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調回唐昧

見景翠對自己視而不見,景鯉只好向楚王行禮道:“大王,柱國此言乃是誤國之言,常言道久守必失,更何況按照柱國的說法,我們楚國的防線將會從東部的大海一直延續到西方漢水,延綿一千多裡,如此漫長的防線,即便是百萬大軍,恐怕也相形見絀,如何守得住。”

“這···”景翠一時啞然。

陳軫等了等,見昭雎沒有出言,便明白現在輪到自己做楚王的先鋒了。

“大王,臣有話說。”陳軫見其他人全都把目光放到自己身上,慢慢的道:“大王,楚國滅越誠然會引起各國恐慌,會讓我楚國遭到各國圍攻,但是我們怎能因噎廢食,因爲害怕被其他各國圍攻,而放棄一個吞併越國的機會。”

“數年前秦國已經吞併了巴蜀宜三國,盡取巴蜀之地,得到了三國千年以來的財富,現在只等數年過後,徹底控制巴蜀,就可以再次獲得巴蜀的人力以及地力。秦國本來就是強國,現在又獲得巴蜀,國力大增。”

“而齊國吞併燕國的事情雖然失敗了,但是我們依然需要警惕,如今的天下,吞併大國已經不是驚天動地的大事件,秦國和齊國已經爲各國開了先例。”

“若是我們楚國繼續以前的看法,對其他大國只削弱而不吞併,那就是養虎爲患,留下一個恨我入骨的敵國。”

“更重要的是,秦國的身後還有一個孤立無援的義渠國,若是秦國再吞併了義渠國,那麼秦國人力以及土地將會追上我們楚國,那麼以秦國的實力,恐怕和我們楚國不相上下了。”

頓了頓,陳軫擲地有聲道:“大王,臣請大王現在開始佈局滅亡越國一事,此時若成,那麼我們楚國就會吞併越國,此時若是不成,以我楚國的實力,最多也只是和齊國一般,暫時休養生息數年即可。”

“大王···”景鯉剛剛起身想要反對,卻被熊槐擡手阻止了。

熊槐制止羣臣發言後,厲聲道:“昔日越國只是會稽之地的蠻夷小國,被吳國阻斷在偏遠的南方,越國正是得到我楚國先王的支持,這才強大起來,能夠與吳國相抗衡。”

“但是越國滅亡吳國後不思報答楚國,卻多次與楚國交難,至今百有餘年,是可忍孰不可忍,羣臣勿言,寡人決定着手滅越。”

說完,熊槐看着羣臣道:“今日之事乃是我楚國接下來數年的大計,不可言於他人,卿等但有流言於外者,寡人將會視其叛國,必定會滅其滿門。”

“臣等領命。”羣臣拜道。

衆臣起身後,熊槐再次道:“接下來就是具體滅越一事,關鍵有兩點,其一如何滅越,其二,如何防備他國,不知衆卿何以教寡人。”

昭雎數月前就已經知道楚王打算滅越的消息,已經下了一番功夫,於是率先開口道:“大王,滅越一事還需越國內亂不可,我楚國下一次攻擊越國的機會有兩種,其一越王崩,越王二子相爭。其二,越王未死,而越王其中一子被逼至絕地,不得不奮起反撲。”

“爲了促使這兩種情況發生,還需我們楚國出力,源源不斷的支持越王的子嗣相爭,不讓他們提前分出勝負。”

陳軫接着道:“大王,越國相鄰的大國是我楚國和齊國,如今我們和越國是盟友,正可趁此良機促使齊越兩國再次交戰,以削弱越國的實力。”

景鯉冷笑道:“越國小國也,剛剛纔和齊國爆發了兩次戰爭,損失不小。而齊國上一次大戰中大敗,如今正在休養生息,敢問刺史令齊越兩國如何交戰?”

陳軫道:“淮北地,只要淮北地還在越國手上,那麼越國就與齊國有矛盾。”

景鯉問道:“如果齊國打算放棄淮北呢!”

