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解後憂

“請辭???!!!”熊槐看着拜伏在地的昭雎,已經沉靜許久的內心,再次泛起陣陣波瀾。

昭雎跟他君臣相交數十年,他萬萬沒想到,昭雎會在這個時候跟他請辭。

要知道,伐齊之戰即將開始,以昭雎對齊國的仇恨,他本不應該放棄這個機會纔是。

但熊槐沒想到,昭雎竟然能忍下心中的仇恨,並辭去令尹之位。

沉默良久,熊槐緩緩開口道:“令尹,你我君臣攜手同事,同心協力多少年了?”

昭雎聞言,略一失神,但依然伏在地上道:“大王,臣行冠禮後便開始侍奉先王,後不久便追隨大王,至今,臣已爲大王效力四十有二年矣!”

“四十二年了!”熊槐聽到這個龐大的數字,心中也感慨萬千,然後他仔細想了想自己與昭雎的君臣之誼,似乎也有許多東西被時光磨去了。

想了想,熊槐感嘆道:“寡人還記得,當初先王在時,卿是先王身邊的謁者。

其後,寡人即位,乃提拔卿爲大夫。再後,卿隨柱國昭陽伐魏有功,寡人乃提拔卿爲將。再後,卿隨令尹昭陽伐越有功,寡人提拔你爲工尹。”

說到這,熊槐看着昭雎問道:“寡人記得,卿做工尹的時候,還不到三十歲吧?”

另一邊,昭雎隨着楚王的述說,也漸漸陷入回憶中。

此刻,他聽到楚王詢問,立即應道:“是的,臣被大王任命爲工尹的時候,尚且二十九,不到而立之年。”

熊槐點了點頭,接着道:“再後來,卿多次率軍出征,然後陸續升遷爲司馬、柱國、令尹。”

說到這,熊槐再次看着昭雎:“令尹,這幾十年來,寡人可曾虧待過你?”

昭雎立即搖了搖頭:“大王待臣甚厚!”

“那你爲何要在這個時候棄寡人而去?”熊槐大聲質問道。

www ⊙ttk an ⊙c o

昭雎聽到楚王的質問,知道這個時候楚王需要他穩定朝中。

因爲除了他,無論是柱國唐昧,還是左徒屈原,亦或者是左尹甘茂,都沒有足夠的威望來穩定羣臣。

只是,他更知道,現在他這個令尹,已經無法穩定朝中了。

之前,太子橫舉薦公輸正爲工尹的時候,他努力了,努力的限制太子橫勢力的擴張。

其後,衆議大司農的時候,他也努力了。

再後,楚王將六百石以下官吏的任免權交給太子橫的時候,他也努力了,甚至,他還接連三日入宮求見楚王。但那個時候,楚王沒見他,甚至他連宮門都沒進去。

就在剛剛,在廷理人選上,他盡了最後一次力,但又失敗。

在楚王的刻意放縱下,太子橫大勢已成,此時此刻,有些事情的發生,已經不可避免,現在,別說他這個令尹,就算是楚王自己也無法阻止了。

如今,楚王還有太子,他這個令尹昭雎還有左徒屈原,全都處在風暴中心,隨時都將被這場風暴碾碎。

他自己可以死,他也不怕死。但他的背後,還有一個龐大的家族,而且這個家族絕對還會因爲自己而被滅族。

自己可以死,但子孫後裔何辜?

自己已經失去了嫡長子還有嫡長孫,其他子嗣,何其無辜!

當人老了,有得人會對親情更加冷漠無情,就比如宋王偃,又比如面前的楚王。但也有的人,會對親情更加珍惜。

而他昭雎明顯是後者。

想着,昭雎悲痛的再拜道:“大王,臣有罪!”

熊槐見昭雎不爲所動,頓時一怔,然後再次開口道:“令尹,寡人即位四十二年,令尹昭陽,令尹昭魚,令尹景鯉,令尹景翠依次亡故,再加上惠子、陳子、接子等等大臣陸續亡故,如今,與寡人說得上話的大臣,也就只有令尹你們區區數人了。

若是令尹歸隱了,今後,若是寡人有朝一日想找人說說話,那寡人還能找誰呢?

誰還能跟寡人說話呢!”

昭雎聞言,沉默了一下,再拜道:“大王,臣有罪!”

