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尾聲

靈州決戰,張小七得到師父的傳功,在悟空的幫助下,一舉將逆黨罪魁單懷義擊殺。在大唐邊境興風作浪多年的逆黨總算被徹底剷除了。

在這次戰鬥中,張小七的師父雲中子,兩位師兄衝雲道人、偃雲道人,至交好友空空道人、侯五、宇文霞不幸殉難。

張小七怔怔地跪在了他們的屍首邊,悲慟欲絕。

蘇定方走過來,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小七,人死不能復生,節哀吧!他們都是爲國捐軀的,皇上會厚葬他們的!”

張小七默然,閉上了眼睛,淚如雨下。

李世民高坐於臺上,自始至終泰然自若,並未露出一絲驚懼之色,他見事情已了,便下旨令各部族首領各歸其位,繼續主持會盟。

各部首領都拜伏在地,紛紛起誓:“願得天至尊爲奴等天可汗,子子孫孫常爲天至尊奴,死無所恨。”

李世民欣然接受朝拜,當即寫下“雪恥酬百王,除兇報千古。”的詩句,以序其事,又令工匠勒石以記之。

至此,大唐威服天下,天朝之名傳遍四方。

貞觀二十一年,吐蕃贊普松贊干布遣使入京,向李世民敬獻了一隻金鵝。

李世民在朝上向羣臣提及此事,擔憂道:“這些年,松贊干布雖然表面恭順,可卻在暗中不斷地擴大勢力,積攢兵力,此人年輕且胸有大志,絕非池中之物,而且又有祿東贊從旁輔佐,朕擔心,久而久之,其恐爲大唐的心腹之患哪!朕想對其加以扼制,衆位愛卿可有辦法?”

長孫無忌啓奏道:“皇上,臣以爲,想要扼制吐蕃,最好的辦法就是與天竺結交,衆所周知,這天竺位於吐蕃西南,也是當地首屈一指的大國,兵力強勁,我們若能與其結交,則能從東西兩面威脅吐蕃,使其腹背受敵,從而不敢再對我天朝有所覬覦。”

“恩!這個辦法朕已經想到了,可是派往天竺的使節人選卻是個難題,眼下最好的人選莫過玄奘法師,可他一直託病不肯出仕,朕也沒法強求,唉,除了他,又有誰懂得天竺語,能替朕辦好這個差事呢?”

衆臣全都皺眉苦思,一籌莫展了。

這時,張小七靈機一動,出班道:“皇上,臣有一個人選。”

“哦?是誰?說說看!”

“王玄策!此人擅長天竺話,又非常機智果敢,可以委以重任。”張小七隨後就將他與王玄策一同潛入單懷義老巢的經歷講了一遍。

李世民聽完,點了點頭,“速叫王玄策上殿,朕要當面問話!”

不多時,王玄策入殿。

李世民與之一談,大喜,即刻任命他爲特使,出使天竺。

王玄策自然也非常高興,這下終於又有了建功立業的機會,三日後,他便摩拳擦掌,帶隊出發了。

轉眼又過了一年,王玄策凱旋而歸,還捎帶着把天竺王阿爾裘那及其王妃、子女、天竺貴族一萬兩千人,牛馬兩萬餘頭押回長安。

李世民得知消息,詫異萬分,便向其詢問緣由。

王玄策答道:“皇上,臣趕到天竺之時,戒日王已經去世,天竺大臣阿爾裘那篡位,把臣等捉拿下獄,還大放厥詞,辱及天朝威嚴。

臣隻身逃脫,趕到尼泊爾,向尼泊爾王借兵七千,又以文成公主的名義向吐蕃借兵一千兩百人,臣自任行軍總管,反攻天竺,一舉擊潰阿爾裘那七萬戰象兵,斬殺三千,俘虜數萬,又猛攻天竺都城茶博和羅城月餘,克城,俘獲阿爾裘那一干逆賊,特押解回京,獻與皇上!”

“哦?你的意思是,你一個人滅掉了天竺?”

“正是!”

“唉!”李世民長嘆一聲,“朕早就知道天竺戰力羸弱,可沒想到他們竟如此不堪!罷了,賜你黃金千兩,錦緞百匹,升任朝散大夫,明日隨朕獻俘太廟!”

“謝皇上隆恩!”王玄策拜謝,下殿去了。

一個近臣上前道:“皇上,王將軍立下如此大功,卻爲何不見您有一絲喜色啊?”

“唉,滅了個天竺小國,對朕的大唐沒有一點好處,朕有什麼可高興的?只怕如此一來,這吐蕃愈發難以鉗制了!”

其後不久,李世民的身體愈發衰弱了,魏徵與房玄齡的相繼離世,又使得他痛心疾首,加重了病情。

終於,貞觀二十三年五月,李世民的病勢積重難返了,臨終前,他把太子李治、宰相長孫無忌和一干重臣叫到龍榻前,總結自己的施政得失,囑託他們要格外注意高句麗和吐蕃的動向,要長孫無忌像漢朝時的霍光一樣盡心竭力,輔佐新君,交代完後,便合上雙眼,辭世了。

