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兩面三刀

禍起宮闈。太子逼宮、逆黨刺駕,接連兩場宮廷鉅變總算有驚無險地渡過去了。雖說這平亂的過程險象環生,可是最終的結果還是好的,陰謀作亂的太子和侯君集一黨落敗,歸義城蓄謀已久的刺駕行動也宣告破產。

一直以來,在暗中的危害朝廷的兩個毒瘡算是被徹底根除了。

風波平息,形勢逐漸趨於和緩,接下來,對於有志於儲位的衆皇子而言,機會也來了!

程懷亮勸說李恪,讓他利用魏王給他的玉如意做文章,將魏王之前陷害太子的陰謀如實向皇上揭發。

李恪聽完,斷然拒絕,“不可!像這種下作的事我是絕不會做的!”

“殿下,你怎麼這麼固執?這麼多年,我們辛辛苦苦跟太子爭鬥都是爲了什麼?現在太子終於倒了,這奪儲的機會千載難逢,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

李恪沒有做聲。

程懷亮看他無動於衷,轉過來向張小七道:“小七兄,快幫我勸勸殿下!”

“誒,這事你可求錯人了,我跟殿下的想法差不多!咱們要爭也是正大光明的,別總搞那些歪門邪道、見不得人的勾當!”

“哎呦!怪不得你們倆能當兄弟,一對傻帽兒啊!真氣死我了!”程懷亮急得一個勁地搓手。

“哎!你怎麼說話呢!”

“好了!”李恪制止道,“我確實想當太子不假,可到底誰能當太子,那是父皇決定的事,不是我所能左右的!再說,四弟他雖說經常給太子使壞,可他並沒有害過我呀!我怎忍心做這種事?”

“殿下,那只是因爲當時太子還在,他的對手不是你呀!可現如今情況不同了,你不主動出擊,就得被動挨打呀!”

楚恆也進言道:“殿下,據我打探得來的消息,昨日,不少大臣已開始聯名上書,要奏請皇上立魏王爲太子了!一些平日裡跟魏王走得不是很近的朝臣,也都隨聲附和,都想沾沾這擁立之功,據說聲勢搞得非常大,將近一半的朝臣都在摺子上署名了,看現在這個局面,魏王已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咱們若還不有所行動,只怕魏王被立爲太子只是時間問題了!”

“昨日?昨日太子逼宮的亂子不是纔剛平定嗎?父皇的龍體還未康復,四弟就急着做這種事?唉!罷了,不管怎樣,我意已決,不會爲了儲位與四弟相鬥,你們也不必勸我了!”

程懷亮和楚恆萬般無奈,只好作罷,當下也無心再閒聊了,便起身告辭,悶悶不樂地回去了。

正這時,王府家丁跑進來稟報,“殿下,魏王殿下來訪!已在府門外等候!”

“哦?快快有請!”李恪和張小七整理了下衣服,快步迎出門去。

李泰笑容滿面,一見到李恪,便拱手作揖,深施了一禮,“三哥!數日不見,小弟這廂有禮了!”

“四弟快免禮!你我兄弟,何須如此啊?”

“哈哈哈!三哥客氣!太子倒臺,普天同慶!你我兄弟終於有了撥雲見日的一天了,兄弟我高興啊!誒,大哥也在呀,太好了,大哥臨危救駕,忠勇雙全,救國家社稷於水火,爲朝廷立下不世之功,兄弟欽佩之至,還請受兄弟一拜!”

張小七愣了一下,深感意外,忙把他扶住,“呃,殿下快別這樣,小七我承受不起呀!”

“大哥!你是我三哥的義兄,有何受不得呀?今天我到這兒來,就是來喝慶功酒的,咱們兄弟一定要好好喝一杯,不醉不歸!”

“好吧,兄弟你既然這樣說了,那我也不客氣了,今日我還得跟你再幹上三大碗!”

“哈哈哈哈!何止三大碗,六大碗也使得!”

“四弟,別在門口耽擱了,走!我們進屋說話!”

