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在齊 上

就在昭常與秦國開始談判的時候,另一邊,屈原也已經到了齊國臨淄,並在齊國右丞相田文的親自接待引導下,在齊宮面見了齊王。

只是,對屈原提出的齊楚兩國再次講和並結盟的提議,齊王地並沒有當場答應下來。

對於齊王地的疑慮,屈原心中有數,之前的二十幾年裡,楚國屢屢發起合縱聯盟圍攻齊國,楚國的軍隊都已經包圍了齊魯之地的南面門戶郯城。

接着,楚國在伐齊過程中,突然襲擊了盟友越國,並在兩月間佔領了淮水以南的越國全境。

而與此同時,齊國則趁楚國勢力向南收縮之際,順勢收復了所有的失地,並佔據了越國的淮北地。

接下來,齊楚兩國隔淮水對持後,齊國前後三次組織連橫聯盟伐楚。

而楚國在第一次被圍攻中,漢中上庸兩郡被奪,差點漢北之地不守。

第二次,楚國痛失淮北之地千餘里,差點被五國趕到淮水之南。

第三次,楚國苦戰近年,在漢北郡葉郡兩地被打殘,以及令尹昭雎親自一身爲餌的情況下,這才大破齊魏宋三國聯軍,勉強擊退了五國聯盟。

可以說,這二十年來,齊楚兩國一直都在交戰中度過,現在他冒然前來請求齊楚講和並結盟,也難怪齊王會遲疑。

不過對於齊楚兩國能否能夠講和甚至是結盟,屈原也有足夠的信心。

一則齊國這一戰失敗,實力出現損傷。

二則齊楚兩國之間還隔了一個宋國,想來經過之前的三次伐楚,齊國上下已經意識到宋國的存在已經嚴重影響了齊楚交戰。

三則現在楚國手中還有齊國的六萬降軍呢!

於是,屈原在住進齊國的賓館後,先是攜帶重禮,以接子學生的名義拜訪了接子好友現任齊國左丞相季子,並在離去之前提出了想要參觀稷下學宮的請求,得到了季子的肯定答覆後,屈原這才心滿意足的返回賓館。

回到賓館,屈原便接到了田文邀請他參與宴會的請帖。

這不是屈原初次來齊國了,二十多年前,屈原剛剛被楚王提拔時,就是專門負責外交的,當時他就多次往來齊國,並在他的極力促成下,齊楚兩國達成了同盟。

那時起,他就與齊國的田氏宗親以及稷下學宮的諸子有聯繫。

現在田文這個田氏宗親首領發出的邀請,屈原自然不會拒絕。

當天夜裡,屈原參加了齊國右丞相田文舉行的盛大宴會,並受到了諸多田氏宗親的熱烈歡迎。

次日,屈原在此拜訪了左丞相季子,然後兩人同乘一車到了齊國的稷下學宮,接着季子在前,屈原微微落後半個身位,跟在季子身後走進學宮。

一進入學宮,屈原大略的將學宮內的情況掃視一遍,便從往來的學宮學子身上明顯感到一股活力。這是不同於楚國大學中貴族子弟的浮誇攀比之風,也不同於楚國太學學子的略感莊重緊迫之風,這是一股充滿着生機熱情的活力。

見此,屈原臉色頓時一正。

之前他在楚國時聽說齊王地排斥賢者,連聞名天下的鄒衍與蘇代都驅逐了。他本以爲,以齊王對賢者的苛求完美,會導致齊國稷下學宮的諸子會與齊王疏遠,以至於聞名天下的稷下學宮中也會充斥着壓抑以及凝重。

但現在看來,齊王地的苛求,並沒有傳遞到學宮中來,否則學宮中的學子,臉上也不會大都神采奕奕,充滿着自信與活力。

此時,走在前面的季子見屈原進入學宮後,臉色瞬間變得肅然起來,不禁自得地問道:“屈子有二十多年未曾來我學宮參觀,不知現在以爲此時的學宮比之當初如何?”

