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李承乾逼宮(上)

李恪和張小七幫助李治拿回了毒藥,也算是將李治從失去父皇信任的危機中拉了回來。可是他們幫了別人,誰又能幫他們呢?其實,他們犯的錯跟李治是一樣的,只是他們自己尚不自知罷了。

朝廷上,魏王耍弄花招坑害了太子,皇上還未有旨意下來,滿朝大臣人心浮動,而就在這局勢微妙的時刻,歸義城一直醞釀的大陰謀又開始付諸行動了!

次日天明,早朝一如往常地開始了,從皇上到衆臣,每個人的神情都很平靜,看不出一絲異樣,只是羣臣中還有三個人沒來,一個是重病中的岑文本,另兩個則是太子和侯君集!

李世民也沒再多問什麼,只是照常處理了一些政務。

羣臣心中都清楚,皇上沒言語不等於就不管了,大戲還在後頭呢!

果然,李恪出班,向李世民奏報自己和張小七在齊州查案的經過。

李世民輕輕點點頭,“恪兒,你的摺子朕已經看過了!李祐謀反,背禮違義,棄父無君,人神共憤!即便畏罪自盡,也實屬罪有應得!把你的證物擡上來,讓朕看看吧!”

“遵旨!”

不多時,一隊侍衛將十多個大箱子擡入殿內,逐個打開了。

“父皇,這些便是被五弟挪用、用於資助歸義城的官銀!還有,這些書信便是五弟與歸義城首領單懷義往來的信件。”李恪說罷,走過去,從一個箱子裡將書信拿出來,交給身邊的太監。

太監又將書信轉呈到李世民面前。

李世民把書信展開看了看,“又是歸義城!這幫賊寇喪心病狂,居然把主意打到了朕的兒子身上!種種惡行,天理難容,朕必除之!恪兒,祐兒的事情已經真相大白,他既已伏法,就不要再深究了!你以後務必要加緊追查逆黨,爭取早日將其盡數剿滅,以安朕心!”

“是!兒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聖望!”

“恩!好!”李世民說到這兒,忽而話鋒一轉,問起了別的事情,“諸位愛卿,朕很久沒去看望玄奘法師了,不知他近來可好,你們中有誰近期拜訪過他,快跟朕說說他的情況!”

長孫無忌言道:“皇上,微臣確曾於前些日拜訪過玄奘,法師目前仍專心於整理翻譯經書,偶爾也開道場講經弘法。臣竊以爲,玄奘一心向佛,其心堅如磐石,若皇上想使其還俗爲朝廷所用,實難爲之,不如放其迴歸少林寺吧!”

“誒!世上無難事,人心自不堅,像玄奘這等人才朕決不放棄,你們也要沉下心,耐住性子,慢慢感化他,不要急於一時!”

“是!”

這時,朝班中的李泰可有些耐不住性子了,心說話:“這是怎麼回事?爲何父皇放着太子這麼大的案子,隻字不提,竟然討論起玄奘來了?不行,我得給他提個醒!”

他想着,扭頭朝自己的一個親信大臣使了個眼色。

那位大臣心領神會,隨即出班道:“皇上,齊王謀反,雖逆渠已死,然其餘黨猶在,若不徹底肅清,恐遺後患哪!臣近日聽聞太子殿下在搜查齊王府邸時,得到了齊王同黨的名單,如今他正大肆搜捕逆黨,頗有斬獲,皇上何不召他前來,詢問一二啊!”

其他大臣也應和道:“是啊!太子殿下勤於王事,爲國剷除奸佞,實爲國家柱石,衆臣楷模,今既已建功,皇上理應召他前來,大加獎賞纔是!”

李世民不禁微微皺了皺眉,臉上泛起一絲慍色,未曾計較,反而先問向長孫無忌,“輔機,太子之事你怎麼看?”

長孫無忌進言道:“皇上,臣以爲,齊王年輕,閱歷較淺,不諳世事,且久居齊州,一年之中居於京師不過旬月,何來時間結交朝臣?所謂齊王同黨之事,應是心懷叵測之人蓄意捏造的謠言罷了!太子殿下建功心切,行事確有失偏頗,還望皇上明察!”

