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稱王(下)

張小七即將稱王,這消息不脛而走,沒幾天就傳遍了西域。一石激起千層浪,一時間于闐成了西域諸國中最熱鬧的地方,大街小巷、茶館酒肆人滿爲患,五行八作、士農工商,好事的百姓們都爭先恐後地聚集在城裡,想一睹新王的風采。

張小七對稱王之事倒並不十分在意,他本就是想走走過場,應付一下而已,把籌備大典的一應事務全權交給楚恆處理,自己樂得清閒。正是白雲朝朝過,青天日日閒,他着實過了幾天舒坦日子。

長話短說,這一日,晴空萬里,清風和煦,正是登基稱王的日子,巳時三刻一到,張小七穿戴齊整,在文武百官的簇擁下,步出王宮,來到宮外的廣場上。

但見鳳旆龍旗、旌幢符節迎風飄擺,四周的衛士皆手持金瓜月斧,肅然而立,廣場正中築有一座高臺,高臺上的侍女們身穿綵衣,左右侍立,正中的黃羅傘蓋下,一張龍椅背北朝南而設,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

領班的衛士見張小七衆人到了,忙高叫一聲:“王上駕到!”緊接着,鼓樂齊鳴,士兵們開始齊聲高喊:“大漠王!大漠王!大漠王……”

張小七見狀,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氣,登時有些招架不住了,“這、這是怎麼回事?”

楚恆忙在一旁諾諾道:“王上,不知對大典有何不滿,請王上示下!”

“你這是在搞什麼嘛!這排場也太大了吧!”

“回王上,這既是您的登基大典,焉能不辦得隆重一些呀?不瞞您說,臣下爲了能把這盛典辦好,彰顯您的威儀,煞費苦心,這一切禮儀典制都是參照當今皇上,哦不,是按大唐皇帝李世民登基時的規格佈置的!”

“你!你、你這不是難爲我嗎?”張小七有苦說不出,心說話,“誒我去,讓你辦,你還真當真了!”

李恪唯恐張小七失態,趕緊小聲勸道:“大哥,木已成舟,現在各國使節、軍民百姓們可都看着呢,你可別把戲演砸了呀!”

楚恆又提醒道:“王上,臣先前上的摺子,不知您可曾過目了?一會兒您要封禪祭天,務必要按照摺子上我教您的語句進行禱告,切莫疏漏啊!”

張小七心頭一涼,“壞了,那摺子我壓根就沒當回事,被我撇到一邊去了,這可怎麼辦哪?”萬般無奈之下,他只好勉強硬着頭皮往前走。

隊伍緩緩地順着臺階,上了高臺,鼓樂奏罷,侍從們擺下香爐香案、三牲供奉。

楚恆出班,立於一側,高喊一聲:“吉時到!王上祭天!羣臣跪拜!”

隨着喊聲,全場的官員軍兵呼啦一下全部雙膝跪倒,拜伏於地。

霎時間,現場鴉雀無聲,空氣彷彿都凝固了,所有目光都落在了張小七的身上。

張小七從來都沒有如此緊張過,他只感到心幾乎就要跳出嗓子眼了,腦袋裡一片空白,飄飄忽忽,好像喝醉了一般。

一邊的楚恆從香案上取下三柱香來,畢恭畢敬地交給他,“王上請!”

“啊?”他扭頭看了看楚恆,“哦!”顫抖着接過香,都不知道應該先邁哪條腿了,躊躇了半刻,總算慢慢騰騰地挪到了香案前,跪在蒲團之上,一張嘴,“蒼天哪!我來祭你了!”

這一聲語出驚人,震驚四座,在場衆人面面相覷,都莫名其妙,心說:“怎麼回事?這是稱王,還是鳴冤哪?”

他身後的李恪、程懷亮等人可嚇壞了,“完了!這下糗大了!”楚恆的臉都綠了,可儀式已經開始,開弓沒有回頭箭,這種時候做什麼都來不及了,就只能靠張小七自由發揮了。

張小七舉着香,挖空心思、絞盡腦汁,憋了半天,最後實在想不出什麼詞來了,一着急,信口胡說了起來,“噶了哈馬哈!呼嚕卡了瑪噶勒米哈勒嘛!咿呀庫卡……”

須臾,說完了,他鄭重其事地拜了三拜,把香插進了香爐裡。

楚恆起初極其沮喪,繼而聽張小七胡謅了半天,突然靈機一動,有了主意了,他見張小七祭拜完畢,朝自己走來,忙連連叩首,滿臉地虔誠,“哎呀!王上!不想您竟能用失傳已久的上古吐火羅語與天帝溝通啊!”說話間,他朝張小七使勁擠了擠眼睛,“傳說這上古吐火羅語是天帝的語言,只有被上天選中的真龍天子才能說呀,王上,您真的是天命所歸,是當之無愧的大漠王啊!”

