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互通

越王深以爲然道:“不錯,如今整個江淮之間的地區,已經被我楚越兩國瓜分,我們與楚國相爭百餘年,大多數情況下都集中在淮南。”

越蒙再次出言道:“大王,若是鄂啓此來是爲了麻痹我越國,那麼我們需要警惕的地方有兩個,其一是江水,楚國順江而下,兵鋒直指吳城,而後以江水爲溝,將我越國一分爲二,然後兵出廣陵,攻略淮南。”

“這第二個地方,就是楚軍大部集中壽縣廣陵一代,用楚軍主力強行攻打淮南。所以,現在鄂啓將廣陵的楚軍全部集中在廣陵,不僅是防守,也可能是以身爲餌,讓我們掉以輕心。若是我們扣押鄂君,那就是我們越國不義,楚國以此爲藉口伐越,那麼江漢之間的楚軍就會順江而下。”

“當然,這一次鄂君來訪的目的,真的是爲了讓江西江東互通有無,但是這一件事情本身就是爲了讓我們輕心大意,爲以後楚國伐越做準備。”

越王接着問道:“如果楚國居心不良,那麼我們怎麼應對。”

越蒙答道:“大王,當然是答應鄂啓的要求。人有傷虎意,虎有害人心,不過是各憑手段罷了。如果楚國想麻痹我們,我們何嘗不可借這個機會反過來麻痹楚國。只要楚越交好,那麼楚國暫時就沒有攻打我越國接口,我們只需小心的戒備楚國,然後等待時機便可。”

“而且如今我們和楚國還是盟友,互通有無,本事應有之意,若是拒絕了鄂啓,肯定會讓鄂君以及江淮之間許多和鄂啓一樣想和我們越國做買賣的人失望,這樣肯定會讓楚越兩國離心,這對我們越國來說,是不利的。”

越王問道:“這是何意?”

越蒙答道:“大王,自從先君遷都吳城以來,我們越國實力大不如前,已經無力爭霸中原了。”

越蒙的話令在場的人感慨萬分,現在的越國已經不是無力爭霸中原了,而是連中原都去不了了。

在衆人感慨時,越蒙繼續道:“大王,自從魏國衰弱一來,中原進入秦楚齊三國爭霸階段,現在天下的形式是誰強大各國就合力就打誰。先是魏國,接着是秦國,然後是齊國,現在輪到楚國了。”

“只是上一次,各國全都經歷了一次前所未有大戰,秦齊楚三大國全都疲敝不堪損失慘重,這才休戰一段時日。休養過後,下一階段的爭霸,無疑就是秦齊聯盟東西夾擊楚國。當然,在此之前,秦齊兩國還得與楚國爭奪盟友,三晉、燕國、宋國、乃至我們越國。”

“之前圍攻魏國和秦國,各國都用不上我們越國,但是一旦攻齊伐楚,各國都不會把我們忘了的。”

“那麼賢卿的意思是?”越王期待的問道。

越蒙笑道:“大王,楚國大而越國小,僅憑我們越國和楚國硬拼,根本毫無勝算。所以,臣的意思是,我們越國不僅要防備楚國,更要交好楚國,不給楚國任何口實,免得楚國將矛頭指向我越國。”

“要想防備楚國,我們越國重點應該關注的地方,就是臣剛剛所言的兩個地方,一個將會之間的壽縣,而另一個則是楚國都城郢都。而能夠名正言順前往這兩地打探的,也只有互通有無了。”

“除此以外,我們越國只需緊緊的跟隨楚國,就像不久前宋國跟隨齊國一樣,等天下風雲際變之時,給予雷霆一擊,一舉收回失地,而楚國爲了安撫拉攏我們,不僅不會攻打我們,反而還會重禮賄賂我們。”

最後越蒙感慨道:“大王,對我們越國來說,只要齊楚交惡,那就是我們越國的機會,一旦齊楚結盟,那就是越國的災難,不可不察。”

越王點頭道:“卿之意,寡人知之矣。”

說着,越王冷笑道:“那麼今日議事就這樣吧,明天召見鄂啓時,寡人會答應他的。”

公師隅章義公子玉:“···”

越王君臣的議事,鄂君自然不知道。

第二日,鄂君便帶着自己送給越王的禮物來到越宮。

“外臣鄂啓拜見越王···”

鄂君將事情說完,便在一旁等候越王答覆。

越王面無表情,鄂君說的事情與公子玉昨日所說的一樣,。

雖然早有所決斷,但是卻不能這麼快答應。

越王點頭道:“自楚越交好以來,兩國刀兵不興,民衆安居樂業,這不僅是楚國的幸事,也是寡人的榮幸。若是兩國能互通有無,永結兄弟之好,寡人自然也是願意的,但是此事具體如何,寡人還需與羣臣商議一番。”

鄂君退下後,越王對羣臣道:“寡人慾與楚國互通有無···”

···

在鄂君訪問越國時,郢都這邊,熊槐正在與景鯉鬥由陳軫三人緊鑼密鼓地部署麥米計劃。

因爲以前麥米只是作爲救急糧的緣故,民衆種植的較少,如今收購麥米已經長達數月,楚國的麥米已經越來越難收購,百姓手中的麥米,幾乎已經沒有了。

不僅是楚國,三晉那邊的情況同樣也是如此。

尤其是三晉在會盟結束後,就開始跟隨楚國囤積麥米。

此時鬥由向熊槐稟報到:“大王,由於大王在於三晉會盟時收購了太多的麥米,已經引起各國警惕,所以如今各國已經開始對麥米進行管控了。”

說着,鬥由遲疑道:“只是有一個現象很奇怪,那就是三晉除了韓國隊製作麪粉一事既不支持也不反對以外,趙魏兩國全都限制使用麥米舂制面粉,當然,秦燕兩國也是這麼幹的。”

熊槐不以爲然道:“如今各國都是以戰爭爲中心,舂制面粉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各國限制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鬥由點頭道:“大王所言極是,微臣也是這麼認爲的,可是齊國就有問題了。”

熊槐好奇問道:“什麼問題?”

