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建言

熊槐在陳軫退下後,本想結束議事,不想,還未開口,就有人出言獻策。

於是,便就向出言之人看去,只見這是一個極爲陌生的楚將,熊槐仔細回想了一下,確認這個楚將他真的從來都沒有見過。

不過見其佳相貌方正,身材魁梧,目光炯炯有神,精氣神俱,立即便心生好感。

“不知將軍有何指教寡人?”

“不敢。”莊蹻見楚王不以他職位卑下,而直言請教,心中一鬆的同時,連忙再行禮。而後,開口道:“大王,臣聞越將王行爲越王鎮守淮北十餘年,昔日曾依託淮北之地,拒楚抗齊,戰功顯赫,在淮北之地威望甚高。

故,臣以爲,可爲王行獨開一墓,厚葬于越王之側。如此,淮北各地對我楚國的牴觸之心必然大減。而後,我楚國拿出越公子玉的割地國書,派出使者前往淮北各地勸降,那麼淮北各地必然主動歸附。”

此言一出,諸將立即遲疑的看向帳中的莊蹻,暗道:無知者無畏。

這個辦法他們也不是沒有想到。

正如莊蹻所想,這個建議他們沒有提,就是因爲楚王對王行餘怒未消,會引起楚王的不快。

另一邊,熊槐聞言也沉默了下去。

所謂的獨開一墓,與將衆人陪葬到越王的墓地中,有很大的區別。

在一個墓中,這是普通的陪葬,而另開一墓,則是向世人表明此人於國有大功,需要單獨列出。

至於承認王行對越國有大功,卻讓熊槐很難受。

因爲王行的功勞,有一大半要落在楚國的頭上。

景陽見楚王久久不語,心中冷冷一笑,立即出言道:“大王,臣聞此戰我楚國之所以損失如此之大,皆是王行此人向公子蹄建議,污衊我楚軍行刺越王,以致越軍欲向楚國死戰報仇。這王行,就是我軍損失慘重的根源,更是散步謠言的罪魁禍首。

若是爲王行獨開一墓,陪侍越王左右,這讓此戰中戰死以及受傷的數萬將士,如何自處。

況且,此舉雖然有利於削弱越國淮北各地的牴觸之心。但同時,其他地方知道堅定的抵抗楚國之後,還會受到楚國的禮遇,這無疑會讓我楚國,接下來攻打越國其他地方的行動,會遭遇更加激烈的抵抗。

故,臣以爲,此策弊大於利,莊將軍出此讒言,實則居心叵測。”

鄂君一聽景陽趁機進行攻擊,擔心楚王會因爲此戰的損失,而遷怒莊蹻,於是,立即出列道:“大王,這將軍莊蹻乃是臣的副將,初次參加議事,只是一片忠心,這纔出言無狀,絕非是居心叵測,請大王詳查。”

熊槐見鄂君一臉的緊張,笑了笑道:“鄂君請放心,帳中議事,寡人豈會以言罪人。”

鄂君聞言,立即鬆了一口,然後拱手應道:“大王英明。”

說着,便回頭瞪了一眼景陽,然後退回原處。

景陽對此,面無表情,直接無視了鄂君的威脅。

熊槐見狀,頓時大怒的橫了一眼景陽,正色道:“景陽將軍,帳中議事,各有籌謀,就算有所遺漏,也實屬正常,豈能以言罪人,大肆攻訐。”

說着,熊槐便厲聲道:“退下,寡人不希望有下一次。”

景陽見楚王大怒,說話很重,心中一驚,立即頭一縮,然後拱手應道:“是,大王。”

景陽退下後,熊槐看了莊蹻一眼,然後遲疑不定。

若是莊蹻不提,熊槐自然也就可以裝作不知道王行淮北守的身份,可是,既然已經提出這個建議,熊槐也不能無視。

況且,單獨厚葬淮北守王行,的確也有很大的好處,只是心中有牴觸罷了。

至於景陽所說的弊端,根本就不是弊端,只需將堅決抵抗的人,滅上一兩家,就不是問題。

想着,熊槐便看向景翠問道:“柱國,不知莊將軍的建議,柱國以爲如何?”

景翠搖頭道:“大王,正如景陽所說,若是厚葬王行,如何向我軍將士交代?故,臣以爲不可行。”

“不然!”景翠話音一落,下手的鄂君立即開口道:“大王,若是厚葬王行,能不戰而屈人之兵,這豈非上上之策。”

熊槐見景翠與鄂君兩人,一個反對一個贊成,於是便看向一旁默然無語的公孫衍,問道:“犀首,不知卿意下如何?”

公孫衍聞言沉吟了一下,然後看向對面的景翠以及鄂君,見他們倆此刻都眼觀鼻鼻觀心,似乎對他的答案漠不關心一般,心念一轉,便知道原因所在了。

景翠之所以反對,除了景陽的緣故,更重要的還是因爲他身爲柱國,時常率領楚軍出征,故而,景翠需要表明反對的態度,以體現他對楚軍士卒的重視。

若是景翠在這件事上不反對,恐怕會導致軍中將士對他不滿。

至於鄂君,此戰損失慘重的也不是他從廣陵帶來的軍隊,並且,鄂君並不統兵,無需顧忌軍中將士的想法,自然要站在麾下將領那一邊。

而他公孫衍與景翠鄂君兩人都有所不同,不僅顧及軍中將士的想法,而且還要顧及楚國的利益,以及如何在楚國立足。

於是,公孫衍沉吟許久,在熊槐的注視下,緩緩開口到:“大王,臣以爲,我們不僅要顧及戰死的勇士,更要在意還活着的戰士,若是能不戰而下淮北,不用戰士們再度操勞,就可以獲得淮北,這就是利大於弊。”

