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換將?

對於匡章這支齊軍。

主動進攻吧,人太少,那就有可能被匡章一口吞了;人數相當剛正面,能不能打得過也是問題;人數太多,不怕匡章躲在軍營避戰不出,就怕匡章一見楚軍人多勢衆立即跑回魯國。然後,等楚軍離去,接着又殺回薛地,繼續做縮頭烏龜。

若是放任不管,那就真當他匡章帶領的十幾萬齊軍是泥捏的,真當他匡章怕了楚軍,真當他匡章這些年的戰爭全是靠運氣打的不成?

那是作死!

那不是打戰,而是打遊戲。

陳軫見景翠與公孫衍全都不開口,便出言道:“大王,從薛城傳來的消息,齊貌辯又始終兩天了。”

“又失蹤了!”熊槐重複了一句,然後眼前一亮,問道:“賢卿的意思是,齊貌辯去遊說齊王了?”

陳軫點了點頭,開口道:“大王,對匡章做縮頭烏龜的這種事情,我們雖然着急,但是最着急的還是薛城中的那位齊國孟嘗君。我們急攻薛城這麼長時間,到了現在,田文每天派出一批又一批使者前去向匡章求援,但匡章絲毫不動,田文應該是真的急了。”

熊槐笑了笑,期待的對陳軫道:“賢卿,既然田文開始行動了,那麼我們楚國也不能落後,發動我們在齊國的勢力,只要有人向齊王進言,要求匡章速速進兵救援薛城,那麼讓他們就立即跟上。”

“是,大王。”陳軫應着。

此時公孫衍開口道:“大王,其實我們除了讓齊王催促匡章儘快救援薛城以外,還可以把匡章調走,讓匡章的副將,那個田文的好友田甲擔任援軍主將。”

熊槐聞言差點被口水噎着,脫口而出道:“犀首,別開玩笑了,這怎麼可能?”

公孫衍一臉肅然,正色道:“大王在前,臣不敢口出戲言。”

熊槐正了正臉色,莊重的開口道:“請犀首細說一二。”

公孫衍會意,詳細解釋道:“大王,從匡章呆在薛地不動的情況來看,現在齊軍的戰略已經很明顯,那就用薛城吸引楚宋聯軍的注意力,讓我們放心的攻打薛城,直到我們疲憊不堪。那時,齊軍纔會亮出獠牙,以逸待勞,對我們展開強攻。”

“或許也不僅僅只是如此,這段時間以來,魏國那邊的朝爭很激烈,親齊派對以樓庳爲首的親楚派展開圍攻,甚至一些對樓庳不滿的親秦派也參與進去了,而魏王對此曖昧態度不明。所以,臣以爲,齊國之所以等待,還有因爲要爭取魏國的原因。”

“而一旦魏國被齊國拉攏,那時,我們楚送聯軍所面對的,除了眼前薛城的軍隊,東面匡章率領的十五萬大軍,其實還有兩支甚至三支大軍。”

熊槐點了點頭。

齊國名將聲子這兩個月一直呆在平陸城以及阿城晃悠,名義上是在防備趙魏兩國,擔心魏國趁火打劫攻擊齊國西部,但是實際上誰知道呢?

若是魏國倒戈,那麼聲子這一部分的齊軍那就釋放出來了。這樣一來,宋國本土以及新得的滕地,就得獨自面對龐大的齊魏聯軍,宋國能不能頂住,熊槐認爲很懸。

當然,不管宋國能不能頂住,方正楚國是有足夠的時間來應變,即便東面的齊軍想要纏住楚軍,在唐昧修建的防禦工事面前,也纏不上楚軍主力。

只是這樣一來,宋國就懸了。

不過還好,魏相樓庳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面對親秦親齊兩派的圍攻,依舊不落下風。短時間內,魏國還不會徹底與楚國翻臉倒向齊國。

所以,熊槐心理也清楚,只要樓庳在魏國倒臺,那時如果楚宋聯軍還沒有攻下薛城,那麼楚國只有先保住宋國這個基本盤,從戰略進攻先轉爲戰略防禦,然後趕在魏國出兵之前,退回楚宋兩國境內,然後再跟魏國好好算算,爭取把魏國內部弄成一團漿糊。

當然,這是以後不得已的打算,至於現在···

話說,薛城這麼難打,匡章如此難纏,這是一開始所沒有料到的。

想着,熊槐開口道:“目前的局勢寡人也知道,但是這跟換下匡章有什麼關係?”

“當然有關係!”公孫衍肯定道:“大王,既然目前的關鍵在於我們能否短時間內攻下薛城,更在於魏國的態度。那麼,也就是說,匡章這一支齊軍並不是關鍵或是主力,真正的主力其實是在薛城北面的聲子哪裡,是聲子率領的齊魏聯軍。”

“既如此,那麼匡章未必會願意做聲子下手,負責牽制楚國大軍,然後讓聲子前來一錘定音。”

公孫衍說完,陳軫立即拱手道:“大王,犀首此言有理!匡章與聲子不合的事情,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可謂積怨已久。

昔日各國圍攻齊國的時候,面對魏國的大軍,匡章與聲子就宋國是否會叛變,是否退守齊國本土,是否直接打垮魏軍等事情進行爭論。結果就是雙方誰也不服誰,然後數十萬齊軍在濮水西岸呆了兩個月。直到宋國叛變倒戈一擊,齊軍一戰而崩,聲子差點就被宋軍活抓。

所以,若是之前我們進攻郯城,齊國這邊讓匡章率主力防守郯城,讓聲子防守態度不明的趙魏兩國完全沒有問題。

但現在我們攻打薛城,匡章在東,聲子在北,匡章主力變側翼,聲子側翼變主力。”

說着,陳軫笑道:“大王,魏王總不可能將軍隊交給聲子,讓聲子做齊魏聯軍的主將,然後又讓聲子聽遠在薛魯邊界的匡章來指揮吧。”

“魏王應該還沒有這麼卑賤!”

