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一章 歸意

公子子青聞言,立知龐曖也反對另立公子何爲太子,龐曖如此,那麼身爲趙王近臣的老師鶡冠子呢?

想着,公子子青露出希翼之色道:“先生,不知此時是否還有轉圜的於地。”

鶡冠子搖頭道:“短時間內恐怕不可能了。爲師得到消息後,曾入宮勸諫大王,不僅是爲師,相國趙文、大將軍趙成、重臣肥義等,得到消息後全都入宮見過大王,但是,羣臣全都未能讓大王回心轉意。”

“什麼?這···”公子子青頓時大失所望。

趙王不聽羣臣之言,這是說明改立公子何一事已經大局已定。

在秦楚決戰之際,趙國出現這種事情,這讓楚國怎麼想,這讓齊魏秦三國怎麼想。

這無疑會讓各國以爲楚國已經失去了趙國這個盟友,此舉無疑是在楚國背後捅上一刀,讓楚國的外加關係大爲惡化。

鶡冠子接着道:“不過子青也無需太過擔心,太子章曾跟隨大王多次患難,二人的感情極深,太子章雖然被廢,但是大王一定會對他做出補償。並會對楚韓兩國進行說明,此事並不會改變趙國與楚韓兩國的關係。”

公子子青默認,對於鶡冠子口中的補償之說,全然不信。

不是不信趙王不會補償,而是什麼樣的補償,能比得上太子之位,能比得上整個趙國呢?

趙王他補償不了。

而且,這事對楚國所造成的惡劣影響,他趙王更加補償不了。

此時,鶡冠子見公子子青沉默,心中知道他在想什麼。

想了想,鶡冠子終究還是覺得趙王廢長立幼時分不妥,心知公子子青與太子章關係極好。

於是,開口提點道:“世人皆知大王對吳王后的感情極深,因吳王后之故,而立公子何爲太子。

但是,許多人卻忘了,大王對韓王后(韓王倉之妹太子章之母)的感情也極深的。大王行冠禮後,立即迎娶韓惠王之女爲後,韓王后還在時,大王更是專寵韓王后一人,二人的感情不比大王與吳王后差。正是因爲如此,太子章一出生,便被大王立爲太子。”

說到這,鶡冠子的目光投向趙宮所在,緩緩開口道:“如今大王還未從吳王后之死的悲傷中走出來,是以現在誰勸都沒有用。但是,將來,待大王對吳王后的記憶退卻,然後看着面前依舊孝順的太子章,想起昔日的韓王后來,想起太子章所遭受的磨難,或許大王就會回心轉意。”

公子子青心中再次浮現出一絲期望。

對比那個還未會面,尚且還是小屁孩的公子何,他自然是希望太子章能即位的。

最起碼,未來太子章的王后,還是楚國的貴女。

只是,公子子青還未來得及說話,一個鶡冠子的賓客匆匆從外面走來,然後向鶡冠子稟報道:“先生,剛剛宮中傳來消息,太子章在宮中向大王哭訴,大王無以應,最後,大王心有愧疚之下,封太子章爲將軍,給了太子章一支軍隊,以安其心。”

公子子青聞言一喜,趙王對太子章果然還是有感情的。

只是,聽得這個消息,鶡冠子臉色卻變得有些沉重。

今天的趙王這是怎麼了?

難道真的是被吳王后之死打擊到了嗎?爲何昏招頻出呢?

他方纔提點公子子青,是希望太子章能通過孝順感化趙王。

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不是因爲趙王重情,而是薄情。

趙王現在因爲吳王后的緣故,而忘記了曾經與他關係極好的韓王后,同樣的道理,等幾年以後,趙王也會忘記吳王后,就如他忘記韓王后一樣。

也只有那時,纔是太子章的機會。

若是趙王真的重感情,那他就不會廢了太子章。

正是因爲洞悉了趙王的本質,故而鶡冠子纔會開口。

因爲太子章嫡長子的天然名分,再加上其身上極其濃郁的楚韓兩國背景,這是孤立無援的公子何無法媲美的。

如今天下紛紛擾擾,趙王對中山國已經是勢在必得,而中山國在上次一戰中,敗勢已露。一旦趙國吞併中山國,那麼必然會引起天下注目。

那時的趙國,正是急需外援的關鍵時刻。

同爲三晉的小兄弟韓國,再加上多年交好,沒有利益衝突的楚國,這不就是趙國的天然盟友嗎?

所以,太子章做儲君,這正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

至於公子何,不過是趙王重情重義,太子章純孝忠義的背景,不久的將來,還可以上演一段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佳話。

但是,現在趙王給了太子章軍隊,這情況就不一樣了。

鶡冠子知道,太子章果敢強健,上次隨上將軍牛翦攻打中山國,可是親自率軍衝鋒陷陣的。故而軍中之人對太子章的感官極好,認爲太子章有趙王之風,不愧是趙王的兒子。

這樣一個心中充滿怨氣的公子章,一旦有了實力,怎麼還可能逆來順受?

隨着時間的推移,他心中的仇恨必然越積越重。

而公子何現在才六歲,等公子何參政,最起碼還要十年,甚至十四年。

如此長的時間裡,公子何根本沒有反抗太子章的實力。

再加上楚韓兩國在背後支持,還有其他國家在身後攪風攪雨···

或許太子章等不到趙王忘記吳王后,等不到局勢轉變,就會在有心人的說動下鋌而走險!

