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趙謀

而在趙國這一邊,與其他幾國或喜或驚不同,趙主父得到楚國變法的消息後,卻在深入的評估變法的利弊。

此時,趙主父與對楚國知之甚深的鶡冠子相對而坐,趙主父此刻正在閉目養神,而鶡冠子卻在認真地觀看楚國的變法內容。

不多時,鶡冠子將手中帛書看完,突然想起楚國太傅給自己寄來的第三封邀請函來。

想着,鶡冠子嘆了一口氣,然後閉上眼睛,左手細細的捻着自己胡續,認真思索起來。

楚王的決心,屈原唐昧的才能,楚國各大學派的支持,商人工匠農夫的靠攏,以及強大的貴族封君階層,甚至各國背後的力量。

這一刻,楚國內外各方勢力一一在鶡冠子腦海中浮現。

少頃,當趙主父看到鶡冠子睜開眼睛,立即探尋的問道:“先生,這是這次楚國變法的全部內容,先生本是楚人,在楚國多年,不知楚國這次的變法能不能成?”

鶡冠子聞言立即慎重的開口道:“主父,依臣之見,若是各國不加干預,則楚王變法成功的可能性只有三成。”

“三成?”趙主父一驚,詫異的問道:“先生,你沒算錯吧,居然有三成這麼高?按寡人的估測,楚國這次的變法能有一成機會都不錯了。”

“欸!”鶡冠子輕輕搖了搖頭:“主父有所不知,三成的機會這還是建立在楚王突然駕崩的可能上,若是楚王能活到宋王那個年紀,則這次變法成功可能性則高達一半。”

趙主父愣了愣,然後疑惑的看着鶡冠子。

“主父,天下皆知,楚國貴族的實力異常強大。可是,許多人卻忽略了,楚王爲了今天的變法已經準備了三十年。

三十年前,楚王就下詔讓屈原重新起草律法,準備變革。但是,那一次,在羣臣的反對下,變法還沒有開始,就已經結束了。

而這一次則不然,楚王精心準備了三十年。現在,楚國的軍隊全都控制在柱國唐昧手中;而在朝中,以屈原爲首或者說以屈氏爲首的變法派勢力不容小覷;在地方,效忠於楚王的縣丞縣尉已經讓楚王的觸手深入楚國各縣;而在野,楚國各大學派全都在爲楚王搖旗吶喊。

甚至墨家的首領已齒是工尹,墨家的下一任首領鄧陵光是楚王的貼身護衛,農家的首領許行則是楚國大司農,尤其是在天下各國天下各大學派都聲望甚高的環淵乃是楚國太傅。這些人匯聚太學,培養了大量人才,一旦楚國有變,這些人便可以立即補上楚國的空缺。

所以,按照臣的估計,只要楚王能在活十年,那楚國變法的成功機會將超過一半。”

“超過一半!”趙主父頓時發出一聲驚歎。

“主父不必驚歎。”鶡冠子笑了笑道:“其實這次楚國變法成功的可能性連一成都沒有。”

“額~~”趙主父頓時愕然。

鶡冠子笑道:“主父,如果我們也參合進去,楚王豈能成功!”

“哈哈哈···”趙主父大笑道:“不錯,若是我們也參合進去,就算楚王能活到一百歲,那楚國也不可能會成功的。”

此時,鶡冠子拱手道:“主父,楚國的變法還剛剛開始,而且變法也沒有直接針對貴族,是以楚國的貴族還沒有太大的損失,現在的楚國還能穩住。是故,依臣之見,當下的主要目的,還需送一份大禮給楚國,穩住楚王讓楚王沒有外部的顧忌,以鼓勵楚王繼續深入變革。

在此期間,大王正好騰出手來先解決了秦齊兩國。”

趙主父點了點頭,接着又皺眉道:“先生,之初先生策劃了限制秦國,拉攏楚魏兩國,然後鯨吞齊國的策略。可是,現在魏國徹底被打殘,秦國猛虎出籠,楚國實力猶存,此時如何解決秦齊兩國。”

鶡冠子笑道:“大王勿憂,魏國主力盡喪,這正是我們再次讓三晉合而爲一的大好時機。至於秦國猛虎出籠,那就將秦國趕回關中好了。

秦國那個國家,法律殘酷而嚴厲,百姓稍有過錯,輕則剝奪爵位,重則貶爲庶人,秦國百姓只有不斷的對外征戰才能讓自己活着自己的家人脫離被人奴役的生活。

所以,秦人好戰,不可強破,只需將秦國關在關中,那麼沒有戰爭或者無法通過戰爭獲利的情況下。那麼上層貴族將無法通過戰爭獲利,而下層百姓將無法通過戰爭改變自己的地位。

貴族日益窮苦,而百姓全都變成庶人乃至奴隸。如此,用不了多久,偌大的秦國,強大的秦國將會自我崩塌。

是故,對付秦國的辦法,只需將秦國排擠出關東便可。而這,正是趙魏韓三國共同的期盼啊!”

