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曙光

次日一大早,提出捐糧獲爵之策的左徒屈原,給自己兩個嫡子捐獻五大夫爵位的消息,頓時在整個郢都中引起了轟動。

“想不到···想不到,本以爲屈原是一個一心爲國不計個人得失的人,不想,屈原這個傢伙,已經宣佈要毀家紓難的情況下,還將家中僕役附庸一分爲二,分別交給自己的兩個嫡子,然後讓他們去前線混軍功,以將爵位轉正,這豈是忠臣所爲。”

“左徒屈原也太會算計了,就憑一張嘴,就憑白爲自己兩個不能繼承爵位嫡子混到了兩個五大夫爵。

咦,左徒屈原不愧是楚國最會算計的人。”

“古人云:肉食者鄙,不能遠謀。這話說的不錯,即便是號稱最大公無私的屈原,在關鍵時刻,還是免不了要爲自己打算,更何況是其他貴族呢?

嘖嘖,貴族果然全都是一丘之貉,全都精於謀身,短於謀國。想要強盛楚國,解救楚國的爲難,還得看我們的,那些大貴族根本靠不住。”

屈原給自己嫡子捐獻爵位的消息一經傳出,頓時讓他在遊仕者以及士人階層中聲名大損。

但與此同時,在貴族之中,屈原的賢名卻是暴漲了一波。

一些還在猶豫的人,以及許多還沒有想到捐糧政策漏洞的人,見到屈原的行爲後,紛紛明悟過來,原來屈原所獻之策,最有利的不是國中的那些商人豪強,而是他們這些貴族。

對商人而言,大部分的商人都是有錢無糧,爲了捐獻爵位,爲了組建私軍,他們的花費必然極爲驚人,非一般人能承受。

同樣,對於地方豪強而言,他們手中或許有一些的糧食,但是,他們手中的百姓卻不貴他們所有。所以,他們想要組建軍隊,所花費的代價,那也是極爲驚人的。

更重要的是,無論是商人還是豪強,他們想要組建出一支軍隊,全都需要花費許多時間,去各地招募。

而他們這些貴族則不然,他們要糧有糧,要人有人,而且還是不歸國家所有,全都歸他們自己調用的附庸。

如此一來,他們只需一聲令下,便可以立即聚得足夠的兵力,然後上前線立功。

所以,當屈原不顧顏面,親自給自己兒子捐爵的時候,他們幾乎都以爲屈原轉性子了,已經開始變成一個合格的貴族了。

就在貴族的感嘆中,陳軫的身影出現在太府,然後給他的嫡次子捐了一個五大夫。

不久,楚宮中又傳來消息,楚王召見了左尹昭常鹹尹範環的所有嫡子,並以左尹鹹尹不在郢都爲由,感嘆他們的忠誠,特賜他們二人無法繼承爵位的嫡子同五大夫爵,並許諾他們,只要他們能在前線立功,那就可以轉爲正式的五大夫爵。

接着,這八個新晉同五大夫爵位的出現,頓時將郢都所有的貴族都震撼到了。

而後,許多無法繼承爵位的貴族子弟,不僅是嫡子,甚至連許多庶子,也開啓了猛烈的遊說自己父母的道路。

下午時分,楚宮中。

“大王,刺史令求見。”

熊槐一聽他等待許久的陳軫終於來了,頓時精神一振,當即應道:“快請。”

“唯。”

很快,熊槐見陳軫走進殿中,見禮之後,他立即看着陳軫問道:“賢卿,現在情況郢都的貴族情況如何?”

陳軫知道楚王對此事極爲上心,昨日他離去之前,還讓他刻意留心城中貴族的動靜,是以現在他一聽到楚王詢問,立即應道:

“大王,臣與左徒爲自己的兒子捐爵的消息傳出後,頓時在城中貴族那邊引起了轟動。左司馬、司敗、廷理等聽到魏國消息,已經開始將族人整編的重臣,立即就進行效仿,紛紛拿出族中的所有糧食,給他們的嫡子捐獻了五大夫爵。

短短半日功夫,今日新增的五大夫已經接近三十人,超過昨日三倍,而且還有其他準備捐獻五大夫的人正在前往太府的路上。

此刻太府已經人滿爲患,光憑太府的人已經不足接待那些去捐爵的人,以致左徒現在無法從太府脫身,正率領郢都的官吏一同處理捐爵一事。”

熊槐聞言哈哈一笑:“捐爵一事如此火爆,看來準備殺敵報國的人很多啊!”