一代英主駕崩,衆臣號哭。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六十六章 萬民擁立第四十章 出醜第二十六章 東宮捉賊(上)第三十六章 大鬧牙帳第十四章 樹林決鬥第九十章 返京第三十三章 豬圈之爭第四十一章 轉折第四十一章 巧遇陶公義第八十一章 李泰自食其果第三十四章 引火燒身第六十一章 道觀迷團第二十二章 貴人第十三章 再續情緣第三十八章 突利投唐第八章 岑文本的勸告第五十三章 風雲突變第五十九章 三女洞房鬥心機第四章 浴血軍糧堡第十三章 遊方郎中第六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五十六章 王府暗戰(三)第十三章 再續情緣第五十八章 李恪成親第三十九章 死戰第二十六章 平亂焉耆城(下)第二十一章 大鬧東宮(上)第五十六章 楚恆懷遠遇知音第二十四章 迷失第五十一章 口蜜腹劍第五十八章 李恪蒙冤(下)第十章 李恪莊園遇險第三十七章 闖狼谷第五章 直搗黃龍第十八章 連環計(中)第一章 大漠鬼堡第八十五章 程懷亮婚禮被搶第二十六章 東宮捉賊(上)第七十四章 計誆宇文霞(上)第七十九章 臥底(上)第八十一章 李泰自食其果第五十六章 大勝第五十一章 妓院亂局(四)第七十八章 除妖(上)第九十八章 靈州決戰(上)第九十八章 靈州決戰(上)第四十九章 抱打不平第四十章 前往齊州第六十章 全身而退第二十七章 結義小孤峰第二十五章 李承乾招玄奘第十五章 李恪的抉擇第七十四章 計誆宇文霞(上)第八十七章 探查城主府第九十三章 戰遼東(下)第四十一章 轉折第七十五章 李承乾逼宮(上)第五章 談買賣第二十九章 再起風波第七十章 放逐第一章 化解危機第五章 程咬金力挽危局第二十章 弄巧成拙第三十九章 陰山迷障第八十三章 回家第七十九章 除妖(下)第四十九章 抱打不平第十二章 太子認娘第三十六章 潑水盛典第二十二章 偶遇龍突騎支第七十五章 李承乾逼宮(上)第三十四章 引火燒身第九十二章 戰遼東(中)第十五章 審訊(下)第五十一章 妓院亂局(四)第四十四章 楚恆辦案第六十七章 無爲而爲第十二章 私定終身第四十六章 一攻于闐第九十六章 盜丹第十一章 宇文霞巧施美人計(上)第三章 捉賊第三十二章 縣衙審案第六十二章 孤島亂戰(上)第二十六章 救駕(中)第三十章 福禍相依第二十六章 平亂焉耆城(下)第七十三章 李恪護弟第二十六章 東宮捉賊(上)第二十七章 結義小孤峰第四十一章 巧遇陶公義第二十一章 營救第五十八章 李恪蒙冤(下)第二十九章 程咬金替子擇媳第十章 計破吐谷渾第六十二章 孤島亂戰(上)第六十一章 隱情第四十三章 掉包計(上)第五章 暗算
第六十六章 萬民擁立第四十章 出醜第二十六章 東宮捉賊(上)第三十六章 大鬧牙帳第十四章 樹林決鬥第九十章 返京第三十三章 豬圈之爭第四十一章 轉折第四十一章 巧遇陶公義第八十一章 李泰自食其果第三十四章 引火燒身第六十一章 道觀迷團第二十二章 貴人第十三章 再續情緣第三十八章 突利投唐第八章 岑文本的勸告第五十三章 風雲突變第五十九章 三女洞房鬥心機第四章 浴血軍糧堡第十三章 遊方郎中第六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五十六章 王府暗戰(三)第十三章 再續情緣第五十八章 李恪成親第三十九章 死戰第二十六章 平亂焉耆城(下)第二十一章 大鬧東宮(上)第五十六章 楚恆懷遠遇知音第二十四章 迷失第五十一章 口蜜腹劍第五十八章 李恪蒙冤(下)第十章 李恪莊園遇險第三十七章 闖狼谷第五章 直搗黃龍第十八章 連環計(中)第一章 大漠鬼堡第八十五章 程懷亮婚禮被搶第二十六章 東宮捉賊(上)第七十四章 計誆宇文霞(上)第七十九章 臥底(上)第八十一章 李泰自食其果第五十六章 大勝第五十一章 妓院亂局(四)第七十八章 除妖(上)第九十八章 靈州決戰(上)第九十八章 靈州決戰(上)第四十九章 抱打不平第四十章 前往齊州第六十章 全身而退第二十七章 結義小孤峰第二十五章 李承乾招玄奘第十五章 李恪的抉擇第七十四章 計誆宇文霞(上)第八十七章 探查城主府第九十三章 戰遼東(下)第四十一章 轉折第七十五章 李承乾逼宮(上)第五章 談買賣第二十九章 再起風波第七十章 放逐第一章 化解危機第五章 程咬金力挽危局第二十章 弄巧成拙第三十九章 陰山迷障第八十三章 回家第七十九章 除妖(下)第四十九章 抱打不平第十二章 太子認娘第三十六章 潑水盛典第二十二章 偶遇龍突騎支第七十五章 李承乾逼宮(上)第三十四章 引火燒身第九十二章 戰遼東(中)第十五章 審訊(下)第五十一章 妓院亂局(四)第四十四章 楚恆辦案第六十七章 無爲而爲第十二章 私定終身第四十六章 一攻于闐第九十六章 盜丹第十一章 宇文霞巧施美人計(上)第三章 捉賊第三十二章 縣衙審案第六十二章 孤島亂戰(上)第二十六章 救駕(中)第三十章 福禍相依第二十六章 平亂焉耆城(下)第七十三章 李恪護弟第二十六章 東宮捉賊(上)第二十七章 結義小孤峰第四十一章 巧遇陶公義第二十一章 營救第五十八章 李恪蒙冤(下)第二十九章 程咬金替子擇媳第十章 計破吐谷渾第六十二章 孤島亂戰(上)第六十一章 隱情第四十三章 掉包計(上)第五章 暗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