當天,李泰就留在了吳王府中。

晚上,李恪擺宴款待李泰,席間,衆人推杯換盞,談笑風生。

酒過三巡,李泰就對李恪道:“三哥,兄弟今日登門,特意給你準備了一件禮物!”他說着,命人拿來一個劍匣,打開了,端到李恪眼前。

“三哥請看,這柄劍叫作四尺千金劍,可是個稀罕物,得來不易,今日兄弟便贈與三哥,還請笑納!”

李恪見那劍匣裡的寶劍金光閃閃,光彩奪目,劍鞘上還嵌着寶石,煞是好看,爲難道:“四弟太多禮了,這麼貴重的禮物,我實在是受之有愧呀!”

“誒,三哥,寶劍贈英雄嘛!這劍我又不會使,放在家裡只能當個擺設,交到你手裡,它纔有用武之地嘛!你就不要再推辭了!”

“那好吧!多謝四弟了!”

兩人接着又聊了些其他的事情。

李泰忽而面露慚色,扭捏道:“我還有個不情之請,還請三哥務必要答應!”

“哦?四弟但說無妨!”

“說來慚愧,上次我送與三哥的玉如意,三哥可否把它交還於我?你知道,那玉如意畢竟是父皇賞賜的,我怕改日若父皇問起來,我沒法交代呀!”

“啊!此事簡單,四弟直說便是,何必還繞彎子呢?”李恪很爽快,隨即叫人把玉如意拿來,交給了李泰。

李泰又千恩萬謝。

衆人皆大歡喜,開懷暢飲。

酒筵過後,李泰辭別李恪、張小七,拿着玉如意,高高興興地回府去了。

張小七看着李泰遠去的背影,向李恪道:“殿下,看來魏王人不錯,也很豪爽的嘛!程賢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李恪搖搖頭,苦笑了一下,“我看,他無非就是怕我告發他,想要回玉如意罷了!”