“恩,輔機真不愧爲朕的心腹重臣,所言甚是,此事朕已查明,市井風傳的齊王餘黨純屬子虛烏有,太子偏聽偏信,肆意妄爲,深負朕心,朕已令他閉門思過了!”

魏徵聞言,慌忙跪倒,懇請道:“皇上,臣身爲皇上欽命的太子師,沒有管束好太子,有失察之責,臣願代太子受過,還請皇上不要對太子喪失信心,再給臣一些時間,臣定會對他嚴加訓誡,使其改過自新!”

房玄齡也跟着跪下來,“皇上!這些年,太子雖也做了不少錯事,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太子秉性純良,對國家至忠,對皇上至孝,相信假以時日,經過世事錘鍊,必會有所改變的!”

“兩位愛卿不必憂心,快快請起,朕並未有廢太子之意!”

“謝皇上!”魏徵和房玄齡這才放心,站起身來。

李世民接着道:“其實,這幾天,朕讓太子閉門思過,朕又何嘗不是啊?以前,朕怕百年之後太子的肩膀擔不起這江山社稷,對他太過嚴苛,事事求全責備,現在想來,或許正因如此,纔會使得他行事急躁,屢屢犯錯啊!朕會給他機會,讓他重新振作的!”

“皇上聖明!”

朝班中,李泰眼看自己煞費苦心給太子布的局,再一次被皇上輕描淡寫地遮過去了,氣得差點口出白沫,可事已至此,他也只能乾瞪眼了,在背後下絆子他在行,站到明面上來,他可沒那個勇氣啊。

正這時,張小七站出來了,“皇上,臣有話要說!臣覺得您對東宮還是應加強防範,別掉以輕心哪!”

“恩?小七,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皇上,臣最近追查歸義城逆黨,發覺逆黨正在暗中策劃刺駕行動,形勢非常嚴峻,臣雖尚未掌握確鑿的線索,可從目前得到的情報看,一個真名呼勒、化名紇幹承基的歸義城成員就潛伏在東宮之中!”

“什麼?呼勒?老對手了!朕在恪兒的奏摺裡看到過,此人不是成了祐兒的手下嗎?怎麼又跑到東宮去了?”

“此人之前一直潛伏在東宮,後來遭到臣等抓捕,才逃到齊州,齊王事敗後,他設計詐死,避開了臣等的視線,可近日,臣又在東宮附近再次發現了他的蹤跡,臣等懷疑他此來必有所圖謀!請皇上務必加強戒備!”

“你的意思是,太子和歸義城勾結,要對朕不利?”

“臣也只是猜測,有這個可能……”

他還沒說完,房玄齡急了,“平涼侯,你好大的膽子!你攻訐太子,搬弄是非,公然挑撥皇上和太子的關係,你到底是何居心?”

“誒?房大人,你急什麼?太子殿下是否忠心,我不清楚,我也只是向皇上提個醒,有備無患嘛!”

“哼!太子纔剛剛犯錯,受到皇上的責罰,你就偏偏在這種時候站出來,煽風點火,落井下石,我看你分明是別有用心,唯恐天下不亂!”

“房大人,你說得這是什麼話,我聽不懂!”

“呵呵!”房玄齡冷笑一聲,“平涼侯,你一個武將妄議國事,在朝廷上賣弄脣舌,該不會有人在背後指使你吧?”

李恪趕忙出班啓奏道:“父皇,平涼侯所言句句皆是出自公心,絕非有意給太子哥栽贓,請父皇明察!”

“好了!你們都不要說了!朕相信太子,他雖有諸多缺點,但對朕還是忠心的!”

李世民話音剛落,忽而一個太監驚慌失措,跑了進來,“皇、皇上!大事不好了!”一進門,他就腳下拌蒜,撲倒在地上。

“放肆!大膽奴才,在朕的朝堂上大呼小叫,成何體統?出什麼事了?”李世民厲聲質問道。

那太監臉色慘白,抖如篩糠,都嚇得快沒脈了,“皇、皇上,太、太、太、太子他……”

“太子怎麼了?”

“呃,太、太子殿下和潞、潞國公騙開了承天門,帶着大隊侍衛往太極殿方向來了!”

“什麼?他們要幹什麼?難道要逼宮不成?”李世民霍然而起。

“奴才也不知道,他們人多勢衆,宮中的侍衛們已經快抵擋不住了,請皇上儘快移駕,到內宮避避吧!”