說到這,鶡冠子見趙主父點頭,稍微頓了頓,接着又拱手道:“主父,齊國那個國家,最大的問題就是田氏勢大威脅齊王,而從齊威王開始,就已經開始想要限制田氏的勢力,到了現在的齊王地,這已經是三代人了。

所以,對付齊國的辦法,就是讓齊王與田氏離心,只要田氏不幫助齊王,那齊國的實力就損失了一半。

而現在正是大王進一步分化齊王與田氏的時機。”

趙主父聞言眼前一亮,立即拱手道:“敢問先生,計將安出?”

“分化齊國,這就需要魏國以及秦國出力了!”

趙主父驚異道:“先生,魏國還好說,秦國如何會幫助寡人呢?”

鶡冠子笑着解釋道:“主父,魏國現在實力大損,唯恐秦齊趙三國進攻魏國,尤其是虎狼一般的秦國。所以,現在只要主父派人去跟魏王說,讓他派人去請齊相田文入魏爲相,以結交齊國抗衡秦國,則魏王遫一定會答應。

等魏國的使者到了齊國,齊王一則爲了拉攏魏國,二則爲了趕走田文,肯定會答應的。而此時,主父則可讓田氏的人勸阻田文,只要田文意識到田氏的危機,意識到他田文一旦離開齊國,那他的根基就會倒塌,如此,則田文一定不會離開齊國。

而這就是齊王與田文分裂的開始,也是齊王與田氏大分裂的開始。”

“不錯!”趙主父笑道:“爲了分裂齊王與田文,魏王爲了表明誠意,應該再三派人去齊國請田文爲相纔是。”

“主父英明!”

“先生,那秦國如何會如我所願呢?”

鶡冠子笑着拱手道:“主父,不久前秦國不是佔據了魏國河東,突破了我們三晉的封鎖嗎?

現在,臣請主父立即派人邀請齊楚魏韓燕宋四國之君匯聚魏國大梁,七國共同爲魏國討回公道,攻擊秦國,奪回河東。”

趙主父聞言立即皺起眉頭。

此時,鶡冠子沉吟道:“主父,各國攻擊秦國,我們三晉肯定是願意。楚國正在忙於變法,雖然不會參與,但爲了避免各國打楚國的注意,甚至讓各國陷入戰事,楚國肯定會支持。

而燕國那邊,只要大王透露消息給燕王,許諾燕王只要奪回河東,接下來趙國就發動聯盟伐齊以爲燕國報仇雪恨,則燕王必定會同意出兵。

至於齊國那邊,齊國伐秦根本無利可圖,可是齊王爲了消耗各國與秦國的實力,必定會答應下來,卻不會真的去伐秦。

而宋國那邊,宋國國小,其他國家同意了,宋國也一定會同意。”

說到這,鶡冠子笑道:“待五國與秦國開戰之後,主父就可以派人遊說秦王,說爲了瓦解各國聯盟,秦國應該結交齊楚兩國,楚國正忙於變法,無力解救秦國,此時秦王何不深結齊國。孟嘗君田文賢名傳於天下,只要秦王能請田文去秦國任相,那麼五國必然擔心會遭到齊國偷襲,而不戰自退的。

如此,秦王則一定會派人去請田文。”

趙主父聽到這,眼前豁然開朗,喜道:“若是田文去了秦國,那麼齊王與田氏的裂痕則將騶然擴大,甚至會難以彌補。若是田文不去,那更好,齊王必定深深忌憚田文,甚至會主動對田文下手。

而五國伐秦之戰,五國實力強大,又在魏國河東作戰,天時地利人和全都在我這,則五國必定能夠擊退秦國,然後重新將秦國困在關中。

待封鎖住秦國之後,寡人便可以齊國在戰事期間與秦國勾搭爲名,要求齊王交出田文,並趁機率領五國大軍蠶食齊國。”

此時,鶡冠子接着道:“在五國伐齊期間,主父可一邊派人穩住楚王,一邊派人聯絡楚國貴族,過上八九年,等齊國已經被嚴重削弱之際,主父就可以邀請楚國一同出兵伐齊。

那時,如果楚王死了,甚至楚國變法失敗,那楚國的實力一定大爲削弱。面對大王的邀請,新任楚王見伐齊有利可圖,併爲了樹立威望,恢復楚國的元氣,十有八九會同意出兵的。

如果楚王那時還沒死,那更好,因爲只要楚王還沒死,那個時候,楚國內部的矛盾一定積累到非常嚴重的地步了。

那時,楚王爲了轉移內部矛盾,必然會派出大軍攻打齊國,就跟當年商鞅伐魏一樣。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鼓動楚國貴族趁楚國主力在外,趁機起事滅了楚王,然後恢復楚國舊制。”