鬥由斟酌了一下道:“大王,我們從齊國那邊得到的消息,自從齊國與越國停戰後,齊王一改常態,恢復成即位之初的態度,奢靡成風,不僅在齊國大力宣傳麪粉,而且還大興土木修築宮殿。”

感謝書友fsegytrr的打賞!

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只欠東風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下皆驚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事半功倍第四百五十九章 昭常入秦第五百三十四章 使者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小義第九百二十二章 齊聚宜陽第九百一十二章 苗頭初現第一百九十五章 公信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崩塌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策秦晉第一千零九十章 換相第九百零六章 招禍避禍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汝墳第二百六十八章 求見第五百九十一章 轉封 下第九百六十五章 上書第九百八十七章 暗流第八百二十五章 當堂暈倒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國出兵第六百四十九章 抉擇第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加大力度第六章 燕國滅亡第一千零五章 中計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陳第八百三十五章 暗自警惕第三十七章 齊國對策第九百零九章 鄒衍到楚第八十章 一將功成第八百五十二章 頒佈爵位 中第一百六十一章 盟誓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順天應人第三百八十三章 告知第八百八十四章 下定決心第三百零六章 現情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二百七十六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四十一章 復建滕國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分道揚鑣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亂其心志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撤軍第四百三十八章 瓜分第五百六十一章 攻城 上第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贈之金印第三百七十二章 夜訪第五百六十八章 援軍到來第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江水浩浩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兩手準備第一百三十五章 初置司空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國人暴動第八百八十四章 下定決心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解後憂第五百二十二章 吳城內外第六百一十九章 兩種可能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七十六章 秦使再至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抄家滅族第八百八十四章 下定決心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降第二百二十一章 交換大臣第三百一十二章 聯姻第三百零二章 虛實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自及第一百五十七章 奢靡治國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甘茂來投第七百一十一章 推舉與考覈第二百七十九章 任鄙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曙光第八百零七章 欲都壽縣第八十八章 戰船上岸第九百零三章 啓用昭滑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九章 目標巴蜀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一字百金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一百六十六章第五百章 射天鞭地第七百三十七章 觀游到秦第一百三十章 麪粉計劃第一百六十一章 盟誓第九十七章 風雨已至第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心有所感第八百二十四章 宴會之變第七百八十四章 秦軍大崩第八百三十六章 利之仁也第九百三十六章 貌合神離第七百章 風波再起第四百九十三章 魏章背秦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援軍到來第五百四十七章 決策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圖窮匕見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崩 (下)第六百四十六章 子蘭第六百二十七章 在陳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戰起第四百四十章 軍情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不出
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只欠東風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下皆驚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事半功倍第四百五十九章 昭常入秦第五百三十四章 使者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小義第九百二十二章 齊聚宜陽第九百一十二章 苗頭初現第一百九十五章 公信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崩塌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策秦晉第一千零九十章 換相第九百零六章 招禍避禍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汝墳第二百六十八章 求見第五百九十一章 轉封 下第九百六十五章 上書第九百八十七章 暗流第八百二十五章 當堂暈倒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國出兵第六百四十九章 抉擇第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加大力度第六章 燕國滅亡第一千零五章 中計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陳第八百三十五章 暗自警惕第三十七章 齊國對策第九百零九章 鄒衍到楚第八十章 一將功成第八百五十二章 頒佈爵位 中第一百六十一章 盟誓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順天應人第三百八十三章 告知第八百八十四章 下定決心第三百零六章 現情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二百七十六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四十一章 復建滕國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分道揚鑣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亂其心志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撤軍第四百三十八章 瓜分第五百六十一章 攻城 上第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贈之金印第三百七十二章 夜訪第五百六十八章 援軍到來第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江水浩浩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兩手準備第一百三十五章 初置司空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國人暴動第八百八十四章 下定決心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解後憂第五百二十二章 吳城內外第六百一十九章 兩種可能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七十六章 秦使再至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抄家滅族第八百八十四章 下定決心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降第二百二十一章 交換大臣第三百一十二章 聯姻第三百零二章 虛實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自及第一百五十七章 奢靡治國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甘茂來投第七百一十一章 推舉與考覈第二百七十九章 任鄙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曙光第八百零七章 欲都壽縣第八十八章 戰船上岸第九百零三章 啓用昭滑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九章 目標巴蜀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一字百金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一百六十六章第五百章 射天鞭地第七百三十七章 觀游到秦第一百三十章 麪粉計劃第一百六十一章 盟誓第九十七章 風雨已至第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心有所感第八百二十四章 宴會之變第七百八十四章 秦軍大崩第八百三十六章 利之仁也第九百三十六章 貌合神離第七百章 風波再起第四百九十三章 魏章背秦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援軍到來第五百四十七章 決策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圖窮匕見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崩 (下)第六百四十六章 子蘭第六百二十七章 在陳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戰起第四百四十章 軍情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