熊槐一滯,看着昭雎沉默許久,然後長長一嘆。

熊槐知道最近這一段時間,昭雎壓力很大,也知道昭雎的顧慮所在。

熊槐更知道,即便相知相交數十年的大臣,也不會爲了自己的理想而搭上他全族的身家性命。

想到這,熊槐越發感覺到,昔日悼王之用吳起,吳起之報悼王,這纔是徹徹底底的詮釋了,什麼叫做君以國士待我,我以國士報君。

而現在···

熊槐看着面前拜倒的昭雎,顯然,昭雎不是他的吳起,不,昭雎從一開始就不是他的吳起。

誠然,讓昭雎爲楚國而死,他也不會拒絕,但他肯定不會願意自己死得不明不白。

更重要的是,還要配上他的全族。

想着,熊槐沉吟道:“令尹的意思,寡人已經明白,寡人也不能強求。你我君臣相交數十年,現在寡人老了,卿也老了,今君欲去,寡人還有最後一份禮物贈予令尹。”

昭雎一聽楚王準備放他走,心中微微一鬆。

但,他的一口氣還沒有吐完,就聽到楚王提起他兒子。

“令尹,寡人記得卿一共有七個兒子,其中三個嫡子,四個庶子。”

昭雎聞言,心中一緊,遲疑的應着:“回大王,臣是有七個兒子,但嫡長子已經被刺殺,現在還剩兩個嫡子。”

熊槐嘆道:“射陽侯世子之死,寡人心中也很遺憾啊,並且也時常想着讓令尹率軍爲世子報仇。”

頓了頓,熊槐又道:“今令尹欲退,寡人心中甚憾,深感對不起令尹啊。故而,寡人決定,封卿之嫡幼子爲下蔡君,別爲蔡氏(另立一族,從此不再爲昭氏,射陽侯一脈的事情,哪怕是謀反罪,從此也不再牽連下蔡君),享食邑三千戶;封卿之庶長子爲蔣陰君,別爲蔣氏,享食邑兩千戶。

至於,封卿之其餘三子,寡人決定皆封爲五大夫,享食邑千戶,並送他們分別前往三晉用事,以讓他們繼續爲國效力。”

昭雎一聽,急忙拒道:“大王,無功不爵,臣之子無功於國,不當受賞,還望大王思之。”

熊槐搖了搖頭,嘆道:“他們雖然無功,但是,他們的待遇都是令尹應得的,畢竟,射陽實在是太貧瘠了,方圓百里,了無人煙。

今令尹欲走,必將返回射陽,寡人雖然不能阻止令尹返回射陽,但讓令尹的子嗣全都去射陽那裡受苦,寡人心中何忍!”

說罷,熊槐不容置疑的道:“令尹,就這樣吧,卿就別拒絕寡人的好意了。”

接着,熊槐不等昭雎開口,便繼續道:“還有,令尹,射陽之地太過惡劣,難堪爲長睡之地。令尹雖爲侯,可以享諸侯之禮,但長睡射陽之惡地,寡人不忍。

所以,令尹回到射陽,也別修建陵寢了,不如再陪伴寡人之側。待九泉之下,你我再續君臣之誼!”

昭雎聞言,感動莫名,不禁哽咽的拜倒:“謝大王!”

其後,君臣二人敘舊良久,才揮淚而告別。

接着,昭雎一步一趨的緩緩向外走去,就在昭雎走到門口的時候,熊槐突然擡手喊道:“令尹!”

昭雎一回頭,看到正在王位上伸出手來的楚王:“大王···”

“令尹,留下來吧,再幫寡人最後一次,幫寡人擊敗齊國!”

昭雎一怔,然後長拜道:“臣領命,願以死報之。”

昭雎離去後,熊槐喟然長嘆到:“連令尹都怕了,那麼除了寡人,楚國還有誰不怕呢!寡人準備了許久,現在,時機成熟了啊。”

