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枝疏葉枯

太子橫一臉落寞的走出大殿,然後徑直向宮外走去。

此時,落寞的太子橫,並沒有發現他臉上身上的血跡,則全落在宮中守衛侍從的眼中。

大王又對太子動粗了。

所有人的看到這一幕,全都心中一凜,然後趕緊移開目光,不敢看太子橫,唯恐自己被太子注意到。

而後,隨着太子橫返回府中,關於楚王再次毆打太子的消息,很快便在壽春城中上層大臣中傳播開來。

壽春城中。

當令尹昭雎聽到楚王再次毆打太子的消息後,心中一怔,沉吟了許久,然後長長一嘆。

而屈原得到這個消息後,立即皺起眉頭,正欲起身入宮遊說楚王,但他想了想,最後還是一嘆了之。

司馬景缺聽說······

“大王···太子···”上將軍昭浪得知後,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

範環府上。

範環一聽宮中傳出消息,楚王召見太子並毆打太子後,心中微微一緊。

自從上次在遷都的問題上,楚王與太子發生分歧後,楚王已經多次訓斥太子了。

第一次是緊閉了太子兩月,第二次不僅打破了太子的腦袋,還緊閉了太子一月,加上這次,這是第二次毆打太子了。

短短不到一年的功夫,責罰太子三次,其中還動手毆打太子兩次。

範環嗅到了異樣的氣息。

想着,範環立即開口:“來人,備車,我要進宮見大王。”

另一邊,熊槐對羣臣誤以爲他又暴打太子的事情還一無所知。

此時,熊槐正在思索趙國公子章謀反被殺帶來的巨大影響。

雖然此時趙國的動盪還沒有徹底塵埃落定,但趙國短時間內的衰弱,卻是毋庸置疑的。

若是趙主父因公子章被殺而暴走,然後打算殺趙成爲公子章報仇,那趙國還得大亂一場。

說不定,趙國內亂的事情,還會引發各國干預,甚至各國在趙國的國土上大戰一場。

щшш ▲тTkan ▲C ○ 如此,趙國必定會徹底完了。

當然,若是趙主父當這事沒發生過,那趙國也不會好過。

趙國在五國伐齊的前夕突然與齊國結盟,不僅將高唐等地交還給齊國,而且還打算迎娶齊王之女。

趙國此舉,無疑是對五國聯盟極大的背叛。

而五國聯盟中,除了趙國強勢一點,剩下的···

宋國內憂外患,自保都懸。韓燕兩國實力弱小,若是單獨面對秦齊兩國,這兩個國家同樣自保都難。至於魏國,魏國之前連敗兩陣,國中精銳盡喪,就剩最後一口氣吊着,而且還是全靠三晉聯盟吊着。

現在的五國聯盟,這是真的是在合衆弱以抗兩強,不,是三強。

而趙國這一次的內亂,一舉讓強盛的趙國虛弱下去了······

想到這,熊槐嚥了咽口水,北面原本比較清晰的局面,瞬間變得複雜起來了。

當然,熊槐可以確定的是,秦齊兩國一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

而魏韓宋燕四國,則將淪爲秦齊兩國的獵物。

想着,熊槐長嘆道:“趙國這一亂,寡人之前針對的齊國的計劃,也跟着變了。不過,這種傷腦筋的事情,也不能靠寡人一人。”

說着,熊槐便吩咐道:“傳令給刺史令,讓他將趙國內亂的消息傳給朝中重臣,讓羣臣密切關注北邊各國動靜,下月初一,寡人將召集朝中重臣議事。”

“唯。”

後宮中。

熊槐剛回到宋夫人的宮殿中,還沒說幾句話,此時,一個侍者走過來稟報道:“大王,鹹尹範環求見。”

“範環?!”熊槐立即皺起眉頭,他知道,範環來見他,肯定沒好話的。

況且,剛剛纔知道自己的不僅斷了一條手臂,而且還被軟禁起來,心中正冒火呢!

哪有時間聽他瞎扯!