陳軫沉聲道:“那就賄賂越王,請越國和我們一起攻打齊國!”

此話一出口,全場啞然,卻無人反駁。

熊槐聞言瞳孔猛然收縮,這是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的計策。如果越國貪婪,如果用寶物就可以賄賂越王,這就是上天要滅亡越國,如果越王不願單獨對上齊國,那麼就用珍寶請越國出兵相助楚國伐齊,楚國大而越國小,楚國犧牲一萬精兵,越國損失八千精兵,這筆賬怎麼算都是楚國賺了。

至於普通民衆,生在戰國,這就是罪過。

戰國···戰國,不打戰,那還叫戰國麼···

再說,秦國的老百姓,就是以打戰爲主業,種田爲副業,號稱聞戰則喜,這樣一想,好像大戰也沒什麼了。

熊槐突然發現自己的滿腔熱血,好像都是冰冷的。

大殿中冷場了片刻後,昭滑出言道:“大王,越國的吳人,其實也是可以收買的,臣請大王重金收買吳人。”

隨着昭滑的開口,話題再次回到滅越上,大殿的壓抑一掃而空。

只是,熊槐一聽重金收買,頓時頭大,不由將目光看向太府尹鬥由:“賢卿,不知太府還能擠出萬金嗎?”

鬥由咬牙切齒的看了昭滑一眼,搖頭道:“大王,太府現在連一千金都拿不出來,所有的錢都拿出去收購麥米了,真要擠出萬金,則需要等八月份收穫以後,江淮洞庭一帶繳納稅收之後。”

熊槐微微頷首,對昭滑道:“現在太府沒錢,八月份之後,寡人給賢卿萬金,專門用來收買反越的吳人。”

“臣領命。”昭滑應着,接着,頓了頓道:“大王,越國境內河網密佈,三裡一河兩裡一溝。我楚國的舟師雖然天下第一,縱橫於江沒有敵手,但是攻打越國不僅需要大船,同樣也需要小船,請大王早做準備。”

景翠亦贊同道:“大王,將軍昭滑所言正是,江淮之地還好,吳越之地的河流,遠比其他地方多,用舟船的時候遠遠超過用車馬的時候,此不可不查。”

熊槐點頭道:“可。”

接着轉頭看向昭魚道:“司空,舟船的事情那就交給賢卿了。”

“臣領命。”昭魚行禮道。

其後,熊槐再次問道:“關於越國之事,諸卿可有補充。”

羣臣沉默了片刻後,昭雎進言道:“大王,司敗唐昧精明強幹,駐守廣陵城數年,從來沒有讓越國佔到好處。微臣以爲,大王可以將唐昧召回,另選良將駐守廣陵,一則向越王示好,表達楚越兩國親近之意,二則用一個名氣遠不如唐昧的良將駐守廣陵,也可以使越國掉以輕心。”