屈原聞言笑着應道:“眼下的學宮更勝往昔了,二十多年前,平也曾多次參觀學宮,但那時的學宮學子,卻不如現在學子數量多。”

說着,屈原有問道:“先生,在下上次來學宮之時,當時學宮中有受大夫之祿者七十餘人,諸子上百人,可謂羣英薈萃。論規模之大,論學問之廣,論學子之多,學宮都遠遠超過了昔日魏國盛極一時的西河學派,堪稱天下學問之中心。

現在學宮中學子更勝當年,想來學宮也是更受齊王信重了,不知此時學宮中受上大夫之祿者,比之當年如何?是否達到了百人?”

季子一聽屈原詢問,眼神中得意瞬間凝固,只是此時他正目視前方,微微落後他半個身位的屈原,也並未察覺到他眼神的變化。

對於屈原所所問的受上大夫之祿者,乃是學宮諸子中的佼佼者,他們不僅在學宮教授弟子,講解學問,而且還可以直接向齊王獻策問對,乃是齊王的重要參謀。

昔日齊宣王還在時,學宮的鼎盛時期,同時享受上大夫之祿的諸子達到了七十六人,而他季真也是其中之一。

只是,現在的齊王即位後,雖然也信重學宮,但隨着原本諸子中一些人的故去,一些人的離去,再加上齊王地對授予諸子上大夫之祿較爲苛責,導致現在受祿的諸子已經不足六十人。

從這方面來說,雖然學宮的學子增多了,但是受祿諸子的減少,無異於學宮已經走向了衰弱。

當然,這話可不能對抱着打探虛實目的的屈原說,季子只是一手撫須,自鳴得意的道:“唉,天下賢者何其少也,雖然我學宮號稱匯聚了天下大半的大賢,但學宮中的受祿者依舊不足百人。”

接着,季子不等屈原開口,主動問道:“屈子,在下在接子的來信看到,楚王二十年前曾效仿稷下學宮,在郢都之外設立了太學,二十年過去了,不知楚國太學比之我稷下學宮如何?”

屈原聞言,坦蕩的搖頭道:“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太學雖設立二十年,甚至寡君也多次邀請楚地各大學派的諸子前去太學講學,但是敝國的太學比起學宮的盛況,依舊大爲不如。”

說着,屈原又感嘆道:“不僅是我太學比不上學宮,已經衰弱的西河學派,聲名顯著的清溪學派,魯國的儒學等等,全都不如學宮遠矣。”

季子聽着屈原的感嘆,不由笑着點了點頭。

學宮雖然有衰弱的趨勢,但是比起天下的其他學派,優勢還是很明顯的。

想着,季子心情愉悅的伸出右手指引道:“屈子來,在下帶屈子去看看我學宮最精彩的地方。”

ωwш▪Tтkā n▪CΟ

說話間,二人走了沒多遠,便來到一個較爲空曠的地方。

屈原一到這裡,頓時精神一振,季子帶他來的地方,正是最想來的地方:稷下學宮的辯論之地,是各大學派的交鋒之地,同時也是齊國乃至整個天下各種思想碰撞最激烈的地方。

也就是在這個地方,許多諸子都曾得到啓發,然後推陳納新,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對於這裡,屈原嚮往久矣。

只是,屈原到了這裡後,腳還沒站穩,各種聲音便飄到他的耳中。

“淮水之戰爲何三國慘敗?”

“五國伐楚爲何失敗?”

“楚國何以在第三次伐楚之戰中取勝?”

“···”

