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八章 機會來了

郢都。

熊槐看着昭雎送回來的戰報,輕聲囔囔道:“五國改變攻城策略,齊魏宋三國主攻東北兩面,而秦韓兩國主攻西面。”

說着,熊槐皺了皺眉頭,然後看向陳軫問道:“陳卿,這五國既然改變了攻城方式,難道他們就沒想過改變策略,不再強攻陳城,轉而避實擊虛,突襲我空虛之地嗎?”

陳軫搖頭道:“大王,不是他們沒想過,而是沒有采用。據內應傳來的消息,秦韓兩國本有意沿着穎水汝水南下伐我楚國,但是,這一提議卻被齊魏宋三國否決了。”

熊槐一聽,不由遺憾的嘆了口氣。

楚國在五國來勢洶洶的情況下,不僅在陳城北部施行了堅壁清野,而且將穎南很多地區的士卒都抽調一空,並全部集中在陳城。

如此做爲就是爲了給韓國,不,應該是給秦韓兩國以可乘之機。

這麼做的目的就是爲了分裂五國聯盟。

一般來說,要想瓦解敵方的聯盟,最容易的方式就是重禮收買其中一個或兩個,只要收買成功,那聯盟就很容易破裂。

同樣,聯盟自我分裂的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分贓不均。歷數以往的所有聯盟,其中大部分分裂反目的原因,不是因爲目標不一,就是因爲分贓不均。而且,其中大部分反目成仇的,都是因爲分贓不均的緣故。

當年三晉剛剛從晉國獨立,三國依舊好的跟一個國家一樣,但僅僅只是一代人,短短二三十年間,到了三晉的第二代,三晉就開始反目了。

原因不是別的,就是因爲趙國分的好處太少。

所以,這次楚國分化五國聯盟,就是同時從這兩處着手。

收買聯盟的國家,這是楚國早就開始幹了,甚至五國還沒有調兵的時候,楚國就開始收買五國中的大臣了。

戰爭開始後,楚國刻意留下穎南,並讓昭雎率重兵攔住齊魏宋三國,這就是爲五國聯盟製造矛盾,促使他們更快的分化。

只要秦韓兩國一去穎南,並獲得大片穎南土地,以韓國的實力,根本就沒辦法拿出自己的土地來答謝其他四國。如此,只要聯軍長時間無法攻破陳城,必然心懷怨氣,眼紅韓國。

這就是楚國破壞聯盟的機會。

至於穎南的土地,就憑韓國的實力,不是楚國看不起韓國,只要楚國不是遭到天下各國針對,即便韓國有秦國或者魏國的援軍,那楚國要想從韓國手上奪回穎南,還是很容易的。

這就是楚國快速瓦解聯盟的辦法。

可惜的是,計劃沒成功。

想着,熊槐甩了甩腦袋,好像一瞬間就將遺憾甩了出去。接着,熊槐又開口問道:“陳卿,收買五國大臣的事情進行的怎麼樣了。”

陳軫點了點頭道:“收買五國大臣的事情進行的很順利,無論是齊相田文季子,還是秦相甘茂,亦或者是韓相張開地,他們對我楚國送上的禮物全都笑納了。”

“只是···”陳軫遺憾的搖頭道:“只是他們雖然收了禮物,但是卻沒有爲我楚國說話。”

熊槐笑了笑道:“不急,如今五國伐楚纔沒多長時間,各國之君全都在期待伐楚的戰果,此時還不到時候。”

說着,熊槐笑着看向北方:“不過,寡人想來用不了多久,遊說各國的事情,就會迎來一個有利的時機。”

陳軫聞言,笑着點了點頭道:“大王英明。”

五國伐楚正在進行的如火如荼的時候。

六月,韓相張開地病死,親秦派大臣韓辰接替韓相。

七月初,魏太子政病死,魏國親齊派公子,公子遫繼任太子。

七月中旬,韓國因舊糧即將耗盡新糧還未收穫,而陷入青黃不接。

於是,韓國一面派人向秦魏兩國借糧,一面派人向兩週徵糧。

數日後,楚國收到韓國內應傳來的韓國缺糧的消息。

“機會來了。”

熊槐一聽到韓國的消息,頓時大喜過望,接着立即將在朝的重臣招了過來。

楚宮。

熊槐將韓國缺糧的事情公佈後,喜道:“諸卿,之前我們一直都在收買以及遊說五國,但是卻收效甚微,其原因所在想來大家都清楚。現在,韓國出現缺糧,這正是我楚國離間五國的絕好機會。”

“已經等這個消息等了很久了。”

羣臣一聽這個消息,全都露出興奮之色。

早在各國伐楚之前,楚國就已經開始針對韓國進行佈局,如今韓國遭逢危機,這就是他們苦等良久的機會。

此時,熊槐頓了頓之後,看向屈原道:“左徒,寡人要你立即發動我楚國所有的齊魏兩國力量,務必要借這次韓國缺糧的機會,讓齊魏兩國同時向韓國施加壓力,逼迫韓國全力伐楚,以離間齊魏兩國同秦韓兩國的關係。”

“唯。”屈原立即應道。

而後,熊槐看向昭常吩咐道:“左尹,之前遊說秦國的事情一直都是卿在負責,這次瓦解五國聯盟最重要的事情,讓秦國退兵的事情,還是交給卿來處理。”

說着,熊槐沉吟了一下,面色沉重的道:“此次遊說秦國,若是秦國同意以漢中十座的代價,從陳地退兵,這是最好不過了。若是秦國不願,那寡人的底線就是漢中之半,漢中的長城一定要控制在我楚國手中。”