景翠聞言精神一振,這是一條好計策,除了昭雎說出口的兩個好處外,還可以將唐昧調回。

唐昧身爲重臣,地位與自己跟昭雎相差無幾,而且與越國交戰多年,若是唐昧一直在廣陵,一旦楚國攻越,主將人選有一半可能會是唐昧。

這···

還是將唐昧調回來吧。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一百一十一章 欲渡濮水第八百五十章 編戶分田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問第七百三十四張 探索發現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五十一章 犀首遲疑第一千零二章 大勢第二百五十七章 謠言第六百七十一章 斬將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心有不忍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請辭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大將軍趙雍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暗藏殺機第六百九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君擇臣第四百八十五章 相邀伐齊第二百零二章 秦齊聯盟第九百零八章 濫竽充數第九百七十八章 捨得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國宗室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百年韭菜第五百四十五章 衝突第九百七十二章 後招第九百四十章 公孫父子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抄家滅族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軍歸來第五百零二章 議楚盟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十年樹人第四百三十一章 演武第一百二十八章 增長人口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戰勝於朝第六百四十章 丹淅之敗第六百六十七章 敗退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迴應第六百零九章 君臣第四百零六章 囑咐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約伐魏第四百九十一章 暗中算計第五百六十二章 攻城 中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曙光第二十二章 再議變法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聯盟瓦解第三百四十四章 煽風點火第三百八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八百二十章 時空錯亂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一字百金第五百四十九章 勸降第三百八十八章 死士第五百六十四章 宛城第四百三十章 圍殺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圖窮匕見第六百二十八章 太子第四百二十八章 合圍第六百二十三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五十八章 楚韓一體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陰陵族滅第八百三十六章 利之仁也第一百零三章 越國渡海第四百七十九章 改弦易轍第五百六十八章 援軍到來第七百七十九章 上庸之戰七第六章 燕國滅亡第三十七章 齊國對策第八百一十八章 吳侯獻女第八百四十七章 利出一孔第二百三十章 齊國援軍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汝墳第五百四十章 反擊第六百三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四百七十一章 相約宋國第九百零五章 巧舌如簧第三十五章 犀首夜奔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始作俑者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昭常去秦第二百三十九章 秦王崩(上)第五百零九章 別無選擇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國退兵第四百七十二章 內外之事 (爲盟主暮雲_遮加更)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重壓之下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昭常去秦第四百一十七章 蓄力第二十七章 張儀歸秦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欲除甘茂第五百零五章 昭魚薨第二百八十八章 估計重施第七百四十章 遊說第四百零三章 送馬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水軍歪樓第九百三十一章 五國會盟第九百三十八章 機會來了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舉再行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形勢大轉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意 上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與得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六百八十二章 越王臼的首級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一百一十一章 欲渡濮水第八百五十章 編戶分田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問第七百三十四張 探索發現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五十一章 犀首遲疑第一千零二章 大勢第二百五十七章 謠言第六百七十一章 斬將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心有不忍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請辭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大將軍趙雍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暗藏殺機第六百九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君擇臣第四百八十五章 相邀伐齊第二百零二章 秦齊聯盟第九百零八章 濫竽充數第九百七十八章 捨得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國宗室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百年韭菜第五百四十五章 衝突第九百七十二章 後招第九百四十章 公孫父子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抄家滅族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軍歸來第五百零二章 議楚盟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十年樹人第四百三十一章 演武第一百二十八章 增長人口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戰勝於朝第六百四十章 丹淅之敗第六百六十七章 敗退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迴應第六百零九章 君臣第四百零六章 囑咐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約伐魏第四百九十一章 暗中算計第五百六十二章 攻城 中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曙光第二十二章 再議變法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聯盟瓦解第三百四十四章 煽風點火第三百八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八百二十章 時空錯亂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一字百金第五百四十九章 勸降第三百八十八章 死士第五百六十四章 宛城第四百三十章 圍殺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圖窮匕見第六百二十八章 太子第四百二十八章 合圍第六百二十三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五十八章 楚韓一體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陰陵族滅第八百三十六章 利之仁也第一百零三章 越國渡海第四百七十九章 改弦易轍第五百六十八章 援軍到來第七百七十九章 上庸之戰七第六章 燕國滅亡第三十七章 齊國對策第八百一十八章 吳侯獻女第八百四十七章 利出一孔第二百三十章 齊國援軍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汝墳第五百四十章 反擊第六百三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四百七十一章 相約宋國第九百零五章 巧舌如簧第三十五章 犀首夜奔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始作俑者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昭常去秦第二百三十九章 秦王崩(上)第五百零九章 別無選擇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國退兵第四百七十二章 內外之事 (爲盟主暮雲_遮加更)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重壓之下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昭常去秦第四百一十七章 蓄力第二十七章 張儀歸秦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欲除甘茂第五百零五章 昭魚薨第二百八十八章 估計重施第七百四十章 遊說第四百零三章 送馬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水軍歪樓第九百三十一章 五國會盟第九百三十八章 機會來了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舉再行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形勢大轉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意 上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與得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六百八十二章 越王臼的首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