想着,熊槐立即吩咐道:“快,立即告訴鹹尹,就說寡人乏了,讓他請回吧。”

“唯。”

不久,就在熊槐與宋夫人說笑間,一個使者匆匆走了過來:“大王,不好了,剛剛鹹尹聽說大王不見他,他就闖進宮中了。

而且,鹹尹還說,他在正殿等大王,若是大王不去,他就到後宮來找大王。”

熊槐聞言愣了愣,然後怒罵道:“範環這個老匹夫,簡直無法無天了。”

話未說完,此時,熊槐身側的宋夫人已經拉住熊槐的手,笑道:“大王何必氣惱,鹹尹如此說,想來一定是有大事要與大王說,大王何不去見鹹尹一面。”

說着,宋夫人見熊槐皺起眉頭,又露出一縷悲色:“大王寵愛妾身,我心中不甚感激,但,若是因爲妾身的緣故,連累大王英名受損,這絕非臣妾所願。”

熊槐一聽宋夫人之言,便嘆道:“也罷,寡人這就去聽聽鹹尹要說什麼。”

大殿中。

熊槐坐在王位上,看着臺下的沉默不語的範環,心中格外惱火。

他本來不想見範環的,但是範環強請,他不得不來了。

結果,等他來了,範環卻坐在那什麼都不說。

好像是他請範環來的一樣,而不是範環找他一樣。

不過,熊槐也知道,範環如此做爲,一定是在等他沉不住氣先開口。

一旦他先開口,那氣勢就弱了。

如此,等範環再開口,那就十有八九要被範環大說一通,最後還得承認範環說的對。

想着,熊槐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然後再心中冷笑道:“這樣的套路寡人見得多了,寡人是絕不會上當的。”

想着,熊槐立即見目光從範環身上收回,然後閉上眼睛,開始養起神來。

接着,大殿中,熊槐閉目養神,範環神遊物外,君臣相對無言。

一時間,大殿落針可聞。

一段時間後,範環見楚王始終不開口,心知今天楚王是絕對不開口了。

於是,範環長嘆一聲道:“大王,自我楚國遷都壽春以來,臣一直都在想一件事情。”

“···”熊槐看了範環一眼,心中還不知道這次範環要說什麼,便沒搭理他。

範環見楚王不說話,繼續道:“因壽春靠近宋國,所以臣一直都在想宋國的事情。”

熊槐:“···”

“當年,宋王即位以前,宋國連連被周邊各國欺凌,國土日漸淪喪,國勢大衰。可宋王即位後,對內改革國政,舉賢任能,大行王道,對外連連用兵,屢戰屢勝。

是以,宋王即位後,勝魏敗楚破齊,國土幾乎擴張了一倍,成爲泗上一霸。”

說着,範環看着楚王問道:“大王,不知王以爲宋王賢明嗎?”

熊槐聞言,看了範環一眼,點頭道:“賢。”

範環一聽,立即搖頭嘆道:“臣也以爲宋王賢明,不然宋王也不能扭轉宋國的頹勢,並能將宋國治理的蒸蒸日上。

可是,臣心中有一疑問,那就是賢如宋王,統治宋國四十餘年的宋王,聲望在宋國已經高到無以復加的宋王,爲何卻屢屢遭到大臣的反對呢?

甚至,宋王罷黜一批大臣,又冒出一批反對的大臣,宋王殺了一批反對的大臣,然後又冒出一批反對他的大臣,宋王多次對自己的臣子舉起屠刀,卻無法禁止國中反對他的聲音。

原本朝中非常穩定的宋國,現在卻幾經血腥,屢遭殺戮,以致國中上下一片混亂,大臣百姓都不知所歸。

宋國糜爛至此,不知大王以爲這是何故。”

熊槐看着範環:“···”

範環看了楚王一眼,見楚王沉默不語,便拱手道:“大王,臣苦思許久,今日已有所得。宋國之亂,不在於其他,而在於根基不固。”

範環言語俞加高昂的道:“臣聽說:種樹不重視樹根,則樹木必定枝疏葉枯;建高樓不重視地基,則高樓必定崩塌於未成。

所以,古時候的人,種樹必定呵護樹根,唯恐樹根受損。建樓必定深挖地基,唯恐樓基不固。

而太子乃國家之根本,本不固,則國家衰。

現在的宋國就是這樣的情況,宋王不喜太子,並屢屢刁難太子,所以,宋國羣臣就無所適從。羣臣無所適從,則百姓就會茫然無所歸。

羣臣百姓全都疑惑不解,就會導致國家混論,國家一混亂,各種歪理邪說就會冒出。歪理邪說出來了,人心就亂了。人心一亂,敵國就來襲。

如此一來,輕則國土淪喪國家衰弱,重則就跟昔日的燕國一樣,一戰而亡國。”

說完,範環沉重的看着楚王問道:“不知大王以爲臣說的是否有理。”

熊槐此時哪能不知道,範環這是在勸說自己不要苛責爲難太子啊。

只是,範環不知道的是,現在的這個局面,並不是他無心的。

此時,熊槐看着一臉沉重的範環,沉默了一下,認真的點頭道:“然。”

