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陳舉之死

當日,令尹昭雎以射陽澤乃溝通江水淮水的要道爲由,奏請歸還射陽澤。

楚王許之,收回射陽澤。並且,楚王感其忠義,封昭雎嫡幼子以及庶長子爲君,並詔令別族,獨立於昭氏。

詔令一下,壽郢羣臣紛紛都在感嘆昭雎之受楚王信重。

而太子橫對昭雎的戒備則更深了。

次日。

有人向太子橫稟報道:“太子,宮中傳來消息,昨日,大王在宮中巧遇廣信君之女薛氏,見其貌美,昨夜便讓薛氏侍寢。”

“哦!”太子橫微微一怔,沉默了許久,但並沒有說話。

三日後。

熊槐下詔,封薛氏爲美人。

壽春城中的人聞言,頓時引起了轟動。

自從宋夫人入宮後,已經獨霸楚王寵愛十餘年,十幾年來,楚王就只封了一個吳美人,而且還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但現在,楚王臨老了,竟然又封了一個美人。

羣臣貴族見此,紛紛對廣信君田文刮目相看。

一時間,田文門庭若市,地位水漲船高。

太子府。

太子橫看罷手中的情報,略微失神的囔囔道:“一連三日,都讓薛美人侍寢,誰能相信,不久前還說自己已經快不行了,已經快老死的人,竟然還有漁色之力。”

說着,太子橫突然笑道:“哈哈哈~~~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真是要笑死我了!”

就在壽春城中的貴族百姓繪聲繪色的調笑楚王與薛美人的風流韻事的時候。

另一邊,齊國臨淄,一大羣宗室大臣以及各國賓客,紛紛叫囂着要給背叛齊國的趙國一個教訓。

羣情激憤之下,衆多大臣的遊說之下,這一日,齊王地召見羣臣,詢問伐趙一事。

於是,齊王地話音一落,因爲敗於秦軍之手,導致奪取九鼎失敗,而地位動搖不穩的齊相祝弗,率先開口道:“大王先爲趙王何穩定趙國,後以王女嫁趙王,趙王何不思感激,卻在大王奪取九鼎的時候,公然發聲反對,以致取鼎之事功敗垂成。

如今,趙國還在勾搭燕國,甚至韓國還疏遠了與我齊國的關係,逐漸向秦楚兩國靠攏。

當此之時,臣以爲應該大舉進攻趙國,逼迫趙國臣服,以震懾各國。

否則,用不了多久,不僅趙國會背叛我們,而且連燕韓兩國也會公然背叛我們,甚至連魏國也背叛。”

祝弗話音一落,一大幫大臣附和道:“大王,相國說的對,爲了齊國的霸主地位,應當給趙國一個教訓,以威震韓燕。”

“臣附議。”

“伐趙立威!”

“···”

“大王,臣,反對!”

就在滿朝的贊同聲中,一個突兀的大吼聲,突然將羣臣的贊同聲壓了下去。

齊王地與羣臣向聲音傳出的地方看去,卻見上大夫陳舉走了出來。

此時,陳舉走到殿中,激動的拱手行禮道:“大王,如今國中大軍連年出征在外,士卒疲憊,百姓困苦,舉國上下全都身心俱疲。

臣以爲,此時此刻,我齊國當以修養爲主,不可再起爭端。”

“身心俱疲?”齊相祝弗一聽,立即駁斥道:“大夫此言甚繆,若是趙燕兩國背叛而我齊國無動於衷,那麼各國必知我齊國虛弱。

如此,已背叛的燕趙兩國必趁機攻我北部,還沒有背叛的魏韓兩國,也會跟着攻我西部,南邊的那個楚國必攻我南部,甚至,秦國得到消息後,也會加入伐我的行列。

如此,我齊國必危。

到那時,國家尚且不保,難道百姓就因爲疲憊而束手就擒嗎?”

陳舉一聽,怒斥道:“相國,我齊國舉兵攻打他國,與起兵保家衛國,這能一樣嗎?”

“當然不一樣。”祝弗激動的道:“若是舉兵伐趙,只是辛勞部分將士而已,可若是各國來襲,不僅國中壯丁壯婦都需要拿起武器保衛國家,而且,還會有大量的百姓家園盡毀,錢糧被多,流離失所,不知所歸。

這樣的結果,豈能與大軍出征伐趙一樣?”