比如說眼前這個他的學生,楚國的公子。

鶡冠子看了一眼公子子青,然後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只是,即便他看到了這種可能,卻無法向趙王進言,尤其是在趙王對太子章心懷愧疚的情況下。

正如之前羣臣都無法阻止趙王廢立太子,此刻大家也無法阻止趙王給太子章軍隊。

或許,鶡冠子搖了搖頭,現在趙國羣臣聽到這個消息,應該有不少心中鬆了一口氣,以爲趙王此舉乃是對外示意,他的心意還在太子章身上,現在離公子何爲太子,只是安慰剛剛去世的吳王后。

只是···

鶡冠子搖了搖頭,人心易變,尤其是幼年喪母,幾經苦難的太子章。用不多久,趙王與太子章之間或許就只剩下君臣之義了。

那時···

想着,鶡冠子不由向天空看了看:難道趙國真的走不出內亂衰亡的怪圈。

接着,鶡冠子將目光投向遙遠的南方。

自己離開楚國二十多年,聽說楚國這些年的變化很大,楚王在十幾年前遭遇挫折後,又跟屈原開始變法了。

十幾年後捲土重來,這次楚王還會失敗嗎?

或許,也該回去看看了。

第三十八章 悲傷楚王第二十章 野人逃亡(求推薦)第五百八十章 淮南封君第八十章 一將功成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病危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燕趙叛齊第四百二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四百二十九章 突圍第六百七十章 聞戰則喜第六百一十四章 宋國出兵第六百七十一章 斬將第四百六十八章 拒絕低頭第一千零一百章 緘默第六百三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五百三十五章 激怒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桀宋紂齊第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緊鑼密鼓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封城分軍第五百零六章 維穩之策第五百二十章 輕取渡口第二百四十九章 增強趙國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劍指江淮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廷爭 上第八百五十一章 頒佈爵位 上第三十九章 斷體不生第一百六十章 魏國霸氣第五百二十八章 獻地第五十五章 秦國之憂第五百零八章 風起吳城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謁者黃歇第八百零七章 欲都壽縣第一千零一章 佈防第二十九章 魏國犀首第三百八十章 對策第一百八十八章 吳城第八百五十章 編戶分田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崩 (下)第七百零六章 悵然淚下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六百六十七章 敗退第九百一十七章 刺殺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對策第六百零二章 殺機第四百三十四章 驚魂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風起兮 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蘇代使宋第四百五十五章 兵進滕城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獨行之始第七百九十六章 忠臣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勢第六百七十八章 戰爭結束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許行之死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爭結束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慮第一百零四章 恐嚇韓國第六百八十六章 結盟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會盟第五百六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瘋狂第一千三百章 淮水之畔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日漸激烈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屈署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齊楚決裂第四十九章 犀首入楚第七百零八章 明升暗降第四百零七章 試探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來襲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託付後事第三百六十章 高價第三百九十章 齊越第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枝疏葉枯第九百零九章 鄒衍到楚第五百零四章 噩耗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內外第三百二十八章 殺機第四百四十章 軍情第二百四十八章 劍指張儀第四百四十三章 宋使仇液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憂思至今第六百四十章 丹淅之敗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書第九百一十二章 苗頭初現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登上神壇第九百四十章 公孫父子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迴應第五百五十四章 建言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兩手準備第五百一十章 何以解憂第七百四十二章 十一月十五第五百七十五章 戰爭橫財第八百五十七章 齊王崩中第十章 絕交齊國第一千零一十章 一觸即潰第六百四十七章 消息第二百九十八章 反制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末第六百六十七章 敗退第九百七十八章 捨得第七百九十四章 兵聚淮水
第三十八章 悲傷楚王第二十章 野人逃亡(求推薦)第五百八十章 淮南封君第八十章 一將功成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病危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燕趙叛齊第四百二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四百二十九章 突圍第六百七十章 聞戰則喜第六百一十四章 宋國出兵第六百七十一章 斬將第四百六十八章 拒絕低頭第一千零一百章 緘默第六百三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五百三十五章 激怒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桀宋紂齊第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緊鑼密鼓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封城分軍第五百零六章 維穩之策第五百二十章 輕取渡口第二百四十九章 增強趙國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劍指江淮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廷爭 上第八百五十一章 頒佈爵位 上第三十九章 斷體不生第一百六十章 魏國霸氣第五百二十八章 獻地第五十五章 秦國之憂第五百零八章 風起吳城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謁者黃歇第八百零七章 欲都壽縣第一千零一章 佈防第二十九章 魏國犀首第三百八十章 對策第一百八十八章 吳城第八百五十章 編戶分田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崩 (下)第七百零六章 悵然淚下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六百六十七章 敗退第九百一十七章 刺殺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對策第六百零二章 殺機第四百三十四章 驚魂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風起兮 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蘇代使宋第四百五十五章 兵進滕城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獨行之始第七百九十六章 忠臣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勢第六百七十八章 戰爭結束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許行之死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爭結束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慮第一百零四章 恐嚇韓國第六百八十六章 結盟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會盟第五百六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瘋狂第一千三百章 淮水之畔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日漸激烈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屈署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齊楚決裂第四十九章 犀首入楚第七百零八章 明升暗降第四百零七章 試探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來襲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託付後事第三百六十章 高價第三百九十章 齊越第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枝疏葉枯第九百零九章 鄒衍到楚第五百零四章 噩耗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內外第三百二十八章 殺機第四百四十章 軍情第二百四十八章 劍指張儀第四百四十三章 宋使仇液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憂思至今第六百四十章 丹淅之敗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書第九百一十二章 苗頭初現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登上神壇第九百四十章 公孫父子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迴應第五百五十四章 建言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兩手準備第五百一十章 何以解憂第七百四十二章 十一月十五第五百七十五章 戰爭橫財第八百五十七章 齊王崩中第十章 絕交齊國第一千零一十章 一觸即潰第六百四十七章 消息第二百九十八章 反制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末第六百六十七章 敗退第九百七十八章 捨得第七百九十四章 兵聚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