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雨第二百四十五章 離間第二百四十章 秦王崩 (中)第三百五十七章 徵糧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崩 (下)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君臣試探 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農家許行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臨南鄭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小義第九百一十七章 刺殺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九百三十九章 韓相韓辰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約伐魏第三百二十九章 橘生淮南第四百四十二章 議論第一千零五章 中計第五百六十七章 會稽城中第六百四十六章 子蘭第八百零七章 欲都壽縣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殺人第九百五十八章 城破第九百一十五章 返韓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秦第七百八十章 上庸之戰八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勢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舉借債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強攻堅城(二合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朝議第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田文獻薛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兩百里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吳制越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方向 上第二十二章 再議變法第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秦女到楚第四百六十章 議定婚期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殺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雲集第九百四十四章 韓魏之間第八百章 退意第三百零八章 連秦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走別人的路第九百二十三章 改弦易轍第五十一章 犀首遲疑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軍入越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怨氣第一百八十八章 吳城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浪洶涌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尊一殺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內外第六百三十七章 國家亂有忠臣第一百七十八章 廷議第八百四十三章 授人以漁第九百八十二章 再起第八百三十四章 楚王入越第二百一十六章 單騎第七百四十九章 範環使秦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請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上第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君臣試探 下第九百八十四章 逃亡第七百三十七章 觀游到秦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九百二十六章 驚變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自刎明意第五百五十一章 仇恨第七百零一章 毫無退讓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大義第一百四十二章 貌似搶劫第七百三十一章 封君令尹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曙光第七百四十三章 考覈第八十八章 戰船上岸第七百五十二章 兵戰貴速第七十六章 秦使再至第九百六十二章 內訌第三百四十二章 焚糧第三百八十六章 強攻第四百六十一章 韓國響應第六百五十章 連環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聚衆第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加大力度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晴天霹靂第三百七十四章 伐薛第八十八章 戰船上岸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曲陽君薨第五百八十章 淮南封君第九百九十三 自刎第九百零五章 巧舌如簧第七百六十六章 天殺的曹賊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風起兮 下第十一章 齊國之辯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公子彘拜師第四百六十九章 北境風雲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城第九百零五章 巧舌如簧第五百二十章 輕取渡口第五百五十九章 再幫一把第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罷免田駢第五百六十三章 方城之內
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雨第二百四十五章 離間第二百四十章 秦王崩 (中)第三百五十七章 徵糧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崩 (下)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君臣試探 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農家許行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臨南鄭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小義第九百一十七章 刺殺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九百三十九章 韓相韓辰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約伐魏第三百二十九章 橘生淮南第四百四十二章 議論第一千零五章 中計第五百六十七章 會稽城中第六百四十六章 子蘭第八百零七章 欲都壽縣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殺人第九百五十八章 城破第九百一十五章 返韓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秦第七百八十章 上庸之戰八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勢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舉借債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強攻堅城(二合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朝議第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田文獻薛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兩百里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吳制越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方向 上第二十二章 再議變法第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秦女到楚第四百六十章 議定婚期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殺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雲集第九百四十四章 韓魏之間第八百章 退意第三百零八章 連秦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走別人的路第九百二十三章 改弦易轍第五十一章 犀首遲疑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軍入越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怨氣第一百八十八章 吳城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浪洶涌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尊一殺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內外第六百三十七章 國家亂有忠臣第一百七十八章 廷議第八百四十三章 授人以漁第九百八十二章 再起第八百三十四章 楚王入越第二百一十六章 單騎第七百四十九章 範環使秦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請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上第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君臣試探 下第九百八十四章 逃亡第七百三十七章 觀游到秦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九百二十六章 驚變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自刎明意第五百五十一章 仇恨第七百零一章 毫無退讓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大義第一百四十二章 貌似搶劫第七百三十一章 封君令尹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曙光第七百四十三章 考覈第八十八章 戰船上岸第七百五十二章 兵戰貴速第七十六章 秦使再至第九百六十二章 內訌第三百四十二章 焚糧第三百八十六章 強攻第四百六十一章 韓國響應第六百五十章 連環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聚衆第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加大力度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晴天霹靂第三百七十四章 伐薛第八十八章 戰船上岸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曲陽君薨第五百八十章 淮南封君第九百九十三 自刎第九百零五章 巧舌如簧第七百六十六章 天殺的曹賊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風起兮 下第十一章 齊國之辯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公子彘拜師第四百六十九章 北境風雲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城第九百零五章 巧舌如簧第五百二十章 輕取渡口第五百五十九章 再幫一把第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罷免田駢第五百六十三章 方城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