話音一落,公孫衍身後的莊蹻深深的看了前面的公孫衍一眼,露出十分佩服之色,然後又低下頭。

熊槐微微一怔,略一思量,然後深以爲然的點了點頭,犀首隻是換個說法,目的不同,心情就截然不同。

想罷,便向景翠詢問道:“柱國以爲如何。”

景翠聞言拱手應道:“願聽大王吩咐。”

熊槐點了點頭,然後向陳軫吩咐道:“陳卿,厚葬越王以及王行的事情,稍後就交給賢卿來處理。”

“臣領命。”陳軫拱手應道。

接着,熊槐的目光再次從移到莊蹻身上,然後笑着問道:“將軍的這個建議寡人已經採納,不知將軍可還有其他建議。”

“有。”莊蹻拱手行禮道。

第八百一十六章 吳城暗流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九百九十二章 還有一招第五百零二章 議楚盟第五百四十四章 乞降第三十七章 齊國對策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亂其心志第六十章 目標霸業第五百九十四章 洛邑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亦爲圖存第四百二十三章 戰起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二百四十章 秦王崩 (中)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奔齊第四百二十三章 戰起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遣使第三百六十五章 伐齊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主動散佈第五百三十一章 淮北第七百零六章 悵然淚下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亂其心志第二百九十九章 求援第九百四十八章 和談中第九十二章 攻破秦營第七百一十三章 子牛子鼠第二百六十五章 軍成第六百三十二章 禍不單行第九百九十三 自刎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新法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一急一緩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桀宋紂齊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四百六十五章 楚韓聯軍第一百六十章 魏國霸氣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第二百九十六章 結盟第七百五十七章 鼓聲震城第十章 絕交齊國第四百七十一章 相約宋國第四百九十七章 送禮第五百八十二章 動搖心志第十五章 靜夜《柏舟》第六百九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四百九十九章 壽縣之外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準備好了嗎第九百二十章 戰爭之始第九百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六百零三章 信心第一百八十章 調回唐昧第五百一十章 何以解憂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趙謀第五百六十七章 會稽城中第九百七十九章 刺殺第七百二十四章 味同嚼蠟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趙謀第五百九十九章 說庸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欲除甘茂第六十一章 再議巴國第九百四十一章 立功心切第四百九十四章 消息第一百三十二章 農家許行第二百零一章 燕王拒齊第五百零三章 時機第二百六十四章 改頭換面第九十二章 攻破秦營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謀宋第四百四十二章 議論第二百七十四章 破城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三國三心第三百六十七章 使者第九百二十一章 年華易逝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大事能成否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第五十九章 犀首說楚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水軍歪樓第八百九十六章 看不清的未來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國人暴動第六百九十六章 衝動是魔鬼第九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朝議第六十一章 再議巴國第九百一十八章 趁風放火第八十三章 親自救援第九百四十二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曙光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齊相周最第六百三十三章 凜冬將至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朝議第七十章 願行中策第一百二十七 試點襄陽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看第五百七十五章 戰爭橫財第九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六百四十六章 子蘭第三百六十七章 使者第二百二十章 越使來第九百六十七章 羣臣
第八百一十六章 吳城暗流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九百九十二章 還有一招第五百零二章 議楚盟第五百四十四章 乞降第三十七章 齊國對策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亂其心志第六十章 目標霸業第五百九十四章 洛邑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亦爲圖存第四百二十三章 戰起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二百四十章 秦王崩 (中)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奔齊第四百二十三章 戰起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遣使第三百六十五章 伐齊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主動散佈第五百三十一章 淮北第七百零六章 悵然淚下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亂其心志第二百九十九章 求援第九百四十八章 和談中第九十二章 攻破秦營第七百一十三章 子牛子鼠第二百六十五章 軍成第六百三十二章 禍不單行第九百九十三 自刎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新法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一急一緩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桀宋紂齊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四百六十五章 楚韓聯軍第一百六十章 魏國霸氣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第二百九十六章 結盟第七百五十七章 鼓聲震城第十章 絕交齊國第四百七十一章 相約宋國第四百九十七章 送禮第五百八十二章 動搖心志第十五章 靜夜《柏舟》第六百九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四百九十九章 壽縣之外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準備好了嗎第九百二十章 戰爭之始第九百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六百零三章 信心第一百八十章 調回唐昧第五百一十章 何以解憂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趙謀第五百六十七章 會稽城中第九百七十九章 刺殺第七百二十四章 味同嚼蠟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趙謀第五百九十九章 說庸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欲除甘茂第六十一章 再議巴國第九百四十一章 立功心切第四百九十四章 消息第一百三十二章 農家許行第二百零一章 燕王拒齊第五百零三章 時機第二百六十四章 改頭換面第九十二章 攻破秦營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謀宋第四百四十二章 議論第二百七十四章 破城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三國三心第三百六十七章 使者第九百二十一章 年華易逝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大事能成否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第五十九章 犀首說楚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水軍歪樓第八百九十六章 看不清的未來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國人暴動第六百九十六章 衝動是魔鬼第九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朝議第六十一章 再議巴國第九百一十八章 趁風放火第八十三章 親自救援第九百四十二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曙光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齊相周最第六百三十三章 凜冬將至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朝議第七十章 願行中策第一百二十七 試點襄陽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看第五百七十五章 戰爭橫財第九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六百四十六章 子蘭第三百六十七章 使者第二百二十章 越使來第九百六十七章 羣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