌,可是還有其他事情要向朕稟奏啊?”

李恪遲愣了一下,回道:“父皇,倒也無甚大事,只是兒臣從齊州帶回來幾箱五弟和歸義城勾結的證物,裡面有他們往來的書信和官銀,兒臣想請父皇過目!”

“唉,好吧,那些證物朕會在後日早朝時,和衆臣一起驗看,祐兒既喪,朕自會依國公之禮厚葬他!”

“是!父皇!”

“好了!你們若無事,便退下吧!朕還有一些奏摺要批閱!”

“兒臣遵旨。”衆人再拜叩首,退出大殿。

剛一出宮,張小七便急切地向李恪問道:“殿下,你到底是怎麼想的?那長生不老藥可是毒藥啊!咱們急急忙忙入宮幹什麼去了?怎麼見到了皇上,你反倒不說了?”

程懷亮也道:“是啊!殿下,我也正想問你呢!你這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李恪嘆了口氣,神情黯然,“唉,你們沒發現嗎?父皇近來蒼老了許多,五弟和太子哥的事已經使他心力交瘁了,他好不容易纔從我和九弟身上得到了一些安慰,若我再告訴他九弟獻的長生不老丹是毒藥,他該多難過!我實在不忍心再讓他受到打擊了!再說,九弟也是無辜的,此事一旦說出來,他難免受到牽連,我不想害他!”

“哎呀!”程懷亮聽完,氣得一跺腳,憤然道:“殿下,你可真是個好哥哥呀!你也不想想,太子一倒,能跟你競爭儲位的就是魏王和你的九弟呀!咱們不設套害人也就罷了,怎麼還能替對手遮掩呢?”

“我倒覺得殿下做得沒什麼錯啊!”張小七淡然道,“皇上和殿下那是父慈子孝,殿下作爲兄長,愛護弟弟,有情有義,這纔是一家人的樣子嘛!”

“張小七!你……好好,我算明白了,殿下之所以變成這個樣子,就是被你這個大哥給帶傻了!”

“誒,程賢弟,你怎麼能這麼說話?我們是結拜的兄弟,那叫意氣相投,懂不懂?”

李恪擺了擺手,“事已至此,你們都不要說了!把儲位交給誰那是父皇的事,我只要做好我自己就夠了!其他的盡人事聽天命吧!”

“唉!這岑大人早不病晚不病,怎麼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病倒了?若他老人家在這兒,他是絕不會讓你這麼做的……”

程懷亮還要再勸,這時,一聲叫喊響起,“三哥!等等我!”李治快步追了上來。

程懷亮無奈,只得跟張小七上前拜見。

李治還禮。

李恪問道:“九弟,你方纔做什麼去了?怎麼纔出來呀?”

“三哥,我碰巧在宮中遇到舅舅長孫大人了,跟他寒暄了幾句。”

“哦?長孫大人?他都跟你說什麼了?”

“也沒說什麼,都是些勸勉之言,讓我多讀聖賢書,學習些治國方略之類的,誒,三哥,我一直想問,適才我想讓父皇服用長生不老丹,你和平涼侯爲什麼要竭力阻止?難不成我送的丹藥有什麼問題嗎?”

“九弟,這件事我也正要問你!”李恪正色道,“那個長生不老丹的配方可是玄雲觀主給你的?你跟他認識多久了?可瞭解他的底細?”

“玄雲?他可是父皇欽命的靈虛觀觀主啊!這些年,我與他素有往來,也交流過一些煉丹的經驗,此人博學多識,很有才華,我很佩服他,那長生不老丹的配方確實是我從他那裡得來的!怎麼了?三哥,這裡面有什麼蹊蹺嗎?”

“九弟,恕我直言,你怕是被玄雲騙了,他接近你很可能另有企圖!”

“什麼?三哥此言何意?”

