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何以解憂

公子玉看着章義,眼中露出一股兇光,聲音冰冷的道:“公子蹄的死黨公師隅還在吳城之中,更重要的是,他手中還握有吳城一小半守軍。若是不能在事先除掉公師隅,恐怕我等也無法控制吳城。若是連吳城都無法控制,更別提越國的其他地方了。”

說完,公子玉目不轉睛的盯着章義,開口道:“這三件事情,還得請將軍全力相助。”

章義聞言點了點,稍加思索後,便開口道:“公子,大王手中的軍隊,其實也好辦,只需公子願意捨得便可。”

“捨得?”公子玉遲疑的問道:“將軍的意思是?”

章義低聲道:“大王出征在外,公子在國中監國,運送糧食的事情,自然是公子一言而決。所以,只需立即派人,將淮北運往琅琊的軍糧全部付之一炬,然後從淮南調一批糧食北上,暫時穩住大王,那麼,大王手中的糧食便會出現短缺。

等我們在吳城自立的消息傳到琅琊,那是,大王手中的糧食必然就會短缺,等大王大軍回到淮北,卻發現淮北已經無糧可用。那時,大王的大軍必然會陷入絕望之中。爲了以防萬一,我們還可以將淮水之上的船隻全部焚燬,然後封鎖南面的渡口。

那時,即便大王在淮北還能穩住軍隊,只要不能渡河。那麼大王既不能南下,而留在淮北又沒有餘糧,如此,大軍必然很快就會散去,而我們也可以高枕無憂了。”

公子玉點了點頭,應道:“此事可行,孤稍後便派人燒掉淮北的糧食,然後從淮南調糧去琅琊穩住父王。並且,爲了在淮北不留下糧食,孤還會下令重新徵收糧食,然後再燒掉。”

章義聞言鬆了一口氣。

頓了頓,章義接着道:“公子,至於迎接楚軍入境的事情,其實很容易。北面河水渡口的守將本來就是我們的人,只要放開渡口,引楚軍南下,沿途提供糧食。如此,只要楚軍上岸,讓楚軍繞開沿路的城池,就可以直接抵達吳城。”

公子玉聞言不置可否,沉吟了一下,然後開口道:“將軍,河水渡口谷陽的守將,雖然是我們的人,但是孤依然不放心。”

說着,公子玉看着章義道:“孤現在能徹底相信的人,也就只有將軍了,所以,孤想請將軍的長子章期親自去谷陽渡口坐鎮,迎接楚軍上岸。”

章義立即拱手應道:“公子請放心,稍後,臣立即就讓章期前往谷陽,並親自鎮守渡口,準備迎接楚軍上岸。”

“好!”公子玉點了點頭道:“如此孤就放心了。”

說着,公子玉露出一臉沉重之色,開口問道:“將軍,接下來,我們如何除掉公師隅這個老賊?”

章義想了想道:“公子,這幾年來,大王領兵出征,都是以公子留守吳城監國,而讓公師隅在吳城中協助公子。而公師隅乃是公子蹄的死黨,對我們防備很深,不是呆在軍營中,就是呆在自己的府中。輕易之間,很難除掉他。”

公子玉點了點頭。

如今吳城的守軍,公師隅控制了一小半,而章義也控制這一小半,剩下的守軍,則是在他與公子蹄之間保持中立。三方勢力相互制衡,勉強保持着吳城表面的和平。

但是,這種和平是脆弱的,不僅公子玉知道,公師隅同樣也知道。

故而,公師隅對自己的安全問題,一直都十分重視,從來都沒有露出破綻。每次出門在外,全都攜帶者大量的守衛。

想要除掉公師隅,這事並不容易。

一時間,章義與公子玉全都沉默了下來,心中暗暗思索,如何除去公師隅。

過了一會兒,章義拱手道:“公子,臣有一個一石二鳥之計,不僅可以除掉公師隅,而且還可以將吳城內所有的大臣,全都一網打盡。”

公子玉聞言一振。

雖然他現在最擔心的人是公師隅,但是其他大臣也是一個不小的麻煩。

尤其是各個大臣家中全都不少的奴僕、家將、門客。或許單獨一個大臣的實力不怎麼樣,可是,若是十幾個大臣聯合,這就是一股重要力量。

若是能將所有的大臣一網打盡,那麼奪取吳城的事情,就是十拿九穩了。

想着,公子玉的呼吸不禁急促起來。

另一邊,章義解釋道:“公子,想要除掉公師隅,那麼就要先讓公師隅放下戒備,如此才能將公師隅一舉成擒。”

公子玉急切的問道:“將軍,如何讓老賊放下戒備?”

章義笑道:“公子,老賊此時最忌憚的,無非就是公子效仿先王,舉兵自立。所以,老賊這纔始終保持的警惕,沒有給我們機會。可是,若是公子病了呢?”

公子玉搖頭道:“即便孤病重將死,老賊也只會暗暗高興,恐怕也不能讓老賊放下戒心。”

章義應道:“公子,臣的意思是,就是讓公子病重,最好無法理事。如此,才能將監國的重擔全部交給輔助公子監國的輔臣。”

“將監國的重擔讓出?”公子玉猛然搖頭道:“不可,這監國的重擔,可是我們接下來控制越國的根基,豈可輕易讓出!”

“公子,臣的意思不是真的讓出監國之職,而是以此引誘所有的大臣入宮議事。”章義解釋道:“老賊每次與公子一同監國之時,往往不是在家中,就是在軍營裡,即便往返兩地,同樣也帶着大量的護衛,以防不測。所以,吳城中,唯一一個可以讓老賊脫離護衛,孤身一人的地方,那就是宮中。

所以,臣打算,請公子委屈數日,在府中稱病不出,將所有的大事全部交給越蒙處理,以此麻痹老賊。然後,等到我們起兵之日,再以不能理事,打算正式將監國之責交給越蒙爲由,將吳城中所有的大臣全部招入宮中。

那時,羣臣全都入宮見證,而老賊身爲輔臣,自然也會前去!”