“呃,啊?”張小七愣了一下,馬上也醒悟過來了,知道楚恆這是在給自己圓場呢,忙咳嗦了一聲,把聲調提高了,“咳!你說得沒錯,方纔我就是用這個上古吐火羅語與天帝交流了一下!”

“王上,我等臣民今日有幸聆聽天帝的語言,實在是天賜的福氣呀!敢問王上,天帝向您傳遞了什麼旨意?可是讓您登基稱王啊?”

“正是!我剛剛跟天帝說,我不想當這個大漠王,可天帝說什麼都不同意,非要讓我當,我這也是沒有辦法,才勉爲其難哪!”

“王上,既然您是天命之人,自當要順應天意,爲黎民百姓謀福啊!”楚恆隨即又向臺下的衆官吏百姓道:“我提議,等下祭地之時,請諸位臣民複述王上所言,向天帝傳達我們的真心擁戴之意!”

“是!”下面衆人齊道。

“好!下面,王上祭地!”

這回事情簡單了,張小七也坦然了,又從楚恆手裡拿過三柱香,氣定神閒地來到香案前,再次跪倒,“大地呀!馬勒哈勒嘛轟!”

“馬勒哈勒嘛轟!”衆民跟着叫道。

“後頭喝了卡了麼!”

“後頭喝了卡了麼!”

……

簡短截說,張小七叨咕完畢,楚恆又把聲調提高了八度,“禮成!新王登基!拜!”

衆臣民叩拜於地,山呼萬歲。

左右侍女上前,簇擁着張小七登臨大寶。

張小七美滋滋地坐在了龍椅上,心說話:“怪不得大家都爭着當皇帝,確實挺他孃的帶勁,放個屁都能被打板供起來呀!”

眼看臣民們叩拜完了,張小七一揮手,“衆卿平身吧!”

“謝王上!”

楚恆雙手捧着一道諭旨,一溜碎步走到張小七近前,“王上,這是臣草擬的封賞詔諭,請王上審閱!”

“不必了,宣吧!”

“遵旨!”

楚恆紅光滿面,展開聖旨,眉飛色舞地大聲讀了起來,“王上詔諭:孤王今日據有于闐,忝居王位,開國建元,上憑上天眷顧,祖宗庇佑,下賴羣臣戮力,黎民擁戴,爲保社稷太平,國祚昌隆,孤自當封賞諸臣,大赦天下。敕封楚恆爲明國公,中書令,贈大司徒,開府儀同三司!”

張小七一聽,“誒我去,這老小子給自己的官不小嘛,這可真是夢想照進現實了啊,反正都是鬧着玩的,且由着他樂呵幾天吧!”

“敕封程懷亮爲魯國公,尚書左僕射!”

程懷亮心裡這個氣呀,“這傢伙絕對故意的,這是咒我爹死呢,等回去以後,我跟你沒完!”

接下來,楚恆又滔滔不絕地封賞了一大通,最後說到了吳老三,“敕封吳老三爲信侯,兵部侍郎,食邑兩百戶!”

“呃……”吳老三隨即撲倒在地,口吐白沫了。

張小七看得真切,登時就從龍椅上蹦起來了,“老三怎麼了?快救人!”

周圍衆人急忙跑過去,把吳老三扶起來,掐人中、捶後背,一頓忙活,總算把人弄醒了。

吳老三一睜眼就忍不住失聲痛哭了。

“老三,你這是怎麼了?哭什麼呀?”

“嗚嗚嗚嗚嗚……別、別問了,我、我這是幸、幸福的淚水呀!”

“老三……”

“不、不!從、從今天起,不、不准你們再叫我老、老三了,要、要叫侯爺!”

張小七見他沒事了,忙擺了擺手,“好了好了!大典繼續!楚、楚愛卿,你過來一下,本王有話問你?”

楚恆慌忙走到他近前,“王上,您有何旨意呀?”

“你剛剛把咱們大夥都封官了,爲何單單沒有封賞殿下呀?”

“王上,殿下身份特殊,他畢竟是大唐皇子啊!萬一日後皇上發兵責難,而殿下沒有附逆,尚可爲咱們求情,這也算是給咱們留一條後路啊!”

“你想得還挺周到的嘛!下面該做什麼了?”

“回王上,該設宴歡慶,接見諸國使節了!”

“好吧!那就開始吧!”

“起鼓奏樂!羣臣入座!請各國使節覲見!”

鼓樂聲一響,高臺下人頭攢動,不多時,一隊衣着華麗的賓客走了上來,張小七擡眼一看,就嚇了一跳,這些人哪裡是什麼使節呀?

領頭的一位中年人人高馬大、面容俊朗,正是西突厥大汗阿史那欲谷!他身後分別是焉耆王龍突騎支、龜茲王白訶黎布失畢、疏勒王李龍、還有吐蕃國的大相祿東贊!