一聽衆人的議論聲,屈原頓時爲之愕然。

第九百六十八章 定心第四十章 欲廢肉刑第五百八十七章 矛盾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百七十六章 說越第八百四十六章 會稽考覈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各國退兵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國慘敗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之前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典籍第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拂袖而去第六百八十七章 公子子青第四十三章 昭陽和泥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戰起第六百八十章 爲人軟弱公子稷第四百九十五章 甘茂來楚 上第五百零八章 風起吳城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發即墨第一百五十五章 季子接子第六百二十三章 圖窮匕見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當頭一棒第一百零八章 楚墨之助第一百八十章 調回唐昧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甘茂來投第二百零三章 舉兵伐齊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韓憂來楚第八百五十一章 頒佈爵位 上第三百零九章 議單騎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目標 上第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送子出國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反聲如潮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上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五百二十九章 會盟第七百七十二章 馳援墊江第九十一章 韓軍敗退第十七章 咫尺天涯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君臣離心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舉再行第四百零四章 突如其來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怨氣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試之以喜第七百七十七章 上庸之戰 五第八百二十二章 得失之間第六百一十三章 謠言第三百五十一章 投機第四百九十九章 壽縣之外第九百七十三章 遊說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方有變第七百九十二章 增兵第四百八十章 戰前準備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八百七十五章 燕國慘敗第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江水浩浩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獨行之始第二百四十九章 增強趙國第八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尊淮陰君第八百一十五章 呂氏兄弟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順天應人第八百四十章 錢塘江畔第六百二十章 震怒第四百四十八章 內憂外患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不遲第八百八十一章 多喜臨門第一百一十六章 楚謀越國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發即墨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交易第八百二十九章 吳侯之死第六百九十五章 分化瓦解第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秦女到楚第七百六十七章 劍指水師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請辭第九百五十五章 承諾第八百七十四章 齊燕決戰第六百六十五章 攻城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小義第六百三十五章 急轉直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劍指張儀第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公子憲章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自食其果第四十三章 昭陽和泥第九百九十七章 目標第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陳軫之死 下第九百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齊國圖宋第三百五十章 暴漲第五百九十章 轉封 中第一百一十四章 齊國戰敗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病危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趙雍求教第五百三十八章 決戰 三第八百八十六章 樓緩使燕第二十九章 魏國犀首第三百八十四章 如常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應第一百八十四章 莊辛第九百五十八章 城破第三十七章 齊國對策第五百八十七章 矛盾
第九百六十八章 定心第四十章 欲廢肉刑第五百八十七章 矛盾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百七十六章 說越第八百四十六章 會稽考覈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各國退兵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國慘敗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之前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典籍第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拂袖而去第六百八十七章 公子子青第四十三章 昭陽和泥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戰起第六百八十章 爲人軟弱公子稷第四百九十五章 甘茂來楚 上第五百零八章 風起吳城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發即墨第一百五十五章 季子接子第六百二十三章 圖窮匕見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當頭一棒第一百零八章 楚墨之助第一百八十章 調回唐昧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甘茂來投第二百零三章 舉兵伐齊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韓憂來楚第八百五十一章 頒佈爵位 上第三百零九章 議單騎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目標 上第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送子出國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反聲如潮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上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五百二十九章 會盟第七百七十二章 馳援墊江第九十一章 韓軍敗退第十七章 咫尺天涯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君臣離心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舉再行第四百零四章 突如其來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怨氣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試之以喜第七百七十七章 上庸之戰 五第八百二十二章 得失之間第六百一十三章 謠言第三百五十一章 投機第四百九十九章 壽縣之外第九百七十三章 遊說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方有變第七百九十二章 增兵第四百八十章 戰前準備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八百七十五章 燕國慘敗第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江水浩浩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獨行之始第二百四十九章 增強趙國第八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尊淮陰君第八百一十五章 呂氏兄弟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順天應人第八百四十章 錢塘江畔第六百二十章 震怒第四百四十八章 內憂外患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不遲第八百八十一章 多喜臨門第一百一十六章 楚謀越國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發即墨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交易第八百二十九章 吳侯之死第六百九十五章 分化瓦解第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秦女到楚第七百六十七章 劍指水師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請辭第九百五十五章 承諾第八百七十四章 齊燕決戰第六百六十五章 攻城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小義第六百三十五章 急轉直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劍指張儀第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公子憲章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自食其果第四十三章 昭陽和泥第九百九十七章 目標第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陳軫之死 下第九百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齊國圖宋第三百五十章 暴漲第五百九十章 轉封 中第一百一十四章 齊國戰敗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病危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趙雍求教第五百三十八章 決戰 三第八百八十六章 樓緩使燕第二十九章 魏國犀首第三百八十四章 如常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應第一百八十四章 莊辛第九百五十八章 城破第三十七章 齊國對策第五百八十七章 矛盾