李恪就將他們在酒樓見到玄雲搶奪赤靈芝的事和張小七的猜測,向李治說了一遍。

李治聞言,大驚失色,身子一軟,跪了下來,哭道:“三哥救我!三哥!我不知道玄雲是歸義城的人,我絕不是存心要害父皇的!”

李恪忙將他扶了起來,“九弟,別急,我當然相信你!我想,即便我向父皇稟告了此事,他老人家也會相信你的!這件事你只是被人利用了而已!”

“可是、可是五哥謀逆,父皇已然痛心不已,我又做出這樣的事,父皇會怎麼看我?就算他相信我是無辜的,也會對我徹底失望的!三哥快救我啊!”

“九弟,你放心,你的事我不會袖手不管的!”李恪寬慰道,“況且咱們也不可能坐視毒藥留在宮中,否則父皇隨時都有性命之憂,必須得想個法子將那毒藥神不知鬼不覺地盜出來纔好!”李恪說着,看向了程懷亮,想向他問計。

程懷亮把頭搖得跟個撥浪鼓似的,沒好氣道:“殿下你不要問我,我可沒法子,進皇宮大內偷丹藥,哪兒那麼容易?萬一被大內侍衛發現,當成了刺客,咱們怎麼解釋?依我看,想要把毒藥拿出來,最好的方法就是向皇上如實稟報!”

李治大哭,就像個犯了錯的孩子,惶恐無狀,苦苦哀求道:“嗚嗚嗚嗚……三哥救我啊……嗚嗚嗚!”

張小七看不下去了,自告奮勇道:“兩位殿下不必着急,我有辦法把毒藥拿出來,這事就包在我身上吧!”