陳軫聞言,跟着笑道:“大王,不僅如此,臣從城中各處得到的消息,朝中重臣紛紛給自己的兒子捐爵的消息傳出後,城中的其他貴族子弟大都羨慕異常,已經開始遊說他們的父母,讓他們也給自己捐一個五大夫。

甚至不僅是有實力的家族是這樣,而且,臣還得到一些消息,據說許多沒有足夠實力上陣殺敵賺取功勳獎爵位轉正的貴族,也準備將自己的爵位往上提一提。

今日上午,就有一個上間爵位的人,清空了自己家族的糧倉,並向其他交好的貴族借貸了一些糧食,然後給自己捐了一個同五大夫爵。但是,他並沒有招募軍隊上戰場的行動,看樣子,他似乎只滿足於同五大夫爵,並不打算轉正。”

熊槐一怔,這個同五大夫爵,本來只是吸引那些沒有爵位在身的商人豪強,不想,連原本的低級貴族也不能免俗,哪怕傾家蕩產也要過一把中上級貴族的癮。

想到這,熊槐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只得罵道:“敗家子,沒出息,若是寡人,即然已經清空糧倉了,何不傾家蕩產去博一個真正的五大夫,萬一成功了呢?”

陳軫:“···”

接着,熊槐有詢問了一些城中貴族的消息,然後才讓陳軫離去。

此時,熊槐獨自一人坐在王位上,全身輕鬆的看着遠方,嘴角邊露出絲絲喜悅之色。

計劃成功了!

許多人都以爲捐爵的事情,是爲了抵抗各國,但其實不是,自打一開始,這個計劃的目標就不是五國,而是朝中的重臣以及郢都的其他大臣貴族。至於抵抗五國的入侵,那只是附帶的順便的,僅僅只是作爲昭雎作戰計劃的備用手段以及輔助。

自從他知道昭雎的計劃後,他就已經開始爲戰爭之後,開始在全國範圍內進行變法而謀劃。

昭雎能大破齊魏宋三國聯軍,這將能爲展開變法提供一個十分有利的外部條件,並且,只要昭雎打贏,這也將極大的提升他這個楚王以及中央的威望,以震懾住許多人,不讓它們鋌而走險。

當然,僅僅只是震懾這還不夠,變法的阻力依舊很大。其中國內的主要阻力來自兩個方面,其一是朝中的大臣,其二是各地的貴族。

而這次捐爵的主要目的,拉攏以及就是朝中以及國中的貴族。

現在已經是三月份,按照以往的經驗,江淮地區的雨季則將在六月左右到來,雨季一到,則昭雎大破齊魏宋三國聯軍的時機都到了。

而郢都這邊,那些新晉的五大夫、七大夫,召集私軍需要一些時間,趕往前線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再加上輪換上陣。

如此,給他們立功轉正的時間也就太少了。

按照熊槐的估計,這些想要迫切立功的新貴族上戰場後,能立下足夠功勳轉正的人,應該會是極少的一部分,而且這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乃是重臣之後,是主將有意偏袒的結果。

那麼問題來了,那些迫切需要轉正卻沒有立下足夠功勳,且成爲貴族後,已經與原本的家族分家,能從原本的家族獲得的支持大減的情況下,他們除了依靠朝廷,依靠他這個楚王,還能怎麼辦。

想要讓他們可以繼承爵位的兄長,不惜損害自己的根本利益的情況下,再次同意他們的父親以及家族對他們進行無私的扶持?

這根本不可能。

自他們成爲有爵位在身的貴族那一刻,他們就已經脫離原本的家族,從族譜上除名,自行另立一族了。

所以,他們獲得爵位之後,雖然他們與原來的家族父子關係還在,甚至兄弟情誼還在。但其實,他們就已經從原本家族的附庸,變成了他這個楚王的附庸。

而這,也是根本性的改變,只是他們現在被爵位矇蔽了雙眼,暫時還沒有看到這一點,或許即便看到了,也裝作沒看到。

而沒有繼承權的貴族,僅僅只是楚王的附庸,沒有他這個楚王的支持,那他們就什麼也不是,甚至等到他們死後,他們的家族也將從貴族變成平民。

當然,他們也可以避免從貴族淪爲平民,而辦法也很簡單,就是團結在他這個楚王的身邊,希求他這個楚王給他們再次立功轉正的計劃。

而一旦他們都圍着他這個楚王轉,以他這個楚王唯命是從,那麼他們的父親,他們身爲朝中重臣,身爲楚國貴族的人,他們還能怎麼辦?

狠下心捨棄自己的兒子,捨棄自己心愛的兒子,捨棄自己花費巨大代價給他們捐爵的兒子?

熊槐笑着搖了搖頭,他們狠不下心的,只要他們狠不下心來,那他們還有什麼立場反對他這個楚王?