第五十三章 風雲突變第五十六章 王府暗戰(三)第五十三章 守衛千金堡(上)第十二章 太子認娘第三十章 魏徵獻策第三十四章 誤失赤靈芝第三十七章 一人擋萬軍第七十五章 李承乾逼宮(上)第八十四章 長孫無忌巧言擁李治第六章 莊園探秘第三章 激戰峽谷第五十八章 李恪蒙冤(下)第二十八章 重聚第十二章 宇文霞巧施美人計(下)第七十九章 臥底(上)第八十五章 程懷亮婚禮被搶第三十四章 阿史那雲第五十七章 楚恆大鬧逍遙池第二十一章 沙漠遇險第二章 大鬧亂石寨第三十章 魏徵獻策第九十二章 戰遼東(中)第六十九章 稱王(上)第二十二章 貴人第十章 李恪莊園遇險第五十三章 守衛千金堡(上)第五十六章 大勝第八十七章 探查城主府第八章 岑文本的勸告第五十六章 闖宮第九十六章 盜丹第五十六章 王府暗戰(三)第二十章 報仇雪恨第六十五章 絕地反擊第二十六章 救贖第三十二章 龜茲奪寶(四)第三十七章 吳老三舌戰羣醜第三十五章 疏勒國奇遇(下)第七十三章 李恪護弟第三十八章 轉危爲安第三十六章 大鬧牙帳第八章 酒肆笑談第一章 空城計第四十七章 迷情陷阱第三十九章 陰山迷障第五章 程咬金力挽危局第二十七章 救駕(下)第三十八章 突利投唐第五十九章 三女洞房鬥心機第二十章 賊蹤乍現第五十四章 蘇定方百騎破萬軍(上)第四十二章 生擒頡利第五十七章 巧退吐蕃軍(上)第六十三章 平反第六十四章 閣道上的激戰第四十章 奪寶亂戰(下)第三十二章 縣衙審案第九十一章 戰遼東(上)第十五章 祿東贊不辱使命第六十三章 孤島亂戰(中)第二十五章 李承乾招玄奘第二十三章 大鬧東宮(下)第三十三章 豬圈之爭第四十七章 反賊內訌第九十三章 戰遼東(下)第五章 談買賣第六十八章 返唐受挫第四十七章 迷情陷阱第四十一章 巧遇陶公義第六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十二章 宇文霞巧施美人計(下)第六十七章 李泰來訪第七章 岑文本獻策第十九章 搗亂第九十八章 靈州決戰(上)第三十二章 泄密第六十六章 李祐自盡第五十五章 魏徵審案第五十二章 二攻于闐第四十六章 李祐的野心第十六章 宮闈驚變第三十一章 願望落空第十六章 物部攪鬧莊 嚴寺第五十二章 李世民議廢立第二十二章 貴人第三章 激戰峽谷第四十三章 食人溝的傳說第三十二章 泄密第二十二章 貴人第七章 鬧法場第二十章 報仇雪恨第五十四章 王府暗戰(一)第十一章 宴請李泰第三十六章 大鬧牙帳第三十五章 疏勒國奇遇(下)第五十九章 楚恆獻計第一章 大漠鬼堡第十二章 私定終身
第五十三章 風雲突變第五十六章 王府暗戰(三)第五十三章 守衛千金堡(上)第十二章 太子認娘第三十章 魏徵獻策第三十四章 誤失赤靈芝第三十七章 一人擋萬軍第七十五章 李承乾逼宮(上)第八十四章 長孫無忌巧言擁李治第六章 莊園探秘第三章 激戰峽谷第五十八章 李恪蒙冤(下)第二十八章 重聚第十二章 宇文霞巧施美人計(下)第七十九章 臥底(上)第八十五章 程懷亮婚禮被搶第三十四章 阿史那雲第五十七章 楚恆大鬧逍遙池第二十一章 沙漠遇險第二章 大鬧亂石寨第三十章 魏徵獻策第九十二章 戰遼東(中)第六十九章 稱王(上)第二十二章 貴人第十章 李恪莊園遇險第五十三章 守衛千金堡(上)第五十六章 大勝第八十七章 探查城主府第八章 岑文本的勸告第五十六章 闖宮第九十六章 盜丹第五十六章 王府暗戰(三)第二十章 報仇雪恨第六十五章 絕地反擊第二十六章 救贖第三十二章 龜茲奪寶(四)第三十七章 吳老三舌戰羣醜第三十五章 疏勒國奇遇(下)第七十三章 李恪護弟第三十八章 轉危爲安第三十六章 大鬧牙帳第八章 酒肆笑談第一章 空城計第四十七章 迷情陷阱第三十九章 陰山迷障第五章 程咬金力挽危局第二十七章 救駕(下)第三十八章 突利投唐第五十九章 三女洞房鬥心機第二十章 賊蹤乍現第五十四章 蘇定方百騎破萬軍(上)第四十二章 生擒頡利第五十七章 巧退吐蕃軍(上)第六十三章 平反第六十四章 閣道上的激戰第四十章 奪寶亂戰(下)第三十二章 縣衙審案第九十一章 戰遼東(上)第十五章 祿東贊不辱使命第六十三章 孤島亂戰(中)第二十五章 李承乾招玄奘第二十三章 大鬧東宮(下)第三十三章 豬圈之爭第四十七章 反賊內訌第九十三章 戰遼東(下)第五章 談買賣第六十八章 返唐受挫第四十七章 迷情陷阱第四十一章 巧遇陶公義第六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十二章 宇文霞巧施美人計(下)第六十七章 李泰來訪第七章 岑文本獻策第十九章 搗亂第九十八章 靈州決戰(上)第三十二章 泄密第六十六章 李祐自盡第五十五章 魏徵審案第五十二章 二攻于闐第四十六章 李祐的野心第十六章 宮闈驚變第三十一章 願望落空第十六章 物部攪鬧莊 嚴寺第五十二章 李世民議廢立第二十二章 貴人第三章 激戰峽谷第四十三章 食人溝的傳說第三十二章 泄密第二十二章 貴人第七章 鬧法場第二十章 報仇雪恨第五十四章 王府暗戰(一)第十一章 宴請李泰第三十六章 大鬧牙帳第三十五章 疏勒國奇遇(下)第五十九章 楚恆獻計第一章 大漠鬼堡第十二章 私定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