當日,熊槐遊於後宮花園,遇薛氏(田文之女),乃召侍寢。

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裝暈第六百九十九章 不捨第三百八十四章 如常第六百零二章 殺機第四十二章 初議軍功第一千零六十章 方向 下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一急一緩第六百一十七章 聲音第八百五十八章 齊王崩下第七百八十章 上庸之戰八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七百一十六章 實驗基地第三百二十九章 橘生淮南第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三十一章 連越抗齊第一千零七十章 風起鄧縣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出賣第二百二十五章 再次伐齊第二百五十章 牽線搭橋第九百零五章 巧舌如簧第二百零三章 舉兵伐齊第一百九十八章 楚越聯合第三百三十章 獻策第九百七十七章 責罰第一千零七章 卒飄如風 上第五章 請誅屈原第五百章 射天鞭地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庸之戰 二第五百八十二章 動搖心志第七十三章 兵力集結第三百六十二章 齊燕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樂極生悲第九百七十二章 後招第三百二十四 賞賜第八百零八章 行賞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昭王第五百六十八章 援軍到來第七百五十八章 巴人在墊江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條路第二百三十四章 宋魏觀望第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如虎在側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田文之謀第九十九章 直面中軍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上第八百五十一章 頒佈爵位 上第一百零一章 死不旋踵第三百五十六章 試探第八百七十五章 燕國慘敗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三百零九章 議單騎第八百九十六章 看不清的未來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強攻堅城(二合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莊辛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道第四百一十六章 田達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援軍到來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暗藏殺機第二百八十六章 求和第七百二十章 鬼神之力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齊國之亂第七百五十四章 巴人攻城第七百零一章 毫無退讓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第三百四十一章 石碾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謀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發現第五十六章 誘秦攻齊第五百八十九章 轉封第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拂袖而去第三百七十二章 夜訪第三百一十六章 議趙第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連下三城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三百七十六章 分化第一百零四章 恐嚇韓國第四百三十章 圍殺第六百九十八章 羣起圍攻第二百章 登門送禮第四百五十八章 宣戰魏國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一千零七章 卒飄如風 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義渠求和第八百七十一章 齊詭趙異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第一百六十七章 封君上書第三百零九章 議單騎第八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五百二十章 輕取渡口第四十四章 病來山倒第五百八十三章 共赴國難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約伐魏第三百零一章 示弱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扶持韓國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戰端再起第五百二十八章 獻地第三十四章 犀首背鍋第一百四十一章 琉璃與紙第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緊鑼密鼓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方有變
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裝暈第六百九十九章 不捨第三百八十四章 如常第六百零二章 殺機第四十二章 初議軍功第一千零六十章 方向 下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一急一緩第六百一十七章 聲音第八百五十八章 齊王崩下第七百八十章 上庸之戰八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七百一十六章 實驗基地第三百二十九章 橘生淮南第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三十一章 連越抗齊第一千零七十章 風起鄧縣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出賣第二百二十五章 再次伐齊第二百五十章 牽線搭橋第九百零五章 巧舌如簧第二百零三章 舉兵伐齊第一百九十八章 楚越聯合第三百三十章 獻策第九百七十七章 責罰第一千零七章 卒飄如風 上第五章 請誅屈原第五百章 射天鞭地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庸之戰 二第五百八十二章 動搖心志第七十三章 兵力集結第三百六十二章 齊燕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樂極生悲第九百七十二章 後招第三百二十四 賞賜第八百零八章 行賞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昭王第五百六十八章 援軍到來第七百五十八章 巴人在墊江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條路第二百三十四章 宋魏觀望第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如虎在側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田文之謀第九十九章 直面中軍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上第八百五十一章 頒佈爵位 上第一百零一章 死不旋踵第三百五十六章 試探第八百七十五章 燕國慘敗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三百零九章 議單騎第八百九十六章 看不清的未來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強攻堅城(二合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莊辛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道第四百一十六章 田達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援軍到來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暗藏殺機第二百八十六章 求和第七百二十章 鬼神之力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齊國之亂第七百五十四章 巴人攻城第七百零一章 毫無退讓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第三百四十一章 石碾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謀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發現第五十六章 誘秦攻齊第五百八十九章 轉封第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拂袖而去第三百七十二章 夜訪第三百一十六章 議趙第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連下三城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三百七十六章 分化第一百零四章 恐嚇韓國第四百三十章 圍殺第六百九十八章 羣起圍攻第二百章 登門送禮第四百五十八章 宣戰魏國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一千零七章 卒飄如風 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義渠求和第八百七十一章 齊詭趙異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第一百六十七章 封君上書第三百零九章 議單騎第八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五百二十章 輕取渡口第四十四章 病來山倒第五百八十三章 共赴國難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約伐魏第三百零一章 示弱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扶持韓國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戰端再起第五百二十八章 獻地第三十四章 犀首背鍋第一百四十一章 琉璃與紙第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緊鑼密鼓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方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