陳舉喝道:“危言聳聽,現在相國還在魏國任相,魏國如何會反,韓國小國也,元氣未復,如何會來攻打我齊國。

當此之時,只要我齊國籠絡魏韓,安撫趙燕,結交楚國,如此,各國又如何能集結在一起攻打我齊國。”

只是臨時接替周最擔任相國,以方便周最在魏國控制魏國朝政的祝弗,一聽陳舉公然宣稱魏相周最爲相國,頓時勃然大怒,漲紅了脖子喝道:“如何籠絡魏韓,又如何安撫趙燕,要知道,大王在剛剛嫁女給趙王爲後的情況下,趙王都背叛了我齊國。

如此,你如何安撫趙燕,如何籠絡魏韓?

難不成你打算將河間之地獻給趙燕,然後再將陶邑送給魏國不成?”

陳舉冷哼道:“只要能讓我齊國得以修養,區區河間陶邑,即便棄之,又有何不可!”

此時,齊王地一聽陳舉要將自己好不容易纔奪取的河間陶邑,如棄之如敝屣一樣送人,頓時氣急敗壞對陳舉喝道:“上大夫,你閉嘴吧!伐趙一事,寡人心意已定,必讓天下人不可輕視我齊國。

即便我齊國疲憊,但以我齊國之強,也能擊敗趙國。”

陳舉聞言,急道:“大王不可啊!這些年來,大王先伐楚,後伐秦,又連續三次大舉進攻宋國,還陳兵於洛邑。

連年征戰,百姓不得片刻歇息,國家已經經不起折騰,繼續打下去,國中父老必定背棄大王。”

齊王地大怒:“老匹夫,還敢多嘴,莫非你真以爲寡人不敢殺人嗎?”

陳舉聞言,亦怒道:“國家混亂如斯,臣身爲宗室大臣,豈能坐視不理,知而不諫,就算大王要殺了我,我也要勸諫大王。”

齊王地脖子一粗,頓時瞪圓了眼睛死死的盯着陳舉,目光中充滿了殺機。

陳舉大聲疾呼道:“大王夥同各國滅宋,卻強取宋國陶邑、商丘、彭城三地,以致楚國與魏國合謀圖宋,此大王一失楚魏兩國。

大王伐魏強取魏地,又迫使魏國跟着齊國伐楚,此大王二失楚魏趙韓四國。

大王你殘殺已經年過八十的宋王,上至各國之君,下至田間庶民,無不非議大王,此大王三失天下。

大王你強行出兵洛邑索取九鼎,秦楚怒而燕趙叛,天下之人無不震怒,此大王四失天下。

如今,大王你又再次出兵伐趙,兵未出而燕趙韓魏皆俱,此乃大王五失三晉與燕。

有此五失,各國諸侯必將背叛齊國,而國中百姓也將與大王離心。

各國至而百姓叛,齊國必危。”

說罷,陳舉長拜道:“大王,三思啊!”

此時,齊王地心中異常冷漠的對陳舉道:“你說完了嗎?”

“大王。”陳舉再拜道:“若是大王一意孤行,那臣的諫言就不會停止。”

“呵呵!”齊王地冷笑一聲:“那你就不必說了,寡人也不想聽了。”

說罷,齊王地冷冷的吩咐道:“來人,將這個老匹夫拉出去,砍了。”

“大王!”陳舉猛的擡起頭來,看着齊王地,露出難以置信之色。

接着,一伍士卒進入殿中,架起陳舉,然後呆在原地沒動。

齊王地見此,面無表情的一揮手:“拉出去,砍了。”