公子玉恍然大悟,立即興奮的道:“到時候,只需一百守衛,不僅是老賊,而且包括吳城的所有大臣,也全都可以被一網打盡。而孤這些年,在吳城監國多年,安插在宮中的侍衛,足足有兩百餘人,有這些人相助,只要大臣們進入宮中,那就是甕中之鱉,無處可逃。”

頓了頓,公子玉平復了一下心情,接着道:“將軍,裝病乃是小事,讓老賊相信孤病重,也不是問題。剩下的,就是什麼時候發動大事了。”

章義應道:“公子,宜早不宜遲。”

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進退之間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五百二十九章 會盟第一千兩百三十章 主將人選第四百零四章 突如其來第七百七十一章 蜀地張若第三百七十九章 謠言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縣第七百九十七章 相持第四百三十章 圍殺第一百九十二章 環淵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心有不忍第七百六十四章 巴地皆反第六百四十四章 成敗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韓王來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初第二百四十章 秦王崩 (中)第八十章 一將功成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朝議第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下第四百六十五章 楚韓聯軍第六百一十章 來襲第七百三十一章 封君令尹第五百六十四章 宛城第四百七十三章 會盟韓國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齊楚決裂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二百三十九章 秦王崩(上)第八百九十八章 小錢大錢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扶持韓國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死不瞑目第七百四十三章 考覈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問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昭常歸來第七百一十五章 墾荒招安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心有不忍第八百九十一章 回到郢都第三百一十五章 窒息第九百六十章 殊死突圍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冷言破心第七百七十六章第六百七十九章 楚韓結盟第三十一章 連越抗齊第二百六十七章 暗謀第八十六章 渡河之議第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廣佈仁德第一千兩百五十二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九百零一章 大德不德第七百八十六章 舉國動員第一百一十八章 捨棄霸業第四百四十章 軍情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示警鄢陵第五百三十三章 調將第二百零七章 求援第二百九十六章 結盟第五百二十三章 一葉障目第六百三十五章 急轉直下第六百四十五章 轉機出現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僞第三百二十六章 使者第三百零九章 議單騎第三百九十一章 援軍第九百六十三章 巨網第四百五十七章 名分之爭第一百六十章 魏國霸氣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禮第九百零六章 招禍避禍第九百八十六章 暫留第一千兩百四十五章 反省宗廟第九百四十章 公孫父子第十六章 心有憐惜第二百七十四章 破城第七百零九章 揭開序幕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胡服第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父子合流第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再訓太子第九百七十九章 刺殺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五百五十章 烹殺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權宜之計第三十九章 斷體不生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方向 上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秦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庸之戰 終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福無雙至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晴天霹靂第二百八十一章 置之於死地第六百零一章 鼓舞第七百四十章 遊說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方有變第七百零八章 明升暗降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國退兵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叛第七百六十七章 劍指水師第一百零五章 威逼利誘第六十六章 令尹可使第六百七十二章 斷尾求生第四百一十一章 叛意第八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
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進退之間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五百二十九章 會盟第一千兩百三十章 主將人選第四百零四章 突如其來第七百七十一章 蜀地張若第三百七十九章 謠言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縣第七百九十七章 相持第四百三十章 圍殺第一百九十二章 環淵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心有不忍第七百六十四章 巴地皆反第六百四十四章 成敗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韓王來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初第二百四十章 秦王崩 (中)第八十章 一將功成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朝議第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下第四百六十五章 楚韓聯軍第六百一十章 來襲第七百三十一章 封君令尹第五百六十四章 宛城第四百七十三章 會盟韓國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齊楚決裂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二百三十九章 秦王崩(上)第八百九十八章 小錢大錢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扶持韓國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死不瞑目第七百四十三章 考覈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問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昭常歸來第七百一十五章 墾荒招安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心有不忍第八百九十一章 回到郢都第三百一十五章 窒息第九百六十章 殊死突圍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冷言破心第七百七十六章第六百七十九章 楚韓結盟第三十一章 連越抗齊第二百六十七章 暗謀第八十六章 渡河之議第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廣佈仁德第一千兩百五十二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九百零一章 大德不德第七百八十六章 舉國動員第一百一十八章 捨棄霸業第四百四十章 軍情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示警鄢陵第五百三十三章 調將第二百零七章 求援第二百九十六章 結盟第五百二十三章 一葉障目第六百三十五章 急轉直下第六百四十五章 轉機出現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僞第三百二十六章 使者第三百零九章 議單騎第三百九十一章 援軍第九百六十三章 巨網第四百五十七章 名分之爭第一百六十章 魏國霸氣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禮第九百零六章 招禍避禍第九百八十六章 暫留第一千兩百四十五章 反省宗廟第九百四十章 公孫父子第十六章 心有憐惜第二百七十四章 破城第七百零九章 揭開序幕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胡服第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父子合流第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再訓太子第九百七十九章 刺殺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五百五十章 烹殺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權宜之計第三十九章 斷體不生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方向 上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秦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庸之戰 終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福無雙至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晴天霹靂第二百八十一章 置之於死地第六百零一章 鼓舞第七百四十章 遊說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方有變第七百零八章 明升暗降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國退兵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叛第七百六十七章 劍指水師第一百零五章 威逼利誘第六十六章 令尹可使第六百七十二章 斷尾求生第四百一十一章 叛意第八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