阿史那欲谷朝張小七拱了拱手,“突厥可汗阿史那欲谷前來道賀,祝大漠王江山永固,國祚綿長!這是賀禮,請笑納!”說着,他擡擡手,叫隨從奉上禮單。

張小七忙起身連走幾步,迎上前去,“哎呦!真沒想到,大汗和諸位國王竟能親自前來爲我道賀,小七真是感激不盡哪!”

“哪裡哪裡,大漠王太客氣了,以前,你我雖是敵人,也曾在戰場上交過手,可今時不同往日了,你既已自立爲王,與大唐劃清了界限,便是我的朋友,我阿史那欲谷一向敬佩強者,像大漠王這般驍勇善戰的君王世所罕見,我願與你一道攜手並進,共抗大唐!”

“大汗所言即是!”白訶黎布失畢應和道,“那些往日的恩怨,就讓它隨風散去吧!從此後,咱們同在西域,自然要化干戈爲玉帛,多親多近哪!”

龍突騎支則面無表情,刻意遠離他們,站到一邊,“張少俠,大漠王,不想當日一別,再相見時你竟已是一方梟雄了,老朽爲你高興啊,如今老朽雖已年邁,每日只想着守土安民,但你的大恩卻終不敢忘,我焉耆將永遠追隨大漠王,但有召喚,義不容辭!”

“幾位言重了,小七我真是誠惶誠恐!快請入座吧!”

衆賓客拜謝,入席。

張小七坐回到龍椅上,穩了穩心神,招呼侍從擺宴,歌舞助興。

酒過三巡,宴會的氣氛也逐漸熱烈起來。

李龍問道:“大漠王,我有一個問題一直憋在心裡,實在是不吐不快呀!”

“哦?疏勒王請講。”

“恕我冒犯,你們之前途經疏勒時,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們的一言一行我都看在了眼裡,我覺得你們不像是反唐的人哪!怎麼突然間舉兵自立了呢?”

“啊!疏勒王有此疑問也實屬正常,實不相瞞,我殺了石頭鎮的守將,在大唐沒法立足了,這裡的百姓又苦苦哀求,非要推我爲王,我也是實在沒有辦法了,才當了這個大漠王啊!”

“原來如此。”李龍點了點頭,可臉上還掛着些許疑惑。

“大漠王以前是大唐的將領,你該不會聽了李世民的旨意,奉旨稱王的吧?”祿東贊冷不丁說了一句。

張小七嚇了一激靈,脫口而出,“誒?你是怎麼知道的?你聽誰說的?”

祿東贊目光炯炯,死死地盯着張小七的臉,看得他渾身不自在,“哈哈哈哈!我就是開個玩笑而已,大漠王切莫怪罪呀!試問,天底下哪有這麼荒唐的事嘛!哈哈哈哈!”

“哦!”張小七稍稍鬆了口氣,“大相還是別拿我取笑了。”

“不過話說回來,不知大漠王登基後,該如何面對大唐呢?是聯唐,還是反唐啊?”

“大相,這個問題好像不必問了吧?”阿史那欲谷笑道,“大漠王既已稱王,肯定已跟大唐勢不兩立了,又怎會聯唐呢?”

張小七趁勢裝傻充愣,“哎呀,你們的問題都太難了,說實話,我還從來都沒想過呢?”

正這時,臺下有士兵高叫起來,“大唐使節蘇定方覲見大漠王!”