羣臣聞言,皆面無血色,無敢言者。

一月後,齊相祝弗領兵十萬伐趙。

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時機已至第一百五十一章 太子之師第三百八十四章 如常第四百四十三章 宋使仇液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準備好了嗎第八百五十三章 頒佈爵位 下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試之以喜第五百三十章 驚聞第三百三十五章 籌謀第七百章 風波再起第九章 目標巴蜀第八百零二章 棄我去者第一百七十八章 廷議第四百六十五章 楚韓聯軍第八百三十四章 楚王入越第九百七十九章 刺殺第四百八十九章 借兵之約 上第八百零六章 惠盎來楚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齊楚決裂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五百七十二章 城破第九百九十章 封君上書第八十二章 秦齊之重第六百零四章 襄陽第七百八十三章 郇邑之戰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分道揚鑣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形勢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求變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齊魏講和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尊淮陰君第八百一十五章 呂氏兄弟第八百六十章 宋宮之中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爭 下第二百八十章 抵達第二百五十二章 暗流第二百零二章 秦齊聯盟第二百九十三章 實施第一千兩百三十章 主將人選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劫掠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分道揚鑣第九百六十一章 突圍而出第六百八十四章 聯姻第四百四十六章 面見太子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叛第二百三十七章 扣留蘇代第八十八章 戰船上岸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樂極生悲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猶如此案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大事能成否第九百九十六章 驅逐第四百六十五章 楚韓聯軍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援軍到來第七百六十八章 分兵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一百四十二章 貌似搶劫第八百八十二章 趙國出兵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城第九百七十一章 定音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賞賜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戰勝於朝第六百六十九章 請降第五百四十九章 勸降第九百三十九章 韓相韓辰第二十六章 寡人有疾第九百四十八章 和談中第三百零六章 現情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欲伐河東第九百一十五章 返韓第二百六十七章 暗謀第七百一十二章 三道詔令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強攻堅城(二合一)第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太子來楚第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太子來楚第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加大力度第一百零四章 恐嚇韓國第三百六十六章 消息第三百六十章 高價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親子待遇第三百二十八章 殺機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條路第七百二十章 鬼神之力第四百零三章 送馬第七百二十章 鬼神之力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破秦軍第九百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九百六十五章 上書第七百七十章 驚變第七十章 願行中策第六百八十七章 公子子青第七百三十七章 觀游到秦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破秦軍第四百四十六章 面見太子
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時機已至第一百五十一章 太子之師第三百八十四章 如常第四百四十三章 宋使仇液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準備好了嗎第八百五十三章 頒佈爵位 下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試之以喜第五百三十章 驚聞第三百三十五章 籌謀第七百章 風波再起第九章 目標巴蜀第八百零二章 棄我去者第一百七十八章 廷議第四百六十五章 楚韓聯軍第八百三十四章 楚王入越第九百七十九章 刺殺第四百八十九章 借兵之約 上第八百零六章 惠盎來楚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齊楚決裂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五百七十二章 城破第九百九十章 封君上書第八十二章 秦齊之重第六百零四章 襄陽第七百八十三章 郇邑之戰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分道揚鑣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形勢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求變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齊魏講和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尊淮陰君第八百一十五章 呂氏兄弟第八百六十章 宋宮之中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爭 下第二百八十章 抵達第二百五十二章 暗流第二百零二章 秦齊聯盟第二百九十三章 實施第一千兩百三十章 主將人選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劫掠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分道揚鑣第九百六十一章 突圍而出第六百八十四章 聯姻第四百四十六章 面見太子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叛第二百三十七章 扣留蘇代第八十八章 戰船上岸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樂極生悲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猶如此案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大事能成否第九百九十六章 驅逐第四百六十五章 楚韓聯軍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援軍到來第七百六十八章 分兵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一百四十二章 貌似搶劫第八百八十二章 趙國出兵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城第九百七十一章 定音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賞賜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戰勝於朝第六百六十九章 請降第五百四十九章 勸降第九百三十九章 韓相韓辰第二十六章 寡人有疾第九百四十八章 和談中第三百零六章 現情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欲伐河東第九百一十五章 返韓第二百六十七章 暗謀第七百一十二章 三道詔令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強攻堅城(二合一)第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太子來楚第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太子來楚第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加大力度第一百零四章 恐嚇韓國第三百六十六章 消息第三百六十章 高價第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親子待遇第三百二十八章 殺機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條路第七百二十章 鬼神之力第四百零三章 送馬第七百二十章 鬼神之力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破秦軍第九百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九百六十五章 上書第七百七十章 驚變第七十章 願行中策第六百八十七章 公子子青第七百三十七章 觀游到秦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破秦軍第四百四十六章 面見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