熊槐恍然大悟,立即明白過來,這一戰雖然重要,讓匡章來牽制楚軍也很重要,但是匡章與聲子兩人攪和在一起,那就有些尷尬了。

公孫衍見楚王明白過來,繼續開口道:“大王,所以臣以爲,現在雖然現在東面的齊軍是齊國救援薛城的主力,但是等真到齊國大勢已成的時候,那麼這些齊軍就會淪爲側翼。那時匡章繼續率領這些軍隊,就顯得殺雞用牛刀了。

而且,匡章現在所施行的戰略,就是龜縮戰略,從齊國隨便挑一個將領出來,都能施行的很好。那田甲乃是齊國的後起之秀,雖然比現在的匡章聲子差了一大截,但是讓田甲繼續執行匡章戰略,肯定不會有任何問題。

所以說,若是齊國打算等楚宋聯軍疲憊後,讓匡章一舉將我們打垮,那麼匡章一定不會被調走。若是齊國別有所圖,打算吃掉薛城外的楚宋聯軍,那麼匡章被調走這是早晚的問題,而我們,就是加快這一速度。”

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二百八十章 抵達第一百一十二章 關虎進籠第三百一十二章 聯姻第七百九十一章 歸意第五十三章 景鯉請諡第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再訓太子第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贈之金印第八百五十四章 商人百工第一百六十四章 中央地方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驚變第二百二十一章 交換大臣第九百七十二章 後招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獄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天下震動第三百八十五章 正名第一百一十四章 齊國戰敗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六百八十六章 結盟第五百五十四章 建言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 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田達第六百七十七章 兩個機會第六十二章 秦楚之難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對策第五百五十六章 主動來降第三百二十章 戰起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何以解憂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來襲第五百零二章 議楚盟第二百二十一章 交換大臣第四百七十一章 相約宋國第八百四十九章 合萬歸一第三百章 會盟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宋國內亂第九百六十七章 羣臣第二十六章 寡人有疾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混亂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九十八章 跟我回家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奔齊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八百三十五章 暗自警惕第六百八十八章 鶡冠子第九百八十八章 涌動第九百零三章 啓用昭滑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尊一殺第四百二十章 新任魏相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八百七十章 宋國已定第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送子出國第七百八十九章 聯趙伐秦?第一百三十章 麪粉計劃第九百三十章 希望第八百八十三章 初衷易忘第四十六章 似曾相識第二百九十八章 反制第二百八十三章 戰中第七百四十四章 漢北三分第七十二章 驚聞莊子第二十二章 再議變法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問第九百三十五章 軍議第八十五章 會師丹漢第九百一十三章 十年之計第九百四十三章 交個朋友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請辭第一千零一百章 緘默第二百七十章 決心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軍入越第二百四十五章 離間第九百九十章 封君上書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賞賜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軍入越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 一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爭 下第五百四十章 反擊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所向第五百七十九章 巡視淮水第六百三十六章 襄陽宛城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來第四百二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齊國之亂第四百六十九章 北境風雲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屈署第四百三十五章 離心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第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羽翼第六百四十六章 子蘭第九百六十一章 突圍而出第八百零二章 棄我去者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願相滕第七百零三章 朝後第二百九十八章 反制第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如瘋似癲第七百五十一章 欲謀上庸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火光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質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鼓動第九百零六章 招禍避禍
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二百八十章 抵達第一百一十二章 關虎進籠第三百一十二章 聯姻第七百九十一章 歸意第五十三章 景鯉請諡第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再訓太子第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贈之金印第八百五十四章 商人百工第一百六十四章 中央地方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驚變第二百二十一章 交換大臣第九百七十二章 後招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獄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天下震動第三百八十五章 正名第一百一十四章 齊國戰敗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六百八十六章 結盟第五百五十四章 建言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 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田達第六百七十七章 兩個機會第六十二章 秦楚之難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對策第五百五十六章 主動來降第三百二十章 戰起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何以解憂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來襲第五百零二章 議楚盟第二百二十一章 交換大臣第四百七十一章 相約宋國第八百四十九章 合萬歸一第三百章 會盟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宋國內亂第九百六十七章 羣臣第二十六章 寡人有疾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混亂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九十八章 跟我回家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奔齊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八百三十五章 暗自警惕第六百八十八章 鶡冠子第九百八十八章 涌動第九百零三章 啓用昭滑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尊一殺第四百二十章 新任魏相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八百七十章 宋國已定第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送子出國第七百八十九章 聯趙伐秦?第一百三十章 麪粉計劃第九百三十章 希望第八百八十三章 初衷易忘第四十六章 似曾相識第二百九十八章 反制第二百八十三章 戰中第七百四十四章 漢北三分第七十二章 驚聞莊子第二十二章 再議變法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問第九百三十五章 軍議第八十五章 會師丹漢第九百一十三章 十年之計第九百四十三章 交個朋友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請辭第一千零一百章 緘默第二百七十章 決心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軍入越第二百四十五章 離間第九百九十章 封君上書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賞賜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軍入越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 一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爭 下第五百四十章 反擊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所向第五百七十九章 巡視淮水第六百三十六章 襄陽宛城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來第四百二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齊國之亂第四百六十九章 北境風雲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屈署第四百三十五章 離心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第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羽翼第六百四十六章 子蘭第九百六十一章 突圍而出第八百零二章 棄我去者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願相滕第七百零三章 朝後第二百九十八章 反制第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如瘋似癲第七百五十一章 欲謀上庸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火光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質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鼓動第九百零六章 招禍避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