羣臣一陣**,一時間全都嚇傻了。

李泰反應奇快,忙不迭率先進諫道:“父皇!太子哥他帶兵闖宮,意圖反叛,請父皇速速移駕吧!”

其他大臣也紛紛跟風,跪下懇求道:“皇上龍體安危要緊,請不要再耽擱了,快些回宮暫避,臣等願捨命保皇上週全!”

“是啊!皇上,您快走吧!千萬別讓那些亂臣賊子得逞啊!”

房玄齡萬沒想到事情會變成這樣,既惱恨又痛心,氣得眼淚都下來了,當下也顧不上顏面了,再次啓奏道:“皇上,太子殿下是皇上的嫡長子,多年來得皇上潛心栽培,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他怎會不思報效,反行此大逆不道之舉?臣以爲此事恐有隱情,請皇上留下來,向他問明情況,解除誤會,以免讓小人作梗,留下無可挽回的悲劇呀!”

“唉!”李世民面色蒼白,長嘆一聲,無力地坐下來,“好!朕就留下來,聽聽他怎麼說!”

正這時,一陣嘈雜而急促的腳步聲響起,李承乾和侯君集頂盔摜甲,帶着大批士兵蜂擁涌進殿來。

張小七忙召集宮中的侍衛,上前迎敵。

李世民制止道:“小七,不得造次,退到一旁,朕要向太子問話!”

“遵旨!”張小七帶領侍衛、朝臣向兩邊分開,讓出一條道來。

李世民面沉似水,緊緊地盯着李承乾,“太子,你無故帶兵闖殿,到底想要幹什麼?”

李承乾雖說來之前就已下定了決心,早就想好了詞了,可當此之時,還是膽怯了,他不敢再看李世民的臉,低下頭,手足無措,吞吞吐吐,說話的聲音小得可憐,“父、父皇,兒臣想、想請父皇……禪、禪位!”

“你說什麼?朕沒有聽清,大點聲,告訴朕,你想幹什麼?”

“父皇……”

“說!你興師動衆跑到這裡,怎麼連一句話都說不口了?你也配做朕的兒子?”

“父皇,兒臣其實並不想這麼做,這都是你逼的!兒臣請父皇禪位!”