昭常用力的點了點頭,應道:“請大王放心,臣一定不負大王所託。”

接着,熊槐的目光從剩下的羣臣中掃了一眼,然後將目光放在鹹尹範環身上:“鹹尹。”

“臣在。”

“不久前韓相張開地病死,新任韓相韓辰接替不久,其在韓國的地位並未穩固。寡人要賢卿去一趟韓國,攜重禮恭賀韓辰任相。這次恭賀的目的,乃是趁其立足未穩,要他進一步分裂韓國與齊魏兩國的關係。”

範環聞言,遲疑的道:“大王,韓辰一向與我楚國不太對付,臣擔心韓辰未必會聽我們的。”

熊槐笑了笑道:“無妨,寡人也知道韓辰不會聽的,所以,這次賢卿去韓國的時候,順便給公仲帶一封家書回去。

公仲在我楚國做了多年的人質,想必也想家了。”

範環一怔,接着露出一絲笑意,拱手道:“大王英明。”

不久,羣臣離去後,熊槐又將公孫衍之孫,繼承了公孫衍臨海君爵位的公孫澤召來。

“臨海君,這次寡人找你來,是有一件重任託付於你···”

第一千兩百五十二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一百一十九章 韓使入楚第五百一十一章 真的假病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國出兵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 二第六十二章 秦楚之難第七百零二章 信函第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江上示警第三十八章 悲傷楚王第八百八十七章 齊國退兵第三百一十八章 遲疑第六百四十章 丹淅之敗第七百七十一章 蜀地張若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亂其心志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日漸激烈第四百七十九章 改弦易轍第九百三十六章 貌合神離第五百一十五章 將死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詛咒起誓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聯軍潰敗第二百九十四章 勒索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齊魏講和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城第二百三十九章 秦王崩(上)第八百五十四章 商人百工第一百四十章 兩個秘方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九百三十六章 貌合神離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昏睡不醒第七百三十三章 農家墨家第八百一十一章 人潮涌動第七百一十六章 實驗基地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九百三十七章 五國攻城第六百二十三章 圖窮匕見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五百九十二章 分封第三百六十六章 消息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業根基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第二百一十四章 濟陽城下第一千零五章 中計第七百零三章 朝後第四百六十章 議定婚期第九百八十八章 涌動第六百九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四百一十三章 貪婪與憂慮第四百五十八章 宣戰魏國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出征大軍第九百三十章 希望第五百二十八章 獻地第一百九十六章 旺財第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齊趙結盟第九百八十三章 根源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依不饒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火光第六百一十四章 宋國出兵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勝天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一字百金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與得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戰第八十九章 速成浮橋第九百六十六章 謠言第七百五十六章 閉營不出第四百七十六章 景鯉使秦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波及第七百一十二章 三道詔令第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父子對持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欲舉大事第九百七十二章 後招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君臣離心第四章 屈原進言第九百二十四章 春耕正急第二百七十六章 聲東擊西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雨至第五百一十六章 遺言第五百二十章 輕取渡口第五百九十二章 分封第九百四十九章 齊魏會盟第九百六十九章 進諫第七百八十六章 舉國動員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蓼莪第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公子憲章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嘗君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八百七十章 宋國已定第六十一章 再議巴國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國人暴動第三百七十一章 初議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冷言破心第四百一十八章 順勢而爲第二百六十四章 改頭換面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安撫第八百八十三章 初衷易忘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出賣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步步殺機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百年韭菜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
第一千兩百五十二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一百一十九章 韓使入楚第五百一十一章 真的假病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國出兵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 二第六十二章 秦楚之難第七百零二章 信函第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江上示警第三十八章 悲傷楚王第八百八十七章 齊國退兵第三百一十八章 遲疑第六百四十章 丹淅之敗第七百七十一章 蜀地張若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亂其心志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日漸激烈第四百七十九章 改弦易轍第九百三十六章 貌合神離第五百一十五章 將死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詛咒起誓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聯軍潰敗第二百九十四章 勒索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齊魏講和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城第二百三十九章 秦王崩(上)第八百五十四章 商人百工第一百四十章 兩個秘方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九百三十六章 貌合神離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昏睡不醒第七百三十三章 農家墨家第八百一十一章 人潮涌動第七百一十六章 實驗基地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九百三十七章 五國攻城第六百二十三章 圖窮匕見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五百九十二章 分封第三百六十六章 消息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業根基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第二百一十四章 濟陽城下第一千零五章 中計第七百零三章 朝後第四百六十章 議定婚期第九百八十八章 涌動第六百九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四百一十三章 貪婪與憂慮第四百五十八章 宣戰魏國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出征大軍第九百三十章 希望第五百二十八章 獻地第一百九十六章 旺財第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齊趙結盟第九百八十三章 根源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依不饒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火光第六百一十四章 宋國出兵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勝天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一字百金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與得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戰第八十九章 速成浮橋第九百六十六章 謠言第七百五十六章 閉營不出第四百七十六章 景鯉使秦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波及第七百一十二章 三道詔令第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父子對持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欲舉大事第九百七十二章 後招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君臣離心第四章 屈原進言第九百二十四章 春耕正急第二百七十六章 聲東擊西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雨至第五百一十六章 遺言第五百二十章 輕取渡口第五百九十二章 分封第九百四十九章 齊魏會盟第九百六十九章 進諫第七百八十六章 舉國動員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蓼莪第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公子憲章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嘗君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八百七十章 宋國已定第六十一章 再議巴國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國人暴動第三百七十一章 初議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冷言破心第四百一十八章 順勢而爲第二百六十四章 改頭換面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安撫第八百八十三章 初衷易忘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出賣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步步殺機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百年韭菜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