第七十章 放逐第二十二章 奪經書第五十章 妓院亂局(三)第九十章 返京第七十六章 李承乾逼宮(下)第四十八章 搶親第十八章 李世民議招玄奘第八十章 臥底(下)第十五章 播仙鎮城主競選(下)第四十二章 生擒頡利第五十三章 高遠齋的末日第十五章 審訊(下)第四十八章 妓院亂局(一)第五十七章 楚恆大鬧逍遙池第二十五章 驚變第三十六章 潑水盛典第六十三章 平反第十一章 宴請李泰第三十三章 豬圈之爭第五十八章 李恪蒙冤(下)第六十七章 李泰來訪第三十一章 龜茲奪寶(三)第五十章 天降大任第五十章 聖意暖心第二十一章 大鬧東宮(上)第四十五章 報信第七十四章 宮中迷影第九十三章 戰遼東(下)第四十三章 美人計失策(上)第二十七章 白英的往事第八十一章 決戰龜茲第四十三章 暗流第六十二章 二闖宮第五十一章 巧避連環殺第六十九章 大戰夷男第三十四章 誤失赤靈芝第六章 鬼堡救人第五十八章 李恪蒙冤(下)第五十三章 高遠齋的末日第六章 諸皇子議招祿東贊第八十章 臥底(下)第三章 激戰峽谷第十四章 審訊(上)第五十四章 整治馬從善第二十三章 被困焉耆第十四章 樹林決鬥第五十七章 李恪蒙冤(上)第三十八章 突利投唐第二十六章 救駕(中)第十七章 誤解第六十六章 萬民擁立第七章 岑文本獻策第二十八章 作繭自縛第四十二章 投石問路第二十七章 救駕(下)第七十章 搶奪赤靈芝第四十六章 李祐的野心第五十章 聖意暖心第五十七章 李恪蒙冤(上)第八章 入夥天蕩山第四十六章 李祐的野心第五十四章 王府暗戰(一)第三十章 黨爭第三十章 福禍相依第二十四章 迷失第五十三章 風雲突變第十七章 入主播仙鎮第十五章 祿東贊不辱使命第七十九章 除妖(下)第五章 暗算第八十章 兩面三刀第十八章 李世民議招玄奘第七十章 放逐第三十五章 李恪被擒第六章 莊園探秘第二十五章 平亂焉耆城(上)第二十四章 程懷亮遇舊情第八十二章 陶公義計詐假魏王第七十一章 宇文霞強嫁張小七(上)第七十章 搶奪赤靈芝第五十六章 大勝第五十四章 整治馬從善第三十一章 龜茲奪寶(三)第三章 捉賊第二十三章 危機四伏第三十二章 縣衙審案第七十七章 焉耆之殤第三十四章 引火燒身第六十六章 李祐自盡第九章 參戰第四十六章 危境脫逃(上)第八章 荒城怪人第八章 岑文本的勸告第七十章 搶奪赤靈芝第四十六章 危境脫逃(上)第七章 智擒侯君集第四十三章 掉包計(上)第六十五章 一波三折第七十四章 宮中迷影第三章 激戰峽谷
第七十章 放逐第二十二章 奪經書第五十章 妓院亂局(三)第九十章 返京第七十六章 李承乾逼宮(下)第四十八章 搶親第十八章 李世民議招玄奘第八十章 臥底(下)第十五章 播仙鎮城主競選(下)第四十二章 生擒頡利第五十三章 高遠齋的末日第十五章 審訊(下)第四十八章 妓院亂局(一)第五十七章 楚恆大鬧逍遙池第二十五章 驚變第三十六章 潑水盛典第六十三章 平反第十一章 宴請李泰第三十三章 豬圈之爭第五十八章 李恪蒙冤(下)第六十七章 李泰來訪第三十一章 龜茲奪寶(三)第五十章 天降大任第五十章 聖意暖心第二十一章 大鬧東宮(上)第四十五章 報信第七十四章 宮中迷影第九十三章 戰遼東(下)第四十三章 美人計失策(上)第二十七章 白英的往事第八十一章 決戰龜茲第四十三章 暗流第六十二章 二闖宮第五十一章 巧避連環殺第六十九章 大戰夷男第三十四章 誤失赤靈芝第六章 鬼堡救人第五十八章 李恪蒙冤(下)第五十三章 高遠齋的末日第六章 諸皇子議招祿東贊第八十章 臥底(下)第三章 激戰峽谷第十四章 審訊(上)第五十四章 整治馬從善第二十三章 被困焉耆第十四章 樹林決鬥第五十七章 李恪蒙冤(上)第三十八章 突利投唐第二十六章 救駕(中)第十七章 誤解第六十六章 萬民擁立第七章 岑文本獻策第二十八章 作繭自縛第四十二章 投石問路第二十七章 救駕(下)第七十章 搶奪赤靈芝第四十六章 李祐的野心第五十章 聖意暖心第五十七章 李恪蒙冤(上)第八章 入夥天蕩山第四十六章 李祐的野心第五十四章 王府暗戰(一)第三十章 黨爭第三十章 福禍相依第二十四章 迷失第五十三章 風雲突變第十七章 入主播仙鎮第十五章 祿東贊不辱使命第七十九章 除妖(下)第五章 暗算第八十章 兩面三刀第十八章 李世民議招玄奘第七十章 放逐第三十五章 李恪被擒第六章 莊園探秘第二十五章 平亂焉耆城(上)第二十四章 程懷亮遇舊情第八十二章 陶公義計詐假魏王第七十一章 宇文霞強嫁張小七(上)第七十章 搶奪赤靈芝第五十六章 大勝第五十四章 整治馬從善第三十一章 龜茲奪寶(三)第三章 捉賊第二十三章 危機四伏第三十二章 縣衙審案第七十七章 焉耆之殤第三十四章 引火燒身第六十六章 李祐自盡第九章 參戰第四十六章 危境脫逃(上)第八章 荒城怪人第八章 岑文本的勸告第七十章 搶奪赤靈芝第四十六章 危境脫逃(上)第七章 智擒侯君集第四十三章 掉包計(上)第六十五章 一波三折第七十四章 宮中迷影第三章 激戰峽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