第十六章 宮闈驚變第七十章 搶奪赤靈芝第三十八章 駙馬之爭第二十三章 危機四伏第七十二章 風波迭起第十七章 連環計(上)第十六章 打賭取勝第三十七章 一人擋萬軍第七十章 稱王(下)第十八章 李世民議招玄奘第五十章 天降大任第四十章 出醜第十七章 戲弄覺班第八十三章 再議立儲第四十七章 迷情陷阱第二十五章 平亂焉耆城(上)第五十四章 蘇定方百騎破萬軍(上)第六十七章 李泰來訪第五章 談買賣第六章 鬼堡救人第六十三章 真假阿史那薄布第七十二章 宇文霞強嫁張小七(中)第八十章 兩面三刀第三十九章 陰山迷障第五章 談買賣第四十七章 迷情陷阱第九十二章 戰遼東(中)第四十四章 美人計失策(中)第五十章 柳暗花明第五十九章 李恪醉傷宇文霞第十七章 連環計(上)第八十一章 李泰自食其果第六十三章 平反第四十四章 楚恆辦案第二十七章 結義小孤峰第八十六章 勇闖歸義城第四章 勇鬥高遠齋第二十五章 平亂焉耆城(上)第三十六章 街頭惡鬥第三章 捉賊第三十八章 轉危爲安第六十九章 酒樓遇物部第二十九章 再起風波第四十六章 危境脫逃(上)第四十七章 反賊內訌第九章 內鬥第十三章 再續情緣第十七章 入主播仙鎮第三十六章 街頭惡鬥第三十四章 引火燒身第十三章 再續情緣第九十六章 盜丹第八章 岑文本的勸告第十六章 物部攪鬧莊 嚴寺第十四章 明君辨是非第二十一章 營救第九十一章 戰遼東(上)第二章 吐蕃和親第四十九章 選幫主第九十七章 行刺單懷義第二十八章 覆命第九十三章 戰遼東(下)第六十一章 道觀迷團第四十一章 方興未艾第五十九章 苦盡甘來第八十四章 老城主現身第四十章 前往齊州第八十二章 陶公義計詐假魏王第六十二章 孤島亂戰(上)第二十五章 救駕(上)第五十七章 楚恆大鬧逍遙池第十七章 連環計(上)第二十六章 東宮捉賊(上)第二十五章 李承乾招玄奘第十六章 物部攪鬧莊 嚴寺第六十二章 孤島亂戰(上)第六十章 中計第八十五章 烈士殞命第五章 談買賣第二十六章 東宮捉賊(上)第五十四章 整治馬從善第二十九章 上官烈之死第二十七章 結義小孤峰第九章 內鬥第五十二章 二攻于闐第五十三章 風雲突變第三十八章 危機驟降第八章 岑文本的勸告第十六章 宮闈驚變第三章 出逃第十八章 匯合第六十九章 酒樓遇物部第三十四章 阿史那雲第八十四章 老城主現身第二十八章 作繭自縛第三十一章 逃難第三十一章 逃難第十五章 祿東贊不辱使命第七章 岑文本獻策第九十八章 靈州決戰(上)
第十六章 宮闈驚變第七十章 搶奪赤靈芝第三十八章 駙馬之爭第二十三章 危機四伏第七十二章 風波迭起第十七章 連環計(上)第十六章 打賭取勝第三十七章 一人擋萬軍第七十章 稱王(下)第十八章 李世民議招玄奘第五十章 天降大任第四十章 出醜第十七章 戲弄覺班第八十三章 再議立儲第四十七章 迷情陷阱第二十五章 平亂焉耆城(上)第五十四章 蘇定方百騎破萬軍(上)第六十七章 李泰來訪第五章 談買賣第六章 鬼堡救人第六十三章 真假阿史那薄布第七十二章 宇文霞強嫁張小七(中)第八十章 兩面三刀第三十九章 陰山迷障第五章 談買賣第四十七章 迷情陷阱第九十二章 戰遼東(中)第四十四章 美人計失策(中)第五十章 柳暗花明第五十九章 李恪醉傷宇文霞第十七章 連環計(上)第八十一章 李泰自食其果第六十三章 平反第四十四章 楚恆辦案第二十七章 結義小孤峰第八十六章 勇闖歸義城第四章 勇鬥高遠齋第二十五章 平亂焉耆城(上)第三十六章 街頭惡鬥第三章 捉賊第三十八章 轉危爲安第六十九章 酒樓遇物部第二十九章 再起風波第四十六章 危境脫逃(上)第四十七章 反賊內訌第九章 內鬥第十三章 再續情緣第十七章 入主播仙鎮第三十六章 街頭惡鬥第三十四章 引火燒身第十三章 再續情緣第九十六章 盜丹第八章 岑文本的勸告第十六章 物部攪鬧莊 嚴寺第十四章 明君辨是非第二十一章 營救第九十一章 戰遼東(上)第二章 吐蕃和親第四十九章 選幫主第九十七章 行刺單懷義第二十八章 覆命第九十三章 戰遼東(下)第六十一章 道觀迷團第四十一章 方興未艾第五十九章 苦盡甘來第八十四章 老城主現身第四十章 前往齊州第八十二章 陶公義計詐假魏王第六十二章 孤島亂戰(上)第二十五章 救駕(上)第五十七章 楚恆大鬧逍遙池第十七章 連環計(上)第二十六章 東宮捉賊(上)第二十五章 李承乾招玄奘第十六章 物部攪鬧莊 嚴寺第六十二章 孤島亂戰(上)第六十章 中計第八十五章 烈士殞命第五章 談買賣第二十六章 東宮捉賊(上)第五十四章 整治馬從善第二十九章 上官烈之死第二十七章 結義小孤峰第九章 內鬥第五十二章 二攻于闐第五十三章 風雲突變第三十八章 危機驟降第八章 岑文本的勸告第十六章 宮闈驚變第三章 出逃第十八章 匯合第六十九章 酒樓遇物部第三十四章 阿史那雲第八十四章 老城主現身第二十八章 作繭自縛第三十一章 逃難第三十一章 逃難第十五章 祿東贊不辱使命第七章 岑文本獻策第九十八章 靈州決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