爵位這個塗了蜜的毒藥,只要吃下去,那就解不了了。

只要朝中的羣臣不反對,那麼剩下的地方貴族···

常年征戰,百姓甚至貴族全都人心思定,國中士人被他這個楚王拉攏,在楚國遊仕者也大部站在他這個楚王這邊,連國中的大商人與豪強都被他這個楚王拉攏,再加上朝中羣臣不反對。

僅憑散沙一般的各地封君,他們已經沒有反抗的實力了。

如此,變法的外部以及內部條件,都即將成熟,變法大勢已經形成,已經不可逆轉。

想着,熊槐長長的出了一口氣:“小心翼翼如覆薄冰數十年,直到現在,寡人才真正的看到曙光。”

第一千零一章 佈防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八百五十章 編戶分田第一百八十二章 驚聞第四百六十一章 韓國響應第九百三十七章 五國攻城第一百五十四章 神器重寶第七百七十三章 上庸之戰 一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事半功倍第一千兩百五十二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三百二十七章 應變第七百四十九章 範環使秦第五百四十章 反擊第七百三十六章 趙王回都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攻秦國第八百五十二章 頒佈爵位 中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道第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罷免田駢第七百九十四章 兵聚淮水第八十七章 渡河戰起第一千兩百五十二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八百五十六章 齊王崩上第四十一章 爵位抵罪第七百四十九章 範環使秦第九百五十六章 調兵第七十五章 昭滑說越第二百四十八章 劍指張儀第一百五十七章 奢靡治國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目標 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廷議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四百八十三章 定論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人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爭 下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出宮慰問第四百一十二章 宋王來訪第一百六十四章 中央地方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順天應人第六百四十九章 抉擇第一千零一百章 緘默第二百六十三章 三國聯軍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獄第八百五十八章 齊王崩下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出宮慰問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迴應第四百四十六章 面見太子第七百三十九章 新年至第四十九章 犀首入楚第一千兩百零二章 君臣父子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求第八百七十三章 劍指顧城第九百七十一章 定音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誅殺昭常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下皆驚第十九章 聲王悼王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三國三心第四百三十九章 示弱博情第七百三十一章 封君令尹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連雨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迴應第四百四十七章 遊說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此戰必勝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地風潮第八百一十八章 吳侯獻女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看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齊聚壽縣第八十章 一將功成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破秦軍第十章 絕交齊國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三百八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二百九十八章 反制第六百八十八章 鶡冠子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心中慌慌第九百二十四章 春耕正急第一千兩百零四章 深情款款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雨第七十一章 秦國服軟第七百九十八章 成敗得失第九百九十一章 治罪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氣鬱於內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屬意江淮第七百六十六章 天殺的曹賊第八百零八章 行賞第六百七十六章 撤軍求和第八百一十五章 呂氏兄弟第七百二十六章 以德治國第八百四十五章 賞賜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郡守人選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件禮物第七百三十章 舉薦何人?第五百三十一章 淮北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破秦軍第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秦女到楚第五百七十二章 城破第二百三十三章 蘇代使宋
第一千零一章 佈防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八百五十章 編戶分田第一百八十二章 驚聞第四百六十一章 韓國響應第九百三十七章 五國攻城第一百五十四章 神器重寶第七百七十三章 上庸之戰 一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事半功倍第一千兩百五十二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三百二十七章 應變第七百四十九章 範環使秦第五百四十章 反擊第七百三十六章 趙王回都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攻秦國第八百五十二章 頒佈爵位 中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道第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罷免田駢第七百九十四章 兵聚淮水第八十七章 渡河戰起第一千兩百五十二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八百五十六章 齊王崩上第四十一章 爵位抵罪第七百四十九章 範環使秦第九百五十六章 調兵第七十五章 昭滑說越第二百四十八章 劍指張儀第一百五十七章 奢靡治國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目標 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廷議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四百八十三章 定論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人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爭 下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出宮慰問第四百一十二章 宋王來訪第一百六十四章 中央地方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順天應人第六百四十九章 抉擇第一千零一百章 緘默第二百六十三章 三國聯軍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獄第八百五十八章 齊王崩下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出宮慰問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迴應第四百四十六章 面見太子第七百三十九章 新年至第四十九章 犀首入楚第一千兩百零二章 君臣父子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求第八百七十三章 劍指顧城第九百七十一章 定音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誅殺昭常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下皆驚第十九章 聲王悼王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三國三心第四百三十九章 示弱博情第七百三十一章 封君令尹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連雨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迴應第四百四十七章 遊說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此戰必勝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地風潮第八百一十八章 吳侯獻女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看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齊聚壽縣第八十章 一將功成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破秦軍第十章 絕交齊國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三百八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二百九十八章 反制第六百八十八章 鶡冠子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心中慌慌第九百二十四章 春耕正急第一千兩百零四章 深情款款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雨第七十一章 秦國服軟第七百九十八章 成敗得失第九百九十一章 治罪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氣鬱於內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屬意江淮第七百六十六章 天殺的曹賊第八百零八章 行賞第六百七十六章 撤軍求和第八百一十五章 呂氏兄弟第七百二十六章 以德治國第八百四十五章 賞賜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郡守人選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件禮物第七百三十章 舉薦何人?第五百三十一章 淮北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破秦軍第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秦女到楚第五百七十二章 城破第二百三十三章 蘇代使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