說着到,鶡冠子拱手賀:“如果真的是這樣,滅齊吞燕,三晉歸一,楚國大衰,秦國自弱,則天下一統的希望,將落在趙國的頭上。”

“哈哈哈···”趙主父大笑。

第一百三十一章 齊越再戰第五百六十五章 越王臼第四百六十七章 秦趙之戰第二百九十八章 反制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一百九十四章 庸縣許行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四百七十五章 婚期將近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第八百零五章 講和第九百五十五章 承諾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解後憂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逼宮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心亂而退第二十一章 國人逃亡(求推薦)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父子情深第九百五十一章 欺詐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城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獨行之始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試之以喜第三百七十六章 分化第七百八十章 上庸之戰八第一百七十九章 滅越之議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齊國之亂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秦使來楚第二十一章 國人逃亡(求推薦)第二十二章 再議變法第八百三十五章 暗自警惕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君臣離心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手第八百六十四章 大雪紛飛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國使者第三百二十八章 殺機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聚兵第六百四十四章 成敗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加速馳援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國使者第十四章 私門之請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請辭第三百一十二章 聯姻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父子情深第四百一十三章 貪婪與憂慮第二百九十二章 佈局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怨氣第七百一十章 地方權力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死不瞑目第二百三十五章 秦國動向第六百七十二章 秦軍來援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許行之死第七百三十一章 封君令尹第七百四十章 遊說第八百九十六章 看不清的未來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燕國請罪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國慘敗第九百五十六章 調兵第七百三十一章 封君令尹第七百一十一章 推舉與考覈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不出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許行之死第二百二十六章 連楚伐齊第七百三十三章 農家墨家第七百零一章 毫無退讓第七百零四章 動作第三十章 犀首使楚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軍歸來第八百七十八章 決議救燕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各國第八百六十四章 大雪紛飛第三百八十六章 強攻第三百六十章 高價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勢第九百零四章 非分之請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東第五百八十一章 來者不善第四百五十二章 趙王之問第二百二十四章 訪齊聯越第二百七十七章 輕取西都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人第九百九十一章 治罪第三百七十九章 謠言第八百六十二章 驅逐出境第一千零二章 大勢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劫掠第二百四十六章 周室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劫掠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晴天霹靂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謠言再起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七百一十四章 漢北第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五百五十一章 仇恨第六百五十章 連環第一百零四章 恐嚇韓國第五十六章 誘秦攻齊第一百四十三章 知北涯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僞第五百七十六章 紛至沓來
第一百三十一章 齊越再戰第五百六十五章 越王臼第四百六十七章 秦趙之戰第二百九十八章 反制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一百九十四章 庸縣許行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四百七十五章 婚期將近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第八百零五章 講和第九百五十五章 承諾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解後憂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逼宮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心亂而退第二十一章 國人逃亡(求推薦)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父子情深第九百五十一章 欺詐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城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獨行之始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試之以喜第三百七十六章 分化第七百八十章 上庸之戰八第一百七十九章 滅越之議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齊國之亂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秦使來楚第二十一章 國人逃亡(求推薦)第二十二章 再議變法第八百三十五章 暗自警惕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君臣離心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手第八百六十四章 大雪紛飛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國使者第三百二十八章 殺機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聚兵第六百四十四章 成敗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加速馳援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國使者第十四章 私門之請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請辭第三百一十二章 聯姻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父子情深第四百一十三章 貪婪與憂慮第二百九十二章 佈局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怨氣第七百一十章 地方權力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死不瞑目第二百三十五章 秦國動向第六百七十二章 秦軍來援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許行之死第七百三十一章 封君令尹第七百四十章 遊說第八百九十六章 看不清的未來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燕國請罪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國慘敗第九百五十六章 調兵第七百三十一章 封君令尹第七百一十一章 推舉與考覈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不出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許行之死第二百二十六章 連楚伐齊第七百三十三章 農家墨家第七百零一章 毫無退讓第七百零四章 動作第三十章 犀首使楚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軍歸來第八百七十八章 決議救燕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各國第八百六十四章 大雪紛飛第三百八十六章 強攻第三百六十章 高價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勢第九百零四章 非分之請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東第五百八十一章 來者不善第四百五十二章 趙王之問第二百二十四章 訪齊聯越第二百七十七章 輕取西都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人第九百九十一章 治罪第三百七十九章 謠言第八百六十二章 驅逐出境第一千零二章 大勢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劫掠第二百四十六章 周室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劫掠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晴天霹靂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謠言再起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七百一十四章 漢北第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五百五十一章 仇恨第六百五十章 連環第一百零四章 恐嚇韓國第五十六章 誘秦攻齊第一百四十三章 知北涯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僞第五百七十六章 紛至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