第五十三章 守衛千金堡(上)第四十六章 李祐的野心第六十三章 孤島亂戰(中)第五十章 天降大任第八十八章 盛氣凌人的高延壽第五十三章 守衛千金堡(上)第六章 鬼堡救人第三十二章 龜茲奪寶(四)第三十九章 奪寶亂戰(上)第三章 出逃第二十五章 驚變第四十五章 報信第六十一章 隱情第十五章 祿東贊不辱使命第八十三章 再議立儲第一章 空城計第四十三章 食人溝的傳說第四十三章 掉包計(上)第二十八章 作繭自縛第六十七章 李泰來訪第三十二章 再遇空空道人第五章 暗算第三十八章 危機驟降第十章 計破吐谷渾第二十九章 上官烈之死第九章 內鬥第三十七章 闖狼谷第九十六章 盜丹第五十章 聖意暖心第六十一章 鬧宮門第四十四章 吳老三智鬥怪獸第五十二章 李世民議廢立第四十三章 美人計失策(上)第五十九章 楚恆獻計第九章 參戰第三十九章 死戰第四十一章 轉折第九十九章 靈州決戰(下)第五十章 天降大任第八十四章 老城主現身第二十章 賊蹤乍現第八章 酒肆笑談第五章 直搗黃龍第四十八章 妓院亂局(一)第九十七章 行刺單懷義第十六章 物部攪鬧莊 嚴寺第三十章 龜茲奪寶(二)第六十一章 鬧宮門第四十八章 搶親第四十三章 暗流第十三章 遊方郎中第二十九章 龜茲奪寶(一)第五十六章 楚恆懷遠遇知音第十二章 太子認娘第四十八章 入馬幫第五十二章 活捉陳吃糠第六十九章 大戰夷男第六十三章 平反第五十六章 闖宮第十四章 明君辨是非第三十二章 泄密第三十章 福禍相依第六十一章 道觀迷團第六章 無妄之災第八十二章 陶公義計詐假魏王第四章 勇鬥高遠齋第五十六章 楚恆懷遠遇知音第十章 李恪莊園遇險第六十章 救翟珊第二十八章 覆命第四十九章 選幫主第三十八章 突利投唐第五十九章 三女洞房鬥心機第二十六章 救贖第十六章 宮闈驚變第十五章 播仙鎮城主競選(下)第十八章 連環計(中)第五十四章 守衛千金堡(下)第十四章 審訊(上)第十章 計破吐谷渾第五十章 天降大任第十五章 祿東贊不辱使命第四十九章 妓院亂局(二)第四章 程懷亮計鬥祿東贊第九十九章 靈州決戰(下)第五十八章 李恪成親第十一章 鬥淫賊第二十九章 再起風波第四十六章 一攻于闐第四十九章 選幫主第六十三章 平反第五十九章 三女洞房鬥心機第四十二章 退走千金堡第五十九章 李恪醉傷宇文霞第四十章 奪寶亂戰(下)第五十八章 巧退吐蕃軍(下)第五十六章 大勝第五章 談買賣第八章 岑文本的勸告
第五十三章 守衛千金堡(上)第四十六章 李祐的野心第六十三章 孤島亂戰(中)第五十章 天降大任第八十八章 盛氣凌人的高延壽第五十三章 守衛千金堡(上)第六章 鬼堡救人第三十二章 龜茲奪寶(四)第三十九章 奪寶亂戰(上)第三章 出逃第二十五章 驚變第四十五章 報信第六十一章 隱情第十五章 祿東贊不辱使命第八十三章 再議立儲第一章 空城計第四十三章 食人溝的傳說第四十三章 掉包計(上)第二十八章 作繭自縛第六十七章 李泰來訪第三十二章 再遇空空道人第五章 暗算第三十八章 危機驟降第十章 計破吐谷渾第二十九章 上官烈之死第九章 內鬥第三十七章 闖狼谷第九十六章 盜丹第五十章 聖意暖心第六十一章 鬧宮門第四十四章 吳老三智鬥怪獸第五十二章 李世民議廢立第四十三章 美人計失策(上)第五十九章 楚恆獻計第九章 參戰第三十九章 死戰第四十一章 轉折第九十九章 靈州決戰(下)第五十章 天降大任第八十四章 老城主現身第二十章 賊蹤乍現第八章 酒肆笑談第五章 直搗黃龍第四十八章 妓院亂局(一)第九十七章 行刺單懷義第十六章 物部攪鬧莊 嚴寺第三十章 龜茲奪寶(二)第六十一章 鬧宮門第四十八章 搶親第四十三章 暗流第十三章 遊方郎中第二十九章 龜茲奪寶(一)第五十六章 楚恆懷遠遇知音第十二章 太子認娘第四十八章 入馬幫第五十二章 活捉陳吃糠第六十九章 大戰夷男第六十三章 平反第五十六章 闖宮第十四章 明君辨是非第三十二章 泄密第三十章 福禍相依第六十一章 道觀迷團第六章 無妄之災第八十二章 陶公義計詐假魏王第四章 勇鬥高遠齋第五十六章 楚恆懷遠遇知音第十章 李恪莊園遇險第六十章 救翟珊第二十八章 覆命第四十九章 選幫主第三十八章 突利投唐第五十九章 三女洞房鬥心機第二十六章 救贖第十六章 宮闈驚變第十五章 播仙鎮城主競選(下)第十八章 連環計(中)第五十四章 守衛千金堡(下)第十四章 審訊(上)第十章 計破吐谷渾第五十章 天降大任第十五章 祿東贊不辱使命第四十九章 妓院亂局(二)第四章 程懷亮計鬥祿東贊第九十九章 靈州決戰(下)第五十八章 李恪成親第十一章 鬥淫賊第二十九章 再起風波第四十六章 一攻于闐第四十九章 選幫主第六十三章 平反第五十九章 三女洞房鬥心機第四十二章 退走千金堡第五十九章 李恪醉傷宇文霞第四十章 奪寶亂戰(下)第五十八章 巧退吐蕃軍(下)第五十六章 大勝第五章 談買賣第八章 岑文本的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